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崇祯今天就不上吊了 » 第一百二十九章 历史上的南明

第一百二十九章 历史上的南明

    “为何?”

    多尔衮满脸疑惑说道:“难道你以为本王是卸磨杀驴之人吗?你也跟随我大清四五年了,应当知道本王的脾性啊?只要是忠心于本王之人,何曾吃过亏?”

    洪承畴摇头说道:“臣不是担心卸磨杀驴之事,而是担心摄政王殿下百年之后啊!”

    “百年之后?”

    刚开始,多尔衮听着这四个字,还没有反应过来是什么意思。

    在愣了一会后,他才明白,洪承畴的意思是,就算他能夺下皇位,也没有儿子来继承。

    关于这个问题,多尔衮也曾经想过,于是毫不犹豫地说道:“本王百年以后,自然还是由福临继承皇位啊!实话告诉你吧,本王打算收福临为干儿子!”

    “一个皇帝怎么可能有两个爹?”洪承畴嘴角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讥讽,说道:“唐太宗有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殿下难道就没有听说过明朝嘉靖皇帝的故事?”

    多尔衮确实没有听过,因此表现得一脸茫然。

    洪承畴知道自己再继续说下去,也是在对牛弹琴,只能说道:“摄政王殿下,如果你没有亲生儿子,臣还是劝你不要再打皇位的主意了。否则,必不能保全身后事。”

    “儿子!”

    多尔衮低声念着这两个字,脸上尽显无奈之色。

    他也想要生一个儿子啊,可是身体条件却不允许。

    早年间,一次意外受伤,让他彻底丧失了生孩子的能力。

    “罢了!本王再想想吧!”多尔衮瘫坐于龙椅之上,有气无力地挥了挥手。

    洪承畴见此,大松了一口气,悄然退了下去。

    等到了殿外,他才发现自己背上的衣服已经彻底汗湿了。

    ……

    天津。

    又过了几日,城中的粮食已所剩无几。

    此刻,朱由检正望着茫茫大海,任凭海风吹乱鬓角的头发,愣愣出神。

    王承恩瞧着心事重重的皇帝,出言劝慰道:“万岁爷不用担心,应该就在这几日,南直隶的官员就能到来。”

    呼……

    朱由检深深呼出一口气,转头问道:“李若琏可准备好了?”

    王承恩立刻回答道:“回禀万岁爷,李指挥使这两日都在带领士兵熟悉水性,就算不能远航,出海捕鱼应该也没有多大的问题!”

    朱由检微微点头,下令道:“让他不要再训练了,明天一早就出海捕鱼吧!”

    对于城中近十万人来说,可能捕到的那点鱼只是杯水车薪。

    但朱由检也没有办法,总不可能坐以待毙,把希望都寄托在南直隶的官员头上。

    “再等半个月不来,朕就只能带兵南下了!”朱由检面朝着大海,自言自语道。

    王承恩立刻明白皇帝是在担心,南京的那些官员另立一个皇帝,于是安慰道:“万岁爷放心,奴婢听闻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素有忠名,其必不会做出乱臣贼子之事。”

    “但愿如此吧!”朱由检抄着手,摇头说道。

    人就是这样,一旦闲下来就会患得患失,就算是身为皇帝的他也不能例外。

    朱由检之前都没有空想南京那些事,可这几天空闲下来之后,整天就在东想西想了。

    历史上,南明的表现可谓是差到了极点,比之崇祯朝的那些官员都远远不如。

    南明建立初期,那些官员仍旧以李自成、张献忠为最大的对手,甚至还有官员提出过要联合鞑子灭掉反贼的主张。

    直到弘光朝廷被鞑子消灭后,剩余的那些官员将领才认识到鞑子才是最主要的敌人,于是才开始同李自成和张献忠的余部联合。

    但十几年的血海深仇,又岂能这么简单就算了?

    南明的剩余人员与反贼余部之间从来谈不上信任,怎么可能并肩对付鞑子?

    他们要么整日内斗,要么就是友军有难,不动如山。

    并且他们的内斗也极为混乱,三言两语都说不清楚。

    张献忠余部和李自成余部不是一路的。

    南明官军,郑氏集团,两者也尿不到一个壶里。

    还有南明的几个王爷,以及分别支持这几个王爷的官僚,同样在南明建国开始就在内斗了。

    东林党的吕大器、姜曰广、张慎言、史可法等认为朱由崧虽然是神宗朱翊钧的亲孙,伦序较近,但却以昏庸贪淫著名,而且他们担心朱由崧上台后会记“争国本”和“梃击案”的前仇,与东林党过不去,因此就主张立较为通达的潞王朱常淓,理由是立贤。

    而凤阳总督马士英却和罢官闲居南京的阮大铖等阉党余孽却早就密谋好,他们恰恰是要利用朱由崧和东林党的世仇,扶他上台,借以打击东林党,因此他们极力主张应按伦序继统。

    两派官僚各为私利,各怀鬼胎,都想借拥立新君的机会猎取政治地位,掌握大权。

    最终,马士英勾结高杰、刘良佐、刘泽清、黄得功等四镇总兵,以武力为后盾,派兵把朱由崧接到南京。

    东林党手中没有兵马,无可奈何,只好屈从。

    马士英有拥立之功,因而入掌内阁,而负有士绅众望的史可法被排斥到扬州督师。

    他又起用阉党阮大铖为兵部尚书,引入内阁为援。

    两人狼狈为奸,把朝政搅得一团糟。

    马、阮以兴复大明为名,借口筹措军费而大肆搜刮,滥征赋税。

    以至于南明治下的百姓,苦不堪言。

    并且这两人还公开卖官鬻爵,美其名曰“助饷”,以至于官场比崇祯年间更加腐败。

    东林党人见自己被排除在朝廷之外,不能贪污受贿,自然十分不甘。

    于是在弘光元年三月,也就是1645年三月,在鞑子兵临淮北的情况下,坐守武昌的左良玉居然以清君侧为名,带兵顺流而下,兵锋直指南京。

    马士英、阮大铖也不顾清兵压境,急忙调黄得功、刘良佐入卫。

    还好,左良玉到了九江之后,忽然暴病身亡,两方这才没打起来。

    但这时,江北四镇已经撤了,高杰也被叛将许定国所杀,鞑子如入无人之境,仅仅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大军就抵达了史可法所在的扬州。

    都说南宋已经是汉人最屈辱的朝廷了,可要是了解南明历史的人,必然会反对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