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莽夫的星际之旅 » 第十八章 路、告别和新的寄托

第十八章 路、告别和新的寄托

    前后花了将近一年,埃尔森终于找到了一条看上去较为可行的道路:提高思维能量调动能力,具体表现就是想办法提高思维频率。

    但是,这一个问题,同样也是在思维学研究领域的盲区。刚从一片迷雾中找到一条路,却发现这条路同样无人踏足,属于一片完全陌生的领域。埃尔森又将全部的精力扑了进去。

    一年过去,埃尔森没有拿出任何成果,除了道尔顿教授以外,无人知道这位曾经的天才在捣鼓着什么。

    既然没看见,那就是没有。

    那项大规模的实验也停了下来,只保留了分析数据和问题解答的功能,并且要收费了。经历过那场风波的人叹息埃尔森江郎才尽,没经历过却听说过的则对埃尔森的考试成绩坚持一个态度:保持怀疑,决不相信。

    在平凡的日常中,埃尔森认识了威尔逊,威尔逊从考试事件起就一直十分佩服埃尔森,,而埃尔森也很欣赏威尔逊的生活态度,两人很快就成为了朋友。

    两人时常聚在一起聊天,在一次闲聊中,埃尔森提到自己的困境:他就像是一个迷失在沙漠中的旅人,路上确实有很多瑰丽的风景,但他更需要的是一条能走出这片沙漠的道路。

    这条道路,现有的研究文献给不了,道尔顿教授也有自己研究的方向,就连与其他思维研究者交换心得都难以做到。

    威尔逊一边默默地听着,等埃尔森说完后,提出一个问题:“如果现在的文献对你没有启发,那看看历史上的有记载的文献或法术呢?”

    埃尔森摸了摸自己帽子的边缘,仔细思考了一下这个建议。

    在图书馆中,埃尔森翻阅了包括《思维史》、《思维技术史》在内的各种各种图书,在这里,他又找到了一点线索。

    这些书籍介绍道,在近代以前,思维技术还没形成体系的时候,思维能力者要想发挥思维能力,进行大规模建造的时候,需要“人祭”。

    而所谓的“人祭”,就是在施展思维能力前,让5到8位平民以一定顺序结阵冥想,而思维能力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引导和暗示,最终完成自己的思维建造。

    但是由于这种“人祭”效率低下,而且还需要多人协作才能达成目标,在现代的思维建造学为代表的思维技术体系完善后,就被迅速淘汰。

    具体的“人祭”方法,已经难以找到,书上对此也只有迷迷糊糊的介绍。

    正当埃尔森还在寻找有没有其他记载时,他收到来自道尔顿教授管家的一条消息:埃尔森,你父亲病危。

    收到消息,埃尔森立即准备回家一趟。

    坐在回家的火车上,埃尔森想到了很多。关于父亲的印象,有童年里高大的背影,有最初搬出去时关切的问候,不过最多的还是对视中失望的眼神。

    埃尔森对着车窗的镜子摆正自己的帽子,整理自己的衣裳。看着自己的样子,埃尔森不禁想到父亲见到自己时是什么表情,更多的是失望吧。

    离开车站,搭着公交车回到熟悉的家门口。在门口盯着门牌好一会儿,才敲了敲门。

    过来开门的是一直在埃尔森家中工作的女仆,看见埃尔森的到来,表情十分惊讶。随后压低声音小声地说:“埃尔森少爷,老爷他在主卧。比尔少爷和马文少爷都出去了。”

    埃尔森说道:“玛丽女士,我早就不是什么少爷了。父亲怎么了?”

    女仆继续说道:“老爷他快不行了,他说想要回家看看,所以就从医院回来了。每天下午都有医生来照顾他。”

    埃尔森轻轻推开卧室的门,埃尔森的父亲艰难地睁开眼睛,看见埃尔森时愣住了,呼吸一下子急促了起来。

    埃尔森在床边拉了张椅子坐下,小声的说道:“父亲,我回来了。希望不会让你感到更难受。”

    埃尔森的父亲紧紧地拉着埃尔森的手,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一直喃喃道:“埃尔森,埃尔森......”

    情绪稳定一点后,埃尔森的父亲说道:“埃尔森,我快不行了。直到现在我才知道,我错了,埃尔森。曾经我觉得你是最不成器的,但是等我躺在这里才发现,只有你愿意送我最后一程。”

    说完他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我也没有什么遗产,就算有也都是你两个弟弟的。埃尔森,家里如果有什么你看上了就直接拿走吧。”

    埃尔森安慰了一下父亲,就在屋子里走了一圈。

    虽然是思维世家的一份子,但是埃尔森他们一家属于阿尔伯特家中叫不上号的存在,属于分支中的分支。在埃尔森的印象中,家庭的经济情况一直处于半富裕半贫穷的状况。而现在的情况,比埃尔森离开时的情况更糟糕。

    一路走到书房,埃尔森一眼扫去,都是一些思维学的书籍。其中大部分的书籍埃尔森都有印象,除了几本厚厚的旧书。埃尔森拿下其中一本翻了翻,上面记载了阿尔伯特家的历史。其他几本也差不多,记载着各分支的发家事迹。

    这几本书显然很久都没有看过了,书的封面都落满了尘。埃尔森随手带上这几本书,又回去看了看父亲。

    父亲看见埃尔森只带了几本书,叹了口气。

    埃尔森向父亲告辞,他还没想好怎么去面对两个弟弟。临走前,他特地拜托女仆好好照顾父亲。

    走出门口,正好看见比尔和马文两个人从外面走来。三个人之间面面相觑,停顿了一会,又一言不发地擦身而过。埃尔森能感受到,对方的眼神紧紧地盯着他手上拿的书还有身上的口袋,仿佛在看着一个小偷一样。

    埃尔森叹了口气。

    接下来的几天,埃尔森一直住在家附近的旅店。

    他看见家门口来了一辆卡车,马文招呼着卡车上的人将一件件家具搬上车,看见司机将一沓钞票交到马文的手上。

    他看见家门口挂上了白布,埃尔森去买了一个花圈,在礼帽和西装上绑上白布,来到家中。在比尔和马文的注视下,埃尔森献上花圈,向父亲的遗体告别。

    第二天,他看见玛丽女仆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从家门口出来。一向恬静的脸上带着几分忧虑。

    第三天,他看见几个陌生人拎着大包小包住进了这个盛满埃尔森回忆的家。

    埃尔森又叹了口气,就像和过去进行了一次告别,带上那几本书也离开了。

    路上,埃尔森去了一趟那个住了几年的小镇,特地去餐馆看了看。埃尔森见到小米勒,他正在后厨做帮工。

    米勒一家见到埃尔森非常高兴,还没到三点就提前打烊了。

    埃尔森见到米勒一家,看见小米勒曾经青涩的脸上多了几分成熟,老米勒脸上的皱纹更深了。

    小米勒马上就能接他的活了,老米勒说起来就很高兴。

    当埃尔森问道,还想不想尝试让小米勒觉醒,老米勒脸上不禁一阵茫然。

    这时,小米勒突然说道:“埃尔森哥哥,我想。我想去看看那个世界,我不想就在这个小餐馆度过我的一生。”说完,他向老米勒道了个歉。

    埃尔森像以前一样摸了摸小米勒的头,笑着说道:“好,你等我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