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好汉劫 » 第三十五章:争夺武状元

第三十五章:争夺武状元

    那老头看到杨志,也觉得面熟,便道:“小官人面带喜色,印堂发亮,必有好运,来来来,老汉与你算上一卦”。

    “杨兄弟休信他那一套,全是骗人的把戏”,折可适不屑一顾。

    “心诚则灵”,老头儿白了他一眼,“当心祸从口出”。

    听得玄虚,杨志又接捺不住,便想开个玩笑,“老爷子,我也曾学过奇门异遁,麻衣神相,先给你算一卦吧”。

    老头儿听着新鲜,这是要踢场子咋的,我不信你能算过我,便满不在乎的点点头。

    杨志煞有介事地端详着老头,“老爷子姓姜”。

    “废话,这不招牌上写着姜半仙吗?”老头儿乐了。

    “你有个儿子叫姜大头”。

    老头儿一愣,这下猜得准,便有些纳闷了。

    “你是姜子牙八十一代孙”,杨志便把小时侯在隔避老姜头家听的话说出来。

    姜半仙一听,越发惊讶,这叫话他是对别人吹牛时说的,这么这后生全知道?

    “哟,这位小官人真乃神人也。老汉佩服的紧呢,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可语于外人知,要不让赵官家知道了,请我出山,我该咋办?”这姜半仙也真能装。

    杨志便问:“那你给我算算吧?”

    “小官人是天罡星出世,目下运道正旺,求官魁首,谋事可成”,姜半仙说的挺认真。

    “官家武科开考,你看我能争第几?”杨志便问。

    姜半仙看了面相看手相,连声道:“黑虎星下凡,当然是武状元了”。

    “要是中不了,俺可找你麻烦”,杨志有些不信。

    姜半仙用朱砂在他胳膊上点了一下道:“七天之内,不是擦掉,保你一举夺魁”。

    折克适道:“到时候要是夺不了魁,咱便拆他的摊子”。

    “这位小官人日后官运亨通,功业巨伟,只是目下有些坎坎,要不要老汉破解?”姜半仙盯着折可适。

    折可适笑道:“小爷懒的听你啰嗦”,便拉起杨志便走。

    背后听得那姜半仙嘟囔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七天以后,便是武举开科。

    各路州府县的应试者经过筛选举荐,都聚到东京汴梁。

    共有一百人参加武科比试,由武卫上将军郭逵主持。

    杨志和折可适经韩琦推荐,也直接加入到比试中。

    百名举子分为甲乙两队,经过骑射、技击、角力,谋略等层层决逐,那杨志和折可适竟分别列于甲乙两队魁首。

    杨志和折可适回到韩府,见过韩琦。

    韩琦闻听大喜,叮嘱道:“折家和杨家皆累世将略,名著西北,此回比武,不比寻常,即要尽心尽力,又要不失和气,败不馁,胜不骄,日后保家卫国,光宗耀祖,名垂青史”。

    二人满口应承,期待次日一决高下。

    第二天,杨志和折可适早早起来,准备停当,来向韩琦辞行。

    韩琦道:“今日殿试,皇帝亲自把关,你二人切要谨慎,不可失了礼数”。

    二人应允,即相从直奔武成王庙。

    一路上,两个后生互相夸口。

    杨志道:“姜半仙说了此回武状元非我莫属”。

    “休听他瞎说,天机不可泄露,他不过是见你圆滑,送你人情。今日俺倒要争这口气,拨了头筹,砸了他的卦摊”,折可适不服气道。

    这两个小后生生龙活虎,一直来到武成王庙,见过主考官武卫上将军郭逵及其它四位副主考。

    这时皇帝的銮驾到了,众人忙起身庙外接驾。

    神宗皇帝见这一黑一白两员小将,甚是威武,便勉励几句。

    众人进武成王庙给姜尚供像上香礼拜,杨志总觉得那武圣像和姜半仙长相很相似。

    君臣依尊卑列座。

    郭逵便讲了比赛规则和禁忌,还是骑射、技击、角力、谋略四项。

    二人便写了保证书。

    锣声一响,骑射比赛开始。

    杨志一马当先,至那较场前,备好弓箭。

    折可适正要上马,忽然肚子里翻江倒海,便要如厕。

    郭逵准许。

    折可适去了茅房,屁事没有,可一回来走到马前,肚子里又折腾开了,去了茅房肚子又没事了,回来肚子又难受了,如此三四番,弄得折可适很狼狈。

    过了半个多时辰,依然如故。

    神宗皇帝坐不住了,便问怎么回事,郭逵只好实话实说。

    神宗觉得不可思议,便叫折可适上前回话,因为折家在大宋朝也是历代功勋,不可能欺君做假,便传太医看了,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唯一的解释是折可适可能冲撞了那方神煞。

    这还怎么比。

    折可适便叩首道:“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想来是武成王先师怕我兄弟二人为争功名,伤了和气,因此不让较量。臣甘愿服输,杨志兄弟可为今科武状元”。

    “这可不成”,杨志也不甘落个让字,“折兄曾与我交过手,自以为还胜我一筹,此回武状元该是折兄”。

    神宗一时犹豫,便叫郭逵裁决。

    郭逵道:“臣主持武试,折可冲骑射娴熟,技击敏捷,角力沉稳,谋略精深,乃将种也。杨志虽不逊色,到底出身差些,长相不喜,臣以为还是折可冲当为魁首”。

    那神宗皇帝也喜欢折可冲英武,杨志的确面相有些晦气,便道:“卿言不无道理,况且杨志也说折可冲胜他一筹,折可冲心胸坦荡,肚量宽洪,为了弟兄和睦,甘心屈就,真乃难得。折可冲,其名也霸气,折了都要向前冲,此乃何等的气魄”,他看了看其它几位副考,那些人早看出皇帝的意思了,纷纷点头。

    就等杨志自己顺坡下驴了。

    这明显就是偏袒吗?就因为杨志长得丑,就差别对待?

    杨志犟劲上来了,直着脖子不说话。

    倒是折可冲坚决不授道:“言不正,则名不顺。武状元不过是个虚名,我兄弟决不会为争一个虚名而争得头破血流。如今国家正值用人之机,举贤任能,必得公正无偏方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神宗感叹道:“卿果然能顾全大局,不图名利。天意如此,不必再争,朕便特谕杨志与折可冲二人皆为今科武状元。你二人却要同心同德,为大宋社稷出力”。

    当下便赐了金花绶带,龟袋锦袍。

    二人谢主隆恩,满心欢喜,辞了圣驾,游街夸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