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影视世界九千岁 » 第26章 放榜

第26章 放榜

    随着这些后备官员都考完,试卷被一一封存起来,这场隆重的殿试也告于段落,陈阳也跟着人群离开了皇宫。

    等众人都走了之后,集英殿反而热闹了起来,韩大相公率先开口道:“官家,臣保举陈阳为今科状元。”

    老包也面色严肃道:“臣附议!”

    赵官家却沉默着未发一言。

    韩大相公急道:“此等文章若还不得状元,那就是科举之不公啊!”

    赵官家却开口道:“朕在想,若此子早生十年,新政也不会就这样失败了。”

    韩大相公激动的说道:“官家,此时也不晚啊,这篇文章中言明了新政为何失败,又针对问题提出了诸多解决办法,甚至有许多让臣都惊为天人的想法,臣觉得若按此法重新实行新政,大宋必将大兴,收复燕云十六州再不是空谈了。”

    正如韩大相公所言,这次殿试的考题就是针对当年庆历新政给出自己的见解与看法。

    这种题在陈阳看来简单无比,简直跟白送的一样,毕竟这样的讨论在后世多不胜数,只是单纯的回答利弊太简单了。

    于是陈阳就给自己加了一些难度,在回答完考题之后,又结合王安石变法与后世明代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之中的优点,总结出现下适合大宋推行的多条政策方法,这才让老皇帝包括韩大相公看了惊为天人。

    赵官家还是有些犹豫不决,眉头紧皱,似乎难以决断,老包也在一旁一言不发。

    韩大相公急道:“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此乃上天赐予我皇宋之秘法,若不能推行开来,岂不是辜负上天?”

    赵官家叹了口气,神情很是落寞的说道:“朕老了!”

    韩大相公一愣,似乎没明白皇上的意思。

    老包这时也说道:“臣也老了!”

    韩大相公突然想到陈阳文章里的一句话,任何变法若没皇帝的鼎力支持都是空谈罢了。

    他一下子明白了老皇帝的意思,是啊,赵官家老了,谁知道还有几年呢!甚至包括老包和他都老了,他们这些经历过庆历新政的老臣们都已经老了,既没有经历也没有时间再推行一次新政了,万一等他们都老去,新皇不想推行新政,岂不是再次重蹈庆历覆辙?

    更何况老皇帝如今只有一子,还只是个4岁多的孩子,身体也并不健硕,之前要不是陈阳相救,如今已经夭折了。

    这继承人的问题都还没解决,现在就想推行新政确实是不妥,韩大相公不知道怎的突然说道:“官家何不过继一个能干的宗室子弟,既能保证皇位稳妥,又能使新政顺利推行!”

    老皇帝狠狠的瞪了韩大相公一眼,要不是现在没什么太好的人选,这会他就想把韩章这个相公给罢免了。

    老子有亲儿子为什么要过继别人的儿子?还有皇位不传自己儿子传给别人的?再说老子只是老了,又不是马上挂了,还能等自己儿子长大的。

    “你二人不可将这张试卷上的内容外传。”说罢拿起试卷拂袖而去。

    韩大相公这会也有些回过神了,不知道当时自己脑子怎么抽风了,能说出那样的话,自己在官家那的好感度估计要-100了。

    老包叹了口气说道:“稚圭,你太急了,我可能看不到那日了,但你还年轻,等个十年又何妨?庆历之所以失败,不就是因为太急了吗?到时伯起已然磨炼成熟,再有你掌控大局,何愁新政不能推行呢!”

    韩大相公也想通了,苦笑道:“我也是一时心急,若是当年能有这篇文章在,范文正公也不会…………”

    陈阳没想到他的一篇文章能够让这几位大佬这么重视,他之前进宫和老皇帝下棋的时候多少也说了一些这方面的见解,只是不如这次这么详细和全面。

    …………………………

    东华门位于皇城东面,是整个宋朝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宫门,再往东则是马行街,一条堪比御街热闹的地方。

    韩章大相公曾经说过:“东华门外唱名状元者乃好男儿!”这给了东华门都赋予了神圣的意义。

    这件事在后来褒贬不一,起因是当时韩章还未拜相的时候,奉命去定州整顿军纪,当时有人来报,说狄青的部将焦用克扣军饷,韩章直接命人把焦用拿下了。

    狄青知道此事后前来求情,因为在宋朝克扣军饷都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大家都这么干,本来狄青以为没事,哪想到韩章新官上任就想拿焦用立威。

    狄青就说道:“焦用有军功,乃是好男儿!”

    韩章冷笑道:“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男儿,此岂得为好儿耶?”

