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西晋武侯 » 第7章 一波三折的俘虏生涯

第7章 一波三折的俘虏生涯

    随着姜维一声令下,王濬一行人霎时间被打落马,沦为了蜀军的俘虏。

    姜维命部下收缴了王濬等人的武器,又卸下了他们的防具,将众人押解回营。

    一路上,王濬百思不得其解,按理说,即便凉州有细作,也不可能如此迅速地探明辎重动向,然而姜维等人却能准确在部队行军路线上截住众人,可见内奸应该来自后方,甚至,王濬推断,弘农很可能存在蜀军耳目,此人是谁?用什么手段传递信息的?王濬怀着这些疑问,跟着大部队走到了战俘营。

    这个地方说是战俘营,其实并不确切,准确地说,是一片屯田区,不少百姓在田间劳作,时值春季,人们忙着播种小麦和灌溉田地,百姓们有条不絮地工作着,蜀军中身强力壮的大汉们负责为田间的农夫挑水,这里,正是蜀军占领下的安定郡。

    见到姜维率部凯旋,不少田里劳作的百姓都欢呼起来,大声叫着:“姜维将军得胜了!姜维将军得胜了!”

    步行走过田地,众人到了一处营寨,看守的卫士打开寨门,姜维把头盔摘下,递给身旁的士卒,从马上跨了下来,马儿温顺地蹭了蹭姜维,姜维也顺势摸了摸马儿的鬃毛,随即将缰绳交给前来接应的马夫,径直走进大帐,向诸葛亮汇报战果去了。

    两名蜀军主簿领着几名士兵,仔细清点着魏军的辎重,王濬等人被带入一处用木条搭建的拥挤监牢,与数十名兵士关押在一起。

    还没上阵便惨遭俘虏,这是王濬始料未及的,正当王濬开始思索怎么越狱时,姜维回来了。

    “奉丞相之命,赦免诸位。”姜维说罢,旋即打开囚笼,将俘虏们放出。

    俘虏们面面相觑,不知这是何意,无人敢动。

    姜维又说:“丞相宽厚仁慈,他料尔等出身贫苦,随军作战并非出自本意,又常年受到曹贼压迫,屈于淫威,遭受贼人裹挟卷入战争,本就无可厚非,故而对尔等从轻发落,为表诚意,丞相应允诸位,若愿留下的,可随军屯田,日后灭魏,天下安定,便可将土地送与诸位耕耘,若不愿留下的,丞相也不勉强,赠予五日干粮,布衣一件,原地遣回。”

    不少俘虏听了这话,都流下了泪水,他们在魏国为士家豪族做牛做马,苦不堪言,也只能换取斗斛之利,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没想到如今诸葛亮一来,不但秋毫无犯,还赠粮赠衣,于是乎,人们纷纷表示愿为大汉效命。

    王濬认为这是一个刺探军情的好机会,便也表示答应留在此地。

    很快,王濬被分配到安置流民的简易帐篷内,与一些百姓和士兵混居在一起。

    翌日清晨,在同帐农民的催促下,王濬睁开了惺忪的睡眼,就着军中分配的咸菜干喝了几口杂粮粥,便匆匆加入到屯田大军中了。

    由于他长期不事农业空有蛮力,做不来播种的细致活,便被要求为农田挑水。

    起初,王濬仗着自己一身力气,没命地浇水灌溉,很快就力不从心,累的气喘吁吁。

    同行的兵士里,也有不少空有蛮力的,他们同王濬一起挑水,灌溉农田。但更多人本就出身农户,擅长耕种,田地在大家的协作下被治理得井井有条。

    过了没多久,有位书生模样的官吏带着不少人视察了屯田耕地,他们叽叽喳喳地讨论大半天才离去,由于隔得远,王濬没能听清他们讨论的内容,只觉得为首的官吏看起来有些眼熟。

    “看到了吗,那个人就是诸葛亮。”一旁的农田里,一个正在种小麦的农夫对着身旁负责浇灌的同伴说到。

    不知不觉间,“诸葛亮经常亲自视察屯田耕地”的流言便在营中传开了,不少人都认为那官吏就是诸葛亮,而王濬则不以为然,他认为这不过是众人闲暇之余的胡说八道罢了。

    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一天夜里,王濬因为白天挑水出太多汗着凉,再加上终日劳累,导致腹泻不止,偷偷溜入了不远处的草丛中就地解决,却无意间听到了一个重磅消息。

    “明天诸葛亮要来视察。”

    “消息准确吗?”

    “千真万确,你在质疑我们刺奸司的办事效率?”

    “不敢,那么,怎么行动?”

