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上古神话如何由来,如何发展? » 第2章 虎、猿类异兽图腾,自然界中战力最为强悍

第2章 虎、猿类异兽图腾,自然界中战力最为强悍

    虎、猿类异兽

    虎和猿是自然界中战力最为强悍的两种猛兽,是四类凶猛异兽之二。在上古神话中,他们多以霸气骁勇的形象出现,被描绘为能够驱邪辟邪的神兽,危害上古人类生存。

    猿类猛兽,被描述为有浓密的毛发和"人面"特征的异兽,但上古神话没有搞清楚猿猴与人类自然进化上的关系,并没有将其地位提升到超然的状态。本文仅将史前几类动物列为山海异兽,这个现状的改变,需要在进化论等自然科学的大背景下,更多创作者凭借非凡的艺术呈现了。

    有时候,虎、猿类猛兽都被认为是战神,比如《西游记》里面的九灵元圣、孙悟空,以及《封神演义》里面的袁洪等。这体现或反映了它们在森林和自然中勇猛的客观存在。

    虎类异兽在山海异兽中的地位倒是很高的,天吴、陆吾、开明兽都是天神级别的神兽,或者说它们就是神祇。

    天吴,记载为“……有神人,八面人首,虎身十尾”,意思是天吴是大神,有八个人面的头部,老虎的身体和十条尾巴。它没有进阶到九个头,还不是最高等级的存在,但是十条尾巴比九条还多一条。这是山海经最独特的记载之一,弥补了头的不足。其他神祇、神兽通常是九个头或者九条尾巴,他却有八个头,同时有十条尾巴,地位超群,能耐超凡,可想而知了。

    它是上古崇拜的一种动物图腾,他也是始祖神祇,是天帝的辅神之一,是能耐最强大的一位。他曾经一度替代天神的地位,统率一方万里之地。

    狰,脸部中央长出一只角,身上有白色纹路,而且有五条尾巴,全身赤红,身形似豹。它的声音如击石般铿锵,曾四处作乱的恶兽,但后来被烛龙收服,变为瑞兽,是章莪(é,植物)山的主神、山妖。

    章莪山是山海经的一座名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瑶、碧一类的美玉。山里常常出现十分怪异的物象,其形状像赤豹,长着五条尾巴和一只角,发出的声音如同敲击石头的响声,它就是狰。

    其实,这个故事讲的是上古时期,人们看不清楚丛林里的动物,只听到奇怪的声音。但是,那里经常有老虎出没,直接说老虎也太没有意思了。巫师们为了神化它们,也是神化了自己,谋求“不当得利”,设计为异兽狰的形象。反正你们又看不到它的本貌。

    我功就是最有魔性的神功,随意封神是奇功,创作随我任意疯。

    孟极,孟极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兽名,它的形状像豹,原形可能是云山雪猫。它善于隐藏和呼喊,呼声像是喊自己,是一类恐怖的异兽。

    山海经中很多异兽的名称就是其发出的声音,也是巫师们可以利用的“神奇”。你看,它们真实存在吧,你能听到它们的声音!

    孟极在水塘泡温泉,它化为人形的形象十分可爱,很像小木人格努特在水塘里面泡温泉澡。它把泥巴敷在头顶上,长出树叶,俨然一个小树人,很可爱的模样。它却吵死个人来,打扰了在树洞里面睡觉的五彩乌鸦异兽,遭到嫌弃,小人儿却很开心。一会儿身上的泥巴干了,树叶枯了凋萎了。小人儿有使用温泉中的泥巴敷在头顶上,重新长出来小树苗,看起来一副非主流的头发造型。小人儿欢快地跑来跑去,可把小鸟吵死了,我的可怜儿的五彩斑斓的爱睡觉觉的小鸟儿。

    后来,小池塘干涸了,小人儿再也没有热乎乎的泥巴抹在身上长出树叶来,它要被冻死了。这个时候,那不巧的小鸟儿嘲笑了起来。

    于是,最后,小鸟的羽毛被它拔了做了一件五彩的衣服,穿在小人儿身上。唯留,那光秃秃的可怜兮兮的小鸟儿在洞里被冻得瑟瑟发抖……

    梼杌(táowù),外貌特征整体被形容为虎的形状,毛很长,脸有点像人,腿有点像老虎,嘴巴长有像野猪一样的獠牙,尾长丈八尺,在西方称霸。是四大凶兽之一,能斗不退,它已经神功大成,罕有对手,无需退。

