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沙河烟云 » 二十 八方村比武

二十 八方村比武

    二十八方村比武

    张健细看此人,长得虎背熊腰,鹰鼻鹞眼,嘴角下垂,眉毛倒立,黝黑的脸上带着一股杀气,看出此人非同凡响。杨士迁上前介绍道:“这是我的外甥戴盛奎,刚从沧州孟村远道而来,不懂礼教,言语有所冒犯,请张队长海涵。”

    张健心说既然有人站出来挑战,我们不得不应战,输赢无所谓,让众人开开眼也是一件快事,“既然提出,就请这位兄弟在大家面前表演一番,让大家长长见识。”

    “好!我只听说盛奎枪法好,还没见过他的真功夫,哈哈……,弟兄们,按他要求的准备,我今天也开开眼,哈哈……”马占海大笑,他为自己手下有这样的人才感到高兴,感到骄傲。

    大家步出院外,来倒土山下。

    几个士兵按照戴盛奎的安排,搬来三张八仙桌,将桌子放倒,放在50步之外,并排码放,三个小兵各个手举一盏蜡扦,蜡扦上插着一支点燃的红蜡烛,各自蹲在一张桌子后面,把头埋在桌子里,不时地晃动着手中的蜡扦,蜡烛露在方桌之上。

    安排妥当,戴盛奎向大家抱拳行礼,“小的献丑了。”说完话,拔出腰间的左轮手枪,双手握枪,瞄准蜡火苗,“啪啪啪”连响三枪,再看三支蜡烛,各个被拦腰打断,蜡头掉落到桌下,有的蜡头还在燃烧。

    “好枪法!”大家鼓掌喝彩。

    “不错!”马占海夸道,他心满意足,满脸笑容。

    杨士迁转过脸,笑吟吟地冲小五子道:“这回该瞧你的了,请吧。”

    三盏蜡扦又举起,三支新蜡烛又重新点燃,三个小兵躲在桌子后面,快速地晃动着手中的蜡扦。小五子掏出二十响盒子枪,他心里有谱,心说:俺从小打野兔子出身,早年间,爹爹从关外搞来一支枪,俺少时经常在夜间的坟地里,持枪练习打香火头,这枪打蜡火苗,算不得什么稀奇。

    他丁字步站稳,把手枪在手里掂了掂,单手举枪,瞄准,就听“啪啪啪”三声枪响,再看三支蜡火苗,都被打灭,可蜡头并没掉落在地,大家定睛细看,蜡头未损,只是蜡头上燃烧的蜡芯被打断,有的还在冒着残烟,马占海失声喊道:“哎呀!真是技高一筹啊!”

    在一片欢呼声、喝彩声中,戴盛奎羞愧地低下了头。马莹侠用赞佩的目光望着张健和小五子,心里暗挑大拇指: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啊!

    马增辉和马增强心中暗道:哼!你个戴盛奎白逞了半天能!到了,还是输给了人家。

    “哎呀,没想到他身材瘦小,却有如此神奇的枪法。”马占海手挑大拇指。

    杨士迁接过话,“张队长手下有如此奇才,何愁不退日军。”

    张健回答:“当今抗日是全国百姓的事,只凭一两个能人咋行?得联合一切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能把鬼子赶出中国去。”

    宾主笑着、说着,返回堂屋,重新坐下。马占海道:“我马占海拉起队伍,就是抗日,保一方百姓免受鬼子糟蹋,你刚才所言咱们联手作战,制定作战方案,我举双手赞同,请赐教,咱们咋制定?”

    张健笑道:“不敢说赐教,我想先听听马伯有什么制敌方案?”

    马占海道:“很简单,当鬼子开始进攻沙河南岸时,我们趁其后方空虚,攻打它的后方。”

    张健吃惊地问:“是攻打县城?”

    “不,我们攻打号头庄据点,你有所不知,守号头庄据点的鬼子头目是宫本太郎,此人是我们先锋军的死对头,是他带着人马多次对我们进行扫荡,烧了我们的清真寺,杀害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与其有不共戴天之仇,不灭此人,难解心头之恨!现据点内只有几十个鬼子,其余大部分是伪军,何不趁此良机,实施偷袭,一举拿下!”马占海一捋长髯,咬牙切齿道。

    张健心说:你马占海想得也忒简单了,我得慢慢劝说。他抱拳道:“请马伯原谅我直说,你们的偷袭方案危险太大。”

    杨世迁问:“有何危险?请张队长明之。”

    “你想啊,八方村离号头庄有30里地,攻打它,得先渡过大沙河,现鬼子已封锁了北岸,若绕道过去,得绕到安国境内,途中要经过焦庄,郑章、西柴里、马家庄和鸡鸣台等村庄,要经过许多敌战区,行动大,目标大,很容易被鬼子发现,途中会受到阻击。”张健顿了一下,“你们就是到达了号头庄,也很难偷袭成功,一举拿下。根椐我掌握的情况,据点外有深沟险壑,内有炮楼碉堡,咱们没有大炮、没有长武器,若进行强攻,伤亡一定会很大,不容易攻下。”

    马占海沉吟不语。

    张健继续说道:“号头庄离叮咛店近,敌人肯定会增援,咱们孤军深入,若敌人切断了后路,咋办?”

