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沙河烟云 » 四十七 兵营来女客

四十七 兵营来女客

    四十七兵营来女客

    张健无奈,看了一眼甄玉衡,然后出了大队部。

    大家眼睁睁地看着张健出了大队部,甄玉衡会意,知道张健看他一眼是把这次辩论的重任交给了他,他向前迈了一步,问匡世雄,“据说李小五是被你抓捕的,请你说说当时的详细经过。”

    “当时,啊,当时,尚大队长被害时,我听见有人喊刺客往东跑了,我就随着大家往东追,我发现在村口的一颗大树下藏着一个人,他正向村里探头探脑,我猛地冲过去,抱住他,原来他就是李小五。”

    甄玉衡再问:“好!大家根据你说的分析一下,若李小五是刺客,刺客能行刺后,不快速逃离现场,反而藏在一颗大树下进行现场观察,这符合逻辑吗?”

    “这,这……”钟裕舒和匡世雄被问得张口结舌。

    “对呀!”“对呀!”“指导员问得好!”“问得好!”屋里的北边响起了一片喝彩声。

    高凤山冲着甄玉衡身后的一排人喝道:“你们都违反了规矩,都出去!”

    杨志开等不得不离开会场,小五子在出屋前狠狠地瞪了一眼钟裕舒,气咻咻地出了屋,二中队只剩下甄玉衡一个人了。钟裕舒向前一步,发问:“你们既然否认李小五是刺客,那你们认为刺客是谁?”

    “我们现在还没有真凭实据,不能随便乱说。”

    高凤山道:“这件事只能通过调查,然后再做结论,好,今天的辩论会就开到这里,散会!”

    二中队的人虽然被赶出了屋,可张健心里明白:通过辩论,事情基本明了,高凤山把我们赶出了屋,实际上是给钟裕舒一个台阶下。

    散会了,大家依次出了屋。张健听见高凤山在屋里唤他,“张健,进屋来!”

    张健进了屋。

    “把你赶出屋,你心里有意见不?”高凤山笑着问道。

    张健也笑道:“没有,没有,我犯了规矩嘛,应该这样。”

    高凤山哈哈大笑,“哈哈……没有意见就好,好,请坐。”

    张健坐下,高凤山道:“张健呀,通过辩论,我们更明白了,尚建平的被杀肯定是内奸所为,还是那句话,要稳着气,细心留意,内奸早晚要露出马脚的。”

    “对!大队长说得对。”张健点头。

    “现在你领着二中队的人回位村吧,有事再通知你。”

    追悼会后,张健带着大家回到位村。

    他独坐队部外屋里,心中郁闷、不快,他与高凤山的看法一致:尚建平的死肯定与内奸有关,不仅如此,其他牺牲的同志也与内奸有关,可这内奸是谁呢?真是个难解的谜呀!

    张健正在沉思,营门外哨兵来报,“报告张队长,营门外有个姑娘求见。”张健问:“谁?从哪儿来?”

    哨兵回答:“她说她名字叫苏秀娟,从苏庄来。”

    张健一听,立刻明了,心中又惊又喜,一定是苏道文的闺女来了,他从里屋唤出甄玉衡,“哎,你师妹来了。”

    二人三步并作两步,来到营门迎接。

    苏秀娟手臂挎着包袱,亭亭玉立,站在营门外,见张健和甄玉衡来接,腼腆道:“你们的战士要检查俺的包袱,俺不让检查。”

    “为什么?”张健问。

    “非得你和甄指导员来了,包袱才能打开。”

    “这包袱里有什么秘密吗?”张健笑了,“好,到里面,进屋后再打开。”

    进了队部,苏秀娟打开了包袱,从里面取出20块大洋,“那天,你们走后,俺娘发现了炕席下的钱,是你们放的,俺爹说等你们炸桥成功后再让俺送回……”

    不等苏秀娟说完,张健激动道:“哎呀!苏先生真是固执,既然我们给了,就不能收回。”

    甄玉衡接过银圆,道:“师妹,你还是带回去吧。”

    苏秀娟红着脸,道:“俺爹说找到你,就……不让俺回去了。”

    甄玉衡问:“咋?你不回去了?”