    说完一点面子都没给狄青,直接就把焦用给砍了,至此以后就有了东华门外唱名者方为好男儿的说法。

    这也是当时大宋重文轻武的真实写照,一个立过军功,战场上出生入死的武将,因为克扣一些军饷,说杀就杀。

    反观文官这边,因为在地方上贪污受贿,鱼肉百姓,惹的天怒人怨,老百姓揭竿而起,文官丢下城池就跑。

    这种情况反而无事,只不过换个地方重新做官。真的是两个极端,这也是为何陈阳一定要有进士出身才肯出来做官的原因。

    因为陈阳知道,哪怕他夺回燕云十六州,只要他没有这个进士出身,也不会被文官集团所接纳,即便真的封王了,在这些人眼里也不过是一个贼配军!

    那么什么是东华门唱名呢?这事始于宋太宗,当时科举共取进士二十五人,宋太宗按照名次一一呼出每位进士的名字,这一举动又被称之为临轩唱名,表示皇帝对科举的重视,也被一直延续了下来。

    不过后来因为每科录取的人数太多了,都让皇帝喊出来也不现实,就改为只有一甲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三人是由皇帝亲自念出,其余人都是由官员代为传唤,又称之为传胪。

    放榜这天,东华门外人山人海,不光是考生和自己的家眷等着放榜,还有很多大商人和大地主都等在这。

    这就不得不提一个习俗,叫做榜下捉婿,顾名思义就是放榜这天,汴京城里很多家境殷实且家里有待嫁女儿的人家,都会派人来东华门外等着。

    专门找那些考中的寒门子弟,等一放榜确定其考中之后,直接把人抢了就跑,到家之后再讨论婚事。

    这些人家大多都是大商贾,家里有都是钱,可是没有出一个当官的,就好像风雨中的浮萍,没有根基。

    宋代虽然商人地位有所提升,也可以参加科举,但是在那些豪门显贵眼里,他们也只是蝼蚁一般的人物,说整你就整你,所以这些人都想培养一个自己人能当官。

    但是考科举不是儿戏,没那么容易的,那怎么办呢?可以找个当官的女婿呀!这也就有了榜下捉婿这一出。

    这些寒门子弟家境都不好,又没有什么人脉能认识达官贵人,所以退而求其次和这些大商贾结亲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可以改变家里的现状,以后又能用钱开道,两者可谓是一拍即合。

    所以一般真有这个想法的考生被抢走了也不会如何挣扎,基本上到家谈论一下就把事定下来了,这些人眼光也毒,像陈阳他们这种一看就是世家子弟的他们也不会抢,知道人家也看不上他们,抢了也白抢。

    不一会东华门打开,鸿胪寺的官员就带着一份皇榜出来了,人群也跟着骚动了起来。

    官员咳嗽了几声,清了清嗓子,下面就一片寂静,这官员满意的点了点头,“奉官家旨意,宣读本届科举考生名单,三甲第八十八名许德文,第八十七名…………赐同进士出身,二甲第二十名…………赐进士出身。一甲第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二名……第一名陈阳,赐进士及第。

    请各位明日一早与集英殿集合,官家在那里等你们。”

    官员说完就让人把榜单贴了起来,呼啦啦的一群人就围了过去,这宣读榜单的官员声音太小,很多人听不清楚,而且也有重名的,很多人都不确定,只有榜单上才会详细的写清楚祖籍哪里,名字什么。

    “啊!我中了,我中了三甲第二十名!”

    “快来人,抢走!”

    “你们干什么?放开我!”

    “贤婿莫慌,咱们回家再说。”

    “我也中了,我是二甲。”

    “快快,抢这个,这个是二甲!”

    “老李,你别跟我抢,这个是我先看上的。”

    “你女儿那么丑,他肯定看不上,还是让给我吧!”

    “你放屁!”

    周围乱哄哄的一片,但凡有人说自己中了,呼啦啦就是一群人上去抢人,抢到就跑。

    陈阳看着有意思,也大喊道:“啊!我中了一甲第一名,我是状元郎了。”

    周围突然一片安静,接着又重新热闹起来,陈阳想象中的哄抢并没有到来,大家理都没理他,该抢人的抢人,该看榜的看榜。

    陈阳愣住了,这是怎么回事?

    这时远处有声音传来:“这人也挺可怜的,想考中都想疯了,还说自己是状元,小小年纪的,可惜了!”

    “谁说不是呢!不过哪次放榜不疯几个呢?也都习惯了,就是往年都是些屡考不中的老头,这么年轻就疯了的还是第一次见。”

    陈阳顿时满头黑线,这是什么世道,说实话怎么就没人信呢?还有没有道德了,人与人之间就不能多点信任吗?

    身旁的胖哥儿和盛长柏紧捂着嘴,脸憋的通红,陈阳没好气的道:“想笑就笑吧!别憋坏了身体!”

    “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哎呦哎呦!我肚子疼!”

    陈阳:你大爷!(*・ω・)✄╰ひ╯

    盛长柏:o((⊙﹏⊙))o

    胖哥儿:Σ(っ°Д°;)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