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烛龙吟 » 第十四章 商议对策

第十四章 商议对策

    徐逸背靠胭脂店的木板门叹了口气。

    小姑娘们越开心他的荷包就越瘪,况且不论买什么他都是买两份一视同仁。

    为什么买给侍女?

    用徐逸自己的话说,如果只买给任秀一个人岂不是暴露了他对这位“闭月”的感情?

    偏爱是沦陷的开始。

    是的,这位少年大冤种到现在还没认识到其实掏钱的才是输家。

    公孙老哥的赏银快用完了啊...

    以前徐逸在辽东的时候还可以拿胡人的首级到官府换些赏钱,如今在洛阳却没有了经济来源。

    他现在王越弟子的身份不好再去接地下的黑活,也收不到朝廷给的俸禄,境遇何止一个惨字了得。

    给穿越者们丢人了,我不会酿酒,也不会晒盐还真是抱歉,我也想吃白砂糖可是我不会做……

    一身剑术除了用来杀人啥也不会。

    是不是要废了?

    徐逸出神的想着,手上默默掏出银子给任秀两人买的胭脂结账。

    找王大人报销?

    不不,那太丢人了。

    自己还是万岁亭侯来着,万岁村在哪?咳咳,你们的领主大人要来剥削你们这些可怜的老百姓了,快把你们过冬的口粮通通交出来。

    什么的...

    这种话根本说不出口好吗。

    徐逸虽然融入了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手上沾满鲜血,可他始终没有越过那条做人的底线。

    什么人该杀,什么人可以杀。

    这是红旗最后刻在他心中的良知。

    “侯爷?”

    徐逸被这一声叫得回过神来,转头看向他身旁这人。

    夭寿啦,美少女变成了没胡子的老男人。

    “见过韩公公,您怎么会在这?”徐逸执晚辈礼道。

    听王越说韩公公也是宫里资历深的老人,平时对他多有照扶,和十常侍那种作恶多端的人不一样。

    “咱家也是来给宫里的人带点东西,这位是侯爷夫人?”韩公公笑问道。

    任秀脸上浮上一抹红霞,表情可爱得紧。

    “不是啦,这位是王允王子师老大人的义女,我们只是偶遇,一起来买点东西。”徐逸解释道。

    “抱歉,看你们金童玉女,郎才女貌,是咱家唐突了。”韩公公一脸喜庆的笑意。

    羞涩之下徐逸结完账带着任秀匆忙告辞。

    留在店里的韩公公脸上的笑意渐渐消失。

    “王子师么...”

    徐逸带着两人离开好远,确定走出了太监们的视线。

    “抱歉,我忘了太监也是喜欢往脸上抹粉的。”

    “为什么道歉?他叫你侯爷呢。”任秀眨着眼睛道。

    还不是因为他叫你侯爷夫人。

    “唔...稀里糊涂就被封了万岁亭侯,亭侯啦,没什么大不了的。”徐逸凡尔赛道。

    一个侯位是这大汉多少儿郎的毕生追求。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飞将军李广功勋盖世,戎马一生,却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小莲偷瞄和自家小姐谈笑风生的少年,每个少女心中都怀揣着一个盖世英雄,而年轻英俊的徐逸恰恰就符合这样的形象。

    温润如玉,出手阔绰,少年封侯的贵公子。

    “那我是不是也应该叫你侯爷?”任秀表情复杂道。

    她既有为徐逸高兴的欣喜,又与徐逸的世界渐行渐远的恐慌。

    失去亲人的少女害怕失去,藏有心事的少年担忧未来。

    “还是叫我阿兄吧。”

    徐逸望着天边垂落的夕阳。

    这个侯爵,自己还不知道能当多久。

    ……

    徐逸一路把任秀送到王允府上,刚好遇到王允从宫里回府,这位藏有心事的老大人说什么都要拉着徐逸进府一叙。

    “晚辈来时匆忙,没能准备礼物,还望老大人见谅。”

    “贤侄客气了,事情我都从红昌那里听说了,此番倒是让你破费不少。”王允笑吟吟道。

    咱不谈谈报销的话题吗?

