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燕兴衰史 » 第一章,序章

第一章,序章

    铁牢关,一座边陲的关城,燕国与西蛮的交界,燕国皇帝很看重这里,砸了数不尽的人力物力,让这座关隘变得牢不可破。

    最开始的时候,坐落于铁牢关西三百里的河西郡才是燕国边镇,不过河西郡城四野空旷,不利于防守,西蛮多次骚扰,让燕国头痛不已,后来燕国惠帝,不顾众臣反对,执意御驾巡边,结果被西蛮老狼王拓跋勇亲率大军,给困在河西城,不得已签订城下之盟,割让河西郡。

    燕国从那以后,大力建设铁牢关,相比河西城,铁牢关易守难攻,更有利于燕国防守,惠帝整日喊着“收复河西!一雪前耻”可日子多了,也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燕国难道真没实力收复河西郡么??也未必,当时大燕建国还不足十年,国力正盛,那些建国老将,还没老的拿不动剑呢,是真正的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只不过河西郡对于燕国来说,比较鸡肋,拿下来防守又是一个大问题,大规模驻军,开销太大,驻军太少,又挡不住西蛮的骚扰。当时的朝廷因为这件事,大致分为三派,一派认为“一寸山河一寸血!寸步不让”这一派人,以那些建国老将为主。脾气暴躁。那些文臣,认为“应该休养生息,厚积薄发”其实就是不想收回这块烫手的山芋。最后一派是忠于皇帝的臣子。皇帝说啥就听啥。永远支持皇帝。而惠帝的态度就很微妙了,朝堂每次因为这事吵起来,惠帝就会表示要收复河西郡,但是最后又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暂缓。久而久之,这件事也就很少有人再提了。

    四年后,惠帝驾崩,武帝即位,改国号为“天武”。武帝赵英,年仅三十一岁,血气方刚的年纪,大手一挥,决定收复河西郡。天武元年四月,从各州抽调兵士,起兵八万,尊老将陆川为帅,浩浩荡荡开向河西郡,西蛮老狼王拓跋勇亲自上阵,在铁牢关西一百四十里处的“落隼滩”打了一场遭遇战。拓跋勇谴自己的亲侄子,号称西蛮第一勇士的拓跋金刚,率领拓跋勇的金狼卫冲进陆川的中军,斩了陆川。没有了主帅,又折了几员上将,燕军大败,被西蛮军撵回铁牢关,八万的燕军,只收拢回来不到一半。大胜的拓跋金刚又乘胜攻打铁牢关,不过没讨到便宜,紧随而来的拓跋勇收拢了西蛮大军,扬长而去。

    这一战,燕国伤筋动骨,幸好西蛮也没能力攻破铁牢关,这场战争也就这么结束了。朝堂上,武帝赵英雷霆震怒,欲斩陆川满门,众臣子苦劝才作罢。

    燕国短时间内,无力再伐西蛮,西蛮的军队,貌似也准备休养生息,双方很有默契的都没大的动作,但是在铁牢关的燕军,一天都没有松懈过。他们知道,西蛮人不可能善罢甘休,稍微松懈一下,就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铁牢关守将赵镇,是武帝的族弟,虽是皇亲,却血脉淡薄,为人极度贪财,但从不克扣士兵粮饷,只从来往商队富商手里压榨油水,用他的话讲“这些为了银子吃里扒外的东西,鬼知道他们出卖了多少我大燕的消息!”每次都在商队交完关税后,还要勒索一笔让商队不至于伤筋动骨,但是极度肉疼的额外钱财。作为燕国与西蛮唯一通路的,却又不能不走,绕不开,躲不了,只能破财免灾,不然赵镇随便安个罪名,就能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