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我才不热爱音乐 » 第十五章 音乐技术的三重境界

第十五章 音乐技术的三重境界

    转眼到了五月一日。

    上午起来觉得今天天气不错,练琴应该有增益BUFF,练到下午四点多,想起应该安排一下自己的艺人工作了。

    调出控制面板,目前显示:

    “周无咎,身份:无业游民,等级:LV1,天赋83/100,音乐理论84/100,绝对音感100/100,综合评价:天才

    民谣吉他:白金25.2/100,电吉他:白金38.4/100。”

    进入白金阶段,每天练满时长也就只有2.4-3.2%的进度,速度明显下降,想想上辈子至少十年左右的苦练也才到钻石,现在已经很快了。

    短时间内提高不大,那就先练着,把重心转到挣钱,早日实现当包租公的理想。

    粤语的挣钱叫“搵钱”,意思是找钱,相比其他省的说法,比如“搞钱”、“赚钱”、“弄钱”、尤其是滇省的“苦钱”,顾名思义,应该是各省之中最容易挣钱的地方。

    他现在的目的在于找一个适合吉他弹唱的场子,可能是清吧,也可能是餐厅,但不太可能是的士高、夜总会之类的地方。

    正常人的思路大致是一家店一家店挨家挨户去问需不需要表演,其实最好还是通过专业人士推荐比较好。

    环节少,麻烦少,能直接找到负责人,还能有个好价钱。

    因为,做普通餐饮的几乎不会想到开设表演,最起码你有场子没演员也搞不起来,带表演的场子基本都有圈内人的投资。

    正所谓忙者不会,会者不忙。

    打开手机,点开微讯,找到何凡客,发送讯息:

    “凡哥,最近缺钱,麻烦你帮我问问,哪里需要驻场弹唱的。”

    何凡客在南都的时间比较长,日常做一些帮别人创作企业歌曲,帮小明星做编曲的工作。

    他符合大多数人脑海中北方人的刻板印象,爽朗、好交朋友,所以认识的圈内人多,偶尔也会去接一些富商大佬婚丧嫁娶的高价活。

    “好,你有什么要求?”

    一会儿何凡客就给了反馈,社会地没问为什么周无咎不去帮木头乐队弹键盘,选择自己坐场。

    “吉他弹唱,安静一点的场子最好。”

    “好~嘞,等我消息。”

    技术宅男的交流就是简单。

    ......

    估计何凡客那边短时间内不会有结果,既然准备驻场,那就需要准备一些适合唱现场的歌,并且练熟。

    一场演出正常是30-60分钟。

    正常的歌曲时长一般5分钟左右一首,吉他弹唱这种演出模式由于条件限制,一般不会弹奏完整的前奏、间奏、尾奏,基本4分钟左右演一首。

    自己的演出习惯是在舞台上尽量只唱歌、不说话,那么演一场就必须准备7-13首歌。

    正常一个场子一周可以演二至四场,为了保持新鲜感,最好不要总是唱固定的几首歌,那么总共就必须准备好50首歌以上。

    当然也可以慢慢累计,开始准备三十首,后面一边演一边练。

    这三十首歌不可能都用地球金曲,而且最好是听众耳熟能详的歌曲居多,这意味着自己必须最近要加练二十首以上的蔚蓝星热曲。

    这意味着又多出好多工作。

    做驻场歌手第一件事是什么?

    准备歌谱。

    而且身体原主记忆里最近的热歌已经是两年前的了,最近流行什么完全不知道,也是时候去扫榜了。

    ......

