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骠骑大将军 » 第一百六十四章:平原县令 归故庐江

第一百六十四章:平原县令 归故庐江

    三日后,太尉的马车停在了卫府门前。卫央领着众人,迎接老爷子入府。作为卫府的嫡长孙,卫央深受其宠,才思敏捷,学识深远,曾被奉为“河北八名”之首,但他却不以为荣。

    爷孙二人就坐于正堂,卫央向老爷子汇报着这段时间来的家中事务,皆井井有条。时至中午,下人来报,有客到访。卫央知是林琅,但却不言。卫朗问道:“来者何人?”下人回道:“自称是严益州义子,姓林,名琅,闻太爷归府,特来拜访。”卫朗看了眼卫央,寻思会罢,道:“有请。”

    林琅入内堂,作揖跪拜道:“草民林琅,参见太尉。”

    卫朗笑着道:“贤侄不必多礼,快快请起。”又问:“你义父近来可好啊?”

    林琅拜谢起身,回道:“他老人家平时也没闲着,身子骨还算硬朗,多谢太尉挂念。”

    卫朗感叹道:“你义父三十入川,算来我们二人也有近四十年不见了,故人颜,难再顾其颜。”

    林琅道:“我义父也常思量过往,亦为此所叹也。”

    卫朗抚须笑了笑,道:“这都正午了,贤侄要没什么事的话,不如就留下来用膳,咱们边吃边聊如何?”

    林琅道:“那在下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饭桌上,三人言谈之间,皆为家常琐事,无关于公,无关于政;毕竟冀州眼线众多,卫家又为陈禹所忌惮,所以每次卫朗回来,四周无不全是鹰眼,就怕有世家暗中勾结,行谋逆之事,固林琅到访,想必北都那边早就知道了;所以卫朗不说,林琅不提,但都心知肚明,只需眼神来回,便可会其意。

    用完午膳后,林琅没有多留,稍坐片刻就离开了卫府。卫朗同卫央也收拾了下,前去祭拜老夫人。

    车驾上,卫朗问道:“央儿,你觉得林琅此人,如何?”

    卫央答道:“后起之秀。”

    卫朗又问:“若比陈禹如何?”

    卫央答道:“两年之内若能立业起家,则成天下三分;五年之内若有十万军马可出秦川,则中原可定。”

    卫朗不解道:“听你如此一说,想必这林琅你是早就见过了吧?”

    卫央不敢相瞒,如实道:“三日前,林琅曾夜访卫府,也是孙儿让他今日到府见爷爷的。”

    卫朗叹息道:“此人倒是有些雄心壮志,但却为时已晚,若在南北之战前,他能坐镇益州,策应林广的话,也不会有如今陈禹的只手遮天,现恐难是敌手。”

    卫朗道:“不然,爷爷可别忘了,江东还有一个张彻,若林琅真能壮大西蜀势力,二人再达成同盟,匡扶大凌江山,也非无望之事。”

    卫朗问道:“你可是有何计划了吗?”

    卫朗答道:“爷爷只需向天子举荐林琅即可,凭其皇室宗亲之名,陈禹就算不容,也不能动手,至于结果如何,都是好事。”

    建平八年,卫朗带着林琅抵达北都,拟表向天子举荐。天子闻林琅乃皇室宗亲,心中甚喜,急于召见。陈禹拦下,说是此人虽有宗亲之名,却无皇室之实,不能面圣,且先下派地方为官,观其德行,再见不迟。天子喜色顿收,虽有万般无奈,却也只能咬牙应下。九月,林琅被任命为平原县令。

    同月,张彻以黄执之名,向宇文颜递交了书信,表示要收回庐江郡。宇文颜这会正忙于对付东海的水贼,又面临着被南方蛮夷骚扰的困境,心力交瘁,这会张彻又来向他讨要庐江,不知如是好,于是找来庐江太守蔡淞,商议对策。qδ

    蔡淞闻言后,轻笑道:“主公难道认为张彻就只是想要回庐江这么简单吗,您别忘了,他当初离开扬州时是何等狼狈,又是何人所为,若现在我们退一尺,他便会更进一丈。”

    宇文颜先生忌惮,问于堂下众人。

    堂下一人,姓顾,名亥,字公达,现为吴郡长史,道:“现今扬州已经四面楚歌,东面水贼猖獗,南面蛮夷入侵,北方陈禹有进犯之意,西面张彻虎视眈眈,若皆为敌手,早晚不保,不如就此与张彻结为同盟,把庐江还给他,也能替咱们阻挡北方祸患。”

    宇文颜担心道:“怕是真如蔡太守所言,张彻不仅只要庐江这么简单,要是趁我们征战之时,背后出刀,这可如何是好?”

    顾亥回道:“宇文家在江东执掌多年,民心所向,岂是张彻想拿就能拿的?”

    蔡淞冷笑道:“贾家在荆州经营了数十年,是何下场,长史难道看不见吗?”

    顾亥驳道:“此贾宵无能也,岂能与主公相提并论?”

    蔡淞不与他辨,向宇文颜请命道:“不管如何,庐江绝不可交给张彻,否则后患无穷矣,在下愿领兵屯柴桑,阻其东进。”

    顾亥谏道:“江东多年来兵伐频繁,早已疲敝不堪,万万不可再树强敌了,还请主公三思。”

    底下文武亦分两派,此令宇文颜左右为难,不过他打心底是不愿跟张彻交锋的,但又怕他得寸进尺,趁虚而入,因此一时间决定不下,命众人先回,改日再议。

    三日后,张彻再次来信,让宇文颜尽早定夺,且语气强硬,书有言道:若宇文将军不愿归还庐江的话,待来年开春之时,则荆州水师必定踏平江东。

    宇文颜迫于各方的压力,只能答应张彻的要求,交出庐江太守印。蔡淞愠怒,一气之下,率领本部千余人,返回寿春,并且在柴桑渡口埋伏了百余名死士,假扮成海贼,准备截杀张彻。

    九月初八,张彻命房青代治荆州,自己亲率荆甲军三千,神机营两千,从夏口出发,随从有夏侯钦、严苍、龚郃三人,战船百余艘,顺江而下,浩浩荡荡。路经柴桑口时,张彻见有百姓拥簇于岸边,举着“恭迎张荆州归故”的横幅,心中甚喜,便令收帆靠停。

    夏侯钦担心道:“大哥还是先去庐江交接印绶吧。”

    张彻摆手道:“那岂不让百姓心寒?”顿了下,又吩咐道:“待会切勿大张旗鼓,免得惊扰。”

    夏侯钦拱手道:“是,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