    “对,俺不回去了,爹让俺参加你们的八路军。”苏秀娟眼里闪出激动和渴望的光芒。

    “哎呀!这……”苏秀娟的一句话让张健为难了,她要参加八路军,这可咋安排?兵营里没有女兵,有个小安子还是女扮男装呢。

    张健正在为难之际,营门外哨兵又来报,“报告张队长,营门外又来了三位闺女,口口声声要见石铁栓、刘大江和你。”

    张健问:“见我干什么?”

    哨兵答:“仨闺女当中有个是铁栓的小姨子,另外俩不晓得要干什么。”

    “带她们进来。”

    不大工夫,三位姑娘来到队部,张健细看,三位年龄都不过二十。前面的一位,一进门就自我介绍道:“俺从赵庄来,名字叫岳枣花,你们队伍里有个叫石铁栓的,俺是他媳妇的妹妹,俺们都要参加八路军,求张队长留下。”

    甄玉衡心说这闺女倒不认生,敢说话,“另外两位是哪村的?”

    一个说也是赵村的,没了爹娘,跟着哥哥过日子,是约好了来参加八路军的。另一个闺女说是北疃村的,话刚一出口,让张健和甄玉衡吃了一惊,“咋!你是北疃村的?村里的人不是让鬼子杀光了吗?”

    不等这闺女回答,岳枣花抢先说道:“俺来说,说来稀奇了,鬼子屠杀那天,她眼角中了一枪,子弹从后脑勺打出,当时倒地,谁都认为她死了,你们赶来埋死尸时,也把她埋了,你们埋得浅,你们走后,她醒过来,从死人坑里爬了出来……”

    “哎呀!天下竟有这样的稀奇事?”张健起身,走到这闺女面前仔细观看,见这闺女的左内眼角确实有个伤疤,转过头去看这闺女的后脑勺,甄玉衡也起身观看,闺女撩起头发让众人看,在她的后脑勺赫然又露出一个圆圆的伤疤,“你头痛不?身体碍事不?”张健疑问道。

    闺女笑了笑,“不碍事,就是阴天下雨时,觉得伤口发胀,痒痒得慌。”

    甄玉衡大笑道:“真是天大的稀奇事儿,哈哈哈……”

    张健笑着问:“闺女叫什么名字?”

    “俺姓田叫嫩儿。”

    “好个田嫩儿!命不该死。”张健问,“你们都想参加八路军,家里同意不?”他问过之后,觉得话有些多余。

    三位姑娘点点头,岳枣花红着脸,“俺要为姐姐报仇,俺爹娘都同意,她俩没了爹娘,她俩都……同意。”

    “来早不如来巧,这儿还有一位也要参加八路军。”张健话一转,手指苏秀娟,笑道:“好,我同意留下你们。”

    甄玉衡道:“我建议,由你们四人组成个女兵班,主要工作是抢救伤员,苏秀娟你有文化,就由你担任班长,还有位女伤员,叫马小安,等她伤好归队,也编在你们班内。”

    “我同意指导员的建议。”张健半开玩笑地说道,“苏同志,你是才女,我们这里正缺少文化人,以后你除了当卫生员,学会战地抢救,还得当我们的文化教师啊。”

    “哎呀!才女俺可不敢当,只是年少时跟随爹爹学习了些字。”苏秀娟羞涩地低下了头。

    “还有。”甄玉衡接着说:“大队老批评我们宣传工作搞得不好,这样吧,你们女兵班平时还要搞搞宣传工作。”

    田嫩儿腼腆地说道:“搞宣传俺们行,俺们仨都爱唱歌,枣花她唱得最好。”

    张健笑道:“那好啊!我们军营里就是缺少歌声,有时间,你们到大队的宣传队去学唱抗日歌曲,回来后,你们再教大家唱。”

    田嫩儿的稀奇事很快在军营里传开了,北疃村的几个战士听说这事,喜出望外,跑到队部来看望。石铁栓一眼认出岳枣花,高兴地握着她的手,久久说不出话,眼里流出了泪。刘大江和田嫩儿的家原先是邻居,二人从小一起长大,亲如兄妹。刘大江也高兴地流出泪,哽咽道:“嫩儿,真没想到你还活着,老天有眼哪……”

    大家正在谈话之时,营门外哨兵又来报:“报告张队长,营门外又来了位女人,口口声声要见指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