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上古神话如何由来,如何发展? » 第2章 牛、鹿、羊、马类异兽图腾

第2章 牛、鹿、羊、马类异兽图腾

    牛、鹿、羊、马类异兽

    牛的图腾也很了不得,上古南蛮之地的苗人自称是“牛的后代”,这个文化可能源自神农氏部落的最早的农耕文明,耕田要用牛。神农氏炎帝是头上有牛角的,形象可能不是人身牛角,而更可能是牛角人首和龙身。

    湖南有城头山遗址,发现环洞庭湖一带的湖南、湖北地区,有目前世界上最早最古老的有稻谷及其他粮食种植的农业经济城市,有6500年以前的稻田及配套灌溉设施遗存。

    神农氏到底是源自上古中原地区还是源自长江流域中游的两湖地带?

    五色神牛,是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的神兽坐骑之一,也叫五彩神牛,是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的坐骑。后世神话中,泰皇镇守地域,它也成了镇守地狱的神兽。这个神话设定牛的级别,似乎还有点儿低了。

    牛金牛,是北方七宿之二宿,是二十八星宿神君之一,属金,是最古老的神明之一。有人说,后世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故事中,牛郎最终所化之金牛星原型便是它。

    牛头人身是阴曹地府的地府勾魂使者之一,负责行走阴阳,押送灵魂往生,也是地府最古老的冥神之一,所设定的神灵地位还是有点儿低了。

    牛类异兽,在山海经中通常以凶兽、猛兽出现,因为现实中它们作为野兽之一,经常群体性的出来破坏庄家,伤害人类,甚至比猛虎袭人还多。

    但是,不知道后世演化中为何变得那么弱,除了一个勉强的牛魔王。

    蜚(fēi或fěi),《山海经》中记载,“太山上多金玉桢木。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

    它外形像牛,是一只眼睛的“独眼龙”,尾巴是蛇尾的形状。它会引发旱灾和虫灾,所到之处水全部枯竭,草木都干枯而死,还伴随着大瘟疫。

    除了四大凶兽之外,山海经中还写了四大恶兽:朱厌,祸斗,夫诸,蜚牛。据说,蜚的尾巴是带有毒针的蛇尾,和螳螂一样,它使用尾巴伤害了很多人和兽异。

    它是古代神话中掌管干旱的神兽,跟掌管洪水的神牛“軨軨(líng,牛车)”正好相反。蜚牛所到之处,水全部枯竭,草木都干枯而死,很多人也饿死了,还伴随着大瘟疫的发生。

    蜚是灾难和瘟疫的代名词,后世代指臭虫。

    夔((kuí)),形状如牛,无角,身形巨大,黑色,只有一只脚支撑,也叫独脚夔。夔是一种恶兽,能放出如同日月般的光芒和雷鸣般的叫声,只要它出入水中,必定会引起暴风。

    传说,它为雷神的坐骑。在黄帝和蚩尤的战争中,黄帝捕获了夔,用它的皮制作军鼓,用它的骨头作为鼓槌,声响能够传遍方圆百里。鼓声还具有很强的心理侵蚀作用,使的黄帝军士气大振,使得蚩尤军大败。

    兕(si),是一类青牛或犀牛,全身长着黑色的毛,头上只长着一只角,声威震动八方。兕的皮特别厚,可以用来制甲胄。

    传说有一天,神农正在一片草药丰富的山谷里采集药材,他发现了一种名为兕的神兽。兕是一只巨兽,浑身散发着威严和力量的气息。然而,神农却意识到,兕在这片草药地上肆意破坏,导致许多珍贵的草药濒临灭绝。

    神农深感痛心,他知道这些草药对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为了保护这片宝贵的资源,神农决定与兕交涉。他以和平的意愿,试图与兕协商,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共同的解决方案,让兕停止破坏草药地。

    然而,兕却毫不妥协,对神农的劝告置若罔闻,交涉最终以失败告终。

    面对兕的固执和破坏行为,神农感到无奈。他深知如果这样继续下去,这片草药地将无法恢复,人类的健康将受到极大的威胁。因此,神农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决定以保护草药地为重,并斩杀了兕。

    兕的威严倒下了,人们为神农的勇敢和决断而感到敬佩。

    犀渠,样子象牛,皮毛为青色,叫声象婴儿一般,以人为食,极为凶恶。上古时期很多凶兽发出婴儿一样的叫声引诱猎物,这里的婴儿是幼小的动物而不是幼小的人类。

    犀渠小的时候还是一种神秘而可爱的神兽,它身形娇小,体态灵动,大约只有一只普通动物的一半高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犀渠的毛发柔软而光滑,散发着淡淡的金色或白色光芒,四只细小而灵活的脚爪与身体相互协调,让它在运动中显得异常灵巧。

