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好汉劫 » 第十三章:初生牛犊不怕虎

第十三章:初生牛犊不怕虎

    “不是说把我们几个调往鸡川寨吗?”

    “要去解围那也得人多点呀,这几个人不是去送死吗?”

    “这个花狐貂太狠了,这是看我们几个不顺眼,借刀杀人”。

    “不能去,去了也是送死”。

    “杨都头,人家马军都头手下都是百八十号人,给你这五六个人你就认了呀?”

    “太欺负人了,找花狐貂说理去”。

    众人你言我语,争个不休。

    杨志第一次带队打仗,便让人家给穿小鞋,一时也懵圈了。

    “几位老哥,咱也走了这么远的路程了,再往回去走也不是个事,不如咱先去鸡川寨那边看看情况,准不能见死不救吧”,杨志几乎是在央求了。

    一个老军说:“这也不能怪人家杨都头,他不了解花狐貂是个啥玩意儿,中了人家的圈套了。这儿离鸡川寨也就三五里了,咱悄悄摸过去,看看情况再说”。

    他这么一说,几个老军都不言语了,于是便顺着山路,爬上一道山梁,对面就是鸡川寨。

    杨志便和几个老军伏在山梁丛林中,看对面的动静。

    那鸡川寨长约二三里,石头砌成暗堡,周围草木繁茂,盛产野鸡,故名鸡川寨。寨前便是西夏军的营寨,此刻正在寨前叫阵呢。

    可寨门紧闭,寨上鸦雀无声。

    杨志看得好纳闷,怎么兵临城下,不见动静,不会是守军弃城跑了吧。

    一想那城门紧闭,肯定是不敢应战,杨志不知寨内听详情,因此有些担心。

    忽然一声炮响,鸡川寨寨门大开,杀出一队马军,直至阵前。

    总算有好戏看了,杨志舒了口气,甚至有些兴奋。

    原来一切果如杨志所料。

    文知寨韩羽,年近花甲,本是向来谨慎,只教高筑墙,广积粮,以防马贼侵扰。武知寨高顺,生性高傲,彼此有些不合套。按宋朝军制,以文制武,高顺需听韩羽的。

    前些时有小股马贼流窜附近烧杀劫掠,猖狂至极。

    武知寨高顺年轻气盛憋不住,便带了一帮弟兄去清剿,杀死七八个马贼,其余尽皆逃窜,大获全胜。

    韩羽记下高顺功劳,并上报州府。

    还没高兴两天,大队马贼便来报复,为首的名叫野狐耶忽,人送外号金钱豹,此人有些本事,纠集起三百多马贼,立誓要血洗鸡Ill寨,报仇血恨。

    知寨韩羽不敢轻敌,一面教严防死守,一面差人到甘谷寨求救兵,以图里迎外合,力挫贼兵。

    耶忽便在寨前叫战,没想到寨门紧闭,无人应战。

    耶忽便叫攻城,奈何那寨墙高耸,四围绝壁,根本无法攻打。

    于是耶忽便叫扎下营寨,一面继续骂阵,一面教人打造云梯,准备伺机攻城。

    宋营马军都头高顺便嫌知寨韩羽胆小怕事,执意讨战。

    韩羽拗不过他,只得教他点齐二百多马军,出寨迎敌。

    临行前千叮咛万嘱咐,可高顺好大喜功,懒的听他啰嗦。

    寨门一开,二百马军潮水般涌了出来。

    耶忽见宋军杀出,不由喜出望处,他才怕耽搁久了,别处援兵到了,四面受敌那就麻烦了,故求速战速决。

    高顺顶盔贯甲,跨下一匹青鬃马,手中一杆点钢枪,一马当先冲至阵前,大吼道:

    “番贼休要猖狂,看小爷取尔性命”

    耶忽头戴绂笠,身穿紧服,外罩豹皮坎肩,手中一把大砍刀,迎上前来,大吼道:

    “大兵压境,尔等已成瓫中之鳖,还不投降,更待何时?”

