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燕兴衰史 » 第十九章,馄饨

第十九章,馄饨

    龙俊三人来到了主街上,铁牢关并不宵禁,所以虽然夜半,可路上还是能遇到零星的行人,不过很多铺子都关了门,只有些生意好的酒楼还在这个时间营业。

    龙俊打算去街角的一家人声鼎沸的酒楼,却被杨文轩拉住,龙俊不解。

    杨文轩却说“既然是请下官,吃什么就下官决定吧。”

    龙俊听到他这样说,也不矫情,转而跟在杨文轩身后,一副你说去什么地方就去什么地方。杨文轩带着龙俊和刘安两个人,走进一条胡同。

    胡同里面有一处馄饨摊位,四个木头柱子挑着一张貌似并不能遮挡风雨的顶棚,里面挂着两盏油灯,一盏挂在煮馄饨的锅旁的柱子上,另一盏摆在桌子旁边的墙壁上,在这夜晚里,两盏油灯并不能驱散太多的黑暗,只能让远处的人依稀分辨这里有家馄饨摊。一旁摆着三张矮桌,配套的马扎,桌上放着竹子做的筷子笼。一个客人也没有,煮馄饨的老人坐着马扎,靠在一旁的墙壁上,借着炉子的温度打着盹儿,身边煮锅里时有时无的冒着热气。

    龙俊皱眉,不知道杨文轩为什么会来这个偏僻的地方,不过并没有说什么。

    杨文轩带着龙俊和刘安坐在最靠近老人的桌子上后问到“二位,要不要一起吃点馄饨?”

    刘安嘴快,说自己要一碗,龙俊也觉得肚子里的饭菜消化的差不多了,表示自己也要。

    杨文轩点点头,也不说话,捡起脚边的一块小石子,朝着老人丢了过去,砸在老人的小腿,老人感觉到了,睁开惺忪的睡眼,用手揉了揉,这才看清杨文轩三人,咧开缺了一颗门牙的嘴,站起身,用很大的声音说道“杨大人,今儿又来的这么晚呀。”

    杨文轩脸上洋溢着笑容,朝着老人方向张嘴说着话,可嘴里并没有发出声音,然后伸手比划了一个“四”。

    老人点点头,大声的说到“好嘞,四碗馄饨。”说完,利索用脚挑开炉子的火门,回头拉开一个小抽屉,提前包好的馄饨,整齐的码放在里面,老头一五一十,数着,最后贴心的又添了几个,转过身,锅里的水正开。便麻利的把馄饨下锅,手中拿着一把笊篱,慢慢搅动。

    杨文轩回过头,见龙俊二人不解的看着自己,解释说“这老头年纪大了,耳朵不好使,出声他也听不见的。”

    刘安在一旁问到“杨叔总来这地方吃饭?”

    杨文轩咧嘴笑笑,他喜欢刘安对自己的称呼,这孩子,懂事,嘴甜,不讨人嫌。于是说到“是呀,州衙有时公事繁忙,每次下值晚了,我都会来这吃完馄饨,浑身暖和,能抵御夜里的寒气。”

    龙俊在一旁忽然来了一句“杨大人,这铁牢关可有什么钓鱼的好去处?”

    杨文轩知道龙俊这是在含沙射影的嘲讽自己刚才说的那句“公事繁忙”,索性也不理他,龙俊在一旁笑笑。

    刘安又问“这老头把馄饨摊开在这么个偏僻处,能有生意?”

    杨文轩转头看了一眼正在聚精会神煮馄饨的老头,没有直接回答刘安的话,而是说起了这个煮馄饨的老头“这老头姓陈,都叫他老陈,原名叫什么陈铭,还是陈凌,记不清了。是个苦命人,婆娘死的早,自己独自拉扯一个儿子,一直没在续弦,家里的日子,还算凑合。可这儿子不争气,败光了金银,欠了一屁股债,老陈不得不变卖家产替儿子还债,后来他儿子貌似惹了什么人,被人打死,丢在离他家不远的一处荒废茅屋里。发现时,已经臭了,从此后家里就剩老陈一个人了。年纪大了,也没什么手艺,就在此处摆了个馄饨摊,其实这并不是给晚上的食客准备的,而是给第二日赶早做工的人预备的。老头觉少睡不着,便早早的出摊,这里离着州衙不远,下值晚的公人,和没在勾栏里过夜的嫖客,赶巧,也能吃上。”说完,目不转睛的盯着龙俊。

    龙俊恍然发现,貌似自己被冒犯到了。可杨文轩又没指名道姓的说什么,想反驳一下,又张不开嘴,只能憋屈的一言不发,刘安在一旁捂嘴偷笑。

    不多时,四碗热气腾腾的馄饨端了上来。老陈先把两碗馄饨分别放在龙俊和刘安面前,又端起两碗放在杨文轩面前,顺便放下半头蒜和一壶醋,然后朝着杨文轩的馄饨努努嘴,也没说话,转头回到自己原来坐着的地方继续眯着。

    龙俊看了一下,杨文轩面前的两碗馄饨,明显要比自己和刘安碗里的馄饨多一些。杨文轩拉过刘安的那碗,把自己面前的一碗推过去。刘安乖巧的说了声“谢谢杨叔。”