    犹豫片刻,徐逸咬牙道:“晚辈有一事想向老大人讨教。”

    “若有老夫能帮上忙的地方,贤侄但讲无妨。”

    徐逸知道刺杀蹇硕这样的事不能随意向外泄露,可他实在找不到商量的人选。

    王越虽为虎贲将军,但他是辽东游侠出身,并没有参与这种政治斗争的经验,与他商量这种国家大事只能让恩师白白担心。

    思来想去也只有王允最合适。

    王允党人出身,为官时曾深受宦官迫害,对宦官深恶痛绝,几乎不可能走漏能诛杀宦官的消息。

    唯一担心的就是他的想法过于激进,偏颇于朝宦官下手。

    “朝廷以我为万岁亭侯,护军将军,某今日去拜会了大将军...”徐逸有点犹豫。

    毕竟他和王允的交情也不算太深。

    “恭喜贤侄了。”王允拱手笑道。

    王允早有预料徐逸会受到封赏,毕竟单骑退敌这份功劳非同小可,称为盖世奇功也毫不为过。

    只是一战封侯,朝廷的赏赐未免过于丰厚,考虑到主少国疑的大环境,王允认为这可能是朝廷安定人心,千金买骨的手段。

    徐逸的师父是小皇帝的剑术老师,乌桓是大汉的外敌,徐逸这笔功绩煊赫了大汉新皇即位后的对外武功,只能说恰逢其时,这孩子运气相当不错。

    “还请大人不要说与他人,大将军密令我入宫诛杀蹇硕,小侄正为难不知该如何是好。”

    王允沉默,表情渐渐凝重起来。

    “可是大将军要向西园军动手了?”

    外戚与宦官倾轧,只怕会在京引发战乱。大汉朝廷千疮百孔,如今根本经受不起这样的动荡。

    王允还算理性,大将军此举不见得是好事。

    事成固然可以铲除奸佞,但难保不会皇权旁落,动摇大汉根基。

    “至少中军校尉和典军校尉投靠大将军,议定会配合我成事。”徐逸吐了口气。

    压力很大啊,蹇硕的地位虽然不如十常侍那般显赫,但他绝对是宦官集团里的主要力量,而且还是手握重兵的实权将军。

    即便事成,若大将军不能将宦官一网打尽,从此宦官就会成为自己很棘手的敌人,不死不休。

    那个油腻的中年老胖子虽然还算精明,但那犹豫拖沓的性格只怕会坏了大事。

    历史上已经有了答案。

    “这可如何是好...”徐逸苦笑道。

    王允思索片刻,突然说:“杀!”

    “什么?”徐逸愣了愣。

    果然王大人还是偏激了吗。

    “我是说杀,但不是大将军说杀,而是要陛下说杀。”王允郑重道。

    “何太后不准大将军带重兵进宫,陛下不会轻易开口的。”徐逸无奈说。

    何太后也担心自家兄弟夺了儿子的江山,或者另有隐情,谁知道呢。

    “天子年幼,不能亲政。贤侄只需要让陛下知晓诛杀蹇硕乃是大将军的意思便可。”

    “太后定然不会允许。”徐逸耸了耸肩。

    “太后固然不许,可那之后诛杀蹇硕的责任的便在大将军身上,此举虽有挟持圣意之嫌,但实乃为国除害,不得已之举。”王允捋着胡子道。

    “挟持圣意?”徐逸慢慢反应过来。

    是啊,何进乃是当朝帝舅,只要制造出蹇硕已死的局面,加上自己行事之前见过皇帝,不论何太后作何反应最后都会被绑在何进的战车上。

    那么问题只有援军,以及该如何在蹇硕亲信的反扑之下脱身了。

    至于洛阳会不会发生兵变,就全看何进还有袁绍曹操等人能不能及时把握局面。

    那之后的乱子与他徐某人没有关系,他只负责当一把刀,按时取走蹇硕性命就算完成任务。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