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梦回盛京 » 第十五章:诞子

第十五章:诞子

    齐婉晴安稳的在宫里养胎,自从怀孕每日便多了两顿餐饭,人整整胖了一大圈,本来还还高挑的身材变成了膀大腰圆,已经被无极调侃了好多次,但是肚子一天比一天大,太后和无极也来得越发勤快,各种赏赐源源不断的送进启祥宫。

    德妃不能侍寝,其他后宫的嫔妃倒是高兴了,其他后宫迎接皇上的机会多了,自然种子也就可能到处生根发芽,三月内淑妃居然在入宫七年后终于怀上了龙种、景阳宫内祺贵人、和咸福宫的一名御女也奇怪的怀上了龙种,宫内嫔妃、宫女有人侍寝是有记录的,当德妃听说有个御女怀上了龙种就揶揄无极“怎么咸福宫御女房你现在都去啊?”

    “我过咸福宫的时候,那个御女的背影好像你,朕爱屋及乌,就。。。。

    ”皇帝无极被问的说不下去了。

    这话一出齐婉晴笑的差点岔了气,手扶着扶栏不停的抽气,皇帝无极赶忙上来抚着后背,责怪道“看看你,都敢取笑朕了,伤了朕的孩儿,朕是一定要责罚你的!”话虽如此说但是却并无责怪之意。齐婉晴身子一抽一抽显然还没有笑完“你也该去看看淑妃她们了,她们也是皇家人,怀的也是皇家子女,不该厚此薄彼的,我这边快要生了,你每天戌时才能休息,也要注意龙体。”无极亲昵的摸了摸大胖脸盘子的齐婉晴脑袋,“你安心生产,给我生个麒麟儿出来,朕封你为后。”齐婉晴脸色一正,“皇上慎言,妾身只求皇上龙体康健,咱夫妻二人能一辈子守望相助就心满意足了,不求那么多封赏,妾身从未想过谋夺皇后之位,请皇上切勿再说。”“无极也意识到自己失言,”再没有说什么。

    “皇上,您说臣妾如果想知道宫外父亲家里的事情,可不可以让太监们给我送信呢?”齐婉晴打探燕皇无极会不会同意自己和家里互通信息,实则是担心晴记产业们的掌柜很久不见自己,会不会搞乱自己的商业帝国。

    “可以的,但是必须朕派人审核过内容,才可以送出去或者递进宫里来。”齐婉晴有些失望,自己的事情如果经过太监、皇帝自己还有什么秘密可言。

    “怎么,你还有什么事情瞒着朕吗?不是在盛京城里早有青梅竹马之人吧?”燕皇无极戏谑的调侃齐婉晴。

    “是啊!是啊!有很多个英俊帅气的男子在等着臣妾呢,皇上不吃醋吗?”齐婉晴也笑着和无极闹腾起来。

    “是哪些人啊,一一交代,朕去砍了他们的头,让你绝了这个想法。敢和朕抢女人,哼哼!”无极装着一脸愤恨的样子。

    “哈哈哈!”齐婉晴开心的笑着。

    “不过臣妾还是真有事向皇上禀报,请皇上要先恕臣妾的欺瞒之罪,要不臣妾打死也不说了!”

    “除了你的商号,还有何事瞒着朕?”

    一听皇上居然说出了晴记商号的事情,齐婉晴不由得长长舒了口气,

    “皇上,臣妾的商号现在发展的很快,已经遍布北地三省,正向黄河沿岸之地发展,臣妾进宫已经快一年了,臣妾担忧晴记发展,晴记是臣妾五六年的一番心血白费,想请皇上准许臣妾继续经营晴记产业,毕竟”

    “毕竟什么?”无极早就从卫成和监察院知道了齐婉晴是晴记大东家的事,

    “毕竟现在臣妾都给皇上怀了孩子,臣妾的产业不就是皇上您的产业吗?”说着羞涩的把头扭到一边。

    “哈哈哈!你这是拿儿子要挟朕?想让朕把你打入冷宫?”无极笑眯眯的瞅着齐婉晴。

    齐婉晴无奈的叹口气,“皇上,臣妾懂得,进了宫就出不去了,但是臣妾的东西臣妾不许其他人染指,既是臣妾一手做起来的,那么臣妾将来还是要留给自己儿子的!”

