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长调胆剑篇 » 第十五章 剑意游走

第十五章 剑意游走

    金属穿透人体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

    这样的问题不像是岭右白云会问出来的问题,更不像是甲癸癸首会问出来的问题。

    擅长杀人的人,对此都应该非常熟悉才对,甚至有自己习惯的,将自己手中的金属,送入敌手身体的位置。

    如果你遇到的是苗白云,他会习惯从侧方插入你的咽喉,而如果你不幸遇见了癸首,同样的铁片会送入你的心口。

    也有一些高手会特意在固定的位置穿透人体,甚至有时候那个位置并不是这次宰杀的致命的位置。

    或许是由于变态的爱好,穿透人体的不同位置的手感不同,或许为了掩藏自己真正的杀招,事后刻意地补刀,又或许是为了让对方未动手先胆寒,下意识地保护特定位置,动起手来就会被约束手脚。

    比如甲癸的甲首,就喜欢在人腹中部神阙穴的两侧魂舍穴制造足以致命的伤口,由此人们给予他“归魂”的绰号,“归魂”曲客。

    玄白夜将第一根银针插入癸首的身体的时候,癸首听到了针穿入气球的声音,当然不是气球爆炸的那种声音,而是清脆的一声“啪嗒”后,不住漏气的声音。

    之后,漏气的位置越来越多,有时候是一个一个增加的,有时候的两个三个甚至更多,同时出现的,不知道对方是怎么筹划的,居然在一个充满气的气球里扎出这么多透气口都没有导致爆炸。

    用这种方法杀人,感觉一定不一样吧,有机会一定要向这位大夫讨教讨教,如果事后他还能活着的话。癸首如斯想者。

    与此同时,癸首越发确定,这些银针,绝不是什么普通的医用银针。

    这些银针,绝对是一柄剑。

    就是不知道属于山玄系,还是水苍系。

    以灵动跳跃来说,类似水苍系,但是居然可以吸收排出这么多剑意,又像是山玄系的特征。

    人族剑制多是承袭自玄柳山庄,具体来说,以三代东君的佩剑为原剑标制。

    三代东君玄忘机有两柄剑,一柄唤作山玄剑,剑长三尺四寸,剑身宽,剑脊厚,重而有力,以山玄剑为代表衍生出的剑系称为山玄系,最擅长拍和砍;另一柄唤作水苍剑,剑长三尺七寸,剑身狭长,锋锐且轻灵,以水苍剑为代表衍生出的剑系称为水苍系,最擅长刺和割。

    虽然千年来双系多有衍变,生出各种变体,但是最主要的剑制还是承袭自两柄原剑。玄柳山庄历代培养子弟更是严格遵守原剑制式,弟子十六岁下山前只允许使用原剑制式的佩剑,只允许保持生阶修为不得突破士阶,下山游历后也只有突破到卿阶,才算勉强达到标准,允许为自己找到的剑道重新铸剑。

    癸首也无法判断出玄白夜这柄剑的类别,或许只有当银针并剑现出原形的时候,或者玄白夜使出剑招的时候,他才能得窥一二真相吧。

    真是舒服啊。癸首感觉到体内剑意的流逝,卡在经脉和肌肉伤口里的那些刺一根一根地溶解,被拔除,撑爆的痒变成完全的痛。

    真是痛快啊。

    他甚至希望这样的过程可以持续得久一些。

    可惜,任务还是要完成的。

    他突然握紧玄白夜扣着他的双手。

    然后,剑意奔涌,以十倍的速度往玄白夜体内灌去。

    ……

    ……

    当癸首主动握住玄白夜的手的时候,玄白夜心中是喜悦的。

    这么快病人就可以动了?看来要维持他的性命的难度比自己心中想的要简单不少,反正,这次治疗的目的只是保命,以他目前的修为,根本没有办法根治这样的剑意冲突。

    可是,为什么剑意奔涌的速度加快了这么多。

    银针的摇晃幅度越来越大,甚至不少银针都出现了脱离的倾向,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才能保持持针的稳定。

