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安乐皇 » 第五十七章 真巧

第五十七章 真巧

    吃过了早膳,秦安乐带着淡妆素裹且无比耀眼又惹人注目的苏柳和暖暖,来到了喧闹糟乱又鱼龙混杂的三教九流汇聚之地临安南门码头。

    此处各色人物什么人都有,且男子数量远多于女子身影,此处景象最市井也最市侩,且大多是相对底层的庶民百姓。秦安乐的穿装与气质,都能看出来不是普通子弟,身旁绝色女眷也显然不是寻常女子,三人但凡脚步路过之处,身周人们都会忍不住去看,却也不会多看,怕惹事。

    临安城除十二座城门以外,东南西北四方更有八座水道闸门,每一座建造上都如同楼阁而高约三层,不仅管理着临安城内的星罗密布的河流湖泊水流系统,进水出水调节城内水位与供应用水,这些水流的中心便是城内最大的湖——西湖,八座闸门更是进出临安城内的大小漕船、货船、商船、游船等船只的必经之处,而此处方圆一大片街巷等地,也自然而然的汇聚出了无比兴盛的水运货物的交易场地,码头便是其中上下货物的重要枢纽。

    此处各种各样的货物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且还都是各地水运过来还没经过分散到各家小摊商铺或市集的大宗货物,秦安乐要做葡萄酒,需要的葡萄数量,自然不是街边小摊或者市集商家等能够满足的,他来此就是来找商船东家或者货船主事等人,大量购买白葡萄和红葡萄。

    码头不仅仅是码头,也不仅仅有货物交易场地,更有成千数百座用于远商等人取货与囤货的廊房建筑,占地广阔,成排成排的规模相当庞大,沿街也当然有各类商家店铺、酒楼茶肆、甚至青楼妓馆这些地方。

    “秦东家?”

    “啊……宣荣?”

    有些意外的是,秦安乐正四处张望寻找着葡萄而走着,心思与关注的焦点全在葡萄上,对周遭来来往往的人都未曾留意,就在与两队卫兵即将擦肩而过的时候,没注意看带头的人居然正是常典赞的外甥,临安卫指挥使司的指挥同知宣荣。宣荣先看到了秦安乐三人,急忙停下脚步。

    “你怎么在这里?”

    秦安乐也停下了脚步,两人不约而同的开口问道,随即都笑了笑,宣荣当先说道:“我正在执行卫司的巡视任务,恰巧刚从南门街走到了这边南门码头。”

    “哦,那宣荣你对码头应该是比较熟悉的吧?”

    “算比较熟悉吧,秦东家你来这边……是有什么事吗?”宣荣顿了顿又接着问道:“哦,对哦,我这两日听说你们酒楼把浑金璞玉奇葩蛋和白云吐日金玉蛋,都卖给了赵家酒楼?四富堂的赵家可谓是家大业大,富可敌国,来往交际的达官显贵等人不在少数,秦东家你是被迫的还是自愿的?”

    “你这话问的,脑回路真是奇特,买卖交易当然是自愿的,我若是被迫的,岂不早就上都司找你姑舅过来镇场子了,赵家脸面再大,还能不给你姑舅几分薄面?”

    “倒也对。”

    “说点正事,你知道码头上有运售葡萄的大商船或者大商家吗?”

    “葡萄?”

    “对,葡萄,白葡萄和红葡萄。”

    “你等等,我替你问下我手底下的弟兄们。”宣荣转身而去,问了下手下的卫兵们,果然有几名卫兵知道运售葡萄的商船,不过前一刻已经路过了,此时若要去找,需往回走一段路,宣荣便留下了这几名知道葡萄商船的卫兵,让其他卫兵继续往前执行巡视任务,然后走过来对秦安乐道:“知道,秦东家你和我一起,跟我手底下的弟兄走。”

    “行。”

    秦安乐点点头,抬步而去。在几名卫兵的引领下一直往东走,不一会儿便来到了临安南门码头的其中一座泊船处,此处约莫停泊着二三十艘大小商船货船等,有的正在卸运货物,有的正在上运货物,担负脚夫等人通过桥板,来来返返于商船与码头地面之间,卸下或上运的货物大多就堆在地面上。

    而其中一艘正在卸运货物的商船,运的便正是葡萄,葡萄都是用简易的并未封盖的木箱子装着,箱底和箱内四周铺了张简陋草席,葡萄被一层秸草掩盖着。

    带秦安乐几人过来的几名卫兵都认识葡萄商家,其中一名卫兵过去与葡萄商家简单的说明了一下来意以后,葡萄商家闻言连连点头,而后被卫兵领了过来,恭恭敬敬地向宣荣拱了拱手,后又向秦安乐拱了拱手,问道:“大人们似要采办葡萄,却不知衙上需要多少?”

