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尸朝 » 第13章 高度白酒

第13章 高度白酒

    随后的几天里,三人几乎隔一天就来看一次,并进行彻底的搅拌,使之彻底反应。

    第一次掀开查看,原料和水(总称为发酵醪)处于静止状态,没有动静如死水一般;醪液也是清彻透明的。发酵开始后,醪液面有小泡,但数量不多。

    三人第二次查看的的时候,惊喜异常液面小泡变大泡,而且数量很多;发酵醪在翻滚,好似水开沸腾;二氧化碳强烈,旺盛冲鼻,发酵醪液由清变为浑浊,有酒香味。

    到第三次查看的时候,泡沫减弱,二氧化碳味减弱,最大特点是原料由发酵容器底浮在液面,其数量约有总量的1/5。

    到了第四次的时候,漂浮于液面的原料又沉入下去,当漂浮于发酵液面上的大米,全部或大部分沉入池底,发酵液由浑浊变青,而且整个发酵液处于静止状态,不再冒泡,米粒不再上下窜动,最后变成暗淡的淡茶色。

    董科学看了看,说道:“成了。”

    当然,董科学并没有立刻开工,而是适当延长一点发酵时间,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出酒率和酒香。

    过了两天,当发酵液由浑浊变清,整个发酵液处于静止状态时,再延长一二天即为适当。从颜色上看当发酵液由浑浊变清。

    酒的芳香物质,是原料中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再经生化反应而成为芳香物质。这个生化反应过程需要时间,这个时间就是酯化时间。

    “干活了,干活了,到了咱们出大力的时候了。”

    大火开锅,当锅内开始沸腾,将有白气从出酒口冒出,逐渐开始点滴出酒,此时应该把火力调至中火,当几分钟后出酒将流成线状,此时大伙儿将火转为小火、善火。最后用大火追尾,结束蒸馏。

    无论是熟料和生料发酵,在蒸馏时一定要坚持采用“慢火蒸酒,大火追尾”的原则。

    酒在刚出来的时候度数有70然后逐渐下降直至无酒度,头酒不宜健康且引起上头的物质在开始出酒头三分钟(或者流成线状一分钟)作为头酒。去头酒后一直接到出酒的线状开始变成断线(滴流状)的时候,换容器接后面的尾酒并把火调到中大火直至出酒没有度数时候停止,头酒和尾酒放入下次蒸馏时一并倒入发酵好的酒醅中一起蒸馏。

    一般白酒的出酒率是45度的为80-100%,想50度。那么,接到3.5-4.5斤左右的时候就好了,余下作为尾酒。

    董科学又进行了一阵微操,成功研发了多种度数的基酒。

    随后又加入了猪油炼制出的甘油和八角丁香提炼的香料,放入酒中,没想到意外的好喝。

    “这酒别有一番风味,就算比不过现代酒,那也差不多了,拿到这个时代,碾压那些个寡淡酒。“张三法摇头晃脑,甚是满足。

    “这个酒的生长线可以开设了,不过我得设计下,变得更加高效。酒可以先生产下看看效果如何。”李修为仿佛看到了商机,已经想到大把的银子往这边运送了。

    ”不过,我们还需要一个酒瓶生产线,就采用透明的玻璃瓶了。“董科学沉吟道,“这样,附加值才会更大。”

    玻璃是很好加工的,至少相对于高度白酒,手续不会那么繁琐。

    三人又找到了厂里的冶铁区,董科学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三样原料——纯碱、石灰、沙子,提前掺和到一起。拿给师傅,交代一番。

    厂里冶铁师傅的工资是最高的,每月一两五钱银子,如果能够带出学徒,每多一人,就多一两银子,无上限。

    师傅听完了董科学的交代,直接把材料倒入到了坩埚中。

    众人纷纷不断往高炉添加木材和煤油,不计成本的抬高温度。

    九个小时候,温度达到了一千三百度左右,里面形成了均匀的无气泡玻璃液。

    最后一关,是吹气了。

    张三法好说歹说,允诺了五两银子,才劝动一个要钱不要命的吹糖人的师傅,拼着命来工厂里,拿出中空的铁管,搅起来慢慢吹起来,给逐渐凝固的玻璃液逐渐塑性,最终形成了一个晶莹剔透圆鼓鼓的最简单形式的玻璃瓶。

    董科学拿了湿布盖在上面,等两个时辰过后温度降到了正常温度,董科学把玻璃瓶拿了起来。

    “赞美科学!”

    ······

    半月后,兖州城的几个大酒楼里出现了一种叫做“十八碗”的酒,张三法李修为作为商人经常设宴款待生意伙伴,与这些酒楼混的贼熟,推脱帮忙销售自然是不在话下。

    孔府的孔德山是从曲阜过来兖州办事的孔家人。主要是和一些社会上的名流做一些明里暗里台面上下的生意,自大小是应酬堆里长大的,什么吃喝玩乐自然是手拿把攥了。

    这天来到了兖州城最大的酒楼——兴隆酒楼,刚进门,就看到了牌子上书写的信息——新到”十八碗“名酒,半价优惠。

    “嘿,这玩意什么酒,还打出来招牌?”

    “哎呦,贵客,孔老爷,今天准备什么标准?”

    “老规矩,我看看这个新品。”孔德山兴趣盎然,准备研究下这个酒。

    “哎呦,这不是孔爷嘛,上这来喝酒了这是?”

    “哎呦,这不是漕帮的赵管事嘛,翁帮主他老人家可好?”

    “好着哩,最近托生意的福,帮里上上下下忙的不可开交,若是没人,今日偷闲,我才一个人过来畅饮些个,孔爷来不,我请!”

    孔德山当然知道这个赵管事这段时间是真的有钱了,忙的酒楼最近都很少来,正好套套近乎,以后有什么买卖好联系。

    “既然赵管事请吃饭,咱这边也不推脱,这桌上的酒,我可是请了。掌柜的。“

    “来了来了。”

    这种贵客,都是前堂老板亲自来招呼的,毕竟一顿饭就能赶得上下面普通人的整个堂面的翻台。

    “把你们那,今天不是说上什么新酒么,拿上来给赵管事和我开开眼。”

    “孔爷,那酒,今个优惠,九两银子。”

    “啥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