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崇祯今天就不上吊了 » 第八十四章 李倧

第八十四章 李倧

    天启三年(1623)三月十二日,朝鲜西人党率领千余人攻克王宫,将光海君李珲废黜,立其侄绫阳君李倧为王,是为仁祖。

    朝鲜仁祖即位之后,便立即推翻光海君中立的对外政策,全面倒向明朝,共同对付后金,史称“仁祖反正”。

    毛文龙之所以能在史书上留下偌大的名声,和朝鲜的竭力支持密不可分。

    其在万历四十年奇袭镇江获得大捷,引起鞑子大军反扑后,便退入朝鲜境内,先后辗转义州、安州等地,最终在皮岛开设东江镇,成为了钳制鞑子后方的一颗钉子。

    可是好景不长,在天启七年,也就是天启皇帝殡天的那年,同时也是崇祯登基的那年,鞑子派遣大军开始征讨朝鲜。

    鞑子兵强马壮,一路势如破竹,朝鲜军队毫无抵抗之力,不到一个月朝鲜王京就被攻破了。

    最终,朝鲜和鞑子签订了《江都之约》,与鞑子结为兄弟之邦,从亲明的政策再次转变为亲鞑子。

    “陛下,朝鲜国主绫阳君李倧一向亲附大明,必然不会拒绝咱们的求粮。至于他们是否有粮食,陛下也不用担心。朝鲜自从天启七年之后,就再没有发生过战争,肯定有不少存粮。”

    最开始,李若琏其实也不知道朝鲜的情况。

    但天津靠海,城中有不少从朝鲜而来的商人。

    通过商人之口,李若琏也大约知道朝鲜依旧有可能是心向大明的。

    唯一不确定的是,这些商人是不是因为害怕锦衣卫而瞎说。

    或者京城失守的消息传过去后,朝鲜国主绫阳君李倧的心思是否会变。

    朱由检前番派遣新任礼部尚书吴麟征出使,就是为了探查绫阳君李倧的意思。

    当时,还没有想到会如此缺粮,也就没有安排他去找朝鲜国主借粮。

    朱由检想到此处,叹道:“早知道当初就该让吴麟征借粮,如果是等他带回消息,至少还要好几天啊。”

    此时此刻!

    朝鲜汉城。

    绫阳君李倧正在偷偷接见大明礼部尚书吴麟征。

    现在的汉城之内,遍布着鞑子的奸细。

    朝鲜朝廷中,也有不少人心向鞑子。

    因此李倧只能把会面地点选在汉城外,借着打猎的借口偷偷出城。

    “殿下乃是一国之主,做事怎么如此畏畏缩缩?”吴麟征不屑笑道。

    他身为天朝上国的礼部尚书,还真有点看不起李倧如此做派。

    “唉!吴大人,本王有苦衷啊!”李倧尴尬之色一闪而过,骑马领着吴麟征走到远处的空旷地带,避开了侍卫的耳目。

    “殿下,现在咱们的谈话就只入你我耳中了,有什么苦衷就直说吧!”吴麟征瞧着远处的两方侍卫说道。

    李倧抬头仰天,没有直面问答,在沉默片刻后,问道:“吴大人,上国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本王听说反贼已经把北京城都打下来了,皇上也东巡到了天津。”

    “看来殿下的消息很灵通啊!”

    李倧说的都是事实,吴麟征也无从反驳,但他的脸上却没有一丝忧色,反而极有自信地解释道:“不过是芥藓之疾罢了!我大明还有百万可战之兵,只是分布在南方各省,才让闯贼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是吗?”李倧脸上的不信之色一闪而过,但他转念想到就算拆穿了对自己,对朝鲜也没有好处,于是问道:“吴大人,皇上让你来究竟是何意?只要本王能办到的,就必然不会推辞。”

    吴麟征哪会不明白他话中之意就是,只要办不到,就必然会推辞。

    “皇上的意思是让朝鲜出兵,袭扰鞑子的后方,等平定叛乱,消灭鞑子后,必然会有厚报!”

    这完全都是吴麟征自己的主意。

    朱由检只是让他来探察朝鲜国内的情况,但他却认为不能白跑一趟,于是脑子一抽,就自作主张了。

    在吴麟征想来,这对大明完全没有损失,也就不用担心将来会承担罪责。

    “哈哈哈,厚报?”

    李倧像是听到天大的笑话似得,笑得嘴都合不上了。

    “怎么厚报?”

    “当初鞑子入侵我国,本王天天发信求援,上国可有派遣一兵一卒支援?”

    “现在你们被鞑子和反贼两面夹击,撑不住了后就想到了我国了?”

    “你可知本王当时的处境有多艰难?”

    “我叔叔的国策是倒向鞑子,我对此一直心怀不满,特意联络了朝中正直的大臣,把叔叔赶下了王位,在超过半数大臣的反对声中,一力倒向上国。”

    “想想你们是怎么对待本王的吧!”

    李倧大声诉说着对大明的不满,仿佛要把心中的怨气全部发泄出来。

    吴麟征被飞溅的唾沫喷了满脸,无奈地想道:谁让先皇死得不是时候呢!

    不管是早一年或者是晚一年,朝廷的局势稳定了,有识之士必然不会坐看朝鲜被鞑子打趴下。

    不过,吴麟征自然不会把这等大不敬的抱怨之语说出口。

    他的脸上不见丝毫愧色,反而怒道:“殿下,你可知四十多年前,我国为了救你们朝鲜付出了多少?”

    “长达八年的战争,我国靡费军饷七百余万两,死伤将士近十万人!”

    “就是因为支援你们朝鲜,导致我大明财政紊乱,以至于辽东鞑子刚刚崛起时,我大明才没有及时扑灭。”

    “绫阳君,你说说你们朝鲜现在的所作所为,对得起我大明的付出吗?”

    一番质问响彻李贼心头。

    让他不由得愧疚地低下了头。

    确实,如果当初大明没有支援朝鲜,日本早就将朝鲜灭国了。

    “唉!”

    李倧深深叹了口气,还是说道:“不管怎么说,本王还是不能拿朝鲜百姓的性命开玩笑。”

    “现在鞑子势大,我国的那点兵马完全不够鞑子塞牙缝,主动出击,和找死无异!”

    “而且,鞑子在我国中安插了无数奸细,你今天出现在此处,说不定就已经被鞑子知道了,本王现在还在头疼着如何去跟鞑子解释!”

    吴麟征冷眼瞧着李倧,明白想要让朝鲜出兵进攻鞑子,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但他还想要最后再努力一把,于是问道:“你究竟想要什么样的条件,才愿意和大明站在同一条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