    该怎么办呢?没有时间去思考如何缓解剑意的涌入,解决办法却是显而易见的,缓解剑意的涌入,或者加大银针的分量。

    只是双手被对方牢牢握住,根本没有办法去打开药箱里的针匣,取出剩下的银针来。

    玄白夜捏了捏对方的手,示意癸首松开,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转头看向四周,四周已经依托银针和剑意构建出一道密闭的领域,他的嘴里含着那块黑色物体没有办法说话,只能看见祝之先和其他侍从静静站在远方看着这里,小乞儿为什么要拔出剑往这里冲,好在被祝之先拦住了,不然一定会被剑意所伤。

    看来只能尝试缓冲剑意流了。

    如此汹涌的流体根本无法在体内堵截,分流吗?哪儿还与多余的经脉可以分流?只能往体外引导了。

    可是玄白夜只有生阶修为,无法使用离体的剑气托载剑意,玄柳山庄的子弟在十六岁下山前都会把自己的修为限制在生阶,定要在游历一段时间后,不断地用剑,不断地磨砺,才能逐渐找准自己的方向,晋入士阶,成为可以镇守一方的强者。

    射柳阁对生阶的解释是“生者,新生也,生徒也。是以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三合然后生。是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也就是说,生阶是博览广积的过程,,这也是玄柳山庄子弟在山间要完成射柳阁读书、洗剑林拓剑、衍剑林摹碑的原因,若论博观的多而广,哪里可以超过剑道宗地的呢?完成了博览广积,才可以照葫芦画瓢,去使用剑,凝聚剑芒。

    射柳阁对士阶的解释是“推十合一为士,学者由博返约。故云推十合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惟以求其至是也。若一以贯之。则圣人之极致矣。”

    修行者到了士阶,主要精力便用在“博观约取”上,在博观的基础上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道路砥砺前行。这个时候在“生阶”博览博观越多,便越有益,越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约取”,也越能够知道自己适合的道路。而剑道,说到底是实用的技术,由技入道,用是最快最好最稳的方式了。

    也只有“推十合一”、“一以贯之”后,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和道路,剑修才能超出照葫芦画瓢的模仿,真正了解自己的剑,对剑的使用更加熟练,才能放心地让剑芒离体形成剑气。

    想要操纵剑意,必须要有一个剑意的承载物作为中介,借助对承载物的操纵,操纵剑意。

    而想要作为承载物,形于体表的剑芒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剑气。

    射柳阁里的确有不少跨阶用剑的方法,可以让生阶用出剑气,毕竟仅凭生阶实力游历天下,只用剑芒保身太过勉强,千年来玄柳山庄还是有不少的积累,玄白夜甚至记得有几本书里提到过以生阶实力用出卿阶剑罡的方法。

    这也是为什么玄柳山庄往往不会出现年少破入士阶的天才,但是迈入卿阶的年轻人和以弱胜强的高手都很多。

    但是……那些方法都是最后一年的学习内容,而玄白夜……还没有认真研习过。

    这还是玄白夜第一次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甚至他还记得以前有很多次手边翻到了相关方法,可是想着来日方长,没有去细细琢磨和演练。

    手部经脉已经感受到了撑破的疼痛,玄白夜还没有想起现在可以使用的生阶剑气方法。

    《西林杂记》里的那个方法是从手部经脉开始还是从足底经脉开始来着?《剑海泛舟》里那个方法是用双目吸纳还是用口舌吐纳?《黄冈套书》里面那个方法要用到多少行穴轨迹?《天利三十八剑》里面那个方法是不是要提前积累很长时间?

    玄白夜勉力看向癸首,却发现对方的神情异常的冷静,再看向自己的双手,被对方紧紧握住甚至十指入肉,他终于明白,这场医疗事故是对方的蓄谋。

    还好,这样的话,就有了第三种方法了。

    干脆斩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