    清洗茶具,烧水,加茶叶,水开,泡茶,第一泡茶水倒掉。

    当第二泡黑褐色透亮的茶汤沏进玻璃杯中,陈年普洱在透明的玻璃杯中升起茶氲,手机里也翻到了上个月的熊猫音乐热歌榜。

    点燃一颗烟,喝一口茶,从第一百名往上听。

    其实一个搞创作的音乐人绝不是一个好的听众。

    一个普通人听到的歌曲,是以演唱者的声音为主,得到的反馈是基于创作者营造出的整体音乐氛围,以此为基础给与每个人具体的情感反馈。

    而且这种情感反馈,会根据每个听众不同的经历与欣赏水平、想象力、理解力不同而各自会有相应的不同。

    而对于一个创作型音乐人(不懂乐器的不算),他的耳朵会自然把歌曲拆分为:节奏(类型,比如雷鬼、乡村、流行、布鲁斯等等)、配器(每一个音符使用什么乐器演奏)、旋律、和弦使用及走向、贝司、鼓......等等等等,甚至会自然反馈出用了什么效果器、和用了什么指型、什么技巧进行演奏。

    而歌手的演唱不过是众多音色中的一种,几十轨混音中的一轨或几轨而已。

    因此,对于一首歌的评价,经常出现观众觉得非常好,但专业乐评人觉得有问题的情况。

    周无咎本人曾经有相当长的时间内出现这种问题,听歌基本上习惯把作品拆解成一个个的音符、和弦、什么乐器、演奏方式、演奏技巧。

    举个栗子,明日之子中花花批评毛巨星事件。

    他说毛巨星的旋律太普通,从来不期待毛巨星的旋律。

    周无咎虽然不同意花花的意见,倒是能理解:这货听这首歌时,肯定是犯了同样的错。

    耳朵里只有熟悉的和弦走向,却忽略了这首歌优美的歌词以及深沉的意境,所以会“以偏概全、不接地气”地觉得没有新意。

    但周无咎知道,这其实是音乐专业人士常犯的错误,其实是专业性耳朵的问题。

    那个经常挨骂的黑刀估计也是这种耳朵。而且这货说话太直且毒,忽略别人接受能力地提意见,一昧地急于输出自己的观点。

    而且这两个人有另一个共同的毛病:“人之患在于好为人师。”

    没有任何一个成年人在没有预先做好心理建设的情况下,希望得到一个碎嘴老师。

    没有人!

    ......

    周无咎尝试着把音乐境界也分为三重。

    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重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就是上文提到的境界。听任何音乐,会习惯性的解析其中架构。

    仿佛一个医生给你看病,看到的不是人的外观形象,而是健康的心、肝、脾、肺,不健康的肾。

    给你看完病之后,没记住你的脸,只记住了你有问题的肾。

    下次你再来时,他不认识你,直到看到你的肾,才记起了上次你来过。

    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周无咎至今没达到这个境界,不知道是什么样子。

    ......

    熊猫音乐热歌榜,从一百名听到第一名,是个量大而艰巨的工程。

    周无咎完全放弃了专业角度,以普通听众的心态聆听,最后仍然心态炸裂。

    数据分析如下:

    24首是两年以上的老歌,自己在小学、中学或大学间曾听过的;

    23首是老歌翻唱,其中12首是网红翻唱,唱得好但明显非专业,说的不好听就是KTV歌手水平,剩下11首是最新综艺里重新编曲,专业歌手的翻唱版本,还算有点东西;

    13首是10秒到15秒的短视频配乐用曲,其中6首就是手机录音,根本谈不上音质;

    不知道热歌榜是怎么评的,这种玩意也能上榜!?

    只有40首是精心制作的新曲,其中有22首是说唱,其他9首是最近大热电视剧的OST,自己没看剧情无法带入。

    TOP100里面居然还有11首是英文歌,老歌新歌大概是9:2,看来我华国虽然国土广袤,但还是保留了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

    流行乐理目前的主要曲风差不多是R&B,电音、说唱、男女团、和农业流行风。

    听完了熊猫音乐的TOP100,后面自然还要听寰宇音乐、奔腾音乐、蔚蓝音乐的TOP100。

    这四家超级音乐公司都类似于地球的企鹅音乐,加在一起掌握了蔚蓝星95%以上的音乐版权,都不能忽略。

    今晚有的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