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你我一条命了 » 第10章 云丰帝的决定

第10章 云丰帝的决定

    第二天日上三竿,韩竹尹缓缓睁开眼睛,看到荀巧在旁边乖巧的躺着,两只眼睛一眨一眨的看着他,韩竹尹温柔的搂着荀巧。

    “先,先生,要起床更衣吗。”荀巧问着。

    韩竹尹没有说话,只是加重了一点搂住荀巧的力量,荀巧轻哼了一声便把头埋在韩竹尹的胸膛。二人又甜腻了一会。

    大约巳时,总算是起床了,荀巧帮韩竹尹更衣完毕,端着水盆去打水,韩竹尹看着荀巧,眼神中透着坚毅。

    收拾好后,韩竹尹带着荀巧,二人在工部附近找了一家饭馆,简单点了些吃食,随后韩竹尹原本打算无论走到哪里都把荀巧带在身边,不过隐隐约约看到荀巧走路的姿势有些不自然,就把荀巧送回休息室。:“巧儿,你先休息,我去工部办事,很快就回来。”韩竹尹温柔的说着。而荀巧轻轻的点点头“诺。”

    不行,得赚钱。韩竹尹心里暗暗的想着,走过工部的各个坊间,最后来到了工部总部,找到了工部尚书包杰。包杰看到韩竹尹丝毫没有领导的架子,马上热情的招呼着。

    “竹尹先生有什么事吗?”

    韩竹尹作礼后说道:“包大人,我因制盐之法和琉璃冶制之法,得到皇上钦点来到工部当差,琉璃冶制过程繁琐复杂且先不谈,但属下想实现精盐炼制工坊,以达到稳定量产。不知可否。”

    “哈哈哈,竹尹先生借一步说话。”包杰笑眯眯的示意韩竹尹到里屋。“竹尹先生乃天降奇才,我包杰听说竹尹先生后深感敬佩,得知先生来到我工部,自然是荣幸之至,只是。。。。”

    来了,先戴高帽,然后有所求,老套路了。“只是什么,包大人莫要含蓄。”

    “只是先生初到官场,不熟悉这朝中之事,现如今,先生的制盐之法,朝中文武借此事大肆争论,制盐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吵得不可开交,皇上也未下定论。我们不可操之过急啊。”包杰耐心的解释着。

    “包大人对于此事如何看待。”韩竹尹皱起眉头问着。

    包杰叹了口气说着:“唉,这朝中六部。礼、户、吏、兵、刑、工。我工部地位最低,我自然是没有什么发言权,何谈如何看待的说法。”

    “岂有此理?”韩竹尹拍桌子站了起来。“科学技术乃第一生产力,科教才是兴国之本,我工部竟然受如此之气?”

    “慎言,慎言啊,竹尹。”包杰连忙摆手示意韩竹尹坐下。“竹尹先生,我包杰自年幼起便对这世间万物之理颇有兴趣,家父本是湖州县令,看到我自幼灵气好学,便全力培养,我二十二岁考取举人,后创四门技艺,深受皇上赏识,来到这工部为官,这一当差,就是一辈子,看到竹尹先生,颇有我当年之姿,如今我包某年事已高,不久也告老还乡了,看到我大云能得先生这般大材,我甚是欣慰。只可惜朝中争权夺利之事,非我包某所长,可惜了工部上下百余名匠才啊。我心中有愧啊。”

    想不到这包杰是纯粹的科研工作者,和自己穿越者身份不同,这老爷子才是纯纯的人才。怪不得不懂得官场之道却硬生生干到尚书职位,等等,难道这老爷子也是穿越者?

    “奇变偶不变。”

    包杰:“?”

    韩竹尹尴尬的咳嗽两声,“包大人,我可否觐见皇上,毕竟我是这制盐之法的创造者,我总有一言之地吧。”

    包杰想了想答道:“理应如此,但。。算了,本官带你觐见,想来皇上也不会拒绝。”

    不一会,御花园中,苏公公向云丰帝禀报:“启禀皇上,工部尚书包杰、工部郎中韩笋求见。”

    “哦?可算是来了,让他们进来吧。朕看看沉不住气的包杰有何想法。”云丰帝微微一笑说着。

    包杰和韩竹尹一前一后。“臣包杰、臣韩笋。叩见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赐座。”

    “谢万岁。”包杰心里一下子轻松了些许。和韩竹尹坐下后说道:“启禀圣上,微臣前来,是为这制盐之事。”

    这老爷子到底是怎么干到尚书一职的,上来就说事?连寒暄都没有,皇上不挑理吗?韩竹尹在旁边焦急的想着。

    “制盐之事朕自有定夺,爱卿不必多言。”云丰帝脸上有些不是心思。

    完了,一句话就聊死了,不愧是你啊,包老爷子。还是我来吧。“启禀圣上,制盐之法乃竹尹所创,这制盐一事应由工部打理,微臣以为,这制盐一事由他人染指,颇有外行指导内行的意思,实为不妥啊。”

    “大胆!”云丰帝有些生气的说着“韩笋,朕念你初出茅庐,为官不足半月,不加罪于你,这制盐之事岂能由工部一家之言所定?包杰,你就这么管理工部的?”