    秦安乐看着商家,问道:“你这里白葡萄和红葡萄都有吗?”

    “回大人话,都有。”

    “有多少?”

    “白葡萄红葡萄各二十箱,一箱二百斤左右,各四千斤上下。”

    “行,我都要了。”

    “啊?”宣荣不由愣住,连忙转头看向秦安乐,那眼神仿佛在问,你要这么多吃的完吗?

    面前葡萄商家也愣了愣,他刚听卫兵说起过宣荣的身份,跟宣荣在一起的便也以为是卫司的人,或是其他什么官府的人,便很自然的以为是官府需要采办葡萄做什么用,他曾接触过官府的采办,往往只是用于迎送官员或宴席之类的,数量上能有个几箱就已经很多了,却没想到开口就全要。

    葡萄商家皱眉纳闷,官府采办需要用到这么多葡萄吗?这吃的未免有点多了吧!

    “不是官府采办,仅是我个人需要。”秦安乐看出了对方眼神中的疑惑,也看出了对方真当成了是官府采办,接着道:“而且你后续如果还有葡萄运来的话,我也会再要几批,甚至可能会一直要,这样吧,你说个可以随时找到你的地点给我,我往后需要的时候直接过来找你。”

    “啊?”宣荣又不由愣住,要了一批还要?

    面前葡萄商家倒是笑了起来道:“没问题,如今葡萄的货,各地多的是,你要多少我有多少,小人在那边便有一间纳货谈买卖的铺子……”

    商家伸手指向不远一间铺子,并自报了姓名等等,让秦安乐需要葡萄的话随时可以上门找他。

    秦安乐随后与商家大致商谈了下葡萄价格以及后续的葡萄买卖等,如今手握三十多万两,不仅不用为银子发愁,也不仅提高了生活质量,且基本实现了银子自由。秦安乐并未与商家太过于斤斤计较的讨价还价,唯一的要求是葡萄都必须保证质量,且重点是必须保证葡萄的新鲜,也当然不能有坏掉的或者破皮等,葡萄皮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当然秦安乐不会明说,只会以买卖要求的方式提出来。

    临走前,秦安乐让商家把葡萄卸完了货以后,并托宣荣出面,有劳他在此等会儿将四十箱葡萄都运送到自己家里去,暖暖掏出银票付给了商家,并把自家宅院的大门钥匙递给了宣荣,而后便也跟着秦安乐走了。被留下来的宣荣不自觉的接下钥匙,看着秦安乐三人走远的背影,一脸懵逼。

    “我还有卫司的巡视任务要执行,可没时间送葡萄啊?”

    “宣同知,巡视任务方才不是已经派给手底下的弟兄们去继续执行了吗?何况宣同知……也本来就没有亲自执行巡视任务的必要,您平时都是在卫司,就今日想到了亲自带弟兄们出门走走。”边上一名卫兵道:“倒是宣同知,您知道您口中的那位秦东家,他家住在何处吗?”

    “我知道,临安城乱事当晚,有幸去过一次。”

    “那这就对了,运送葡萄的事儿交给您,算是交对人了。”卫兵道:“那属下等人现在便去张罗马车,将葡萄送过去?”

    “去吧,去吧。”

    宣荣摆摆手,郁闷地将钥匙揣腰上,坐一旁小茶摊喝茶去了。这种事,秦安乐交给他,他当然是甚至不需要他开口,就自然的交给了手下人。而运货的马车,码头上多的是,更有在码头上靠此营生的专门替人运货的马帮,经常在此巡视的卫兵们对于南门码头这一带就跟自己家一样熟悉,方方面面到处都是熟人,或者应该反过来说,他们才是这一带商家等人的熟人。

    秦安乐不一会儿又来到了附近的南门市集,购置了一批木桶,将自家宅院地址告诉了商家,让商家用马车运送过去,接着又来到了瓷器铺,购置了一批大小形制相差无几的瓷罐,也同样是让商家运到自己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