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玄门升仙录 » 第十二章 修士画符

第十二章 修士画符

    符箓画在黄纸之上但是却带有灵韵,观中传授十二种符箓以清神符最为简单,驱邪符次之,若是肉眼看符箓并不会眩晕,但是若是用肉眼去感悟符箓心神必然会被符箓里面的灵阵干扰,轻者头晕目眩重者必然晕倒。

    故而符箓记忆需要用天眼来看,而且也其并非简单的把图画画在黄纸上就有了符箓威能,所谓的天眼实际上就是属于神魂的力量,修士修行境界通常把胎息境界代表初始。

    一旦成了胎息也代表体内会有一股灵性气息时刻滋养肉身与神魂,但是胎息并非修士,因为胎息境界即便是修行到了顶峰也不过和一般的武林高手一样,或许可以一跃三丈,或许可以长命百岁但是无法施展真正的法术,一切本事依旧属于凡人的行列。

    若是胎息境界的修士一日不修行那境界便会降低一分,毕竟胎息不成循环所以始终是空中楼阁,无根之木,但是胎息境界却和普通人有一个明显的区别那就是神魂凝聚。

    正所谓人有三魂七魄分散全身,人死之后丢魄留魂这才让自然的邪恶念头有了机会降之化为鬼物,但是胎息境界却可以把三魂七魄归于一处,然后不断的用胎息滋养壮大,而这凝聚一处的这便是神魂。

    有了神魂死后可不被自然邪恶年头侵染从而进入幽冥之地转世,有了神魂又被后人常年祭拜可化为家灵,家灵并非神灵甚至多数家灵实力低危和普通鬼物无异,但是一些传承千百年后辈子弟香火旺盛的大家族,家灵实力未必低于神灵。

    当然想要承受香火之力化为神灵生前也是必须要凝聚出神魂,不然三魂七魄不全阴风一吹也就散了封神一说便无从谈起,不过活着的修士若是经过常年滋养神魂,完成神魂蜕变化为元神,那才是真正的修士,也就是练气境界。

    据说修士即便身死元神也可独立生存或是转为鬼修或是封神承受香火都要比神魂之流强得多,当然现在畅想练气之类的境界有点好高骛远,王玄元掐断自己进日在藏书阁看到的一些和修士有关的内容,然后深吸一口气让自己收拢心思。

    手一翻他已经打开了符箓书册的第一页,这里记载的正是最为简单的符箓清神符,清神符对于鬼怪无用,只是对于修士或者凡人有增进神魂的作用。

    胎息境界修士神魂不能离体,意念合于肉身故而王玄元只能把这书册上的图案贴在额头,然后依靠自己的意念去“看”这符箓的内容,其实哪怕一般的胎息境界修士想要感觉道神魂的存在也不容易,更不要还要通过神魂调动体内本就不存在的胎息之气。

    但是王玄元毕竟经历过一次幽冥之行神魂已经壮大不少,故而此时王玄元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感应到了这符箓的内容,这符箓每一笔都在王玄元的意识里扩大,而随着符箓扩大王玄元发现了这符箓细微之处的神妙。

    每一张符都是由自然的灵阵组成,这些灵阵被缩小在小小的黄纸上排列组合就会产生不可思议的效果,从人类修士发现第一个自然的阵势,再到把这些阵势浓缩成一张小小的符纸可能需要经过千万年的时间。

    甚至时至今日因为时间久远参与过这个过程的各位大能早就泯灭在时间长河里,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符箓一道源于自然,这也是道家的思想,自然便是一切道的起源。

    王玄元毕竟是活过两世经历过生死的人,从那位莫前辈寥寥几语中他就能感悟出不少内容,而此时这张清神符在他的脑海之中清晰的展现,不过几个呼吸王玄元就感觉自己已经完全记住了。

    而随着这符箓的内容参悟以及记忆,王玄元发现这符箓是由两个自然的灵阵构成,不过记住了归记住了,想要完全画出来以他目前的状态却很难,他也没想过一次成功,目的只是感悟这个过程总结经验而已。

    裁剪黄纸,研磨朱砂,然后取出一个木盒,这木盒里面有三支笔,不过这三支笔都不是一般的毛笔,左手起第一支笔,笔身用的是一种少见的红竹作为笔杆,以黄鼠狼的尾毛作为毫毛。

    这种笔是南方有名的一种毛笔叫做红竹细眉笔,是用于闺中小姐画眉所用,故而笔峰很细也可以作为符笔使用,红竹颜色越深代表年份越高,王玄元手里的这支笔红色颜色几乎为黑色几乎可以称为灵物。

    但是若是将这支笔透过阳光去看还是可以看到笔杆为半透明的深红色,或者用小刀打磨一点下来融化在水里,一点细微的粉末足以泡出一杯鲜红的汁水。

    红竹细眉笔通常都是几十两银子一支,但是王玄元盒子里这一支却价值数百两银子,就这还是当年王家足足寻了许久才找到,本想送给当时县令的小姐作为礼物,可惜那位小姐命薄笔还未到人就死在闺中,于是王家就把这支笔收了起来作为传家之用。