    我是小可爱啊,可是你们不能爱哈!后果很严重。

    马、鹿、羊类异兽

    大家可能没有注意,羊是牛科动物,角马也是牛科动物。马和牛并不是近亲,羊和鹿和马可能长的相像,但羊和鹿和马之间都没有近亲关系,自太古时期,它们就已经是分别繁衍了。

    《山海经•海外北经》一个片段内描写了三只似马的异兽。记载为,北海之内有一种野兽,它的形状与马相似,名叫騊駼(táotú,青马)。还有一种野兽,名叫驳,形状与白马相似,长着锯齿般的牙齿,能吃虎、豹。还有一种白色的野兽,形状与马相像,名叫蛩蛩(qióng,马的形状)。

    这里描写了两条白马和一条青马类的异兽。说明此地应该是马的王国,或者以马为图腾的古国,大概出现在上古西戎或北狄地区。

    吉量,犬封国有一种颈鬣若火红的雄鸡之尾,双目闪烁金光。乘坐的人飞入天宫,获得千年寿命,拥有天仙的基础等级。

    吉量是神马,吉字则代表神龙,它是一类神龙马。

    传说,大吉大利是指龙、鸡两种生肖。

    作为马中精英,吉量有着纯白的马身,脖子上披着红色的鬣毛,有如鸡尾下垂,十分威武。吉量是长寿健康的象征,体型健硕、线条优美,具有强身强体的寓意。有传说,它有龙的性情,可以虎豹豺狼为食物,比独角兽还要凶猛,速度更是快若闪电。

    乘黄,《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白民之国有乘黄,长得像狐,背上有角,毛色是黄的,乘者增寿二千岁。”

    又名飞黄,取名或自“乘风而上,飞黄腾达”。它长得像狐,背上有角,毛色是黄的,却是马。传说,它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马之最。

    这么一说,乘黄使人增寿二千岁,比吉量增寿一千岁可厉害多了。

    独角兽,山海经中有䑏疏(huānshū)的描写,它是中国的独角兽。外形如白马,额前有一个螺旋角,可以无翅膀。也有的说,它长有一双翅膀,则代表高贵、高傲和纯洁。

    商鞅在秦国推行法派学说治国时,尊独角兽为法神,是公正、威信的象征。在西方传说里,独角兽的角有解毒功能,很多人乘机去卖“独角兽”的角粉末。独角兽可以作为司法和执法的崇拜。

    鹿蜀,形状像马,有鹿的角,有白色的头和毛发,身上有老虎的花纹,有红色的尾巴。它鸣叫的时候就像人们在唱民歌,佩戴它的皮毛可以使子孙繁衍昌盛。鹿蜀身上经常喜欢载着小屁孩儿。

    英招,为马身人面,浑身虎斑,背有双翅,能腾空飞行。它是看守帝俊花园的天神(护卫),英招与陆吾及开明兽的设定和作用相似。

    英招参加过几百次征伐邪神恶神的许多战争,是保护世代和平的保护神之一。后世中有神话故事,帝舜时大禹奉旨诛杀相柳,那相柳氏本是共工的臣子,长有九头分别在九座山上吃东西。相柳霸占了雍和以西的地方,假仁假义,残害百姓。

    英招成天神后,配合大禹诛杀九头恶怪相柳立下了奇功,被永远地铭记。

    英招还负责看管有着六个头的树鸟,以及蛟龙、大蛇、豹子,还有连名字都说不清楚的各种植物、动物们。英招和陆吾的地方更相似。

    驳,形状像马,长着锯齿般的牙齿,能吃虎、豹,它的这个描述有点儿像吉良(吉量)。它虽不是凶兽,看起来人畜无害,其实张开嘴巴时,你能看到它嘴里和长着虎牙,打斗时,你能看到它脚掌上如刀似剑的利爪。

    它确实很厉害,在战场上它一兽能敌千军万马。

    驳的异兽设定可能与上古战争有关,赞美了战马作为忠诚战士的形象。它的独角是鹿角,分叉,可被将士们手握着打仗。

    孰湖,形状是马的身子而鸟的翅膀,有人的面孔而长着蛇的尾巴,很喜欢把人抱着举起。形似英招,但英招为马身而人面,虎纹而鸟翼,与孰湖的区别是英招无蛇尾。

    他在神界的神位当与陆吾平级,神力也相当,可以设计打一架试试。

    上述动物形成了有趣的几对类比,如虎和麒麟、孰湖和陆吾、英招和陆吾及开明兽、吉量和乘黄、九婴和相柳等。

    夫诸,是一种长着四只角的鹿,虽然形状温柔洁净,但喜欢四处角戏、争斗。但它会引发大水灾,是四大凶兽之一,兽也不可貌相哦。

    夫储可不是四不像,你如果轻信了他,会被要了小人命的。夫诸说,你把我带回去好好养着吧,我是不会嘎你腰子的。

    作为上古四大恶神凶兽之一,夫诸,你当网兽们都是愚兽?

