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成朱慈烺,流着泪逆袭 » 第三章 认个字都各种难

第三章 认个字都各种难

    后宫的女人们,其实蛮无聊的。既不能出去到处溜达,也不能找人进来聊天,更不敢做一些出格的事情。张嫣贵为先帝皇后,年纪轻轻,也只能在宫廷里梳妆打扮、养养花喂喂鱼,无所事事。

    听闻太子来了,她可高兴,赶紧换了身衣服,叫人端来一大盘新奇的玩具。

    朱正廷请安以后,先是装模作样地玩了一会儿玩具,然后就开始了到处巡视。他这次发现了张嫣放在卧榻上的一叠书卷。

    看到书,他就感到妥了。他得赶紧开蒙读书,通过读书了解更多宫外的事情和人。

    “殿下,小心点。”

    他抽出来看,原来是《女诫》。

    呃,张皇后读的书,也是理所应当。

    这时,张嫣贴心地给他拿来一本《救荒本草》,这是一本植物图谱,作者是植物学家周王朱橚,太祖的儿子,四舍五入也算是朱正廷的祖宗了。上面有很多插图,算是图画书,她准备教他认会画儿。

    朱正廷实在没有兴趣再从看图说话学起,于是揉了揉脸,挤出一副很天真幼稚的表情,指着女诫上面的文字问:

    “这个念什么呀?”

    “嗯……殿下,这个不是你该念的书,咱们换一本啊。”

    朱正廷当然没有兴趣去读女诫,他想提醒张嫣,找人来给他开蒙。

    那么,认字,理所应当的开始咯。

    他指着“天”这个字,问:“这个是什么字,念什么?”

    好嘛,读过几年书的张嫣,开始从“天地人口手”教太子认字。

    当然,她认为太子是一时兴起,讲得又夸张又有趣,生怕小孩子不耐烦跑了。

    搞得朱正廷很尴尬,他想说,这里所有字我都认识,只是演戏而已,大姐,你要不要这样投入?

    但是为了装得像,他还是生生地忍了下来,隔三差五跑到张嫣那里去接受“认字”的折磨。

    没过多久,周后知道了此事,她再小门小户,也知道太子教育的重要性。于是趁着崇祯留宿的一个晚上,跟他提了提太子聪明好学,太子开蒙的事情,崇祯心神不属,此等小事,挥挥手便让后宫安排。

    周后选了一个日子,前往慈庆宫,跟皇伯母商议。开蒙并非出阁,不算是正式的老师和臣僚。但是太子的蒙师,自然也不能随意糊弄。

    对于一个需要随时出入后宫的蒙师,必须不能是外廷男子,自然只能从内学堂里面选人。

    周氏原想着选一个人来着,但是张嫣说,要多选几个,轮流来上课,而且还不能让太子称其为师傅。周氏嚼了嚼,回过味来,这是为了防止再次出现刘瑾之流。

    为了表示郑重,即便只是开蒙,也选择在文华殿。还不到两岁的太子,清晨蒙蒙亮便起床,先去父母长辈那里分别请安之后,就被人带到文华殿来,开始读书。

    在台下跪了一片的宦官,这些还称不上是太监。他们给太子行礼之后,便告知将轮流上值,教授太子《百家姓》、《千字文》、《孝经》等最基础的蒙书,大概就相当于认个字。太祖的《皇明祖训》由宗人府派人教授。

    朱正廷内心是很愁苦的,他翻看着《百家姓》、《千字文》、《孝经》,抬头望向文华殿外昏暗阴沉的天空,心情变得沉重。面对明末这样连年天灾、整个明朝上下系统性腐败堕落、满清崛起为东亚第一流军事集团的局面,他真的没有太好的办法,来力挽狂澜。

    他有什么办法啊?他在前世,也只是一个生于和平时代、理工科出身的上班族,即便是全面主持大型生产企业工作,但也是基于工业时代的施政,跟古代有着天壤之别。他对于军事不说是一窍不通,只能说是非常粗浅的认识。他如何在这个如无间地狱的乱世中保住身家性命,都是一个大大的问题。

    根据史学家考证,明末前后总共损失人口1亿以上。

    死1亿人啊……我连我自己都救不了,怎么去救别人啊……朱正廷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一个小孩子,读书能力强,应该不算什么很吓人的事迹吧?应该不会请道士来做法吧?

