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骠骑大将军 » 第一百六十五章:隔岸观火 釜底抽薪

第一百六十五章:隔岸观火 釜底抽薪

    船靠了岸后,百姓分道两旁,遮首迎拜。其中有一人,乃当初黄执任庐江太守时的府中主簿,姓王,名仁,字元德,后来宇文习夺走庐江后,他就被罢免还乡,归于这柴桑城中,今日见了张彻,不由热泪盈眶。

    这时,柴桑县令卢度上前来请张彻入城暂歇。张彻高兴的应下了,只带了严苍与十数名甲士入城而去。待人走后,王仁急忙去见夏侯钦,言说蔡淞勾结县令,早已在城中埋伏了死士,欲置张彻于死地。

    夏侯钦闻言大惊失色,急忙率领人马追张彻去。此时,张彻与卢度还在半道上,一边体察民情,一边往县衙行去。卢度准备在县府内动手,已在内外各布好了五十名死士,只要张彻胆敢入门,定是粉身碎骨。

    张彻拉着卢度的手,显得二人亲切,笑问道:“卢县令可是蔡淞知交,当初他做了庐江太守,便也将你一并调了过来,如今他回了九江,怎的就放任你于此?”

    卢度回道:“柴桑百姓待在下如亲人,故不忍离去。”

    张彻感叹道:“能受百姓爱戴,看来卢县令是治理有方啊,区区一县之地,恐难展其才,豫章常受蛮夷骚扰,时有疾苦,我准备以强兵驱之,交由你来理政安民,不知卢县令可否愿意助我一臂之力?”

    卢度心下犯难,不知如何开口。

    张彻又道:“其实我知道你在此迎我,是奉了蔡淞之命,恐怕这县府内早有刀斧手等着我送上门去了,”瞥了眼卢度,见他脸色不安,额头冒汗,知道自己所想不错,微微笑道:“你母亲年迈,时常卧床不起,长子弱智,次子又先天有腿疾,你于家中,如顶梁支柱,若是有失,可想妻儿老小何以所付?”

    卢度潸然泪下,就地跪拜,泣道:“在下糊涂,在下糊涂啊!”

    正值夏侯钦快马奔来,朗声叫道:“大哥,莫言向前,这厮……”

    未等说完,张彻便抬手将其制止,随手一挥,道:“大喊大叫的干什么,退下。”

    夏侯钦怎肯离去,又急道:“大哥……”

    张彻遂投去一道凌厉的目光,示意自己心里明白。见状,夏侯钦便就闭口不言。张彻上前扶起卢度,同他转到酒楼中落脚,二人相谈之间,整个县府已经是腥风血雨,蔡淞留下来的死士,一个不留,全部都被夏侯钦跟严苍斩尽。

    事后,卢度安抚百姓,书千字文,状写蔡淞背仁背德,无情无义;洋洋洒洒,怒发冲冠,隔日就被调往豫章,担任太守。夏侯钦找来王仁,将埋伏的事情说起。张彻同王仁本就相识,如今再见,感慨万千;二人浊酒一壶,秉烛夜谈,相聊甚欢;隔天张彻走时,推举了王仁为柴桑县令。

    得知此事的蔡淞大为震怒,恨不得将张彻跟卢度二人抽筋扒皮,碎尸万段,可是如今的他,失去了庐江水师这支精锐,根本不可能是荆州军的对手,故也只能咬牙暗恨。

    其弟蔡勋道:“张彻入主庐江之后,必定先平九江,后取吴郡,宇文颜实属庸主,哥哥不可依靠,否则永无出头之日,还会惹来杀身之祸。”

    蔡淞问道:“那你觉得我应如何?”

    蔡勋回道:“陈大司马坐镇江山半壁,拥雄兵百万,其将刚勇而士善谋,地广粮多,乃一统之主,不如献九江郡,以保全身。”

    蔡淞担忧道:“陈禹手下能人众多,我一降将,岂能有所出路?”

    蔡勋摆手道:“非也,虽能人众多,皆陆战勇猛,水战则不利,之后大司马要收复扬州跟荆州,水师精锐自然少不了,所以大哥若是愿意投靠,必受重用。”

    蔡淞轻轻点头,觉得蔡勋言之有理,随后又询问了几个心腹手下,这都赞同归降陈禹;归降陈禹,等同于归降朝廷,名正言顺,倒也不必受世人所诟,于是当晚便书信一封,快马送往北都。

    陈禹收到书信已经是五天之后,在军机处召集叶昭、邓渊、唐遂、陈桓等人商议,要由谁去镇守九江。

    邓渊道:“此地关乎于将来扬州之取舍,必是要能征善战、文武双全之人,且要懂水上战法。”

    陈桓提议道:“如此说来,我觉得此地非梁武侯不能守之。”

    陈禹看向叶昭,问道:“叶尚书你觉得谁去合适啊?”

    叶昭回道:“在下推举于抗为九江太守,此人老家丹阳,渔者出身,熟悉长江水况,后任豫州水师都督,勇猛擅战,且颇有兵法,是可担此大任;武侯虽勇,但屠徐州一事,至今仍令南方人心惶惶,故而不妥,可使曹安为都尉、吴平之为监军司马。”

    陈禹又看向唐遂,问道:“军副使觉得呢?”

    唐遂回道:“叶尚书所言,乃上上之选,另外,蔡淞献降,必有所图,不如大司马就将水军交由他来带领,如此也能稳其心志,让他心甘情愿的为大司马效力。”

    经众人商议决定,依叶昭与唐遂所言,命于抗率领一万五千人马,克日前往九江郡;封蔡淞为渡边将军,领九江水师右都督之职;十月初,曹安率七千军驻守合肥,截断肥水航道。

    此一举,让九江与庐江两郡的形势顿时变得紧张了起来,更让原本就摇摇欲坠的扬州陷入了崩溃的边缘;好在东海水贼已被击退,豫章那边的南夷匪寇也不必他去清剿,故能腾出手来,将大部队调往长江南岸驻防;顾亥建议宇文习联合张彻,两路夹击合肥,先破陈军先锋,则其必乱,如此方能迅速平定九江;宇文颜早已对张彻趁火打劫的行为暗怀恨意,于是驳回了顾亥的建议,准备隔岸观火,让张彻跟陈禹去厮杀,等斗得两败俱伤的时候,他再去渔翁得利。

    张彻看宇文颜按兵不动,自然知道他肯定不怀好意,于是主动过江,前来找宇文颜联手,并承诺不取九江分毫,全部归其所有。宇文颜闻言,确实心动,如此相当于是张彻助他拿回九江罢。顾亥看出了其中用意,说九江上临豫州,右靠徐州,乃兵伐重地,一旦陈禹挥兵南下,九江郡首当其冲,故言“张彻使主公为盾尔”。宇文颜思虑半晌,最后还是回绝了张彻的联盟条件。

    张彻以此,命人潜入九江郡,大肆宣扬宇文颜已经抛弃九江民众的谣言,此引起了扬州各地的怨言。不久后,张彻起兵,入驻巢湖。此举得到了扬州百姓之民心,纷纷声援。宇文颜见势不对,也准备起兵攻打九江,可为时已晚,顾亥建议他依旧隔岸观火,因为此时进攻,非常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