    角端,形状似鹿,鼻子里面生了一只角,可日行一万八千里,通晓四方语言。是速度快、信息灵、保境安民的象征,它不是山海经直接记录的异兽。

    它通常被当成避邪之兽,可日行18000里,通晓四海八荒语言。只有明君出现时,角端才捧书而至,护驾君旁,这一点跟麒麟类似。

    尊王护驾,角端先生,我们都想要你这样的灵宠,比香车宝马好用。

    白泽,像是白羊,头上有角,但有应龙的一双翅膀,很厉害。它能通人类言语,通万物之真理,知鬼神之事,晓神明之德。当“王者有德”时,它才出现,能辟除人间一切邪气,是瑞兽。

    角端和白泽的功能相近,形象也相近,可能是后世神话演绎中两者混淆的结果吧。白泽的文化形象不像羊,更像千里马,要择主而事。

    羬(qián)羊,形状像羊,却长着马的尾巴,它的油脂可以滋润干裂的皮肤。明显感觉到它生活在高原上,对人类冬季护肤的作用大。

    羬羊的形象可能就是来源于藏羚羊,适应能力极强,能够在干旱的环境中生存。远离人间烟火,它人畜无害。

    它在上古人神大战中,经常作为魔族的坐骑,武力值是不赖的。

    猼訑(bóyí或bótuó),有九条尾和四只耳朵,头上没有眼睛,眼睛长在背上,只能看到左右两边的事物。它可能得反着走路,屁股先行。

    它的九条尾巴都很短,视力范围不足,用四只耳朵听声,听到的都是闲话、八卦,又喜欢散布谣言。有人说取它的皮披在身上,就可以不知畏惧了。这样的马户,倒是真有点儿“未曾开言先转腚”的味道了。

    土蝼(lóu),是一种吃人的山羊,有四只角,生活在昆仑之丘。这种羊现实中存在的,新疆旅游的时候或许就能看到。

    但是新疆地区出游一定要注意天气的变化,风景美丽别忘了安全。行车看四角山羊,不会碰到吃人的土蝼,却可能出现因为频繁的天气骤变导致吃人的车祸,作者曾经历过,在乌鲁木齐刚出界去往火焰山的高速路上。

    新疆地区还有一种有趣的羚羊,高鼻羚羊。它们用大鼻子吸引妹子,追着母羊跑。“来呀,追我呀!”它(她)逃跑,它(他)来追,它追来它又跑去,一样点儿效果也没有,现代的妹子难追。然后,它弄了一丛草顶着头角吸引母羊,一个杀马特的形象,母羊更加嫌弃。

    后来,一头年轻的雄羊来挑战,它们来了一个以头撞头,那个“翻车”场景想象一下。终于,新来的那个不敌逃跑了,砖头撞在石头上,晕了。这只雄羊守住了自己的母羊群,它又有权利去骚扰了。开始骚了,骚了。

    西北狼,东北虎,苏北“小绵羊”,西北高鼻羚羊。各种有意思的动物,其中还包括了男人和女人这两种“动物”。曾经有人说,“男人与女人的生理差别如此大,心理差别也如此之大”,怎么会是一种动物呢?哈哈。

    山海经中各种异兽神祇经历了卵生、蛋生、胎生等哺乳动物发展的历程,经历了由兽到人的整体演变过程,既是神话也是历史。

    还有很多很多的山海经异兽,不一一列举说明了。

    山海经异兽变身的时候,形象各式各样,有的变成巨大的怪兽,有的变成充满神秘和魔力的形态,非常震撼,令人敬畏。当这些异兽之间发生争斗或打闹时,有些看起来却极为有趣可爱。一只似乎很凶猛的怪兽正在与一只看起来天真无邪的神兽玩耍,它们用柔软的脚掌轻轻扑打对方,或者用尾巴尽情挥动。不时发出欢快的叫声和嬉笑声,看起来就像两只顽皮的小猫在嬉戏一样。即使是打闹,它们也展现出了各自神奇的本领。

    山海经异兽与人类有互助的关系,有共生的关系,也有竞争的关系。总体上,山海经异兽和上古人类之间经常发生冲突,虽然人类对异兽充满了恐惧而被迫遵其为神祇,但是人类也不乏对自然的探索的热情,更不乏对抗压迫、破坏和威胁的决心。

    一位年迈的巫师踏入了神秘的森林,里面充满了各种未知的山海经异兽。他小心翼翼地往前走,偶尔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异兽嘶吼声和喧闹声。在这片神秘的森林中,巫师遇见了各种形态各异的异兽。

    他们遇到了一只宛如千年树精的巨大生物,身上长着茂密的树叶和细长的树枝,慢慢地踱着步子,带着一股庄严和神秘的气息。它正在与一只满身金色鳞片的巨龙对抗,龙吼声震耳欲聋,似乎要将整片森林都镇压在它的威势之下。头顶上,一只凤凰在巫师面前展开它绚烂的羽翼,散发出五彩斑斓的光芒,燃烧着火焰飞翔。凤凰喷火,可以烧毁一篇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