    话说明朝是一个崇尚神童的朝代,杨慎、解缙、徐文长这些,哪个不是年幼成名?

    别人三岁读诗书,我不到两岁读一读书,应该……似乎……好像……也能说得过去吧?

    好吧,朱正廷筹划了他现在能够做的事情,就是读书,传出好读书的贤名,如果能够传出神童的名声自然是更好。

    内学堂的宦官们,原本计划每天给太子讲授十个最基础的字,然后再逐步加大难度,争取一年内教完。但是他们发现……

    太子真的是过目不忘。

    任何字,只要教过一遍,他就能准确无误地复述出来。

    不到十天,《百家姓》、《千字文》、《孝经》都教完了,太子也全部背下来了。

    呃,真是惊喜啊。内书堂把这个情况报告给了周皇后。

    周氏表示:虽然我读书不多,但是你别骗我。

    小孩子读书只有吃苦惫懒的,哪里可能这么快就学完的?你们这群偷懒奸诈的死太监。

    于是,她和张嫣坐在一起,准备好好教育一下太子。结果,成了太子装逼的专场。

    太子面无表情、流畅无比地背完了蒙书后,睁着一双卡姿兰大眼睛装着无辜地看着两位长辈。

    光会背还不行,毕竟小孩子记忆力强,死记硬背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于是两位长辈又唤来笔墨纸砚,叫他默写其中一段。

    能认字、能背书,这还不算,最重要的是,得会写字。

    内书堂的宦官们,自然也是每个字都写给他看过的,还好,个个都是照着馆阁体来写,不出错。于是太子也照着他们写的字体,一笔不错地默写出来。

    小孩子手腕无力,写出来的字也很无力,但是无论如何,周氏心脏开始砰砰狂跳,这是她被选中皇后、生下皇子之后,再一次的心情激动。

    试问,有哪个母亲,得知自己生了个天才儿子,而不感到欣喜若狂的?

    “好、好、好。”张嫣拿起宣纸,连说三个好。

    她站了起来,一时心情震荡,半晌说不出话来。

    很快,她镇定地说:“皇后,此事理应禀明陛下,请陛下诏请太子出阁读书,延请名师教授。”

    出、出阁?这里的出阁不是女孩子嫁人,而是太子成立专属团队、班底,一般都是七八岁才有的待遇。

    “这……岂不是不合祖制?”

    “殿下天资聪慧,实乃我大明之福,岂能耽误?”

    周氏一时彷徨,她不敢去找崇祯。

    的确,崇祯就像是一座不断积累怒气的高压锅,看谁都不顺眼,谁都不敢去招惹他。

    “皇伯母,春哥儿想要看《永乐大典》。”朱正廷眨巴眨巴眼,演小孩他是手到擒来了。

    “嗯?”张嫣奇了怪了,这孩子怎么会知道《永乐大典》?这个可是大部头的煌煌巨著,是永乐年间成祖下令编撰的一部巨型类书。

    “是他们告诉我的。”朱正廷指了指那些跪在地上的宦官,把责任全部往他们头上推。这几天,他当然不会傻乎乎地只认字,他还假借问询,三下五下套了不少话出来。

    “《永乐大典》收藏在皇史宬,那里是不能去的。”

    废话,正是因为他连文渊阁和大本堂都不能去,所以他才提出这样的要求,目的是通过张嫣来解锁地图啊!皇史宬是收藏朝廷重要文书的档案馆,可以说是极其珍贵的史料。满清建立后,大量销毁明代档案,导致明代历史迷雾重重。

    “春哥儿,你天资聪颖,喜好读书,这是大好事,但是呢,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永乐大典》这样的巨著,不是你现在能看的,呃,就是你现在看不懂。还是请陛下降旨,延请正经的先生来,咱们先从《大学》、《中庸》开始学起吧。”

    这番道理合情合理,朱正廷无言以对。他总不能说:其实他早就读遍四书五经,现在就对《永乐大典》和明代档案库流口水啊啊啊啊。

    “皇儿若是喜好读书,这不算是坏事吧?陛下应该能同意吧?”周后犹犹豫豫地说。

    “没事,若是你不方便,本宫愿意开这个口。”

