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沙河烟云 » 九十六 甄玉衡订婚

九十六 甄玉衡订婚

    九十六甄玉衡订婚

    张健看了一眼含羞不语苏秀娟,再看看甄玉衡,哈哈大笑道:“我五爷提的那事,他,他等着喝你俩的喜酒哪,哈哈……”

    甄玉衡指着张健,“你,你……”他在张健的哈哈大笑中,一时说不出话。

    张健收住了笑,“别不好意思了,准备点礼物,明早你俩过河,让小五子准备两匹马,去苏庄。”他又附在甄玉衡的耳边,低声道:“明天去时,别忘了带上……”

    甄玉衡笑了,点点头。

    次日早晨,甄玉衡和苏秀娟准备停当,二人过了沙河,策马并行。半晌,二人默默无语,还是苏秀娟先开了口,“时间过得真快呀,一晃儿,离家已经一年多了,不知家里咋样了?”

    甄玉衡接过话,“夜已隔苏庄来人送口信,咋说的?”

    “就说我爹病得不轻,让我回家看看,别的没说什么。”

    “先生得的是风湿性关节炎,一时半会儿不会有问题,且活着呢。”甄玉衡安慰道,“说不定,先生多日不见你,想你了。”

    苏秀娟笑道:“看你说的,但愿是这样。”说着话,她挥鞭打马,加快了脚步。

    二人一路上说说笑笑,就是不提那事。

    到了家门口,苏秀娟下马,心里急,不敲门,推门而入。苏秀娟直奔东套间,见爹爹躺在炕上正在昏睡。“爹,我回来看你……”苏秀娟见爹爹已经瘦得不成样子,鼻子一酸,眼泪夺眶而出。

    苏道文从昏睡中惊醒,睁开昏花的老眼,半晌才认出眼前这位身穿八路军军装的是自己的女儿秀娟,“你,你不在前线杀敌,为何回来?”

    甄玉衡拴上马,随后进了门。盼儿认出了二人,忙喊叫:“奶奶,姑姑回来了,还来了且。”

    秀娟娘见甄玉衡陪女儿回来,喜出望外,忙进屋解释道:“老头子,是俺求人捎个口信,让娟儿回来看你。”

    苏道文咳了一声,问道:“吾闻前线战事正忙,为何回家探望?”

    甄玉衡上前一揖道:“对,现在我军正在准备反攻,日寇即将灭亡,此时回来看望先生,一是向先生报喜,二是向先生表示致谢,有何不可?”

    “吾有何值得致谢之处?”

    “上次多亏先生出此暗渡冰下之良策,一举炸毁沙河大桥,先生立了大功,学生我代表八路军二大队向先生表示致谢,并献上一份薄礼。”说着话,将手提的包裹打开,里面有六瓶罐头,“这是我们攻下叮咛店,得的战利品。”

    老先生望了一眼罐头,“还是拿回,奖励杀敌立功者,吾老朽无能为役,自愧难以接受。”

    “这就是奖励先生的,先生无论如何也得收下。”

    老先生一向忧国忧民,看见罐头,想起苦难的老百姓。他叹了口气,感慨道:“唉!罐头,何时天下饥民能以此为食,吾甘愿受饿死亦足!”

    甄玉衡道:“待我们赶走日寇,就重建一个新中国,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到那时,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民丰衣足食,吃上罐头不成问题。”

    老先生眯缝着眼,似乎对甄玉衡的话有所疑问,“平等?难哪,难!生之于私而亡之于财,人之本性也,若更新,非几代人所能及……”

    “爹,你们扯到哪儿去了?”秀娟打断了父亲的话,“还是说说你的身体吧,现在还能下地走动吗?”

    “自上月,吾偶感风寒,已卧病不起多日……”

    “爹,你得保重身体呀!”秀娟望着爹爹消瘦的面孔,揪心道。

    甄玉衡见老师的气色比上次相见时虚弱了的许多,忧虑道:“先生,要保重身体呀,先生不是说一定要看到日寇灭亡之日吗?现在日本快完了,先生可能听说了,德国已投降,美国在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一颗就炸死好几十万人……”

    老先生惊讶地问:“何谓原子弹?”

    “听说原子弹是一种威力极大的化学炸弹。”

    老先生微微一笑道:“前几日,吾猜测,日寇不出十日,即将投降!看来,吾没猜错。”

    不出十日?甄玉衡吃惊地问道:“咋?何以见得?”

    “吾观‘推背图’上言之‘一朝听得金鸡叫,大海沉沉日已过。’金鸡指今年酉年,大海沉日指日本灭亡,吾敢断言,必在七夕过后!”老先生满怀信心。

    “此推背图……”甄玉衡想说此“推背图”不可信,那是猜测,但见先生深信不疑的样子,话到嘴边又收了回去,改口道:“但愿如此,但愿如此。”

    老先生高兴地舒了口气,看了看甄玉衡和秀娟左右,问道:“哎?老婆张为何没来?他近日可好?”

