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梦回盛京 » 第十四章:祈福

第十四章:祈福

    自从怀孕以后,齐婉晴就像从大笼子里跑进了小笼子里,起坐出行身边都有人候着,好在每天除了反胃干呕外,多数时间都觉得很困乏,每日除了亲手做点针线活外,再无事可干,很久以前的懒日子回来了,就是不能出去让她心生遗憾,好在燕皇无极每天抽时间来看看她,和她说说朝堂上的人和事,她还每天有个盼头。

    转眼就到元日,两月多的齐婉晴已经显怀,披着明黄色大裘,戴着一顶北地进贡纯白色的貂皮帽,站在院子里看宫人们挂大红宫灯、贴对联、贴福字,看着喜笑颜颜的宫人们开心,她也开心,坤宁宫里后宫团聚,但齐婉晴没去,太后专门差人过来问过齐婉晴要不要去,万一身子不舒服就不要去了。所以齐婉晴也就托词有孕在身就没有去,要不一晚上的跪拜很是吃不消。本来每天去仁寿宫、坤宁宫最少得拜四次,坤宁宫自从皇后撞了头部,据说已经很久不露面了,但是后宫家宴还是在坤宁宫举行,既然太后让自己不必去了,加之显怀以来,齐婉晴就更加小心谨慎了,感觉下蹲有点费力,只怕伤者腹中胎儿,所以齐婉晴现在是能躲则躲,能不拜就不拜,其他嫔妃宫殿里走动也更少了。

    在启祥宫内的躲清闲的齐婉晴指挥着宫人们贴起了窗花,各色花、鸟、鱼的窗花把整个启祥宫装扮的那叫一个漂亮,小太监们住的地方除了一个大大的福字,周围还贴着一个个剪得活临活现的小鱼,小宫女的住所上贴着多样花鸟,以往的元日,哪里体会过这种喜庆的氛围,尤其是摊上这么一个能够体恤下人的主子,宫人们看着满院子自己的成果,看着对他们喜笑颜颜的德妃娘娘,都高兴的边干活边擦拭眼泪,

    “哭什么,大过节的!”话虽这么说,可是自己的眼泪还是止不住的从眼角滑落。

    “是啊大过节的,想必祖母和娘亲也看着下人们贴窗花呢吧,以往贴窗花的时候都有自己参与的,现在她们看不到我贴窗花了,爹爹肯定在喝酒,不知道进京后是不是还常常喝醉,大哥还在盛京军营里忙着操练吗?”想着家人,看着众宫人眼泪噗簌簌的掉下来,众人慌了神,赶紧扶着娘娘回大殿里,齐婉晴抬起头,

    “我想娘亲了,你们也想家吧,”

    众人默然不语,齐婉晴意识到自己说错了什么,叹了口气再不言语。气氛一时很沉闷。

    秋菊胆子大就说了一句,“娘娘,好久没听到你的琴声了,您要不弹琴吧?”

    “你还倒指使起我来了”齐婉晴笑着打趣秋菊,众人哄笑,把秋菊闹了个脸红。

    “好吧,过了今日,我们就又长大了一岁,为了庆贺我们都长了一岁我就弹一首。”

    大家拍手叫好,

    服侍齐婉晴坐在琴桌旁,《凤求凰》的琴音从齐婉晴的指尖滑出,时而轻缓的琴声,像英俊的无极像在柔情似水、含情脉脉的看着她,时而奔放的琴声像无极拥她入怀一起在天空中俯瞰千万里江山如画,时而低沉的琴声像无极携着她的手一步步走遍大江南北。琴音轻缓时像身边流过的小溪,小鱼儿尽情的在水中游荡;琴音奔放时像大江波涛汹涌,狂风四起;琴音低沉时像母亲的召唤,遥远而亲切。

    一曲奏吧,众人还回味在优美的琴音里,久久不能回神。“好!想不到朕的德妃的琴也练得这么好!朕以后要多来听听,”燕皇无极的声音出现在耳边。

    众人赶忙见礼,燕皇走到琴桌前扶着齐婉晴坐回榻上揶揄“不好好休息,弹什么琴,别伤到我的龙儿。”

    “才不是呢,要是女儿你是不是就不喜欢了,”齐婉晴嗔道。

    “不会,只要是德妃给我生的,朕都喜欢!”说罢哈哈大笑。

    “皇上不在坤宁宫主持家宴,咋跑我这里来了?”齐婉晴诧异道。

    “母后偶感风寒,早早回去歇了!淑妃性子弱,少言寡语的,其他人话都不敢和朕说,无趣!朕索性就让他们散了!”燕皇无极平淡的说道。

    “皇后好些了吗?”齐婉晴忽闪着大眼睛真诚的问道。

    “唉!自从上次撞了头,诸多太医束手无测,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有时候连朕都记不清了,这怎么母仪天下!”