    《神异经》有记载,梼杌是生活在偏远西方的怪物,善于在水中活动。它体格像老虎而有像有长毛类的犬,毛很长,脸有点像人,腿有点像老虎,嘴巴长有像野猪一样的獠牙,梼杌的外貌结合了虎、龙和人等元素。它常被被用来比喻顽固不化、态度凶恶的人。形象挺切合的。

    辟邪,是有一双翅膀的狮虎,头上有六只角,能辟除邪祟,脚短而灵活,有着人的面孔和豺的身体。俗称“貔大虎”,与龙、凤、龟、麒麟并称为五大瑞兽。辟邪和梼杌的形象有几分类似。

    它有镇宅辟邪的灵性。相传此灵物嘴大无肛,只进不出,能够招财纳福。

    辟邪也俗称“貔大虎”、“貔貅”,是中国古书记载和民间神话传说的一种凶猛的瑞兽,与龙、凤、龟、麒麟并称为五大瑞兽。传说帮助炎黄二帝作战有功,被赐封为“天禄兽”即天赐福禄之意。它专为帝王守护财宝,也是皇室象征,汉武帝将其封为“帝宝”。东方朔哪儿去了?

    陆吾,是长着九条尾巴的老虎,顶着一颗拥有锐利目光的人头,善于观察和思考。它的职责是管理天之九部和天帝园圃的时节。形象跟守护天宫的开明兽类似,它们都具有相当勇猛的特性,虎的形象尤其突出。

    陆吾的位格较高,除了掌管天界九个区域的界限之外,能够料理天神花园的时节,堪称是天帝的大管家。

    陆吾的南边,有着六个头的树鸟,以及蛟龙、大蛇、豹子、还有各种植物、动物等。昆仑山的西边,有神异的凤凰、鸾鸟,它们头上带着蛇,脚下踩着蛇,胸部还盘踞着赤蛇,说的是鸟国哪些提到过的主神祇。昆仑山的北边有珠树、文玉树、琪树、不死树等神异植物。昆仑山的东边有一大群希望能攀援天梯,以此沟通神人的巫师,比如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等十大祖巫。祖巫们互相环绕在一起,每个人手中都握着不死之药,希望能抗拒凡人的死亡,祈求复活,而他们的统帅就是居于中央的陆吾。

    因此陆吾,其实有了中央天帝的地位,后世降格为五行中央的辅神。

    以上传说,其实可能是对于斗星神祇的异兽化或神灵化的描写,每一颗星宿代表了一种异兽。我们晚上看月亮、看星星,那月亮和满天的星斗都是神祇,也都是异兽。神祇是主神,异兽是辅神。四御、五行、八卦、九曜星辰、十大天干、十二地支、二十八星宿、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都有异兽,有些还有主神。有主神的星斗是地位较高的,上古神话将其人格化或者说神格化了。地位较低的以异兽为统帅。

    它们各自代表一方的统帅,当然也是帝俊首次天界封神的结果,后文述。

    年兽和夕兽,并不是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异兽。它们龇牙咧嘴,形似狮非狮,似狗非狗,是“犭师”(quǎnshī,象形字,同犬,是偏旁字首,狗的意思)。狮子和狗等动物,在创形象文字时,同源。

    过年时和除夕时,它们出来吃人和兽,是中国农历“过年”历劫的直接对象,由后世神话演化而来的故事。它们都被认为是恶魔或妖怪的代表,经常在夜晚出现,喜欢吸取人类的精气或能量。

    年兽本为天界一只被锁在石柱上的动物,由紫微星君看管。每到除夕之时,它会发狂跑出来,吃掉人们的财物和吉祥物,带来厄运,故名年兽。之后人们发现年兽有三怕,即巨响、红色与火光。于是,家家户户每年放爆竹、贴春联、点灯火用以吓跑年兽,这些习惯逐渐成为了过年的习俗。

    夕兽又称宵小、夜叉,最忌讳铜和葱蒜的气味。因此,人们在夜晚外出时常佩带铜钱、家里装铜门铁锁和挂着蒜瓣,以保护自身不受夕兽的侵害。“宵小之辈”和“母夜叉”的由来在此,凶恶异常,如果美女看似凶恶实则善类,则被称为“奶凶奶凶的纸老虎”。

    既然是美女,她们在我心中就不会是真老虎。真老虎,她还美吗?

