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华夏之东晋五胡十六国 » 第12章 太后杨芷被废为庶人

第12章 太后杨芷被废为庶人

    杨珧被处斩后,司马繇突然想到:现在生杀大权在我手中,文俶(字次骞,小名阿鸯,世称文鸯)与我有仇,我可以说他是杨骏党羽,将他和他的三族全部处死。

    司马繇想罢便宣称文俶是杨骏党羽,派兵将文俶及其三族全部抓起来处死了。

    是夜,要诛谁,要赏谁,全是司马繇说了算,因此司马繇威振内外。

    当杨骏亲党全部都被处死后,太子太傅王戎(字濬冲)便向司马繇劝说道:“大事已经处理完毕,公最好隐退,远离权势。”

    司马繇闻言嗤之以鼻地想到:哼!可笑,我诛杀杨骏有功,风头正盛,现在隐退那不是傻吗?

    于是,司马繇便没有理会王戎。

    三月初九,京师洛阳,洛阳宫太极殿东堂内。

    晋帝司马衷下诏大赦天下,改元元康。

    洛阳宫昭阳殿内。

    贾南风对董猛吩咐道:“董猛,你去以圣上的名义命中书作诏,命后军将军荀悝(字茂仲,小字龙子)将杨芷送往永宁宫拘禁。”

    “皇后,太后之母高都君庞氏也在长秋殿,该如何处置?”董猛向贾南风询问道。

    贾南风想了想,说道:“将她一并送往永宁宫吧。”

    “诺。”董猛应道。

    随后,董猛便矫诏让荀悝将杨芷和庞氏送到了永宁宫拘禁了起来。

    数日后,洛阳宫昭阳殿内。

    贾南风阴狠地想到:杨芷不死,终为隐患,绝不能让杨芷活着,庞氏也得死。

    贾南风想罢便召来董猛,对其吩咐道:“董猛,命有司奏请陛下处死杨芷。”

    “诺。”董猛领命而去。

    次日,洛阳宫太极殿东堂内。

    有司向晋帝司马衷奏言道:“陛下,皇太后早就在暗中进行谋划,企图危害国家。又用飞箭捎带书信,招募将士,与奸恶之人狼狈为奸,自绝于天。

    鲁侯与文姜断绝关系,这是《春秋》所赞许的,那是为了顺奉祖宗,是以天下为公。陛下虽然是怀着不得已的感情,臣下却不敢奉诏行事。陛下可以宣敕王公于朝堂会议。”

    晋帝司马衷闻言便皱眉说道:“此等大事,要慎重处置。”

    有司随即又奏言道:“杨骏凭借外戚的身份位居冢宰,陛下居丧时,又委以重任,以至于杨骏暗自图谋悖逆谋反,布树私党。

    皇太后在内为唇齿,协同杨骏谋逆,祸衅已经表露,公然违背诏令,依仗军队人多势众,在皇宫内大行杀戮,然后又传信招募兵众,奖励凶党,上背祖宗之灵,下绝亿兆之望。

    从前文姜与乱,为《春秋》所贬,为吕氏宗室所叛离。后来汉高后也遭到贬降。陛下应该将皇太后废为峻阳庶人。”

    中书监张华闻言便出列奏言道:“太后没有在先帝的时候获罪,现在却与她的亲族勾结成党,在此圣世做出不符合母后身份之事,应该依照孝成赵皇后旧例,称为武帝皇后,安置于离宫,以保全贵终之恩。”

    晋帝司马衷不能决断,于是便命尚书左仆射荀恺、太子少师下邳王司马晃(字子明)等人共议。

    荀恺、司马晃等人商议一番后,司马晃便奏言道:“陛下,皇太后与杨骏暗中谋划,企图危害社稷,不可以再让其奉承宗庙,配合先帝。应当贬尊号,废迁金墉城。”

    有司官员随即又奏请道:“请陛下从晃等议,废太后为庶人。并遣使者以太牢告于郊庙,以奉承祖宗的意旨,满足万国的期望,诸所的供奉,可顺从圣恩,但务必要丰厚。”

    晋帝司马衷还是不忍心废杨芷为庶人,便没有同意。

    有司官员随即又奏请晋帝司马衷废废杨芷为庶人,态度颇为坚持,晋帝司马衷无奈,便点头同意了。

    随后,有司官员又奏言道:“杨骏造乱,家属也应该诛杀。之前赦杨骏妻庞氏之命,是为了宽慰太后之心,如今太后已废为庶人,请将庞氏交付廷尉行刑。”

    庞氏年迈,又是晋帝司马衷名义上的外祖母,晋帝司马衷实在不忍心杀庞氏,于是便说道:“就让庞氏与庶人相随吧。”

    有司官员为了完成好贾南风的旨意,于是便又坚持请求诛杀庞氏,晋帝司马衷无奈,还是点头同意了。

    洛阳刑场。

    贾南风亲自监斩庞氏,在庞氏即将行刑之时,杨芷突然冲到了庞氏面前,跪在地上抱着庞氏哭喊了起来。

    紧接着,杨芷又转向贾南风跪着,不停地磕头,并割断头发哀求道:“皇后,妾截发代母受刑,求皇后保全我母亲性命,妾将感恩戴德。”

    贾南风随即将头扭向了一边,没有理会杨芷。

    监斩官见状便明白了贾南风的意思,于是便下令行刑,刽子手得令便将杨芷拉开,然后处决了庞氏。

    随后,贾南风命人将杨芷拘禁在了洛阳宫西北的金镛城。

    洛阳太学。

    隐士董养(字仲道)听说杨芷被废,庞氏被诛杀,便来到了太学正堂,叹息道:“朝廷修建此堂,是要用它来做什么呢?

    我看到国家每次大赦的文书,像谋反这样极大的罪恶都能赦免,但是对于杀祖父母、父母得罪行却不赦免,原因就在于这样的罪行是王法所不能容忍的。

    但是为什么公卿处议,文饰礼典,竟到了如此地步呢?天人之理已经泯灭,大乱将起了啊!”

    次日,有司又将杨骏的属官全部抓捕了起来,准备一起诛杀。

    侍中傅祗得知后便向司马衷劝谏道:“陛下,从前鲁芝(字世英)担任曹爽的司马,冲破关隘去投奔曹爽,宣帝还任用他为青州刺史。杨骏的僚佐,不能都加上罪名啊!”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去世,遗命年仅八岁的皇太子曹芳(字兰卿)继位,大将军曹爽(字昭伯)与太尉司马懿辅政。

    不久后,曹爽明面上晋升司马懿为太傅,实际上却夺走了司马懿的实权。

    正始八年(247年),司马懿借病辞官以回避曹爽。

    正始九年,曹爽亲信李胜(字公昭)将赴荆州任职,于是借故向司马懿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