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公孙水浒 » 第二十章 公孙凤再结善缘,史大郎难逃宿命

第二十章 公孙凤再结善缘,史大郎难逃宿命

    公孙凤与李助对峙片刻后,率先发动了进攻。他的剑法没有任何花哨,中宫直进,眨眼间已攻到了李助面前。李助也没料到他来的如此之快,急忙挥剑格挡,这一出手,便落了下风。

    公孙凤从前有很多武学理论知识,但是在他真正的亲身习练、甚至生死血战之后,才真正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路。后发制人这句话,在他这里是不存在的,他的个性注定了他永远要先手抢攻,才能拿下优势。李助匆忙挡下一招过后,随后便是四面八方袭来的剑影。金剑先生出道以来,第一次感觉到如此强烈的压迫感,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对手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

    旁观王庆军诸将也是眼珠子掉了一地,方才这少年的棒法,他们倒也没觉得有多厉害,可是此刻剑法一出手便逼得李助陷入险境,让他们如临大敌,不自觉的把手放到兵器上,生怕他突然持剑过来袭击。

    而此时的公孙凤却是渐入佳境,全心投入到眼下的战局中。他和王进一番论武之后,得以突破了自己的瓶颈,槊法、棒法更进一层,剑法自然也不可能落下。从前他没有多少亮剑的机会,但不代表他就荒废了剑法,此刻难得碰到了一位剑法大家,自然不可能浪费此次机会,剑法如行云流水一般,连绵不绝。

    他这种攻势持续了足足七八十招,才终于让李助找到一线机会,觅了个空档,开始了反击。但是开展了反击后,李助又是愣了一下,方才这少年攻势凌厉,本以为防守也会滴水不漏,不料竟是捉襟见肘,甚至可以说破绽百出,好几次自己几乎就可以致胜,被他险之又险的躲了过去。李助逐渐稳定了心神,但隐约带有一丝失望,本以为碰到了一个敌手,不料竟是个花架子,攻势唬人却几乎不懂防守。他加紧攻势,准备伺机破敌。

    公孙凤连退数步,却是退到了自己的马旁。他忽然大喝一声,竟是把手中剑飞了出去,掷向李助。李助见此一招也是一愣,心想你这搏命一击被挡下,手中便再无兵器,天下哪有这等剑法?

    他挥剑格开飞过来的孤影剑,正欲反击,不料被他挡开的剑居然弹了回来,他大意之下,只觉一股大力,竟是震飞了他自己的剑,下一刻,孤影剑已是抵在了他的脖颈前。

    原来方才的败象,都是公孙凤的设计。他故作不敌,一步步退到自己的马前,都是为了施展他这手反败为胜的独门绝技。他在飞出孤影剑的那一刻,已经取下了狼牙棒,李助注意力都放在飞剑上,他虽然格开了飞剑,但是公孙凤随后便冲到面前将狼牙棒顶到了剑柄上,孤狼槊一出,李助便败局已定。

    李助长叹一声,弃剑于地。虽然对手占了兵器的便宜,打了自己一个出其不意,但是败了就是败了,若是生死之战,对手会给自己机会吗?找这种借口毫无意义。他开口道:“贫道认输了。小友年纪虽轻,剑法却是不凡,贫道斗胆问一句,小友师从何人门下?”

    见李助坦荡的认输了,公孙凤也不隐瞒,便道:“道长承让了,在下是蓟州二仙山,罗真人门下。”李助点头道:“难怪,难怪。罗真人真乃不世高人,调教出如此年轻的徒弟,竟然能击败贫道几十年的苦修。只是有一事不知,小友今日到此,究竟为何啊?”虽然他也承认公孙凤先前那番话有一些道理,但也决计不相信,公孙凤只是为了救那几个押运士卒的,那是什么活圣母啊?

    公孙凤尴尬的笑了一笑,自己其实真的就是来看看第一次生辰纲被劫的场面,解了自己心中的一个疑团。但是这话说出来谁信啊?大老远的你就为了来看看热闹?他只能随口说道:“不义之财,见者有份,在下从军中告假,独自游荡江湖,听闻了这十万贯的金银,一路从河北尾随到此,伺机下手,不料却被各位占了先机。这些财物被你们取了也便罢了,只是在下确实不忍那些无辜士卒横死,同为军中之人,难免有兔死狐悲之感。”他出行仍是军中装束,却也没必要隐瞒自己的来历。

    李助愣了一下,笑道:“小友倒也有趣,身为宋军中人,居然也想夺取这生辰纲,只是你又不想伤及同僚性命,不觉得自相矛盾吗?”公孙凤道:“取这些钱财,也不只强取一种法子。若是道长及诸位不在此,也许在前方我便能找到下手之机。”

    李助道:“倒也有理。也罢,今日贫道认输了,输的心服口服,我们也会履行承诺,放你离去。小友说的有道理,见者有份,你也不能到此白跑一趟,那一箱金银归你了。我等也并非自己贪图钱财,但这些东西对我们很重要,小友应当知道。”

    公孙凤笑道:“在下当然知道。道长是荆南人氏,在下虽年幼,却也颇闻得一些江湖传闻,若没猜错的话,诸位应当是在西面起事吧?在下虽是宋军中人,却也恨那奸臣误国。可惜在下仍是军中身份,不然说不定也学各位,去干点什么了。”

    李助等人都是大惊失色,这公孙凤虽然轻描淡写的三两句话,却正中他们心事。他们只觉得眼前的少年充满了神秘感,似乎自己的事情对方完全知晓,但是又让他们升不起任何敌意。他强行摄定心神,问道:“小友,不知可否告知姓名?”

