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好汉劫 » 第九章:一笔风流债

第九章:一笔风流债

    杨家将的故事杨志可是耳熟能详,比如说,杨文广比武选贤,刀劈王伦,跟着母亲穆桂英,收复瓦桥三关。

    后来父亲杨宗保征夏战死,佘太君挂帅,十二寡妇征西,得胜回朝。

    后来藩王李青造反,穆桂英挂帅,杨文广是先锋,朱茶关被吴金定活捉,两人私定终身,后来和呼延庆一起平定李青。

    再后来南天王侬智高造反,杨文广平乱,兵困蒙云关,狄杨两家合兵,平定侬智高。

    再后来讨伐南闽王,打下福梁城,被封为太平王,皇帝还将百花公主嫁给了杨文广。

    杨志看的评书演义多了,在他心里,杨文广就是文武双全,英俊潇洒的武将,还娶了十几个老婆,简直就是人生赢家。

    怎么也想不到杨文广也会老,老到白发苍苍,这和他心目中的反差也太大了。

    这就是他爹,大他五十多岁的爹,太出乎意料了。

    如果说老爹是包拯包黑子,可能他还会接受,起码品种纯正,可现在却是这么一个白胡子老头。

    现在想想看,从通渭堡和他说的那些话,打听他母亲的消息,还有把杨士杰的白龙马给了他,把祖传宝刀给了他,还让杨怀玉教他武艺,把所有的细节一连贯,得出一个结论:杨文广早就知道杨志是他的私生子。

    杨志还傻了吧唧的卖乖,没想到眼前的干爹就是他朝思暮想的亲爹。

    这也太狗血剧了。

    原来历史和评书演义不是一回事。

    都是让小说家给害的,自己看书看成了书呆子,脑子不转弯。

    太突然了,杨志呆若木鸡,脑子一分钟转七十二圈也没理出个头绪,不行,得当面问一下老头子。

    杨志一把推开杨士杰,便朝书房跑去。

    杨士杰以为杨志去爷爷那儿告他的状,或者又去哄骗老爷子,便紧跟着去了。

    到了书房门口,杨志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推门进去了。

    杨文广正在看书,听见门响,怒道:“谁让你进来的?”

    原来老爷子看书最烦别人打搅。

    抬头一看是杨志,老爷子像变了个人,和颜悦色道:“杨志呀,找干爹有什么事?”

    杨志紧盯着老爷子,半响没说话。

    把老爷子盯的挺尴尬的,便招呼道:“坐下慢慢说,谁欺负你了?干爹打断他的狗腿”。

    杨士杰正在门外听着呢,心里咯登一下,心说,完了,爷爷鬼迷心窍,中了黑无常的毒了。

    可他不敢进去,他知道爷爷的脾气。

    杨志呢,把腰间宝刀解下来,往书桌上一放,平平地说:“老爷,我想搬出去”。

    杨文广一愣,明白了。

    纸包不住火呀。

    老爷子也紧盯着杨志:“你都知道了?”

    杨志咬着嘴唇,点点头。

    老爷子叹了口气,“唉,老夫对不住你们娘俩。当年因为受伤,流落到那堡子里,是你母亲救了我,我是真心感激她。可我不能陪她在那破堡子里残老终生,又不能带她出来,连我自己都朝不保夕,你能理解爹的难处吗?”

    停顿一下,老爷子又自言自语道:“直到在通渭堡,我看到了那个玉坠,那是我留给你母亲的信物,我才知道她有了孩子,并辛辛苦苦拉扯大,为我们老杨家又留下一支血脉,可惜我的白牡丹就这么走了,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老爷子擦了一下眼睛,“本来我想认你,可你能接受我这个父亲吗?还有我这家里,老老小小几十口,她们能轻易接受你吗?你不知道爹心里有多难”。

    老爷子又停顿了一下,“你不要怪爹,这都是命。事到如今,说什么也晚了,我只有好好补偿你,让你能够学得一身本事,建功立业,到时候才能堂堂正正认祖归宗”。

    杨士杰在窗外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彻底懵了,连忙悄悄撤退,跑到内宅找他奶奶去了。