    包杰慌张的离开座位跪下,不等包杰开口,韩竹尹则是站起身来作揖为礼说道“回圣上,我韩笋年仅二十,创这制盐之法献于圣上,盐乃民生之本,精盐若能量产,必造福于民,能为大云解决精盐难题。微臣早已死而无憾,但有一言,微臣愿以死进言。”

    云丰帝看了一眼韩竹尹,起身背过身去,缓缓说道:“既然爱卿有如此觉悟,朕倒要看看你临死前想说点什么,讲。”说到这里,云丰帝嘴角微微上扬,只是没人看到。

    “谢圣上。上古时期,无民无君,我华夏族先祖危于天地,争与走兽,先祖之辈出奇人,创农耕之法,创石器之法,使食有所依,生有所依。后先祖以部落为聚,哀于旱涝,苦于疫病,出奇人创开渠之法,医药之法,农有所养,命有所养。自华夏族立于天下至今千年有余,我华夏世代族人创法数以万计,使得天下百姓求衣得织、求食得耕、求住得筑,求行得车。固臣以为,人相比于飞禽走兽,大千世界中得以求生皆为智者创法借万物之力。当今无论民生、治灾、交战、商贸、娱乐、探索,无不立于技术之上。创民生之法,则民得以安生;创治灾之法,则灾不至于害;创兵器之法,则交战不立于败;创商贸之法,则外商可获其利;得娱乐之法,则劳不止于乏;得探索之法,则扩疆土于天下。科学乃生产之本,创法乃治国之根。得法乃得天道,得术乃得地灵。”

    听到这里,云丰帝转过身来看着韩竹尹。“科学乃生产之根,创法乃治国之本。说得好啊,说得好,两位爱卿平身。”看着二人起身,云丰帝缓缓说道“只是,这制盐之事,涉及到朝中权利之争,朕难以完美权衡啊。”

    刚才还说自有定夺,现在又难以权衡,怎么说都是皇上对,不愧是伴君如伴虎啊。只不过到这为止,韩竹尹已经心里有数了。“圣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为官争权,为人争利,实属常情,微臣斗胆问皇上,皇上为何不争权,不夺利呢?”

    “笑话,朕乃一国之君,何须争?何须夺?”皇上斜眼看着韩竹尹。

    “非也”韩竹尹上前一步说道:“君权神授,上天赐予圣上龙体,授圣上君权,但圣上毕竟生于凡俗天地之间,食五谷杂粮,大可争己之利,夺己之权啊。若有得利之策,为何要分于朝廷文武,而不归于皇室?俗语说,授人一碗,需存一石。若皇室集权利,再抽成,分于天下,岂不更是民心所向,利在千秋啊。”

    云丰帝心里盘算了一下,说道:“两位爱卿的话,朕听在心里了。听旨,明日早朝命竹尹先生进殿,先回去吧”

    “微臣遵旨。”韩竹尹作礼后和包杰退下离开御花园。

    出了御花园包杰一屁股坐在地上。擦着头上的汗珠。“呼呼,呼,竹尹先生啊,你差点害的本官去见列祖列宗啊。”能看得出来包杰吓得不轻。

    韩竹尹也不客气,一屁股坐在包杰身边,搭着包杰的肩膀。“放心吧包大人,我心里有数,这不是挺好的嘛,明日上朝看皇上如何安排就好。”突然,韩竹尹想起了什么,问:“包大人,你可知道荀巧?”

    “荀巧?哦,是我工部的丫鬟,数年前,我到街市普查作工,路过牙行,想到工部上下清扫打理缺少人手,便在牙行买回几人,其中就有这丫头,这丫头很可怜,瘦骨嶙峋,老夫于心不忍也就一并买下。说来这荀巧不是发配给先生了吗?怎么?不好管教吗?这荀巧向来性格温顺,做事认真啊。”包杰被转移话题后,明显放松了许多。

    “哦不不,荀巧很是乖巧,我。。。。唉,总之竹尹谢过包大人。”韩竹尹心情复杂,但不管怎么说,也是包杰把荀巧从牙行救出来的,也就代荀巧先谢过。

    “谢我作甚,走吧,我们回工部。”

    韩竹尹搀扶起包杰,二人坐上马车往回走去,说来这包杰和其他几位尚书明显不同,真的是一点官架子没有,更像是一个老书呆子,韩竹尹也是越发对包杰很有好感。

    回到工部后,包杰邀请韩竹尹到包府吃晚饭,韩竹尹以家中有事为由退辞掉。一方面确实不想多打扰,另一方面荀巧还在等着他。韩竹尹不想再让荀巧饿一顿饭了。辞行后,韩竹尹路过街市买了一些吃食,带回坊屋休息室。荀巧迎上来作礼,韩竹尹溺宠的摸了摸荀巧的头,拿出了刚买的吃食。