    公孙凤道:“在下复姓公孙,单名一个凤字。”众人听了,只觉耳熟,似乎在哪听过一般,片刻后,却听得杜壆惊呼道:“白马小将!你是西军的那位白马小将!”他作为王庆日后的军中元帅,对宋军的了解还是要多一些,毕竟他们在西边起事,西军的将领,本就更应当熟悉一些,说不定日后便是敌人。他一拍大腿道:“我只道白马将靠一柄狼牙棒成名,不料剑法更是出众。方才我等对峙许久,竟然不知是白马将当面。听闻你们刚和西夏打完仗,想不到会在此处相见!”

    公孙凤道:“诸位客气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在下虽然在军中成名,可是单凭手中这柄狼牙棒,恐怕胜不过在场的任何一位。方才也是取巧,才胜了金剑先生。至于为何到此,确实不便多说了,道长既有心,我若分文不取反而是驳了面子,拿一些盘缠便够。诸位,但愿下次相见,我们不是敌人吧!”他自知言多必失,也不愿多说,便拿了些金银,上马离去。不过他最后一句话,是完全出自真心,经此一番接触,虽然话不多,但是他感觉到这些人也都是好汉,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要好。

    李助等人望着远去的公孙凤,也是一时摸不着头脑。最后縻貹说道:“俺是个粗人,不懂得那些弯弯绕,不过倒是觉得,这少年说的话挺对俺的心思。俺也不愿和他为敌。军师,咱们拿了钱财便走吧,若是晚了,只怕多生事端!”縻貹虽然看似莽汉,但是和公孙凤一样作为猎户人家出身,警惕性是天然的高。众人点点头,便迅速收拾金银离去了。

    公孙凤下山后不久,却是想起一事,方才那些被杀的宋军士卒恐怕还没人收拾,这么曝尸荒野未免太惨了点,于是便偷偷到附近的衙门投了个字条,写着“紫金山生辰纲被劫”,便溜之大吉。想那官府中人也不敢怠慢,到了现场,那些死去的士卒也还有个着落。果然那县官发现了之后急忙到了案发现场,吓得当场晕了过去,治下发生这等大案,恐怕他的官宦生涯是到了头了。醒来之后急忙命令收拾尸骸,上报州府。几日后这场无头公案便传遍了大宋。

    公孙凤经此一事后,盘算着自己的假期也快到了,便拟返回军中,一路上还思考着后面还会有何等大事。只是他没想到,命运有的时候很奇怪,尽管因为他的到来已经改变了一些事,但是该发生的依然无法避免。

    且说那九纹龙史进,当日王进师徒和公孙凤离去后不久,史太公就病倒了。这个时代的老年人一旦得了一点病,基本就是没救的,很快史太公便离世,史进悲痛地办完丧事后,还是接手了史家庄,几乎便和水浒中的情节一样。后面便是少华山势力出现,史进组织乡团,大败贼军,生擒陈达。

    此时的史进由于和公孙凤切磋过一次的缘故,武艺比原著中这个时候还要高,且听了公孙凤和王进临走时的劝,心眼也多了一点。朱武的苦肉计,他在冷静之后也看了出来,但是本身的侠义心肠还是占了主导,他在不声不响的点明了朱武的意图后,还是放了陈达,和三人交了朋友。不料就是这一点变化,却直接改变了朱武这一世对史进的态度。

    原著中朱武曾说:“我们不是这条苦计,怎得性命在此。虽然救了一人,却也难得史进为义气上放了我们。”这话看似朱武被史进的义气所打动,后面史进上山,他也主动退位让贤,似乎是心甘情愿,但是实际上,少华山的核心人物一直是这位神机军师,而不是史进。在他心中,陈达杨春才是自己的心腹兄弟,史进可以为了他们舍了家业不要,但是史进在被华州捉了以后,他却犹犹豫豫,若不是鲁智深赶到,恐怕史进的坟头草都一米高了。而最让人心寒的是,史进六将被庞万春埋伏射死后,朱武居然只是“为陈达杨春垂泪已毕”,难道史进不是你的兄弟吗?

    其实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朱武那句话的头一句。在他心中,史进是义气中人,值得尊重,但他心里仍有一点自得,那便是自己的苦肉计骗过了史进。读书人的心思多,心高气傲是通病,朱武也一样,他的确是心甘情愿把位子让给了史进,但是因为最初的见面让他觉得自己骗过了史进,所以他这一生也不会彻彻底底的把史进视为自家兄弟,史进在他心中的地位,永远不如陈达杨春更亲近。

    然而这一切,仅仅因为一个小细节,便完全改变了。史进看破了自己的苦肉计,却仍然倾心相交,这让朱武彻底的服了史进。心高气傲之人,一旦被人所折服,那便是心服口服,可以为了一句话,一辈子赴汤蹈火。

    虽然小细节发生了改变,但命运的车轮却不会马上转向,还是和水浒中一样,史进和朱武等人交往中行事不密,被人报了官,被迫烧毁庄园。不过在听说了王进和公孙凤的事后,他却也不再像原著中最初那么排斥落草了。但是仅在少华山呆了数日,他还是按捺不住对王进的思念,决定西行寻师,朱武等人劝不住,也只能由他去了。

    命运的惯性,依然保持着他固有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