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镇国公主长平 » 第四十三章 安阳大婚2

第四十三章 安阳大婚2

    太子府中,各处都在忙着妆点。还有两日就是安阳郡主的大婚了。内外管事、詹士、长史全都被太子妃指使的团团转。

    太子府嫡长女出嫁,这也是太子府开府以来,第一次办这么大的喜事,众人都不敢稍有懈怠。长史周继文此时却在偏门处,看着几位妇人和孩子蹬车。这几位是太子的侧妃、侍妾及庶出的孩子,其中有太子颇有些疼宠的侧妃张氏。她本是太子在外埠任职时下官的女儿,因貌美被太子相中入了府。这事在当年还大闹了一场。

    只因张氏讨太子欢心,入府后前三日太子日日歇在张氏那里,惹了太子妃不喜。刚好那时太子妃齐氏生下安阳郡主没多久,便赌气抱着还未满周岁的郡主回了娘家,惹得好一通人仰马翻。最后以太子认错,接回母女俩完结。说来齐氏闹了那一场,齐氏与太子可以说是两败俱伤,心中都生了嫌隙,反倒是便宜了这位侧妃张氏,人家命好,侍寝几次便身怀有孕,而后就顺利生下了太子的庶长子武晨。

    今日长史周继文就是奉太子妃之命,在这里将这位侧妃和其他妾室、庶子女送往京郊庄子上。明面上虽太子说的冠冕堂皇,让他们去庄子上清净。实则只因太子妃不想让张氏和庶出的子女在安阳郡主的婚宴上露面。

    安阳没有嫡出兄长,庶出的哥哥武晨也不受太子妃待见。但出嫁时,新嫁娘需由兄长背出府去,这一下就难为了周继文。他思来想去只能请太子亲自去三皇子的府上,请武子斐出马。

    当日与太子去三皇子府时,三皇子妃脸上的表情周继文到现在也还记得。分明就是惊讶、鄙夷外加嫌弃。三皇子倒是一如既往的沉稳,甚至可以说是和太子相谈甚欢。不论是太子还是周继文都没有看出三皇子有一点的不愿意,而是非常高兴今日太子的到访,并且非常乐意帮忙。只因武子斐此时在镇国军中历练,需要知会长平,让她将武子斐从镇国军中召回就好。

    周继文看着这几车大大小小的人。不论年纪大小,才貌如何,都是一脸的悲伤。周继文心中也是有些心慌,如今还只是太子府中,大小事自然是太子妃做主,那些个侧妃、小妾身份都不高,总是翻不出什么浪的。可若是到了那一天,还能这般处置有了位分的嫔妃吗?就算那些个嫔妃本人弱了些,那她们后面的家族势力呢?就是如今的侧妃张氏就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周继文从一开始就绑在了太子妃家的船上,若是有个万一,自己怕是也得不了什么好。所以不论如何,今后要提醒一下太子妃了,管理后宫和管理太子府可绝不是一回事。

    周继文心中下了决定,也不再纠结。看着众人上车后就吩咐侍卫安全将他们送到京郊庄子上便不再理会,转身回了太子府。

    太子侧妃张氏此时坐在马车中,身边坐着自己的儿子武晨。

    武晨今早还没起就被拉了起来,仓促收拾了一下便被通知要和众人被送到庄子上修养。咋从嬷嬷口中听闻,武晨吓得小脸煞白,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太子妃齐氏要对自己和母亲出手了。于是顾不得许多规矩,大致梳洗了一下,便起身到了母亲院中,见到母亲安然无恙才安心了一些。张氏见武晨来到院中时煞白的小脸,心中也是一惊。反复将武晨打量了半天才安下心来。

    她早两天就听太子说了今日安排。也知道太子妃心里的计较,虽是不愿,但也无可奈何。此时见武晨坐在身侧,张氏心中满是不甘。她虽是太子原来下属的女儿,可他太原张氏也不是什么小户人家。太原张氏本就是权势一方的大氏族,她父亲张文祖虽不是嫡支出身,可在张氏宗族内也是势力不弱的几家旁氏之一了。官虽然做的不大,可也是分了张氏一方州县供奉的。如今武哲成了太子,而她也成了太子侧妃。张氏宗族见此,有意提携他们父女。今后还有更多的实惠落到他们父女手中。

    今日虽然被匆匆赶出了太子府,可终归还是要回去的。即便太子妃不愿意,太子也不会把张氏母子放在外面。现在张氏也是和自己儿子单独一辆马车。而其他人自是大大小小几个人挤在一起。由此也知道张氏在太子心里还是有些地位的。

    张氏想通了这些关节,开声安慰武晨:“大朗莫怕,咱们去庄子上玩几日就回。正好这几日不必上学,大朗好好陪陪母亲。”

    武晨毕竟只是十几岁的孩子,虽自小心中对太子妃有着防备,但见母亲说的轻松便也放下心来:“好,那这几日儿子就陪着母亲。嬷嬷说庄子里有条小河,儿子逮几条鱼,母亲给儿子做鱼吃可好?”

    武晨越说心里越是向往,只想快点到了,好去抓鱼吃。张氏看着武晨的样子心中即是高兴,也是心酸。她一直受齐氏打压,儿子自小就知道不要做让她为难的事,小心翼翼。如今虽年纪到了离了后院,可吃穿用度实在也算不得好,心胸虽开阔了些,可身形也还显幼稚。武晨只小了武子斐两岁,可不论是身高还是体型都差了武子斐一大截。

    搬去外院这几年,张氏想尽办法提醒太子多多关注,自己也不时拿出父亲给的私房钱打点厨房,可武晨还是时不时被克扣用度。武晨小的时候就经常因为犯错被齐氏罚跪、禁食。身体带了弱病,这几年也没有补好。想到这里张氏心反倒定了,庄子上都是原来主子留下的人,太子妃还没来得及换下来,如今他们去了倒也能打点一下,好好给武晨补补身体。趁着还年少,到还能再补回来,免得成年后太过瘦弱。武氏皇家虽不重武,但也因前几代皇帝寿数不永,对子孙的身体也是极为重视的。

    想到此处,张氏便掀了帘子吩咐了车旁跟着的李嬷嬷,让她去给父亲传信:“你回张府一趟,将我们此去的庄子告知父亲,让他送些东西来,我想趁此机会给大朗补补身子。”

    李嬷嬷听了眼中一亮,蹲身一礼,退出了车队向张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