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好汉劫 » 第十章:碧玺手串

第十章:碧玺手串

    杨士杰说了:“你想见我奶奶,我奶奶可不想见你。你要走,马上走,走的越远越好,不过,你得把祖传的宝刀和白龙马给我留下”。

    听他说话咄咄逼人,杨志也不示弱,“可以,不过要干爹亲自跟我要,你还不够格”。

    说完,他扭头便走。

    杨士杰这个气呀。

    忽然瞥见杨老夫人落下的碧玺手串,杨士杰有了主意,收起手串,便出去找一个人。

    谁呀?刘二。

    刘二本来是杨士杰的副将,上次在通渭堡因为扫帚兵的事被杨文广提升为贴身侍卫,可是又因为赌博,让刺客钻了空子,挨了三十军棍,这回也跟杨士杰一起回来了。

    杨士杰叫人找来刘二,将手串塞给刘二,如此这般,这般如此,附耳叮嘱。

    刘二点头哈腰,一溜烟跑去门房。

    杨志离了后宅,刚要出府,就被管家叫住,相跟着去帐房领了五十两银子,这也得签字画押呀。

    耽搁了一会儿,这才牵了马来到门房这儿。

    刘二从门房里出来,做揖道:“哟,小爷,您这是上那呀”。

    杨志见是他,也算半个熟人,便说:“我要去甘谷寨当差”。

    刘二一把拉住杨志的包袱,“不着急,来进来喝口茶。哟,这沉甸甸的,装着啥宝贝呢”。

    “也没啥,几件换洗衣服,还有干爹给的盘缠”,杨志心情不好,懒得和他多说,便要走。

    “好像是大锭银子,拿这么多路上可不安全,兄弟这儿有些散碎银子,换给你,花起来方便些”,刘二往沟里带他呢。

    杨志不知道呀,觉得有些道理,便说:“那就麻烦老哥给咱换成碎银子”。

    刘二说了,“自家兄弟,用不着客气,我看看这大锭银子有多少,好给你兑换”。

    杨志便解开包袱了,让刘二看,他还不知道江湖险恶,人心叵测。

    “哟,那么大锭银子,有五十两吧?”刘二啧啧惊叹。

    “这是干爹给的盘缠”,杨志心里烦,懒的废话。

    管家也说了,“是了,刚从帐房领的”。

    “呀,怎么还有一个玉串,这可值钱了”,刘二一惊一乍,从衣服下面摸出一个碧玺手串。

    杨志傻眼了,“这,这不是我的东西”。

    刘二狡黠一笑:“不是你的,那它就是偷来的了”。

    “你不要诬陷我,我从来不干这下三滥的事”,杨志义正言辞。

    “这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东西是从你包里拿出的,我还栽脏你不成”,刘二扯着嗓子,挺得意的。

    正说呢,杨老夫人引着一帮人过来了。

    杨士杰边走边说:“奶奶不要着急,咱慢慢找”。

    “能不着急吗?那碧玺手串跟了奶奶几十年了,咋就一会儿功夫不见了呢,赶紧问一下管家,有没有生人进来”,老夫人很着急,那可是她的宝贝。

    杨士杰说:“刚才也就那个黑无常进来了一下,我还请他喝茶来,不会是他吧,问一下管家,看他走没”。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一看他那个倒霉相,奶奶呀就怕沾晦气”,老太太很偏见。

    见门房人声吵杂,老夫人便走过去,“管家,怎么回事?”

    刘二马上道:“哟,老夫人,可了不得了,我从杨志包袱里发现个手串,那可是女人带的东西,这小子怎么会有,莫不是偷来的”。

    “让老身看看”,杨老夫人从刘二手中接过一看:“这就是老身的那串碧玺手串,正说让管家给我查一下呢,怎么会在杨志包袱里?”

    “这的问他呀”,刘二真会咬人,“杨志呀,老爷老太太可没把你当外人,你怎么就做出这么卑鄙的事来。

    “我没有,是你诬陷我”,杨志才知道中了圈套了。

    杨士杰神气起来了,“果然是家贼难防,来呀,把他给我绑起来,送到府衙”。

    刘二便打招呼几个门卫来捉杨志。

    “干娘,我是被冤枉的”,杨志一边反抗,一边争辩。

    杨老太太不想把事弄大,便说了,“算了算了,东西找到就好,让他去吧,不要再回来了。阿弥陀佛”

    杨仕杰便道:“即然奶奶吩咐了,那就把这黑无常乱捧打出,以后不能再踏进杨府半步”。

    刘二狗仗人势,果真抄起顶门棍,叫道:“杨志,马上滚,不然二爷可就不客气了”。

    杨志这个苦哟,认爹不成,倒背了个偷窃的罪名,他倔强地跺了一下脚,转身就走。

    几个门卫也都狐假虎威,嘲笑着,驱赶着。

    “慢着”,忽然一声断喝,把众人吓了一跳,回头一看,杨文广老爷子来了。

    老爷子绷着脸,过来便问,“怎么回事?”

