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燕兴衰史 » 第二十四章,周锦

第二十四章,周锦

    暴雨后的早晨,凉爽的很,天空放晴,太阳也还没燥起来,昨晚的雨水混杂着大片的血迹,让整个滩头泥泞不堪,空气中弥漫着说不清是泥土还是鲜血的腥味,小秋河的河水,因为昨晚的暴雨变得有些混浊,却再也见不到一丝血迹。

    殷正和徐广业。收拢了部队,留下一部分人打扫战场,然后带人又游回了北岸,其实有几只小船的,不过殷正觉得一身血腥和汗水也太难受了,便没坐船,只让船只运送受伤的兄弟,还有自己的甲胄。

    等到了北岸,武建成和黄硕早已等候多时,两人一见到殷正和徐广业,这一老一少笑的嘴角都咧到耳朵根了。

    黄硕开口说道“二位将军,辛苦辛苦!”

    殷正和徐广业走到近前,先向武建成行了一礼,然后徐广业问黄硕“捉了多少?”

    “嘿嘿,五百捉了八百,还捉了匪首!”黄硕笑呵呵的指着一旁的刘桦贤说到。

    徐广业快步走过去,抬手就是一顿巴掌,嘴里骂骂咧咧的说道“你他娘的,跑什么跑!老子到手的功劳,就特么因为你没了。”

    刘桦贤肩膀的伤口被简单的包扎了,也不说话,面如死灰,被打过的脸颊肿起老高。

    正这时,远处来了一队人马,约有二三千人,一杆“陆”字将旗随风飘摇。

    殷正和徐广业眉头一皱,对视一眼,看向武建成问到“武将军,陆方杰怎么来了?”

    武建成笑了笑说到“二位将军,是我叫他来的。我来之前,杨辅州吩咐说,抓到贼首,直接交给陆方杰就好,还有这的一并事物,都交给陆方杰处理。”

    徐广业说到“万一这个小白脸把这贼头杀了怎么办?!”

    武建成笑笑,然后说到“杀了就杀了呗,本来对咱们来说也没用,俗话说的好,贼咬一口,入骨三分,陆方杰就是死不承认,咱们不也没办法么?”

    “可这里有前哨营的粮食,这就是陆方杰通敌的证据!”徐广业据理力争。

    武建成说到“那又如何?辅州大人自有定夺,无须咱们操心。”

    徐广业还想说什么,但是想到昨晚杨文轩滴水不漏的安排,也就释然了。

    殷正皱着眉说到“武将军,陆方杰带了这么多人,会不会……”

    这时,马队已经到了切近,武建成并没有回答,只是对着殷正笑了笑,就往前走去。一旁的徐广业捅了一下殷正说到“陆方杰可没这个胆子。”说完,也随着武建成去接陆方杰。

    到了近前,陆方杰滚鞍下马,先是朝着武建成郑重行了一礼。然后和各位将军见礼。

    陆方杰对武建成说到“老师,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武建成回答说“昨晚接到密保,说这边貌似发现了匪人的老巢。我便组织人马破了这流花寨,保我一方太平。怎么,有什么问题?”

    陆方杰低头说到“学生不敢,只是战场凶险,下次再有这种事,还请老师不要以身犯险,区区小事,吩咐给学生就好。”

    武建成不置可否,只说自己的人战了一夜,实在是有些乏了,希望陆方杰能接管这里的事物。包括流花寨被擒的喽啰,还有匪首流花仙。

    陆方杰一时有些懵,他搞不懂为什么武建成会把这到手的功劳交给自己,经过这段时间,陆方杰隐约察觉到西疆的人貌似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比如龙俊无缘无故的调粮,比如调动这么多人围剿流花寨,却唯独没通知自己。只要顺着刘桦贤这个藤往上找,很轻松就能找到自己这个瓜。现在他们却把这里的事都交给我。难道一切只是自己多心了?

    武建成见陆方杰发愣,张口说到“方杰。方杰?你在想什么?我说的你可听见了?”

    陆方杰反应过来,躬身行礼,答应下来。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武建成这些人各自寻各自的人马,回了铁牢关。流花寨的事,就交给了陆方杰处理。

    两天后在铁牢关的众人收到陆方杰谴人送来的消息,刘桦贤死了,说是伤口感染死了。对于这个消息,杨文轩什么都没有说。

    天气炎热,日子平淡,随着换防的日子越来越近,陆方杰内心越发的忐忑,流花寨的粮食拉回来补了前哨营的亏空,虽然差了一些,不过都被陆文杰东凑西凑的凑齐了。剿灭流花寨,似乎被人遗忘了,没人再提起过这件事,就像从没出现过一般。那些物资被杨文轩轻描淡写的拨给了前哨营便不再过问,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陆方杰则是如坐针毡。

    七月初,陆方杰接到了来自西蛮的密信,信中内容很简单,燕国朝廷送了一批很重要的军械,不日便到铁牢关,西蛮希望陆方杰能截下这批军械,到时候会有西蛮人来接应的。

    陆方杰头都大了,他现在是万不敢回铁牢关了,接到了关内的线报,铁牢关的人已经盯上了自己。可现在自己只能孤注一掷了。

    七月中旬,铁牢关,南大营,龙俊和一些重要将领都在,龙俊坐在主位说到“关于陆方杰的事,诸位都有什么看法??”