    高顺大怒,再不多言,举枪便刺。

    耶忽以刀相迎。

    两人枪来刀往,一口气十来个回合。

    耶忽向来瞧不起宋人,以为都是些软弱可欺的胆小鬼,没想到今日遇上硬茬,这高顺也不是省油的灯。

    耶忽心生计,佯装不敌,虚晃一刀,拨马便走。

    高顺不知是计,求功心切,大吼一声:“番贼,那里走”,催马便追。

    耶忽见他欺近,从怀里摸出个小包来,回手便撒,正撒在高顺脸上。

    原来包里包的是一把石灰。

    高顺叫声:“不好”,便去揉眼。

    耶忽瞅准机会,回头便是一刀。

    可怜高顺,连招架的机会都没有,便被斩于马下。

    耶忽振臂一呼,“弟兄们,杀呀”。

    马贼们见首战告捷,士气大振,打着唿哨,纵马横刀便冲杀过来。

    兵助将胆,将助兵威。高顺一死,手中马军无不惊慌,眼见马贼杀来,只得仓皇应战。

    有些马军欲逃回鸡川寨,怎奈寨门紧闭,知寨韩羽怕马贼番兵混进来,因此叫关了寨门。

    这下可惨了,人心不稳,勉强应战,一会儿功夫,宋军也死伤半数。

    叫喊声、哀嚎声响成一片。

    杨志在对面山阜处看的明白,一看形势逆转,不由大惊。

    忽见西夏人的粮草垛,杨志有了主意,便叫那几个老军迂回到番营外围,那里有马贼的粮草,只教他们去放把火。

    这几个老军会意,便悄悄的溜过山梁,慢慢靠近那些粮草垛,打着火折子,顿时草垛子便着了。

    当时还刮着西北风,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刹时连同帐蓬营寨全都着了,连成一片火海。

    耶忽正杀得眼红呢,忽见营寨起火,大惊失色,知有变故,便要去看究竟。

    忽然杀来一员黑脸小将,骑着白龙马,手舞宝刀,冲杀过来,大吼道:“杨家将在此,拿命来”。

    如同天降神兵,不由分说,抡刀便砍,那些番兵马贼一听杨家将,先自软了半截,纷纷避让。

    来者正是杨志。

    前些时跟着杨怀玉学了刀法马术,此回总算用上了派场,宝刀抡开,连劈带砍,番兵死伤大片。

    耶忽一听是杨家将来了,心中一阵紧张,也不知来了多少援兵。硬着头皮,迎过来,大喝道:“来者何人?”

    “你家小爷青面兽杨志”,这黑小子边说边砍。

    耶忽也没听说过什么杨志马志,只看到这黑小子刀法精湛娴熟,手狠力大,因此不敢小觑,纵马抡刀便砍。

    战了三五合,那耶忽不想恋战,故技重施,假装不敌,虚晃一刀便走。

    杨志早在山阜处,便看到这番将用石灰做暗器,杀了高顺,因此上小心谨慎,一边虚张声势,大叫:“番贼那里逃”,一边取出弓箭,瞄准耶忽便射过去了。

    耶忽一门心思想暗伤杨志,从怀里摸出只灰包,只等宋将靠近,然后…

    可惜已经没有然后了,杨志一箭,正中耶忽肩胛,这小子痛的大叫一声,落荒逃窜。

    番营火起,那些马贼番将无不惶恐,又来这么个黑煞神,那有心思恋战,纷纷逃遁。

    宋营马军本来败局已定,只求逃生,忽然间来了这么个救星,士气大振,人人竞勇,人人争先。

    这战局立刻便扭转过来。

    知寨韩羽在暗堡内看得分明,眼见西夏人大败而逃,即命大开寨门,寨中大小官差士卒一齐杀出,还不忘放声马后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