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崇祯今天就不上吊了 » 第八十五章 本王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第八十五章 本王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咳!”李倧轻咳一声,对着吴麟征拱了拱手,轻笑道:“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想要我朝鲜出兵,大明必须派遣至少五万人马,帮本王肃清国内反对势力。否则,此言休要再提!”

    他话中之意,还是怪罪当年鞑子入侵的时候,大明没有派兵支援。

    大明此时哪里还抽得出来五万大军,就算是有,也不可能派来支援朝鲜啊!

    吴麟征明白这个道理,知道再苦言相求也没有用了,转而要挟道:“你就不怕我大明平定了乱贼之后,挥师灭了你们朝鲜吗?”

    李倧听着吴麟征语气中的杀意,脸上的神色却没有变化,反而指着自己花白的头发笑道:“吴大人,你认为本王还有多长时间的活头?贵国和闯贼打了十多年了,都没有分出胜负,难道还能在本王死之前分出胜负吗?”

    说到此处,李倧的脸色变得非常淡然,继续笑道:“到时候本王都死了,你们要追究本王的罪过,就来掘墓吧!本王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看着如同滚刀肉一般的李倧,吴麟征实在是没有了办法,只能咬牙说道:“尔国真的是如同白眼狼一样的国家,当初我大明真不应该从倭寇手中把你们救下来。”

    对于这点,李倧确实理亏,找不到反驳的话语,于是就下起了逐客令,“吴大人,如果没有其他事情,本王就回宫了!”

    “哼!”

    吴麟征懒得再虚以委蛇,对着远处的侍卫一挥手,一行人卷起大片的烟尘,迅速地离开了此地。

    李倧远远望着,脸上露出了苦笑,自言自语道:“三百年一个轮回,朱家享国已近三百年,多半翻不了身了,本王怎么可能踏上朱家这艘要沉的破船呢?”

    对于大明,他确实觉得理亏。

    但为了朝鲜的社稷着想,又不能感情用事。

    所以根本就没打算再和大明站在一条战线上。

    他又沉思了一会后,骑马走向侍卫,对着亲信太监说道:“本王已经写好了国书,你立刻带人去北京,将国书交给闯王李自成吧!”

    此时,天津。

    朱由检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那就是朝鲜吃了秤砣,铁了心要和大明为敌。

    “李若琏,天津还有多少海船?能同时载多少人渡海?”朱由检疾步走到地图边上,双眼紧盯着朝鲜的位置。

    李若琏回答道:“应该还有十多艘,至少能载千人渡海远击朝鲜!”

    朱由检略微点头,心中稍微有了计划,转头对王承恩吩咐道:“去把内阁的人叫来议事。”

    关于出兵之事,朱由检完全能自己作决定。

    但是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为了稳妥起见,还是找大臣商议之后,再做决定比较好。

    半个时辰后,内阁首辅兼工部尚书范景文,内阁次辅兼户部尚书倪元璐,文华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王佳彦联袂而来。

    唯有东阁大学士王永吉被打发去了山东,正在码头等着开船,而没有到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山呼万岁后,地位最高的范景文出言问道:“陛下找吾等来,是有什么吩咐的吗?”

    朱由检指着地图上的朝鲜说道:“天津城内缺粮,等待其他地方运粮过来,实在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朕准备派遣大军去朝鲜借粮食。”

    “借粮?”范景文一愣之后,立刻明白了,皇帝哪里是借粮,分明是要去抢粮。

    可是朝鲜的粮食哪有那么好抢?

    其可战之兵至少有数万人之多,现在天津城中的新兵,满打满算也不过才三万人。

    在范景文想来,就算是这三万人倾巢而出,也没那么容易抢到粮食啊!

    “陛下,三思啊!”范景文劝道:“如今闯贼和鞑子正在大战,虽不知谁胜谁负,但最终都会前来进攻天津。如果咱们把大军全部派出去了,天津城让谁来守啊?并且,朝鲜国主李倧也不是束手就擒之辈,其定然会反抗。”

    倪元璐也跟着劝道:“陛下,天津城中粮食所剩不多,怕是难以支应大军出征所需。”

    王佳彦从军事的角度出发,也摇头说道:“陛下,咱们的士兵大多数都是新募之兵,就连陆战都不熟悉,怎么可能熟悉海战?臣听闻,海战比的是船坚炮利,咱们天津城中的海船都是商船,如果遇到朝鲜的海军,必定凶多吉少啊!”

    这……

    朱由检闻言愣住了。

    范景文和倪元璐提出的问题都很好解决。

    无外乎就是少派一点人就行了,这样就不影响守城,更加不会消耗多少粮食。

    可王佳彦提出的意见,就不得不考虑了。

    海战和陆战可不一样。

    古代冷兵器作战,比拼的是士兵的单体素质,还有指挥官的临阵谋略,以及战意和勇气。

    可在海战上,这些都不管用了。

    在茫茫大海上,谁的船大,谁的炮多,谁就能大概率获得胜利。

    这也是后世有百年海军这个说法的由来。

    “诸位可知道朝鲜海军的虚实?”面对困难,朱由检还是不愿意放弃。

    范景文三人互相望了一眼,全都哑口无言。

    自从朝鲜投入鞑子的怀抱后,两方的官方交往完全断绝了,他们三人又哪里知道朝鲜的虚实。

    “陛下,等礼部尚书吴麟征出使回来吧!”范景文劝道。

    “行吧,确实是朕思虑不周了!”

    兵书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朱由检也只能等有了具体的情报之后,再选择是否进攻朝鲜了。

    “吾皇圣明!”范景文三人见皇帝打消了要立刻出兵的想法,都躬身拍起了马屁。

    “还是全靠诸位帮朕查漏补缺!”朱由检摇了摇头,对着范景文吩咐道:“范先生,大明的将来必定是陆军和海军两条腿走路,你兼任着工部尚书,要立刻去准备打造海船的材料。”

    范景文躬身说道:“陛下,城外一直有闯贼肆掠,伐木工人没办法安全出城啊!”

    李自成奸猾无比,就算率领大军离开了,也还留下大将谷英带着一万轻骑在天津城外游荡。

    朱由检几次都想带领大军将其围剿了。

    可这谷英十分油滑,只要有大军出城,他就率兵远远躲开。

    等到大军回城后,他又在城外耀武扬威。

    “得想个办法解决此人!”朱由检咬牙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