    齐婉晴哀哀婉婉的说道。

    “准了,但是你的晴记不能以皇家名义去经营,万一御史们知道了,弹劾朕的折子就会源源不断,朕的麻烦也就源源不断。”

    “臣妾明白,臣妾的晴记绝不靠皇家的一分一毫,臣妾能把它建设成大燕第一的商号。”齐婉晴自豪的挺了挺饱满的胸部。

    齐婉晴搞定晴记联络的事情,夫妻二人嬉笑打闹一会,无极并不想回养心殿理事,在齐婉晴数次赶人、无极数次耍赖之后,夫妻二人才依依不舍的分开。

    仁寿宫内太后依旧雷打不动的坐在观世音菩萨座前,默默的诵经祈祷,两刻钟过后,随身太监扶起太后,“唉,哀家这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了,以往能打坐两个时辰,现在只能两刻钟了,得亏德妃进宫后,皇嗣多了起来,要不哀家死后都没脸见先皇了。”

    随身太监王谨也是随口说道“仁济大师都说了,德妃娘娘化身宏伟,是个有福的呢!”

    太后问听此言“你听谁说的?”

    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王谨吓得赶忙跪倒,“禀太后,德妃娘娘进宫后都传遍了,说是德妃娘娘途经华圣寺,华圣寺主持仁济大师说的。奴才该死,不该妄加非议。”

    “你也是宫中老人了,跟着哀家多年,你们这些无根之人这里就是你们的家,让你们看家,没让你们非议主子之事!”

    语气稍显严厉,吓得王谨不停叩拜“奴才该死。。。。。。”

    “起来吧,德妃生产在即,你去吩咐着,其他怀有皇子的妃嫔处你也多跑跑,淑妃身子弱,你要多照应着,御膳房那里也仔细些,给淑妃多进补,出了事,拿你是问!”

    满头大汗的王谨行过礼出去安排了,太后坐在榻上想着王谨的话。

    当年先皇北巡途中曾经途经华圣寺,仁济大师亦对先皇称赞皇儿无极菩萨庇佑,难倒冥冥之中,天佑我大燕?

    心里想着还是不放心可是今天已经去了两次启祥宫了,总不能做婆婆的没完没了的跑吧,于是无奈的坐在菩萨像前静心。

    庆元七年六月十八寅时,齐婉晴腹中一阵阵绞痛让她嘶哑出声,早已一夜未眠的众宫人守在身边,“羊水破了,准备接生!”宫里的老稳婆说道,奉旨守在门外的大太监卫成下着一道道命令

    “请御医,备滞血药西偏厢房候着听用!”

    “请钦天监天师东偏厢房待录生辰!”

    “去禀皇上,德妃临产在即!”

    “去禀太后,德妃临产在即!”

    “启祥宫殿门加帘!”

    。。。。。。

    满院子人在启祥宫内行色匆匆。

    腹中痉挛般的疼痛让齐婉晴的汗水密密麻麻的渗出额头,早已打湿的青丝成缕枕上四散,鼻息张合间,不停地发出阵阵痛嘶,双手死命的抓着身下的单子胡乱喊着无极的名字。

    燕皇无极隔着厚重的帘子在内堂外急的团团直转,听着齐婉晴喊自己的名字,心中越发急躁,想上前又被太后一眼瞪回,几次三番,抓耳挠腮的踮脚看向殿内,太后倒是稳当,坐在门口一会问一下殿内情况,也略显着急。启祥宫大殿外早按太后吩咐加了殿廊、围顶,夏天殿里也没那么热了,可是殿外就有点让人受不了,尤其是这么一院子人。

    巳时中,“哇哇!”一声响亮的婴儿哭声,从启祥殿里传出,殿外所有人都在这一刻屏住呼吸,殿内传来稳婆报喜“天佑大燕,德妃娘娘生了龙子,母子平安!”

    殿外所有宫人全部跪贺“天佑大燕,天佑吾皇!”

    燕皇无极高兴的跳了起来,失态的宫人趴伏在地不敢进言相劝,太后慈爱的看着像个孩子似的皇帝,也并无责怪之意,转身在太监的搀扶下进屋,猴急的无极跟着就想进殿,被太后一眼又瞪了回去。“后宫生产!如何进得?”

    无奈的燕皇无极只能讪讪转身,就是不离启祥宫。

    “去吧,哀家的皇孙又跑不了,你着急个什么!”