    第二支笔则是一只玉笔,笔身通体乳白色入手温润,用的时间再长也不用担心手心出汗,毫毛也不是动物的毛发而是一种叫做马尾草的植物,这植物根部取一根细细的纤维,如此上千株才能做出一支笔,据说这马尾草的产地这种草被采摘过度已经十分少见了。

    要不是当年县中一个传承了五代的耕读世家没落有一些东西流落出来,王家也不一定有这种笔,本来这笔就是用来作画现在拿来画符也正好,至于第三支笔,则是一支骨笔。

    不知名动物的骨骼以及毛发做成的一支毛笔,当年王老太爷刚开当铺的时候一个穷书生来当笔,当时见这笔身温润如玉觉得不错便三两银子买下,谁知道仔细研究以后才发现这是一只骨笔。

    但是因为这支笔拿在手里笔身自然会产生一丝温热所以才被王家收藏,如此三支笔已经是王家最难得的三支,加起来价值超过千两白银,王玄元也没想到自己老子竟然把这三支可以传家的东西一股脑都给自己送过来了。

    三支笔各有特色,但是却都是好笔,王玄元也都试过了每一支笔都可以灌输胎息用于画符,尤其是最后一根骨笔应该是某种妖兽的骨骼所炼制,妖兽血肉筋骨都被自身妖力淬炼是炼制法器的材料。

    这支骨笔自然算不上法器,但是因为材料的优势对于胎息贯穿疏导性却极好,王玄元第一次画符自然也要用这一支符笔,用山里的泉水研磨好了朱砂,把裁剪好的黄纸用镇纸压住然后慢慢的放空自己。

    足足一盏茶的功夫王玄元这才下笔,不过刚刚画出一道痕迹这黄纸便剧烈的一震,随后噗嗤一声无风自燃化为一团灰烬,这一幕把王玄元吓了一跳仔细思索这才发现竟然是自己注入的胎息之力太过强导致的,胎息虽然只是内息极为微弱,但是再微弱也不是一张黄纸可以承受的。

    过多的能量超过了黄纸的承受范围,自然而然的摧毁了黄纸,眉头皱起王玄元心中开始不断的思索,许久之后他再次提笔,这一次一笔画出竟然直接将符纸画出大半,王玄元甚至能够感觉到第一个灵阵构建的极为顺利,可是第二个灵阵刚刚开始这符纸就被一阵灵光撕碎。

    伴随着灵光碎裂这符箓上灵光大放,王玄元自己也是脸色一白,他只感觉体内息不稳经络隐隐作痛,只得盘膝而坐慢慢平复,但是随着内息平复王玄元却发现自己内息竟然精纯了一分。

    虽然只有一丝的精进却也足以让到中期的瓶颈松动了一分,脸上漏出惊喜之色没想到这画符还有这种好处,好在符箓一道困难王玄元早就有了准备,要知道按照陈青轩的日记所记载来看,当年陈青轩可是学习了足足一年才完成了第一张符箓的刻画,就这样还被当时的师叔称为天才。

    在刻画第一张符箓之前陈青轩所用的符箓要么是在接任务的时候道观分发,要么就是拿那点可怜巴巴的银子去和师兄弟们购买,有这位前辈的例子摆在那王玄元自然不急不躁只当画符是一件自然而然陶冶情操的事情。

    故而他虽然画符可是却并不激进,到了子时便上床睡觉,第二天早晨早饭依旧是肉食用于养身,中午则是偶尔熬煮人参或者鹿茸这样的补药来滋养,下午必然要去藏书阁找莫前辈询问符箓之术或者修行上的疑难。

    有了酒水的贿赂这位莫老前辈对王玄元是越来越客气,甚至已经到了知无不言的程度,每次指点之下都让王玄元茅塞顿开,而对于王玄元追求的自然之道他也大为认同。

    高兴之余莫老前辈还会给王玄元讲解一些他所不知道,或者说道观里面的那位胎息境界巅峰的老先生也不知道一些修真界的知识,比如原来对于修士符箓只是手段之一,真正的强者不屑于使用符箓而是自身修行法术。

    这些法术也是千奇百怪,同时不同的功法功法也会有不同的法器搭配,当然法器这一类整个道观中也不多,道观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稳定县城安宁,为的是镇压邪祟,真正的主力还是胎息境界的弟子。

    有时候王玄元见莫老喝多了或者心情好的时候也会追问一些法术修行的问题,可是每次这个时候莫老都是语焉不详,不是告诉王玄元要务实先以突破境界为根本,就是告诉王玄元法术他也不会,不过看他不耐烦的样子王玄元也不由得猜测他定然是在糊弄自己。

    如此相处了大半个月,这一日王玄元刚吃完午饭正要去藏书阁报到,一口喝了煮的参汤便起身向外走,可是刚走几步他就感觉参汤化作一股暖流在体内流动。

    然后整个身体忽然一轻好像一种制约自己的力量忽然消失不见,随后本来模模糊糊的胎息也变得清晰了一些,这将近一个月虽然修行未曾停顿但是王玄元却一次也没有去尝试强行突破境界,如今竟然水到渠成了。

    默默地感受身体变化他也是心情大好,本来明天才应该给莫老准备美酒今日他便拿了一瓶,然后向着藏书阁而去,虽然这些日子自己连一张符箓都没有画出来,可是王玄元却能感觉到随着自己突破画出清神符已经不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