    “大将军,末将领小马营一个突袭,便能拿下前哨营。”殷正还是大大咧咧的说道。

    “闭嘴!”一旁的殷天德吼道。

    “辅州大人可有妙计?”老将武建成对正在发呆的杨文轩说到。

    杨文轩回过神,叹了口气说到“现在已经做了太多的让步,无非就是想挤走陆方杰。前哨营的人马,陆方杰掌控的不足半数,万一真打起来,可就哭了这些心向大燕的兵卒。现在还没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杨某实在是不想见到我大燕兵卒刀剑相向。”

    众人有讨论了一会,无非两个办法,一来呢,等,等陆方杰顶不住压力自行退出前哨营,二来呢,打,挥兵相向打下前哨营。

    龙俊见众人也拿不出个主意,便不再纠结此事,只能月底换防再说。然后有开始谈论别的事物。

    龙俊用手点着桌案说到“半个月前,京城送来信报,说是我大燕的‘武备司’最近研制出了新型兵器,要送到我西疆试试。算着日子,差不多也要到了。”

    殷正嘴快,问到“是什么兵器??”

    “信上没说,只说危力巨大。”龙俊回答。

    正这时,一名偏将走进来说到“启禀大将军,京城押运军备的辎重队现在到了关外三十里,他们的先行兵让您出关去迎接……”说到后面声音已经越来越小了。

    龙俊以为自己听错了,议事厅的众人也一脸的古怪,一个辎重队队正,让一方手握重兵的大将军“迎接”?

    龙俊抬了抬眉毛说到“这是原话??”

    那名偏将点点头,然后说到“对了,先行兵是个女人,不不,是女兵。”

    这下众人更懵了。龙俊却有点明白了,张嘴问道“我且问你,他们的队正是不是姓周?”

    偏将回答“这末将就不知道了,对方没说。”

    龙俊笑了,挥退偏将。

    殷正心里成不下话,火急火燎的问到“俊哥儿是谁呀?你认识?”说完又见到老爹那杀人的目光,慌忙改口“大将军,大将军。”

    龙俊也没往心里去,回答说道“应该认识吧。毕竟这女兵开路的,咱们全大燕也就她独一份了。”

    一旁的杨文轩想了想,然后试着说到“捕狼蝶?”

    龙俊笑着点点头,看一众将官还是一头雾水,也不卖关子,开口说道“周锦,镇边王周天佐的独女,也是现在我大燕唯一一位陛下亲封的“荡寇将军”,其实这官职对周锦来说更像是一个爵位,虽然说是将军,可朝廷并没有派给她一兵一卒。”

    天武八年,十二岁的周锦随着周天佐进京面圣,在大殿之上,指着大燕地图掷地有声的说道“这疆域待展!”引得武帝大笑,当时就逗周锦说到“你要是能为我大燕开疆扩土,朕就封你为将军!”

    因为东疆比较特殊,东疆更像是一个燕国的附属国,周天佐的父亲周向槐,当初跟惠帝征战天下,于社稷有功,惠帝为表彰他,便把整个唐州划给周向槐当做封地,封为“镇边王”世袭罔替。异性封王,那可是莫大的荣耀。后来周向槐和惠帝同年去世,武帝赵英即位,赵英和周天佐年少时就是结义的兄弟。天武五年,泰安之乱,皇城被围,周天佐离得最远,却来的最快,唐州和京州之间隔着一个元州,周天佐率四万大军路过元洲,可元洲刺史丁乙却以没有圣旨为由,拒绝放行。周天佐就骑在马上,指着城头的丁乙说“丁瘸子,本王数十个数,不开城门就打下你这元州城!”后来丁乙不得已开了城门,还被周天佐敲诈一笔。解了京城之围后,周天佐的四万人只剩下六千多人,唯一还成建制的就是霍渠带领的铁浮屠营。后来各地勤王之师都到了,周天佐又组织进攻抚州,一举剿灭了泰安王赵勋。从那以后周天佐就是皇帝赵英最信任的人,天武十年,大燕兵事改革,大批量的裁军,由量转质。唯独东疆人马不动。赵英曾说过“倘若镇边王反,朕愿拱手让之。”

    天武十二年,十六岁的周锦挂帅,进攻接邻东疆的“天照国”,要知道天照国当时并不是软柿子,号称带甲十万,尤其是从铁牢关兵败后,几次三番的挑衅大燕,而大燕朝廷迫于压力,一直都是以谈和为主,毕竟当时根本腾不出手收拾天照。当时满朝上下都以为周天佐得了失心疯了,为了逗自己女儿,不惜大动干戈,有人说周锦只是个花瓶,命好,有个镇边王老爹,当时所有人都在等着看东疆的笑话,甚至朝堂上已经开始商讨战败后的补救措施。而周锦只用了四十二天,就让天照国全境沦陷,东疆展示出的强大实力,让很多人都偃旗息鼓了,不敢再议论什么。不得不说,这里肯定是有着众多文臣武将的助力,可是谁打仗只靠自己一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