    说到皇后祁尔佳,燕皇心里不由得愤愤,

    “那皇上就更得多去看看,皇后也是个急性子,心中事憋的久了,就总会出些问题,皇上也多宽容着点!”齐婉晴诚恳劝道。

    “过段时间再说吧,现在朕去了,她和疯魔了似的,盯着朕胡言乱语,朕也拿她没办法!”皇后让燕皇也很无奈。

    “好了上床休息去吧,不许乱动了,伤了朕的宝贝儿子,朕唯你是问!”说罢亲手扶着齐婉晴躺回床上,体贴的为齐婉晴盖上锦被,方才带着随从出门去了。

    看着无极离去的背影,齐婉晴心里百感交集,丈夫是君王,君临天下之人,能待自己如此宽厚,和自己相敬如宾,这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好,即使朝中官员哪个男人不是三妻四妾的,皇上虽然嫔妃众多,但是待人还是极好的,皇后多次逾制、逾矩皇上不也宽厚容忍了吗。再想想对自己恩宠太多了点,想到这里,记起了太后的嘱咐,以后也得让他控着性子,少来自己这里,要不会让别的嫔妃以为自己怎么狐媚了皇上。

    元日子夜,德妃娘娘命众宫人都陪着她守岁,她可倒好自己先睡了过去,床头摆满一个个红包,众宫人都看着自己娘娘睡得香甜在跟前偷偷的傻乐,子时的钟声响起,一声声诉说着新岁的到来,齐婉晴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看着众人,

    “什么时辰了?”

    “子时刚过!”

    齐婉晴用力撑住身子,宫女赶紧上来扶着坐起,拿起红包一个个递过去。

    “新岁快乐!”发一个说一声,

    每个接到红包的太监宫女都擎着泪花,高兴的跪倒在地“谢谢娘娘,祝娘娘福寿安康,长命百岁,不!千岁!”

    秋菊的祝贺把所有人都逗乐了,齐婉晴慵懒的笑着说道,“守岁过了,都回去歇着吧!”

    众人见礼走后,秋菊服侍还在迷糊的齐婉晴赶紧歇息。

    正月十一辰时,内务府接到消息,德妃祖母病重,想把消息传给宫里的德妃娘娘,内务府总管是皇帝的三王叔靖王,靖王心之德妃受宠,又刚怀龙种,钦天监曾预测龙子,听到消息拿不定主义,于是进宫请太后懿旨,回来的太监只传话“知道了”把个靖王闹了个尴尬。

    太后接到消息就摆驾启祥宫,也在想着如何劝慰自己这宝贝媳妇,进了启祥宫看到一片祥和的气氛,尤其是窗花贴的很漂亮,再看着自己的宝贝疙瘩不知道咋开口,无奈之下只能问道“德妃啊!你礼佛吗?”

    “回母后!小时候,常随母亲去寺庙敬拜,母后怎么问起这个了?”

    听到这太后心稍稍放了下来,太后说“那就好,明儿起,你就抄抄《地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为你祖母消劫避难”。

    太后这话一出,齐婉晴如此聪明之人,早就听出了话意,眼泪夺眶而出,跪在太后面前抓着太后的手急急问道“祖母生病了吗?”

    “是的,哀家也是刚听到就过来了,身子要紧,现在不能出宫,怕你着急,过来和你说说”。太后也瞒不住了。

    “哀家已派御医去齐侍郎府中坐诊,你且放下心来,安心养胎,一切有我。”太后宽慰着齐婉晴,把齐婉晴拉回榻上。

    太后从脖子上摘下一串黑檀佛珠,挂在齐婉晴脖子上,“誊抄佛经心要诚!但愿我佛能消灾解难!”见太后如此真诚待她,齐婉晴无奈的要见礼谢过太后,可是太后不允,只是放下几本经文,千般嘱咐万般叮咛保胎安神。

    太后走后,不争气的泪水还是往下流,只能坐在桌前拿起笔认真誊抄,不说还真管用,于是每日大部分时间都誊抄经文来为祖母祈福消灾,祈祷祖母康健无恙。

    刑部侍郎齐府内一个月以来愁云惨淡的人们终于长长的舒了口气,齐家祖母病重期间,齐侍郎、盛国夫人衣不解带的亲自侍奉周围,齐国夫人本来已经牙关紧扣、无法进食,只能每天撬开牙关灌送米水清汤度日,绝望无助的一家人每日以泪洗面,吓坏了府中诸人,可不曾想大雨天中雷声隆隆的齐国夫人竟然睁开了眼睛,齐格泰以为母亲回光返照,令下人齐齐准备母亲后世,却不曾想齐国夫人竟然神奇的一天天好转起来,为此齐格泰挨了齐家祖母好几拐杖,令人称奇的是后花园里的那颗老树近几日竟然也发了新芽。

    御医为齐国夫人把过脉,“恭喜齐国夫人,脉象已是有力了许多,好好静养,我再开几贴增补汤药,每日饭后三煎服下,很快便可好转。”

    一家人行礼谢过御医,齐格泰吩咐完下人,站在院中痴痴的看着挂满中庭的一幅幅经文,年余没见宝贝闺女,母亲病重,怀孕中的女儿还能如此忧心祖母的安危,这些日子御医每日奔走诊治,也全靠了女的庇佑。

    好消息终于传来,祖母病情大好,已能下地行走了,看着手边成摞的誊抄经文,小腹隆起的齐婉晴心中石头终于落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