    百般无赖的燕皇无极只能悻悻的离开启祥宫。

    诞了皇子的齐婉晴昏昏沉沉的躺在床榻之上,宫人们也轻迈脚步,唯恐掀起一丝风吹着德妃娘娘。刚吃了乳母乳汁的婴儿止住啼哭已然入睡,太后坐在婴儿的小床边看着皱巴巴的皇孙,心里美的乐开了花,先皇去世多少年了,自己从未如此高兴过,天佑我大燕,天佑我大燕子民。

    不过上次皇后诞下龙子,举国上下也曾欢腾过一阵子,皇孙夭折后,太后便再也欢喜不起来,如今又见皇孙出世也是不由得心忧,不过德妃进宫时已经查悉,德妃已经出过天花,想来皇孙暂时也不用担心,看着熟睡中的皇孙越看越喜,喜得怎么也挪不开眼神。

    庆元七年八月,天下百姓免粮税三成、商税一成、大赦天下,乾清宫摆宴三日,大燕京城、各州各府、县张灯结彩,庆贺德妃诞子,皇子元熙降世,消息传到盛京城内,城内百姓感念齐婉晴恩德,再加上官员奉承,北地盛京内额外比别的地方热闹了几倍,城内家家户户红灯高挂、富户锦旗飘飘、穷人彩布高悬、喜气洋洋的迎接大燕皇子,盛京之子!北地富人捐资、穷人出力的棋盘山圣母庙也已建成,供奉着德妃娘娘的塑像,圣母庙前香火缭绕,香众络绎不绝。

    为生人建祠,听所未听、闻所未闻,一者百姓自发斥资出力,都是受过恩泽的北地百姓感念德妃恩德泽被,目的纯良,二者涉及德妃娘娘,百姓颂扬皇家恩德,官服乐的顺水推舟,三者即使皇上怪罪,也可以以百姓感念皇妃恩德回禀。所以官府大开方便之门,圣母庙也建的气派非凡,香火甚众。

    如今又蒙皇上免粮、免税、大赦天下,北地百姓更是欣喜,莫名为圣母庙增添了喜庆、神秘的色彩。

    京城茶社内,说书人讲着德妃娘娘冻手施粥的故事,一波三折、高潮迭起、引得听者落泪、闻着沾襟,直坐在茶社内清茶也多喝了两杯,喜得茶社老板嘴都合不拢了。

    大燕首辅赵世离穿着普通素布衣衫混迹人群之中,听者说书人神乎其神、唾沫横飞的演讲,哭笑不得,但是即使如此赵世离心想虽有夸大之词,但有半成真实真信之事德妃娘娘也堪比圣人之行径,心里也不由得暗暗赞叹。

    升任吏部左侍郎的李一山,安然的坐在小花园中,听着下人叙述京城各地为皇子庆贺的传闻,听到入迷处茶水顺着胡须留下来也毫不察觉,最后还是下人实在看的忍不住笑,才讪讪的擦掉茶渍。

    几家欢喜几家愁,早已封宫多时的坤宁宫内,鸡飞狗跳,皇后祁尔佳在大殿里哭闹,时而安静、时而癫狂,时不时有东西摔碎的声音,站在大殿外的值守宫人无奈的垂着头悄然不语。

    长春宫内淑妃低着螓首暗暗叹息,本来德妃就恩宠加身,这下为皇上诞下皇子,更是恩宠无限,想想自己的性子和处境,不禁心生隐忧。亏得和德妃每次见面,德妃都是仪礼周全,无甚跋扈之举,且言语温婉,忧心才淡了一些,可是内心还是不由得要和德妃相较,无奈又只能低头叹起气来。

    刑部右侍郎齐格泰家里更是门庭若市,前来贺礼的络绎不绝,门外礼宾不停地大声通传,刑部同僚、吏部左侍郎李一山、国子监祭酒楚修墨、礼部、户部、御史台诸多御史结伴前来道贺,最后连内务府总管靖王也来道贺,众人都由衷赞叹齐家受恩之隆盛,直至大燕首辅赵世离走下马车时,这种热烈的气氛到了顶点,大燕首辅赵世离和靖王携手在齐格泰恭迎下进入大厅准备落座,只听得门外“圣旨到!”

