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尸朝 » 第11章 成立部队

第11章 成立部队

    翁田暂不管兖州的事情了,他拿起来一封密信,上面是阳谷行尸密函。

    “官方说那些行尸在城墙下不动,最后是县令临危不惧,指挥有方,用热油泼溅点火烧之,行尸全部覆灭。后据仵作查验,是一些疫民吃想肉导致异化。不过我怎么觉得这事不会这么简单呢?“

    翁田收回信件,在房间内来回踱步。

    看来有必要差心腹去那边查验一番,自己虽靠着王从义,但起义四起后,王巡抚也有心无力了。只能用自己的人力去勘察。

    哎,乱世来,黑道也不好混啊。

    ······

    张三法当然知道有人开始仿制他们的蜂窝煤,但毫不担心。

    这都不用董科学来操心,就里面添加的那些东西,能研究出什么来?除非他们有分析仪器。

    但他们来偷师的话,还是不好说。

    不管是偷师,还是之前的僵尸事件,都给三人带来了警钟,这让三人按部就班的发展计划顿时变得急切了起来。

    “当前方面,我们一定要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哪怕很弱小,也要和我们的实力相互吻合。”

    “从周围临近的村挑选精壮的人,成为护卫队,要高工资,条件一定要高。“

    “这点是可以的,现在的话,军队并不实际,我们供养不起,就算大规模堆出来数量,用的也是冷兵器,并没有什么优势。要建立,就要建立现代化的军队,也别前膛枪了,咱们既然生产资料这么丰富,直接后膛枪起步,我有细心直接制作出来。不过可能需要的人力物力比较多。”

    董科学说完,李修为和张三法顿时侧目。

    直接后膛枪起步,好家伙,我们直接好家伙,就算是两个文科生也明白这其中的不容易。

    不过董科学既然敢这样说,那就有能做出来的实力,自己两人好生辅佐便是,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还是很相信的。

    做生意当不了全国第一,单纯的推翻政权建功立业也当不了世界第一。

    唯有科学才是第一生产力。

    ······

    第二天一早,张三法直接在周边各村张贴告示,招聘工厂护卫队,要求身高八尺以上,能举四石之锤,待遇每月二两银子!

    撇开别的不说,光这二两银子的待遇就已经能够轰动周边地区了。

    大户人家的小厮就算是管家级别的,也只是不到二两银子。

    衙门里当值,就算算上副业,争破头也抢不过二两银子。

    这个效果,相当于来看演唱会,送十斤鸡蛋,整个区的大爷大妈都能给你整来了。

    于是贴上告示的张三法刚回到工厂门口,就被工厂门口围的水泄不通的人流给吓了一跳。

    里三层外三层,男女老少全部上阵,也甭管符合不符合条件,全部给整来了。

    “肃静肃静,怎么回事?我不是说了么,别说硬性条件,想要来至少得去你们村老人或者甲长那里要份承诺书来,证明你没有犯罪而且是这个村里的人,就是为的不给外面的人可乘之机,怎么呼呼啦啦的都来了?回去回去!”

    “不识字!”下面异口同声的回答噎的张三法说不上来话。

    也是,这个年代,每个村里能有三四个认字的就算不错了。就算是自己手下,也只有赵三石赵四理两人小时跟着主子读过几天私塾,算是能识文断字。这些人,基本上是不识字的了。

    在听完张三法耐心的解释后,众人犹如潮水般退去,纷纷去寻找自村甲长去了。

    但这并不算是一件好事,虽然张三法获得了暂时的安宁,但各个村的甲长就开始犯愁了。

    刘庄的刘甲长正在宗祠门口咆哮:“刘能家的,你逗我不是,你家那口子没来也就罢了,你两娃加起来还没门墩子高瞎凑什么热闹?什么,你也参加,去去去,卖你的剿丝去,那不一样能赚钱么”

    “刘瞎子,你自己撒泡尿照照你的模样,能够干啥的,身高不足五尺,全村还能找到比你还矮的男的了不,你这舔着脸咋还好意思报名来。真是辱没了你爷爷那真英雄。我写了你也通不过去关,人家张官人那我也不好交代。”

    “小刘顺子,你也别在这里等着了。前年你偷人家牛楼村的锻钢,让人家逮住了送官了,我要是不去保你你小子现在还待监狱里蹲着哩,我这要是让你去了你再管不住你那手脚,我这一世的老脸也别想混了,让别的村见了也能把咱刘庄人给笑话毁了。

    刘庄背靠兖州城,做小买卖的多,报名的还算少的。在泗水,孔楼村那些交通偏僻营生少人口多的村,里正老人累的差点没背过气去。

    经过几天的筹备报名,算是有九百多人正式通过报名。、

    但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还有几项测试,这一下子就拉出来差距了,有的人看着可以,但跑步有的就开始喘气,基本上无法担当重任。

    最终,经过四五轮测试,筛选出来二百人作为第一梯队顺利入选工厂护卫队队员,剩下的三百人作为第二梯队,可先当工人,以后经过选拔合格也可以入职担当工厂护卫队。

    解决完了人,但武器短时间内是无法配置完的。便人手一把长柄朴刀,用来锻炼。

    又从城内请了押镖的把式,专门教授这两百人擒拿挪腾之术。

    二百多张嘴让工厂资金瞬间短缺了起来。几遍蜂窝煤在兖州已经完全流行开来,并有向四周扩散的趋势,也无法带来充足的利润。

    值得欣慰的是,赵三石和赵四理从峄城归来,带来了长期稳定的合作项目。那里煤矿众多,竞争压力大,所产煤炭又比不过山西以及京畿附近,虽然天气转冷需求上升,但也只是一时的现象,唯有找到长期的合作才能够让自己的煤场继续维持下去,因此赵三石和赵四理并没有遇到多少阻碍,便带回来了稳定的供应路线。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奋斗和人手的填充,几百亩的厂房终于建造成功,矮粗的围墙也屹立起来。这让三人多了些许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