    “奉杨大人之令,你们大可安心对那诸葛匹夫出手,你们的妻子儿女自有杨大人照看。”

    王濬心中一惊,看来有人想要刺杀诸葛亮,这个想法很快便得到了验证。

    “倘若能除掉此人,诸位将来都是大魏的功臣,朝廷将赠予食邑百户,足够诸位子孙受用一生。”

    众人点头称是,并表明自己愿为杨大人上刀山下火海。

    次日午后,那书生果然又带着不少兵士来了,几名农夫偷偷握紧手中的农具,一点一点贴近“诸葛亮”。

    正当“诸葛亮”靠近麦田,想要拾起一把麦穗细细把玩之时,那几名农夫皆借机举起锄头,可还没反应过来便被身边的农夫们扑倒在地。

    “哼哼,果然有内鬼!”书生笑了笑,露出了狡黠的表情。

    “杨大人,请问怎么处置?”伪装成农民的蜀军向杨仪询问到。

    “杨仪?!”王濬终于记起来了,六年前正是这个人,秘密潜入弘农郡,游说杨彪谋反,引起了轩然大波。

    “别急着杀,先审讯一番。”

    在众人的注视下,那些试图刺杀的降卒被重新押解回了监牢。

    很快负责审讯的姜维便从这些人的身上、行李中搜出了刺奸司的獬豸令。

    姜维将这些令牌交给杨仪,杨仪接过令牌,前往诸葛亮驻地复命去了。

    杨仪将这一发现汇报给了诸葛亮,诸葛亮得知后并未惊讶,只是淡然地笑着。

    身边的先锋马谡开口说道:“哈哈,这是曹贼走投无路,演的一出苦肉计,通过放出辎重消息,将间者安插进我军,岂料丞相早有防备,非但未遭暗算,还凭空得到一批壮士协助屯田,可谓是化险为夷了。”

    “伯约审讯得怎么样了?”诸葛亮向杨仪询问到。

    “已经查明,军中还有不少刺奸司的内奸,似乎是之前透露给我们辎重行踪的杨嚣派来的。”

    “幼常啊,这便是《尚书》中提到的‘无作聪明,乱旧章’啊,行军打仗,最忌的便是自作聪明,尔等都要引以为戒!”诸葛亮不经意地提醒到。

    而马谡却似乎并不太在意,只是敷衍地应承到:“多谢丞相教诲。”

    不久后,杨仪和姜维回到了屯田区,命令所有降卒列队站好,王濬深感不妙,随手将腰间的獬豸令掩埋在田里,走进了降卒的队伍之中。

    杨仪命人将审讯后的那几个间者带了过来,当着众人的面一一指认刺奸司的间者,很快,便有十余人被拉出队伍。

    当杨仪走到王濬身边时,目光停留在了他的脸上,王濬内心吓得魂飞魄散,生怕杨仪认出自己,为了强装镇定,他咬紧牙关,尽管背在身后紧攥的手已经抠出了鲜血。

    “你叫什么名字。?”杨仪开口问道。

    “黄水牛。”王濬有些慌张地回答道,这是他在军中的化名。

    “你们来认认,是这个人吗?”几名叛徒瞬间围了上来,对着王濬上下打量,仔细确认了很久,才得出结论:不是。

    “黄水牛,不错,力气挺大的,好好干,将来会有你的出路的。”

    杨仪拍了拍王濬的肩膀表示认同,却突然看到王濬手上的血。

    “嗯?”杨仪皱了眉头“把手拿过来看看。”

    王濬小心翼翼地将手伸到杨仪面前,由于这段时间的高强度劳作和刚才紧张的攥拳,潺潺的血液从王濬手掌缝里渗了出来。

    “怎么弄的?”

    王濬为了不被识破,急中生智,用从市井小民那里学到的含糊不清的方言回答道:“饿野个看到泥们则刃,哈滴要死,今个看到泥们,又来则刃,更哈了,饿上有涝下有小,泥们就放过饿吧。(陕西方言:我昨天看到你们抓人,怕得要死,今天看到你们,又来抓人,更怕了,我上有老下有小,你们就放过我吧。)”说罢,王濬便跪在地上抱头痛哭。

    这倒把杨仪搞懵了,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他说了什么,旁边看热闹的农民们却听懂了,用官话告诉杨仪:“大人啊,这人估计就是个乡下佃户,你看的他说的话,都不像那些城里人呢,你们抓他也没用,他说的话你们都听不懂。”

    “什么抓他,我几时说要抓他了?”杨仪更懵了。

    农民们忙对王濬解释到:“黄水牛,泥鳖哈,他们不使来则泥滴。(你别怕,他们不是来抓你的)”

    又有人对杨仪解释到:“小伙子没见过大世面,估计是被你们这问的吓傻了。”

    “看来还真是个庄稼汉,下一个!”杨仪朝后面的人走去。

    跪在地上的王濬悄悄舒了一口气,在心里拼命地向众人道谢。

    不久后,查出来的间者们全都被枭首示众,此事过后,农夫们不但对诸葛亮带领的蜀军感到敬仰,更多了几分畏服,在这种情绪的感召下,人们更卖力地从事屯田工作了。

    王濬为了争取更多机会探明情报,不但劳作格外卖力,还注重拉拢身边蜀军,很快便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赞誉,在军中小有名气

    可由于蜀军行事严密,且王濬平日忙于屯田,实在难以找到突破口,因此,王濬只得再次筹划出逃计策,争取完成使命。

    很快,他便等来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