    “我明日要上早朝,记得叫我一声,可别耽误了的大事。”韩竹尹说着。

    “诺”荀巧应了一声后,拿着吃食放到了桌子上,像打开礼品一样的拆开包装,开心的吃了起来。

    这人啊,一旦开了口,就很难守住,两人今晚睡前也是开心了一下,相拥着美滋滋的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清晨,天蒙蒙亮,在荀巧温柔的声音下,韩竹尹睁开了眼睛,待荀巧服侍下更衣洗漱完毕,韩竹尹就出门去早朝。

    朝廷之上,先是兵部做出了一些汇报工作,之后是礼部提出了接下来的事宜安排,也就来到了今天的一大主题,或者说近几日每次上朝一定会讨论的主题,制盐。

    保守派和主战派都各抒己见,还有一些看似中立的官员,也提出了一些方案,但在场所有人都明白,无非是利好自己势力而已。云丰帝心里自然一清二楚。这些话翻来覆去的已经讨论很多天,让云丰帝失望的是,几日的较量这些人还是没长进,老一套翻出来讲,没有什么建设性。眼看着几位官员又要吵得不可开交,皇上示意安静,之后便起身说道:“朕以为,这盐乃民生之本,无论百姓还是臣子,盐都是不可替代的必须品,而我云朝上下,唯有皇室或官员才有精盐可用,现如今我大云已有制盐之法,既然是利好天下。”说到这里云丰帝停了下来,看着之前说制盐乃逆天之法的那些大臣,这些大臣自然是不会这时候站出来反驳,毕竟赚钱事小,脑袋事大。云丰帝看没人说话,点点头继续说道:“既然利好天下,倘若让我全大云子民都能用上精盐,那才是利在千秋的大业,但是,精盐的生产,是循序渐进的,精盐的发放,是要重点商议的,精盐的管理,更是重中之重,所以,朕已经有了策略。让工部竹尹先生进殿。”

    “诺,传工部竹尹先生进殿~~~~”苏公公熟练的传令。韩竹尹听到传召后,缓缓进殿,常规的作礼后,恭敬的站在大殿中央。

    “工部郎中竹尹先生,这制盐之法由你所创,你给朕说说,这制盐产量如何,日产几何?”

    “回圣上,制盐所需原料为矿盐和水,矿盐越多产量越高,一套完整的流程仅需常规坊屋以及简单的工具即可实现,以坊屋为例,原料充足的情况下,四人做工,工作一日可产精盐约一石。”

    “哦?那扩大规模可以有效提高产量吗?”刑部尚书李成可是老狐狸,与中书侍郎韩历是老友,自然会帮着说话,看到韩竹尹的回答,发现有不足的地方,也是点出来提醒。

    “回大人,生产流程是独立的,也就是说一坊屋日产一石,两坊屋就是日产两石,以此类推。”韩竹尹也明白了李成的意思,解释道。

    云丰帝点了点头说“很好,朕你问,这生产流程建造需要成本几何,竹尹先生可要如实回答。”

    “回禀圣上,不考虑坊屋建造,仅生产所需设施,成本仅需二两银即可。”说到这里,众文武无不哗然,更是有人双眼冒光,要知道,二两银的设施成本,就算加上盖房子,若能量产精盐,那绝对是当代最大的暴利。

    云丰帝听了也是吓一跳,虽然知道这制盐之法没问题,但本以为成本会很高,还警告韩竹尹不要贪污虚报,没想到只有二两,就算这东西是零成本,二两全进韩竹尹的腰包,那也没多少啊。云丰帝想了想,看向几位心腹老臣的表情,几位老臣是云丰帝绝对信得过的,此时这几位老家伙,要么仰着脖闭着眼,要么微笑着点点头,要么轻轻鞠一躬,云丰帝也是心里有数了。待满朝文武安静下来,云丰帝轻声和苏公公说了几句,苏公公拿出圣旨宣读。

    “工部尚书包杰,工部侍郎竹尹先生听旨。命韩笋竹尹先生为制盐主要负责,工部尚书包杰协助管理,自今日起,由工部创建大云精盐生产司,向工部拨发专项用银四千两,用于制盐流程的建设,以及人力与原料所需,不得擅自挪用。即日起大云精盐定为云朝官盐,严禁民间自由买卖,盐价由皇帝亲自定夺或调整,大云精盐所有收益归国库所有,凡私自定价售卖或非法私藏者,已经查处一律定罪为盗取官物罪,斩立决。韩笋听封,封韩笋竹尹先生为工部侍郎,即日任职。钦此~~~”

    “包杰、韩笋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包杰和韩笋跪下接旨,苏公公把圣旨传到韩笋手中,

    韩竹尹接过圣旨后,苏公公在包杰耳边轻声说道:“恭喜包大人啦。”包杰欣慰的点了点头。

    这满朝文武也不傻,原来皇上今天早有准备,这圣旨都是提前写好的,刚才和苏公公交代的无非就是拨发专项用银的数量有所调整。现在回头想想,刚才那些争论的大臣在皇上眼里简直是小丑。

    大殿上传来苏公公的声音“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见满朝文武都正官作礼后,宣

    “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