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悲间客 » 第四十四章:矛盾学

第四十四章:矛盾学

    “矛盾学”是一种哲学范畴的观点,认为它存在那么它就存在与世间万物。

    世间万物都存在矛盾,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无论是唯物辩证还是唯心辩证。

    矛盾学就如同辩论一样,既辩论观点无论正反都具有“有理”一面,那么就是相互矛盾的关系。

    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之中也存在矛盾这一概念。

    世间相对之事都可以成为既矛盾又相同。

    从事物客观角度叫矛盾,从科学角度讲也可以成为“相对”。从宗教思想文化“道”有可为“一阴一阳之谓道”。

    世间一切都是相互矛盾又相互融合,这就是“矛盾”所在。

    矛盾是整个宇宙内互通道观点,从宇宙客观角度看待不存在绝对“正义”,与之有相对应一面,双方相互共生又相互排斥,即为”矛盾”。

    从矛盾学道客观角度延伸到人为思想也是矛盾且相融到存在。

    “矛盾哲学”。人的思想存在矛盾,忍所感知到的一切存在矛盾,存在我们既认为不合理,却又存在的问题,我们称之“矛盾哲学”。

    从广义出发矛盾存在于宇宙整体,而狭义角度存在于每个“个体”。矛盾就像是一种“能量”或者世间体制中所存在的特殊“法则”一种制衡又平衡的状态。物质能量、精神能量都可能存在矛盾。

    “相对论”讲的是这世间存在相对立面,不存在打破极致。有因就有果,即因果关系。有与之相对应的一面。

    而矛盾学便是两种相同或不相同产生共鸣或者排斥,我们称之即合理又不合理。

    明明相互矛盾却又相互存在。就像是坏人和好人。两种不同的人相互排斥,单无论那一方都不能将对方彻底同化或者消失,而是起到一种制衡平衡的状态,相融又相斥。即矛盾。

    仿佛平衡一旦打破,就会重新出现规律。就像是历史。昨日的历史今天正在一步步重演,仿若这世间处于一种轮回,而这世间好似有一种潜移默化的规则在影响或者推动事物的法则,我们能够感知但无法改变或者触及。

    这就是自然平衡和宇宙法则。在矛盾中生存,在矛盾中找到归宿。

    抛开人性的观点不谈,矛盾在生活中不断的上演,从未停歇,似乎所有人都逃不了这一规律。

    这世间若以人为出发点,不存在永恒的“真理”,只有“变化的规律”。既因果和轮回。

    矛盾学属于哲学范畴,也属于宇宙体制。

    “每个人都矛盾又都不矛盾,仿佛很矛盾”。

    这就是人,这就是肉眼可看的世界!

    个体是矛与盾的结合,事物也是。两者相互制衡相互融合相互排斥。

    我们存在矛盾问题,并在矛盾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达到目的和价值。

    解决上一个矛盾,又会出现下一个矛盾,矛盾不断的出现,这才是人之所以适应自然的原因,在矛盾中找到问题,不断的进化不断的上演。

    无尽的矛盾在等待着人们,我们需要不断的磨练我们手中的剑,才能与之盾相抗衡,也或者不断的巩固自身抵御利刃。

    在矛盾中找到自我,这一个追求一个哲学人生的人。

    看似合理又不合理,正是矛盾所在。对于人而言,矛盾不是最重要的,找到自己与矛盾的问题所在才是最主要的。

    我们可以解决矛盾,但我们消灭不了矛盾,因为我们就是矛盾本身,这本就是矛盾的。

    所以矛盾何不矛盾都是矛盾的。既如此这世间不存在绝对主义思想和价值。存在的是有利于我们,或者是被这个时代所接纳,趋于合理的一面。

    因为事物都在矛盾中变化,既然在变化“道理”也在变化。

    就像是一个人不可能完完全全是“人性”(兽性)也不可能完完全全“神性”。

    中国道家的阴阳之道;儒家的中庸之道;佛家的因果之道,皆是如此。

    西方哲学思想从苏格拉底时代展开序幕,对抗神性。牛顿将未知不解的事物归结为上帝所致。我们不能极致的否认上帝是否存在,或许人人都是上帝,也或许人人都不是上帝。

    矛盾学并非是让自我的观点看待世界变得矛盾,而是从矛盾中找到与自己和解的关系,这才是矛盾的含义所在,也可以成为精髓。

    对于人而言矛盾的终极奥义我们探究不到,我们只能在已知可理解可改变的状态下最大化改变自我与万物矛盾的关系,从而和解自我与万物的关系。

    矛盾学既简单又复杂,就像矛盾本身。

    我们需要具有人性的自我主观意识,这也是本体意识我们与身居来,但我们同时也需要具备神性的在外客观意识。我们作为主观意识的载体,看待客观世界,从内在影响,再到外在影响,又从外在影响,影响内在影响。相互影响即矛盾又成立。

    简单点就是神性和人性都需要具备一些,才是人所需要的。当然这个神性也要看时候。

    我们人如果只是简单的追求人性,我想精神世界和道德追求就没必要过于展现,既然追求这些,那么就需要具备一些神性,客观看待矛盾世界。

    因为这个人所在的世界就是这样。

    我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这世间不存在人,那么它们看到的世界就是世界,没有本质改变。但如果有人,那么每个人看到的世界大体一致又不一致,因为人是“介果”。

    既然我们作为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就有人所带有的偏激的一面,或许我们看的世界并非真实的世界,而且即便不真实也没有一个人在意,因为这不是问题根本。

    我们之所以有两只眼睛,不仅仅是生物进化。而是告诉我们一只眼看到的是黑,一只眼是白,不相融的两只眼却相融了,这就是矛盾本身。

    人性是被动技能,神性是主动技能。没有谁的神性是被动触法的,因为人性是载体,人性神性是外加技能。

    我们学习矛盾学的主要思想便是在矛与盾中合理有效的掌握矛盾,利用好矛与盾,两者不一定就相互排斥,就像是矛盾本身一样,既然它相对就有可能不相对,意思就是原本要对立的存在却不对立,这也是从理论上矛盾。

    各位亲爱的读者,无论是现实物质生活中还是精神世界我们的存在是矛盾这避免不了,但矛盾本身就矛盾,既然如此我们也可以结合或者利用矛盾,了解自我与矛盾的关系。

    个人存在矛盾、家庭存在矛盾、集体存在矛盾、社会存在矛盾、世界存在矛盾。矛盾一直在,就看我们如何在矛盾中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祝每一个读者矛盾中找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