    佛主小和尚我掐指一算,有说,“现在世间,少有真的母老虎,多了一点儿不生崽崽的假母老虎,哈哈。”

    那夕兽回答道,“那可不!问题出在你们雄夕兽身上啊,生的起,你们养不起,怪我咯!”

    雄夕兽躺平,哼了一声“那也是这个现实让我等躺平啊,不愁吃喝,就愁没有玉石。”

    “你们好意思躺平,我们那个年代……”老夕兽父母俩,开始补刀了。

    “没完没了……”“以后我可不回家了”,雌雄夕兽抱怨道。

    猿类异兽

    猿类异兽在后世神话中没有更加充分的创作和演绎,甚是可惜了,人猿甚至被科学“举证”是我们现代人类的祖先呢,尚未有“反证”。

    它们是女娲赖以创造人类的原型,太古神祇。

    举父,形状像是猿猴,有老虎的尾巴,长着四只耳朵和耳钉,善于打斗,手臂上有斑斓花纹,力能举鼎。

    传说它可以用咒语掩埋洪水,站在洪水中央土堆之上,民众都会害怕,远远地躲着。其实,它是阻挡洪水,填埋低洼沼泽的瑞兽。

    传说,举父又名博父、夸父,它是后世的幽冥神灵,是地母后土(厚土娘娘)的孙儿。它的形象可能是后世地藏菩萨经案下伏兽谛(dì)听的原型。谛听可以通过听来辨认世间万物,尤其善于听人的心,在名著《西游记》中有述说谛听辨别真假美猴王的故事。

    《山海经》另有夸父的记载,夸父形体巨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夸父作为神祇,同样存在兽、人、神三种形态。他不怕困难、英勇无畏,有着为民着想、为民造福的精神。

    朱厌,形状像是猿猴,白色的脑袋,红色的尾巴,是战神,会引发战争和天下大乱。它所居住的地方有很多玉石和黄铜,它吸收了很多玉石的灵力,鸿蒙级别的朱厌能够轻易地打败天神。朱厌实际上也是一方部落的首领,好战。他又用黄铜打造了很多兵器,在山海经鸟危山(今甘肃省彭阳)一带对上古中原地区部落用兵,连战连胜,后遭受严重的失败,被灭。

    狌狌(xīngxīng),读音和现代大猩猩相同,写法也相近,异兽原型可能是猩猩。也可能,它就是真实存在的大猩猩。

    形状像长毛猿的兽类,长有一对白耳,既能匍匐,也能直立行走,据说吃了狌狌的肉,有健步如飞,在丛林如履平地的作用。

    雍和,生于山海经丰山,红色的眼睛,红嘴巴,黄色的皮毛,形象像猿。它是上古的恐慌之神,它一出现必有大灾荒伴随出现。

    传说,雍和给国家制造了恐慌或给国家带来了恐慌的情报,是恶兽。

    雍和这种动物和众多的猴子、猩猩族群一样,内部充满了森严的等级。这是动物族群属性的典型特征,上古人类同样如此。当干旱来临时,族群出没,寻找水源,雄猴不管母猴和带着的孩子,孩子也不认识自己的父亲。母猴掉队在最后面,紧紧努力地跟着,千万不敢掉队。

    当它们终于寻找到一口岩石下的很小的水洞时,需要排队依次喝水,落在最后面的等级最低的猴可能一口水也喝不到,白白地渴死,族群也不会去管。这个母猴子恰恰是等级很低的一个,插队则可能被暴力夺走性命。

    好在,为母则刚。它求准时机,果断进取。没有选择直接挑战最高和较高等级的猴子,选择

    长石,也是猿猴,长在长右山,有四只耳朵,声音如同美人在呻吟。但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有它出现,就会发生大水灾。

    长石可能有“火眼金睛”的原型。它能一眼看出我们是真实的人类,还是吃人的行走着的“骷髅”。骷髅不创造价值,也没血没肉,只有骨架,也不提供劳动的服务,但是他们寄生在价值(或以金钱为计量的货币价值)上,享受着有血有肉的人类的服务。这是一眼现(见)真,比照妖镜还神奇。

    但无论是什么样儿的存在,都是客观的存在。上古山海经的神异存在,异兽的存在,也是我们当前社会的真实存在,没有所谓好与坏的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