    张健的最后一句话触痛了马占海,心说:“也是,万一久攻不下,后路被截,岂不损兵折将?甚至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杨士迁道:“其实,我也反对偷袭号头庄,我们的实力单薄啊,正如张队长所言,我们现在是缺枪少炮,难以攻坚,若行之,其风险太大。”他手拈山羊须,问道,“张队长有何妙策?请明示。”

    张健干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子,“我没有什么妙策,我说的也很简单,我想,当鬼子进攻时,我们在沙河南岸正面阻击敌人,你们可以从侧面展开攻击,你看行不?”

    马占海手捋长髯,眯缝着凤眼,仍沉吟不语,他瞟了一眼坐在左边的杨士迁。杨士迁会意,他也干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子,“是这样,我们与日寇有不共戴天之仇,他们烧了我们的清真寺,屠杀我们教的兄弟姐妹。今天日寇来犯,我们岂能坐视,我刚才说了我们实力单薄,怕帮不了忙,反而误了你们的制敌大策。”

    “杨先生,说得那里话,互相帮助总比不帮强,若鬼子攻破了我们的防线,将来你们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张健一针见血点出了要害。

    “那是,那是,刚才我说过我们岂能坐视。”杨士迁话一转,“蒋委员长说得好,‘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物无分你我,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我们回民也有守土抗战的责任,这次,我们一定会从敌人侧面发动攻击的,这一点,请张队长放心,可是,啊,恕我直言啊,可是我们缺枪少炮、弹药不足,对鬼子形成不了威胁呀!”

    很显然,杨士迁在引用蒋介石庐山谈话时,有意加了一句“物无分你我”,其实蒋介石庐山谈话的内容并没有这句。张健似乎明白了杨士迁的意思,仍问道:“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直说了呗,我们现在对外宣称有八百多人,不瞒你说,其实我们只有五百多人,二百匹战马,三百多条枪,每人平均只有十多发子弹,还有很多弟兄在耍大刀片,是这样,啊,你们盗了敌人的军火库,能不能分给我们一些枪支弹药?”

    张健全明白了杨军师意思,“哎呀!我们虽然盗了敌人的军火库,可大部分都送往山里了,只留下一小部分,我们……。”张健想婉言拒绝,可转而一想:“眼下大敌当前,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争取这支回民队伍并肩战斗,还不能拒绝。”他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好!我们分给你们一些。”张健一咬牙,举起茶碗,一饮而尽。

    “能给多少?”马占海欠身问道。

    “没多有少,我张健做主,送给你们二十支步枪、十支手枪、两千发子弹。”张健放下茶碗,“你们不要嫌少啊,现在我们也不充足。”

    “痛快,痛快!张队长说话痛快,我们岂能嫌少,我马某这就感激不尽了。”马占海起身抱拳,向张健频频施礼,“就这么定了,到时候烽烟一起,我保证从侧面发动攻击。”

    “到时候,我们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杨士迁晃动着食指。

    “好,咱们一言为定!我就不再打扰了,告辞了。”张健起身要走,他担心在此久留,杨士迁再提出什么要求。

    “咋说走就走?请张队长吃完午饭再走。”马占海热情挽留。

    “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办,不能在这儿久待。”

    马占海道:“我知道你忙,好,我就不留了,待我派几名弟兄护送你回去,顺便将你送给我们的枪支弹药带回来。”

    张健道:“不必了,我明天派人给你们送来,我张健说话算数,请马伯放心。”

    马占海道:“我马占海信得过你,没有不放心的。”

    辞别了马占海,在回去的路上,李小五嘟囔道:“我们的枪支弹药还不足,凭什么给他们?哼!这伙人就知道占便宜。”

    张健解释道:“我们要执行上级的少数民族政策,建立统一战线,今天,他们同意和我们一起打鬼子,就是一家人,我们把枪送给他们,和我们自己留着用,有什么两样?你想想。”

    李小五似懂不懂地点点头,不吱声了。

    忽听背后有人呼喊:“张队长,请留步!请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