    “那,那怎么好……还是我去吧。”

    周氏思来想去,她最终决定,还是不要去提出阁的事情,而是请陛下同意请一位正经进士,来指导太子读书,等他到了年纪,再说出阁备府的事情。

    国家一天天糜烂下去,坏消息几乎是一个接一个。崇祯到老婆这里来留宿时,也没有心情跟她说东说西,疲惫得只想上床睡觉。

    他也没有心情地猜测妻子的想法,一时间,两人相对无言。

    看着陛下心情还比较平静,为了孩子教育问题,她鼓起勇气,捧起太子书写的文字,向崇祯进言:

    “陛下,这是太子今日书写的课业,请御览。”

    “太子目前已经背完蒙书,内书堂无人再敢启蒙太子。臣妾请求陛下恩准,延请一位先生,开启大本堂,教授太子读书。”

    朱由检本来昏昏欲睡,都已经脱掉外衣,准备上床休息了。结果一听此事,反倒大为光火。他生气地斥责道:

    “你们整天在想些什么?一个个想的就是哄朕开心,就没一个说实话、干正事的!”

    周氏陡然被训斥,吓得噗通跪在地上,都忘记了辩解。

    崇祯披衣站起来,冒火连天:“整天就祥瑞过去,祥瑞过来,啊,就没有一个说实话的,可恨可恨……还有你们,你们在后宫能不能消停点?春哥儿才几岁?还不到两岁,你说他把蒙学都上完了,简直是混账话。传出去谁信啊?”

    “你们这些妇人,老老实实地就给朕呆在宫中,不要东想西想的,不要瞎搞东西来哄朕开心!”

    崇祯迁怒于她,连珠炮似的一阵数落,斥得周氏泪流涟涟、不停称罪。

    便宜爹不相信他生了个天才,那有什么办法呢?只能先去看看宫里原有的书籍,聊胜于无。在这段时间里,他想尽办法,到处乱串。但是每次都被随侍及时抓回。

    把几座已知宫殿都逛遍了之后,翻到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从西洋传来的怀表、望远镜等,自然是仗着恩宠,顺到自己手中。他决定:山不就我,我去就山。

    在便宜爹那里他得到了无上的宠爱,当皇帝在乾清宫批阅奏章时,唯有他可以跑过去“打扰”。

    事实上,朱正廷也极少过去。因为他也不是演戏的戏精,谁耐烦整天对着一个死人脸演小孩呢?

    经过通传后,来到便宜爹的办公室。一眼就看见埋在文山案牍之中的朱爹。

    默默地在心里叹了口气,然后做好心理建设,摆出一两岁孩童应有的姿态,爬上御座。站在身边的王德化准备伸手抱他,却被朱由检一把抱过,仔细打量,然后细细地嘘寒问暖了一番,随后把他放在一边玩去。

    朱正廷眼明手快,抓住一份奏章就不放。

    “哎哎哎……”王德化忙不迭地地伸手去抓。

    “春哥儿,别调皮!”朱由检佯装恼怒,也要去夺回来。

    “庚午……天……干……数县绝收……灾……人相食……”朱正廷断断续续地将奏章里的念了出来。

    “别闹,”朱由检准备打儿子的小屁股了,突然反应过来,“嗯?你刚才在念什么?”

    朱正廷随即又对着奏章念起来,捡其中比较简单的字句慢慢念。

    “起……民变……十万……求……粮……”

    念着念着,朱由检的脸色变了,他一把掰过太子,严厉到凶狠地质问道:“说,到底是谁指使你来的?”

    朱正廷没想到崇祯疑心病到了这种程度,当然警惕性高也是一个优点。他能够镇定自若地说是自己想来的吗?不行,多智近妖不是这样用的。

    不亏是心理素质过硬的老姜,朱正廷立即嚎哭起来,声浪直冲云霄。

    王德化见皇爷的脸色阴沉到要滴水,赶紧跪下禀报:

    “皇爷,太子殿下真的认字,前不久还是皇爷您恩准内书堂给殿下开蒙呢。”

    恍惚了一下,朱由检他咬牙切齿地说:“才开蒙几天,就能念奏章了?啊?你们是不是还要找个更蹩脚的谎话来蒙蔽朕啊?一个二个是不是要气死朕?”

