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平凡人的梦想 » 马甸知名邮商闯江湖(六)—创业艰苦,却能激励自己更努力!

马甸知名邮商闯江湖(六)—创业艰苦,却能激励自己更努力!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说的就是湖北人豪爽直率不屈的性格。在九十年代我的邮币路线的辐射圈往北到武汉是因为当时的铁路交通比较慢,长沙到武汉要7个小时,长沙到BJ要28个小时耗时比较长。所以一年当中去BJ的次数很少,一般是有大型的国际邮展才会去一趟。多数时间到武汉就往回返了。WH市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成,位居华中,长江穿城而过辐射湖南,四川,河南,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黄鹤楼矗立在长江边,守望龟山和蛇山,吸引了多少文人骚客,留下了很多墨宝文章。87年中国邮政发行的《四大名楼》邮票里就有黄鹤楼这座历史文化建筑的身影。

    武汉吃早晨叫“过早”,很喜欢吃武汉街边摊的热干面和糊汤粉,一碗麻汁缸豆热拌的面能迅速的温暖饱和我的胃,嘴里还留有麻汁的余香。冬天一碗带着鱼鲜味麻辣粘稠的热糊汤粉吃下去,瞬间就把冬日里奔波的寒气驱散。当时经常乘坐当地的三轮出租摩托车,当地人都叫”麻木“,据说这种叫法是以前的三轮人力车夫爱饮酒醉醺醺演变而来,坐这种出租车最大的方便就是不堵车,不会耽误办事的时间。

    喜欢武汉的春天,到处樱花盛开。一直想去武汉大学去观看樱花盛开的美景,却因为创业时间紧,进出货时间匆忙没有成行,后来北上打拼后机会就更少了。武汉的大专院校挺多,就读的大学生数量庞大,每年到毕业季的时候火车站的站台上到处都是大学生依依惜别的场景,有的同学弹着吉他唱着歌,有的同学相拥而泣,学生时代的感情是纯真而热烈的,是青葱岁月的美好时光。那时已经走向社会的我还常常会被这种场景感动。

    当时武汉有两个邮币市场,古琴台市场和航空路市场。古琴台就是高山流水伯牙和钟子期遇知音的地方,在它附近就是古琴台邮币市场。大概有不到100个摊位,大部分都是经营邮票和风片有少量的钱币摊,市场是一个叫菠萝皮的承包的。记得在市场和一个专门经营邮资片的老杨邮商交往比较多,后来他女儿大学毕业在BJ工作,他就退休了,后来他还来过BJ市场一起聊过天。那时湖北也是集邮大省,新发行的纪特邮票配额也很大,当时的集邮群体数量也很可观。

    我们从广州带过来的六运会纪念币在这特别受欢迎,市场需求挺大。流通过的六运会纪念币表面会有些污渍在,出售之前一般都会用醋寖泡然后用玻璃擦擦洗掉上面的污渍,这样卖相会更好看,售价也能高一些。记得当时卖给老胡比较多,有次他还邀请我到他家去参观了一回,当时他应该就有四,五十岁,现在应该退休颐养天年了。

    航空路邮市在HUB省集邮公司门口,是一个露天邮市,一到周末就人流涌动。因为我们也是从公司掏货卖向市场,所以跟做新邮的邮商打交道不多。在这结识了几个跟我一样跑差价的本地币商,有个叫“火车头”的身材微胖眼睛挺大的叫啥名字忘了,只记得他的外号,听说他的外号来源于他一有市场信息变化就快速行动,也是跑广州做差价的常客,后来一直在武汉经营钱币做得很大。还有一对是夫妻档,一对非常勤劳善良的两口子,男的好像叫张*,他们也是常常往广州,广西方向一路跑差价,我们有时在外地碰上了也会相互交流信息。

    从武汉往回常常要给客户采买些古钱币书和装钱币的册子和塑料页,那时的钱币书的折扣比较高,大概3-4折利润空间很大,就是比较重搬运起来比较麻烦。武汉往回返的座位票不好买,有时买不到就买站票,买个可收放的小马扎上了车,在车厢的连接处一坐就是7个小时。那时创业时候的艰难和吃过的苦都是未来发展的动力,激励自己不断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