    龙俊也想换一下,伸手去拉杨文轩面前的另一碗,却被杨文轩用筷子打在手腕上,吃痛缩回手。

    察觉到龙俊的企图,只见杨文轩鸡贼的嗦嗦筷子,然后在两碗馄饨里搅了一下,挑眉看向龙俊。龙俊赶忙捂住自己的馄饨。

    杨文轩也不理他,自顾自的剥蒜,然后在碗里淋了一些醋,稀溜溜的吃了起来。三人都没说话,都在吃自己的馄饨。

    龙俊和刘安很快就捞净了自己碗里的馄饨,杨文轩虽然有两碗,也并没有慢多少。

    仨人就这么吸溜着碗里的汤。龙俊张嘴说到“杨大人今天有什么事?”

    杨文轩双手捧着汤碗,也不看龙俊说“巡逻队的事情有眉目了。”

    龙俊一惊忙问到“这才过了一天的时间,就已经查到了?”

    杨文轩点点头回答“恩,项南飞的人查到的。他手下的人有几个和城外前哨营驻守的兵卒很熟,经常跟着补给队去前哨营运送粮草。没费什么力气就查到了。”接着又说“项南飞我们两个分析了一下,初步认定是常备营将军‘陆方杰’出了问题,巡逻队几次调整路线,差不多都是陆方杰的命令。并且项南飞还查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事,陆方杰和十七年前死在铁牢关外的陆川,貌似有关系,曾经有谣言说,陆方杰家中供着陆川的牌位,不过只是谣言,也没人深究过,具体的,项南飞正在查。”

    一旁的龙俊沉思不语,刘安却听的起劲,擦擦嘴说到“陆川不是死在西蛮人手里么?那陆方杰为什么还要投靠西蛮人?”

    杨文轩回答说“虽然陆川死在西蛮人手里,可当初要斩陆川满门的,可不是西蛮人。”

    这话有些大不敬了,可这里没有外人,谁也没当回事。

    刘安接着问到“那还等什么??直接派人去他家里搜查不就好了?”

    一旁的龙俊却摇摇头说到“查到他和陆川有关系,并不能证明什么。只能说明陆方杰可能会因为陆川的死而投靠西蛮人,这是动机,不能当成证据。我不能无缘无故的就把手下的将军抓起来,否则不管对错与否,都会对西疆将士的士气,产生很大的影响。”

    杨文轩附和着点点头接着说到“并且陆方杰现在应该并没有掌控他手下的所有人,毕竟叛国投敌的帽子,不是谁都想带的。现在他反而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只能等他露出破绽。现在正是武建成将军在前哨营当值。四月底便正好期满三个月,下一任值守前哨营将军的就是陆方杰,下官觉得在他值守前哨营的三个月没,肯定能引他露出破绽!”

    刘安貌似想到一个大问题,赶忙说到“万一陆方杰值守前哨营时,勾结西蛮,献了前哨营怎么办?”

    杨文轩笑着摇摇头“不会的,西蛮人不会那么做,前哨营对我大燕来说很重要,可对西蛮来说,只是一座孤城。很尴尬的存在,所以西蛮人不会暴露陆方杰,只为图一座前哨营的。”

    龙俊点点头,随即也想到个问题“杨大人,那这城外的马贼,可有应对之策?”

    杨文轩仰头喝干净碗里的馄饨汤然后说到“千人之众的马贼,粮草是他们绕不开的问题,铁牢关向西,三百里之内,适合作物生长的地方并不多,并且他们也不可能去劳作的,过往商队也并不会携带多少粮食,所以要么就是西蛮人会从河西郡供应他们粮食,要么就是他们自己在大燕境内采买粮食。不过下官觉得,前者可能性并不大,河西郡离这里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冒着被我们发现的风险,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运送大批粮食过来养着这群马贼?实在是有点得不偿失了。所以下官认为,仔细查一查城里的粮商,说不定能得到什么线索。”

    龙俊思考一下,然后说到“就依杨大人。明日我就谴项南飞去查。”

    杨文轩撇撇嘴说到“不必了,下官已经告诉项大人了。”

    龙俊笑了,有这么个得力助手,想不轻松都不行。怪不得赵镇当初极力推荐这个杨文轩。

    三人喝完碗里的汤,暖和得很,龙俊示意刘安去结账,刘安从怀里摸出一块碎银子,却被杨文轩伸手拦住,杨文轩摇摇头说“他找不开的。”

    刘安回答“那就都给他呗。也没多少。”

    杨文轩笑笑说到“这老陈在这馄饨上计较,在钱财上可就更计较了,不是抠门的那种计较,而是吃多少钱就算多少钱,不肯接受多余的钱,你今天要是敢给他这块银子,他能把这馄饨摊送你,你信不信?钱是害人的鬼,这是老陈的话,他本就不为了赚钱。还是我来吧。”说完,从怀里掏出钱袋,数出了十二枚铜板。摞在空碗边上,起身就走。龙俊二人也起身跟上。

    刘安问到“怎么不跟老陈说一声?万一丢了咋办?”

    杨文轩回答“这附近的乞丐都不会拿老陈的钱。走吧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