    “还好,还好,他忙得很,不能前来,现在部队正在厉兵秣马,准备大反攻,收复失地。”

    “回去告之老婆张,每事要谨慎小心,切不可疏忽大意!”

    甄玉衡纳闷,心说老师为何嘱咐这些话?秀娟点头应道:“爹的话,我一定带到。”

    这时,秀娟娘端着一碗热腾腾的药进了屋,“老头子该喝药了,娟儿,你们到外屋去喝水,去歇息。”又冲外屋喊:“盼儿,水开了,给你姑姑倒水。”

    老先生喝完药,秀娟娘出了东套间,问甄玉衡:“咋就你一人送娟儿来家,咋不带着卫兵呢?”

    “人来多了,担心给你们添麻烦。”甄玉衡只好如此说。

    秀娟娘看看闺女含羞的样子,再看看甄玉衡发赧的脸色,她心里猜出了几分,微微笑道:“你们俩是不是还有别的事,不好意思开口?”

    “娘,看你说的……”秀娟话没说完,捂着脸,跑进了西套间。

    秀娟娘全明白了,笑着对甄玉衡直截了当地问道:“你们俩这次来是不是告诉俺们,你们俩已经订亲了?”

    甄玉衡红着脸只好点点头,秀娟娘脸上笑开了花,高兴地一掀门帘进了东套间,“哎,老头子,你还不知道哪,人家俩订了婚啦!”

    “谁俩订了婚?”

    “咱闺女和你的甄弟子呗。”

    盼儿听说姑姑定亲了,高兴地拍着小手,蹦进西套间,“好!好!姑姑有婆家喽!”

    “去!”秀娟呵斥道:“小小年纪,懂得个什么!”

    甄玉衡忙进了东套间,扑通跪地,“学生,不,小婿拜见岳夫岳母大人。”

    老先生喜笑颜开,挣扎着坐起来,“吾同意,同意,玉衡快快请起。”

    甄玉衡从兜里套出个小包,打开,里面是白花花的银圆,“这是你们退回去的20块大洋,我来时,张队长让我带来,送还给先生。”

    “这个,不能收。”老先生摆手拒收。

    “张队长说,这回是部队给我们俩订亲的贺礼,请二老一定收下。”

    秀娟娘不再推辞,接过20块大洋,激动地眼含热泪,“这20钱呀,推过来,让过去,已经好几回了,好,这回俺们收下!”她叫过女儿,“快去洗菜做饭,按规矩咱们得吃个订亲饭呀。”

    门外的大树上,两只喜鹊唧唧喳喳叫个不停。

    甄玉衡和秀娟吃完订亲饭,才向老先生告辞。

    日落前,二人赶到沙河岸边等待渡船。二人牵马停步,望着东去的河水,这时,一阵清风掠过河面,河面上卷起层层浪花。嫣红的落日斜射在浪花上,映红了浪花,河面上好象盛开起无数朵红花。甄玉衡望着映红的河水,不由得想起两次高蓬保卫战的情景;想起牺牲的战友血染沙河的情景。他心里感慨万分,随口吟出:

    誓扫倭寇不顾身,

    无数英烈丧烟尘。

    感喟沙河两边骨,

    皆是春闺蒙里人!

    秀娟仰起头,细听着玉衡的每一句诗,玉衡吟完,她也感慨道:“在这抗日的战场上,春闺随着梦里人而去的也不少啊!”他想起了为国捐躯的哥嫂,“我那牺牲的哥嫂被鬼子的飞机炸死,到现在连尸骨都找不到啊!”她心里一阵难受,鼻子一酸,眼泪要夺眶而出。

    甄玉衡抚摩着秀娟的肩膀,“我们一定要为死去的战友和同胞们报仇!让日寇加倍偿还!”

    秀娟忍不住哭出声来,一头扎在玉衡的怀里,玉衡也忍不住掉下了眼泪,二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泪水沾湿了前襟……

    掌灯时分,甄玉衡和苏秀娟赶回了叮咛店营地。

    在大队部里,张健关心地问:“秀娟同志,你爹的身体咋样?”

    不等秀娟回答,甄玉衡先答道:“先生的身体比起我们上次见面,虚弱了好多,精神也不大好。”

    张健又问:“你们那事向老先生提了吗?”

    甄玉衡不再脸红,直截了当地回答:“提了,我们俩已订了亲。”

    张健高兴地笑了笑,“那老先生听了,一定会高兴?”

    “高兴。”秀娟低着头答道。

    “人逢喜事精神爽嘛,老先生的精神一定会好起来……”

    “报告!”门口一声报告,打断了张健的话,小五子急匆匆进来,后面还领着一个人,进屋就喊:“不好了!不好了!事情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