    一行人还没落座便直起身进入中庭,家里的下人赶忙备香案准备迎接圣旨,院内乌压压跪了一大片。

    “诏曰:刑部右侍郎、文德将军忠良体国,功于社稷,封三等文庆公,罢刑部右侍郎职、夺将军衔,钦此!”

    旨意宣罢,众人纷纷上前道贺,齐家满堂喜气。

    众宾客走后,齐侍郎!不!应该叫齐国公!悠悠的低叹了一声,坐在大厅左手位上思绪万千,“晴儿这才进宫一年多,自己官位飞升,五品盛京将军直升正四品左侍郎,中间差了几等,外孙诞世,擢升三品公候,自己也不由得暗暗感叹世事无常。”可是转念再思,大燕朝祖制,皇储外戚一缕公侯封赏,无实职,不由得也松了口气,起码朝臣不用再为自己这种半文半武、前燕皇旧臣担心,皇室也绝了自己外戚之忧,自己也能安然当个富家公侯。

    早就听闻皇帝生子,举国庆贺的四夷馆内,各边境小国副使正集齐贺礼预备进宫献礼,而正使们齐聚堂前商议如何禀报自己的国主大燕盛事。

    殊不知大燕内库内为各国使臣准备的回礼是一个个大瓷罐,精美的瓷罐内是晶莹剔透的白盐,即使着一大罐白盐也就两千两纹银左右,换来的至少是万两甚至十万两以上的贡品,敬事房太监马义山向皇上奏禀着物品,“这群人傻钱多的番邦佬,以往回礼总是亏得,这回终于让朕大赚了一回,这都是德妃的功劳!”燕皇无极嘿嘿傻乐,心里却把德妃齐婉晴夸上了天际。

    燕京城大都晴记商会内,各处总商号大掌柜已被王旺大掌柜全部招至京城,聚缘楼内人头济济,白奇山已是燕都商号大掌柜,穿着一身蓝色白花绸衫,根根笔直紧扎而成发髻罩着一块青色髻布,手中一柄折扇坐在正堂副手之处,王大掌柜抬手示意众人落座,对堂上众掌柜说道

    “今日召集大伙前来,是要对晴记下一个三年计划提早安排,其次庆贺我们燕国皇子天熙降世,为德妃娘娘祈福!祝德妃娘娘长命百岁、青春永驻!”王大掌柜端起手中的酒杯向着众人郑重说道。

    “为燕皇长子贺!祝德妃娘娘长命百岁、青春永驻!”众人附和共同双手端举着桌上的酒杯。

    此时还是有很多位掌柜的不明就里,不明白德妃娘娘和晴记商号有什么联系,但是早就知道晴记产业来历的和见过齐大善人的真容的,却是一下子把齐大善人和德妃娘娘联系起来,一时惊喜、一时恐惧,脸色自然是脸色多次变幻。

    “众位!德妃娘娘此次诞下皇子,即使将来不登皇帝宝座,我们晴记更是有了世世代代延续下去的可能,所以此次邀请大家前来,主要便是为德妃娘娘贺,如果有一天东家怪罪,我一力担之!”

    王大掌柜的话,更验证了其他大掌柜的猜测,其实王大掌柜的目的有三,一、放出德妃娘娘的身份影子,为晴记造势,压服一些由于晴记产业发展过快的贪鄙之辈,二、德妃娘娘诞下子嗣,晴记产业也就有了继续发展下去的可能,只要齐东家子嗣不绝,晴记就有可能在他们这一帮子人的合力之下,世代存在。三、约谈来京的大掌柜,为下一步晴记三年规划提早做安排,因为晴记产业已经在两年时间里完成了三年规划的内容,下一步如何发展没有德妃娘娘的牵头,做什么王大掌柜都好像缺少了主心骨,什么做起来都是似是而非。

    两日的掌柜会议,对晴记下一步发展计划有了大概的轮廓,王大掌柜和白奇山大掌柜两人主理此次大会还是累的够呛,下次一定的齐东家新增加各类主事之人共同参与,否则自己这把老骨头再精神也经不起这么折腾。可是一想到和宫里的齐东家失去了联系,王大掌柜就不由得苦从心来,无奈的连声哀叹,再没有消息传来,以自己的能力真的难以掌控这遍布黄河以北的大大小小几千个商铺,几万人雇工的大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