    王德化吓得瑟瑟发抖,立即跪下请罪。

    虽然他也觉得太子聪慧得不可思议,但是也并不觉得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毕竟明朝经常出神童,说不定太子就是天才啊。

    那个,说太子是天才,难道也要杀头吗?

    看着便宜爹又要将糜烂国事带来的痛苦和愤懑迁怒给身边人,朱正廷当机立断,超常发挥,在危急之下,飙戏飙出了他人生的一个高度:

    “呜呜……我要爹,爹来教,春哥儿要爹爹教……”

    他一边在心里唾弃自己好不要脸,一边卖力哭闹,口齿清楚地反复喊叫着要这个眼瞎的朱爹教他。

    “胡闹!朕每天要处理国事,哪里有时间教你?”果不其然,朱由检马上被带走注意力,重点从众人欺骗他,变成了没有时间教儿子。

    王德化的脑子转得快,也特别敏感,他意识到皇爷只是为难在没有时间,而不是不想亲自教导太子。

    于是,他马上插一句:“皇爷,太子是龙子,天纵奇才、聪明睿智,一般的凡夫俗子哪里有能力去教导他呢?”

    这个马屁拍得有点臭。朱由检作为信王藩突然继统,他本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这个……应该是别人来教导他,而不是他去教导别人。

    但是在大太监面前,好面子的他,能够说他自己没有能力教导儿子吗?

    必须不能啊!

    朱由检决定拿出半个时辰,浪费这一点点时间,在儿子面前树立自己的权威。

    他把奏章推开,让王德化从书架上拿来一本《诗经》。他想,诗经毕竟是诗歌,应该稍微有趣一点,还有,让他讲《尚书》和《周礼》,他也有点困难……

    朱正廷耐着性子,听着他念《关雎》,终于念完了,然后开始讲注释,注释也讲完了,让他跟着念一遍时,朱正廷决定还是抓紧时间,大家不要浪费彼此时间了。于是他噼里啪啦、一字不差地念完了《关雎》。

    便宜爹的表情裂开了,他难以置信,愣怔了半天,他迅速翻到《商颂》,指着书本,一个字一个字地念了一遍。朱正廷不等他念注释,又叽里呱啦念了一遍。

    难道之前有人教过太子《诗经》?朱由检起了好胜之心,他叫王德化抽来一本宋人的《梦溪笔谈》。这本书又不是经书,不可能有人专门去教太子。他随即翻开一页,翻到《象数》一文,这篇谈论天文历法的,如无必要,读书人都不会去读的。

    《梦溪笔谈》他的确没有读过,不过这些文字,即便是繁体字、异体字、他也能连猜带蒙认出来。再加上便宜爹先用凤阳官话念过了一遍,他就照着念就完事了。

    朱由检这才相信,后宫说的是真的,他的长子,真的是天才,教一遍的字就认识,说得出、也写得来。

    “啊啊啊,好皇儿,朕的好皇儿!”朱爹开怀大笑起来,发现自己家的子女天资绝伦,高兴也是人之常情。

    性格急躁的他,立即开始筹划起来。

    “朕的皇儿,是一块难得的璞玉,必须得找最好的师傅来,好好培养春哥儿。”

    王德化一看这个可是一个天大的好机会,他旋即脑子里就出现了好几个关系要好的朝臣,想要推荐上去。

    但是朱由检可不想听他呱噪。他就像一个年轻的父母,迫不及待想要在朋友圈炫耀自己孩子。他故意下旨要求内阁商议太子的老师,结果没想到,内阁一干人等给了兴冲冲的他一盆冷水。

    “陛下,国事为重,国朝人才奇缺,不要将人才困于东宫,蹉跎岁月。待太子长大后,自然会出阁备属。”

    呃……朱由检被人打了一巴掌一样,可是发作不了,因为他当时也是这样对待周皇后的啊。

    他的愣脾气上来了,他偏要去证明给朝臣们看看,他是对的。

    “春哥儿,明日有大经筵,你跟着来,行否?”

    朱正廷简直要崩溃了,他对古代的办事效率和条条框框束缚已经绝望了。他就是想要找个老师来带他出宫带他飞,怎么就变成了过五关斩六将的难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