    杨士杰忙道:“爷爷,刚才呀…”

    “我没问你,杨志,你来说”,老爷子没糊涂呢。

    杨志受屈的抽搐一下鼻子,便道:“刚才我去向干娘辞行,干娘不在,只有士杰在,我便出来了,管家找我,去帐房领了盘缠银两,到了门房口,遇上刘二哥,要给我换成碎银子,说路上不安全,我觉得有道理,便央求他帮忙,没想到打开包袱就发现了干娘的手串,我也不知咋回事,可我真的没拿干娘的东西”。

    杨志委屈的都快哭了。

    杨文广心里已明白了八九分,“孩子,你呀,太单纯了。行走江湖,得多个心眼了,要不被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呢”。

    “刘二,刘二”,老爷子东瞅西看,那有刘二的影子,这小子见势不妙,早溜了。

    “杨志要是偷了东西,还会放在包袱里让人搜吗,分明就是有人栽脏陷害,你们大家说是不是”,老爷子分析的头头是道。

    杨士杰脸红的扭转头,拽了一下奶奶,他也觉得这一招太低级了。

    杨老太太大概也猜出几分了,便打起了圆场,“算了,东西找到了就行了,都散了吧”。

    杨士杰扶着奶奶便往内宅走。

    老爷子盯着她们离去的背影,气的直哼哼,却又无可奈何。

    几个门卫也都知趣地散开了。

    杨志便说:“干爹,这真的不怪我”。

    老爷子点点头:“你还是太年轻了,以后长点心眼”。

    老爷子说完又训起管家来了,“你也是,偌大年纪,就不知道给他拿些碎银子,惹出这么多麻烦”。

    管家忙说:“老爷,帐房没有碎银子”。

    “傻呀,不会去兑换”,老爷子余怒未消。

    管家忙应承着去换成碎银子,交给了杨志。

    杨志这才跟老爷子道别,跨马执刀,背上行李,离开了秦州。

    老爷子站在府门口,直到杨志看不见了,还不肯离开。谁也不知道他在想啥。

    甘谷寨离秦州有一百多里,杨志不识路径,边走边打听,来到一个岔道口,看见一个年轻后生,长的细皮嫩肉,眉清目秀的,正蹲在路口发呆呢。

    杨志就纳闷,便过去搭讪,打听甘谷寨怎么走。

    小伙子一听,扑通便给杨志跪下了。

    把杨志吓一跳。

    一打听才知道,小伙子是渭州人氏,名叫李小乙,从小和师妹小兰花青梅竹马,跟着师父靠卖唱小曲为生。

    前几天,师徒三人从渭州转往秦州,半路上李小乙去给师父找水喝,回来时师父被打的半死,师妹小兰花也不见了,一问才知道,刚才遇上甘谷寨的一伙军爷,故意找茬,抢走小兰花,领头的麻脸军爷还把师父痛打一顿。

    师父悲伤过度,吐血而亡。李小乙只好就地将师父草草掩埋。要到甘谷寨找小兰花,可一打听,人家说那里的官军就是一窝狼,比马贼还万恶。

    李小乙是个唱小曲的,没别的本事,有冤无处伸,束手无策,只能在这抹眼泪。闲为听说杨志要去甘谷塞,便央求替他找小师妹。

    一听就是那个甘谷寨的步军都头贺麻子,尽干伤天害理的事。

    杨志一心想当大侠,义愤填膺,当下满口答应。

    他让李小乙装成他的跟班,先混进甘谷寨,再见机行事。

    李小乙也没别的办法,便跟上杨志,反正便是死也要和小师妹死一块,他也不管这黑大个是好人坏人。

    于是,杨志和李小乙搭伴而行,一个黑煞神,一个小鲜肉,这反差也忒大了。

    一打听,甘谷寨就在附近,两人便直接找来了。

    寨门口几个守卫拖枪拽刀,拦住不让进。

    杨志便说自己是秦州府来,找知寨蒋平。

    正说呢,从里面走出一个人,谁呀,都头贺麻子,也就是在秦州城外鞭打老军的那个无赖。

    真是冤家路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