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崇祯今天就不上吊了 » 第六十章 御林军

第六十章 御林军

    历史上,大明的文官阶层实在是太彪悍了。

    只要触犯了文官阶层的利益,无数文官就会前赴后继冒出来硬顶皇帝。

    不管是梃杖,还是杀头都不管用。

    嘉靖时期的大礼议之争,皇帝朱厚熜亲自下场,为了继祠还是继统这个问题,和以杨廷和为首的文官相争。

    两方斗争了整整三年之后,朱厚熜被惹毛了,下令四品以上官员停俸,五品以下官员当廷杖责。

    因廷杖而死的共十六人后,才获得了最终胜利。

    万历年间,为了国本之事,明神宗与群臣争论达十五年之久。

    文官阶层支持太子朱常洛,而明神宗则因为宠爱郑贵妃,想要易储。

    两方因此,天天吵架,明神宗把礼部尚书洪乃春梃扙了,再把朝中大臣都赶走了,也不管用。

    万历皇帝本身就有足疾,又在怄气之下,干脆来个不上朝,躲进深宫里和郑贵妃逍遥快活,以至于朝中官员缺位十之七八。

    最终,万历皇帝还是妥协了,没有换太子。

    朱由检想到这里,心中也在暗恨。

    要不是万历皇帝胡搞,大明朝怎么会落得这副田地。

    “陛下?”

    王承恩见朱由检久久不说话,以为又发癔症了,一脸焦急的凑过来,低声呼唤。

    “什么事?”

    朱由检这才回过神来,看向正在等待回话的诸位大臣,“内库和国库分开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以后抄家所得,就全部进入国库。”

    闯贼大军就在城外,实在不是再起纷争的时候。

    而且内库和国库分开,真的非常有必要。

    毕竟皇帝也要有私房钱嘛。

    不然到时候赏赐美人的银子,还要从国库支取。

    历史上不得记载:某某日,皇帝宠爱贵妃,从赋税之中拿出几万两银子赏赐。

    那后世的百姓不得骂这皇帝是昏君才怪!

    同时,经过刚刚这一场,朱由检也明白了将来改革的阻力是有多大。

    兴许会比嘉靖时期的大礼议,以及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闹得更大。

    要想改革,只有等平定天下后,有了莫大的威望加持,才有可能压服文官阶层,顺利推行改革。

    众臣见到皇帝退让了,顿时神色轻松,齐声呐喊道:“吾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唯有内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倪元璐一脸苦笑。

    闹这么一场,户部的仓库还是空空如也,没有一丝银钱。

    朱由检也看见了倪元璐的一脸苦相,安慰道:“马上就要把天津总兵王德胜抄家了,国库应该就有进项了。”

    倪元璐诉起苦来,“天津城中现在有上万士兵,他们下个月的饷银,臣还不知道从哪里筹措呢!要是抄家收入不足,还请陛下的内库补贴一下。”

    朱由检微微点头,说道:“不足之处,朕会拿出内库补贴。但是今后下发军饷,朕不希望像在京城一样,刚出户部就被截留一部分,最终到士兵手中不足一半。”

    明末的贪腐十分严重。

    崇祯元年,户部给事中韩一良上书直指官场贪腐之风。

    据其所奏:一个总督巡抚的职位,没有五六千两银子是到不了手。

    一个道台知府的美缺,没有两三千两银子也是到不了手。

    以至州县衙门的主管及辅官的缺额,都各有定价。

    甚至举人监生及衙门工作人员的选任,很多都是贿赂取得的。

    京官的选拔,也都这样。

    “李若琏,朕封你为锦衣卫指挥使,严查朝中的贪腐。要是切有实据,不必事先禀报,就可直接拿人。”

    朱由检的语气中带着森森寒意。

    要是治不了朝中的贪腐之风,这大明就不可能有救。

    大厅内的所有官员闻言,全都脖子一凉。

    要说贪腐,这些人能爬到这么高的位置,不可能不知道,多半也参与了。

    但是朱由检并不想追究以前的事情了,毕竟这些人对大明的忠心也被青史记载下来了。

    将功抵过之下,朱由检还真没法追究。

    “诸位爱卿不必担忧,朕不管之前的事情,也不会允许有人拿来做文章。只要诸位安心给朕办事,朕将来绝不会亏待各位。”

    朱由检深知打一个巴掌给一个甜枣的道路,出言安慰道。

    “臣等必定和贪官污吏势不两立,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在范景文的带领下,众位大臣纷纷作出了保证。

    朱由检微微点头,笑道:“朕相信你们一定不会辜负朕的期望。”

    嘴上说着相信,其实心中却在打鼓。

    毕竟大明的贪腐之风由来已久,不拉出几个典型,还真不可能暂时止住。

    朱由检心中暗叹:君臣一场,希望能有个善终。

    “朕决定改革大明军制,新设御林军,天津城内的兵马都纳入其中。”

    这属于兵部的事情,王佳彦闻言,立刻躬身询问道:“陛下,请问御林军归哪个部门统属?编制多少?主将何人?军饷几何?”

    朱由检解释道:“御林军由朕亲自节制,暂时先招募三万人,每一万人设一个提督将军,分别是高第、高文采和刘文炳。军饷就按照骑兵二两一个月,步兵一两一个月下发。”

    高第毕竟有功,朱由检也不是卸磨杀驴之人,就还是让他独领一军。

    高文采独自在京城救人,有勇有谋。虽然只有一只手臂了,但是身为提督,也不用亲自上阵杀敌。

    刘文炳则是朱由检的表弟,属于皇亲国戚,加上经过了历史考验,忠诚没有问题,也就能提拔上去试试。

    王佳彦认真听完后,再次问道:“募兵之事,还是由兵部来办吗?”

    朱由检微微点头,说道:“当然还是交给兵部来办理,希望你能在三日之内把兵募齐。”

    王佳彦顿时开始叫苦了,“陛下,现在我军只有一万人左右,天津城内总共才只有五六万人,臣怎么可能在三天之内募齐两万人?”

    这倒是个问题!

    朱由检只能把目光转向其他大臣,希望能得到解决方案。

    大厅内的众人互相看了看,等了好一会,都没有人出言。

    朱由检见此,心中顿时有点不高兴了。

    让他们当大官,是希望这些人能帮忙解决问题,而不是找一群应声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