    杨志早将杨士杰的事给忘了,心乱如麻,便道:“老爷,我想搬出去住,让我静一静”。

    杨文广点点头,“也好,近有密报说甘谷寨附近,常有西夏细作出没,知寨花狐貂蒋平是个酒鬼,老夫怕他饮酒误事,你去他那里协防,先做个马军军使,待有军功,我再提拔你,也堵了别人的口舌”。

    杨志不置可否,只说了句:“我去准备一下”。

    杨文广点点头,目送杨志出去。

    老头子得为自己欠下的风流债买单呀。

    正胡思乱想呢,听见外面有脚步声,往外一看,好家伙,杨老夫人带着丫环婆子一堆人,兴师问罪来了。

    好在老太太也觉的家丑不可外扬,便让丫环婆子在外面候着,独自进了书房。

    老爷子便问了,“夫人,有何事?”

    老太太将书房瞅了个遍,“我来看看你那宝贝儿子”。

    这话也不对味呀。

    老爷子知道事已败露,便问道:“你都知道了?”

    “没有不透风的墙”,老太太气呼呼道:“真不知道你在外面还有多少事瞒着我”。

    “老夫一生,南征北战,在外面闯荡,难免心里空虚,所以”,老爷子挺有理的。

    “男人嘛,三妻四妾,我也管不了。可这凭空冒出个儿子,还那么黑,脸上老大块胎记,一看就是倒霉相,能是你的种吗?”老太太也真会说。

    老爷子急了:“牛生麒麟猪生象,有我留的玉坠为证,咱不能薄情寡义,再说这母子俩也够命苦的,孩子他妈也被马贼杀了,是我对不起人家”。

    “哟,看把你急的”,老太太又说了,“你说这些我都不管,但有一点,他无论如何不能进咱老杨家的门”

    “为什么?”老爷子不服气。

    “名不正,言不顺,仅凭一个玉坠能证明什么?”老太太说得好像有几分道理。

    “那你想怎样?”老爷子没辙了。

    “把那个黑无常赶出去,把家传的宝刀,还有士杰的宝马给我要回来”,老太太也够狠的。

    老爷子头晃的像拨浪鼓,“使不得,使不得。你容不下他,我能理解,让他到外面住,可以,免得大家尴尬。可是要把刀呀,马呀,要回来,我可办不到,毕竟娃娃救了我父子两条命。再则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男子汉大丈夫,说话算话,岂能出尔反尔,你叫我这老脸往那搁”。

    “好吧,就依老爷”,老太太挺通情达理的,“就这么定了,权当认个干儿,我也不为难你,你也别让我难堪,老夫老妻了,各退一步”。

    老太太说完,便带上丫环婆子走了。

    杨文广长嘘了口气,暂时也只能这么办了。

    这时候,杨志背着包裹过来辞行。

    杨文广让他坐下,提笔给甘谷寨知寨蒋平写了份公文,用了花押印章,交给杨志。

    “杨志呀,你要搬出去,干爹就不留你了,你去甘谷寨,当马军军使,以后有机会,慢慢升迁,只要你功成名就,就能堂堂正正走进杨府”,到底是官场上的人,老爷子说得有条有理。

    杨志不说话,只是点点头。

    老爷子又说了:“礼多人不怪,你先去后宅跟你干娘辞行,我呢,让帐房给你取五十两银子,路上用的着”。

    杨志实在不好驳老爷子的面子,便又点点头。

    出了书房,来到后宅。杨志在老太太屋外,说道:“杨志向干娘辞行”。

    杨老夫人正在和孙子杨士杰说话呢,听见外面动静,便对孙子说:“老身不想见这个黑小子,你对付几句,让他走吧”。

    说完,老夫人便去了后堂。

    杨士杰因为奶奶没要回宝马和宝刀,便要亲自讨要。可奶奶说了,人家救了咱家两条命,实在不好把事做绝。因此上老大郁闷。

    见奶奶不想见杨志,杨士杰便想趁机羞辱一下杨志,便叫他进来。

    杨志进屋,不见老太太,只有杨士杰,一时好尴尬。

    “我来向干娘辞行”,杨志不想和他纠缠。

    杨士杰冷冷地盯着他,嘴角露出不易察觉的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