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上古神话如何由来,如何发展? » 第7章 上古神山,富有玉石,聚集神灵兽异

第7章 上古神山,富有玉石,聚集神灵兽异

    上古神山

    盘古大陆以新形成的昆仑山神山为中心,形成了昆仑神洲、东瀛神洲(或东胜神洲)、蓬莱神洲(或南瞻部洲)、大西神洲(或西牛贺洲)和太平神洲(或北俱芦洲)。世间出现了非常多的仙山仙境,其中最有名的有这十多个地方,都富有玉石,聚集神灵兽异。

    分别为不周山、槐江山、岐山、昆仑山、天山、天帝山、灵山、青丘山、泑山、章尾山等,另有羲和国的记载,各有神话传说。

    不周山,天地之间的唯一脊柱

    《山海经》和《淮南子》有记载,“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又有记载,“不死民在其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一曰在穿匈国东。...一曰在不死民东。昆仑虚在其东,虚四方。”

    不周山相传是盘古开天辟地身陨之后,其脊柱所化,为顶天立地支柱,才有了人间。

    它位于东南方,是一座巍峨高耸的山脉,其巅部触及九天。是人界唯一能够到达天界的路径,但不周山终年寒冷,长年飘雪,越往高处越寒冷,非凡夫俗子不能徒步到达仙界。

    它是连同天地的唯一支柱,仙凡故事不断,这里更有共工怒触不周山神话故事。另外还有一些传说中的不周山上的灵泉、不周山流魂等故事。

    不周山的山谷深处有传说中的仙境,花草树木都散发着仙气,那里是神灵们欢聚的场所,时常有金凤飞舞、玉兔奔跑的景象出现。山顶上住着到处都是的“衣冠华服”。

    不周山脚底下有不周流魄的传说,那些上古死亡的妖、魔、兽、人无处可去,地狱尚未出现。它们被世间驱赶在了不周仙山脚下一处有玉灵矿的地方,形成了流魂。

    最底层大的鬼魂给妖、魔、神开采并供奉玉石作为食物。甚至为了求得生存,为巨人和矮人族添脚跟儿,只期望有立足之地。面对阳光、雨水、酷暑、严寒的考验,它们辛苦劳作,每个环节都需要不懈努力,没有假期节日,最后仍然一无所有。于是,高喊“我从今开始躺平,至死方休。我将不劳作,不上进,不吃苦”。

    其中一些杰出者借助众流魂之力,修炼为异兽。不周流魄全身鳞甲锋利如刀,身躯庞大而强壮,拥有神奇的力量和速度,喜欢在夜晚穿行于峭壁之间,为了命运而抗争。

    不周山流魂太多了,于是逐渐聚集为一处灵魂的安居所,孟婆作为其中的鬼神之一,逐渐崛起,于是孟婆神话在这里诞生开来。

    槐江山,槐江天神是第一位人类天神

    《山海经》有记载,“槐江之山,爰(yuán,于是)有淫(yao音瑶)水,其清洛洛。有天神焉,其状如牛,而八足二首马尾,其音如勃皇,见则其邑有兵”。在神话传说中,槐江山在昆仑地界,同样都是充满灵力之地。

    槐江山在《神异经》中被描述为伏羲、女娲的活动所在地。据说伏羲在槐江山上种植了槐树,“槐江山在蜚英之南,生槐树。槐木千载而摧皋矣,功在易卦。大槐木古者长二百仞,又有一名曰槐江石。”大槐木历经千载的时间,获得天地阴阳法则。伏羲利用槐木刻画了《八卦图》,开创了卦象之法,也就是后来的卜筮学。

    此外,槐江山据说还拥有一枚能够预测未来和现实事物真相的神秘石,被称为“槐江石”。大槐木和大槐石都成为了神灵。淫(yao音瑶)水,指瑶水,有瑶池,瑶是传说中西王母所居住的地方,或许你能偶尔看到她沐浴的情景。西王母的胴体清香如玉,丝裙下的朦胧,让人欲眼望穿。

    槐江天神是女娲创造的第一个生灵,自然成神。槐江山是槐江众天神的诞生之地,可见此地的重要性。槐江山上很多神灵、异兽、人类诞生,它大概就是女娲创造万物的实验室了!

    它原本是看守槐江山下的瑶水的神,长着两个牛头,八条腿,马尾,它出现的地方就会有兵乱。它是山海经的的确确记载的异兽、神祇,后世演化为女娲创造的第一个神灵了。

    据记载,槐江山还是天帝帝俊的苗圃,里面有着数之不尽的黄金美玉,有黄金美玉和溪流的地方,丘时之水发源于此山,并有马身鸟翅的英招为天帝管理着,也有说陆吾在这边守护。

    昆仑山,中华同一神话的信仰之源

    《山海经》、《禹贡》和《水经注等中对昆仑山都不只一次提到,都有神奇的故事。中国道教文化里,昆仑山被誉为“万山之祖”,是中国古神话中的神山,道教奉为神仙所居的仙山。昆仑神话是中华神话的统称,与希腊神话合称为世界两大神话体系。

    古今中外诸多专家学者公认,昆仑山不仅是江河之源,而且是昆仑神话之源,是中国华夏主体民族和其他各民族文化的客观反映。昆仑神话中的核心人物女娲、盘古、西王母、帝俊等均与昆仑山密切相关,夸父,巢王、燧皇、五爪金龙都起源于此地。众多天神、天帝包括无生老母、元始双龙在昆仑山论道,向世间传播了无数的精神和文化。

    昆仑山论道,成为神话世界里面,天神向人间传播知识、规则,宣讲各自理念的“不二法门”,也是他们的至高荣耀。

    天帝的都城就位于昆仑之上,是十分壮阔富丽的宫阙,这里还有盘古祖殿,在整个山海经和上古神话体系中有着特殊的神话地位。

    昆仑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基因是信仰之源。河源信仰与昆仑山神话有密切关系,昆仑山不仅是“万山之祖”,也是“万水之源”,是上古神话的起点所在。同一个神话信仰的源流丰富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属性,有了相互认同感。昆仑神,华夏的文化之母。

    巢王、燧皇、伏羲、女娲、太昊、帝俊等各部落主神祇为源流,融合进了中原文化圈,是中华文明的共同母体。有学者说昆仑山是沟通天地的帝都,天地之间心灵的天梯所在。

    玉石文化则关联着中华民族早期部族中的“白玉崇拜”,以昆山美玉作为人格象征,是神话体系中最有魅力的玉石。昆仑玉丰富了昆仑文化中的“人”的因素,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统一于昆仑文化之中,与中国上古遗址发现的玉石文化相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