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上古神话如何由来,如何发展? » 第7章 岐山、天帝山、青丘山的故事

第7章 岐山、天帝山、青丘山的故事

    岐山,上古人界帝王崛起之地

    《国语·周语》记载,“周之兴也,鸑鷟(yuèzhuó,凤凰)鸣于岐山”。

    岐山为一座有名的仙山,是仙人修炼和居住的地方,其景色壮丽,山川秀美,瀑布飞流直下,云雾缭绕。流坡山上有流泉飞瀑,溪水潺潺,山崖峭壁,被认为是凡人修仙时经常居住的地方,具有神秘感。这里有莲花之泽,也是其他众多小妖神的府穴聚集之地。

    据说,这里子曾发生过姜子牙封禅的故事,是关于西岐与朝歌之间的权力争斗。姜子牙是商朝末年的一位军事统帅和巫师,带领商朝的军队在流坡山进行了封禅仪式,以祈求上天的庇佑,以祈祷国家繁荣和吉祥。从此,人间替代天神以自治,彻底地独立发展了。

    据说封神榜的封神台也在岐山,将人族、妖族等众修士封为神灵,参与组建天庭。其实这个故事的背景就是姜子牙作为巫师,向天祷告,为周王夺取商朝的最高统治权正名。在此之前,商纣王是天帝之子,他代天治理民间是正统。于是,周文王也需要一个正统,便自导自演了一个“代天封神”的把戏。后世杰出的皇帝通常选择泰山封禅,上封神祇,下顺民心,便是同样的考虑。不过这样的把戏,被宋仁宗“泰山封神”的闹剧终止了,因他的不知廉耻。他福德浅薄,他哪能承受封禅之德,传说死在了封禅神台。

    至此,后世帝皇再也没有了封禅的动力。

    传说,“凤鸣岐山,文王德兴”。岐山为上古炎帝生息,西周室肇基之地。商代末期,古公亶父率周部族由豳迁岐,在岐下周原地区建邦立国。周秦至汉唐时期,岐地或在京畿(首都)内,或在京都近郊,周原遗址、周公庙、九成宫都在岐山脚下,神话故事的传说不少。

    凤鸣岐山

    天帝山,女娲宫,人间灿烂史诗篇章

    现实中的,传说天帝山与汉王山有关联,其中缘由不明。天神山的确是有两座的,一个在四川省境内,一个在山西省太岳山脉,可以百度一下。

    神话中,天帝山上,居住着天帝帝俊。天帝山中有一种名叫溪边的兽,外貌似狗,又是一犬类异兽。用它的兽皮做成褥子铺在身下可以不受邪气侵害,抵御邪魅和瘟疫。山中有一种栎鸟,形状像鹌鹑,羽毛上有黑色花纹,颈上的毛是红色的。吃了这种鸟肉可以治疗痔病。山中生长着一种形状像葵的草,气味如蘑芜(mówú),马吃了这种草就能成为千里马。

    人们吃了也能成为“千里马”,但是这个千里马是被“千金买骨”呢,还是买其“本枝百世”呢,有待研究了,哈哈。

    据说,天帝山上有一座神奇宫殿,宫殿建筑华丽壮观,周围有美丽的山峰和湖泊。女娲宫是也,世间最美最安全的地方,这里一直子民成群,妖魔兽异不禁,仙凡鬼魅自由。

    女娲宫宫殿内部装饰华美,供奉有女娲石像,仙凡均前来朝拜。女娲成圣之后,由元始应龙和元始烛龙的子侄携三十六品创世青莲护法,青莲养于女娲宫正中央,由龙、凤、麒麟族轮流值守,五行大神值更,万吨玉灵镇后殿。亿万年里,文昌帝君在此教化万灵,承继了昆仑山那万年里论道的传统。

    女娲宫外围保留了自其创造仙灵、兽灵和人类,“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全部人类氏族部落遗迹在此传唱。从这里出发,现代人类经历了由先天五母领导母系氏族部落时期,继而又经历了由三皇五帝领导的父系氏族部落时期,最后人族自立,发现自然和人文科学,最后实现了灭神运动。

    据考古传说,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枣庄的约6500年前的红土埠文化遗址是伏羲、女娲遗址以及部族领地,属新石器母系氏族部落时代。据古籍记载,女娲陵在金陵山,状如雷鼓,四面光洁。女娲冢被认为在其巅,右有平石,有篆刻,祀女娲、伏羲于其一。

    这里发掘的的农业生产工具如石铲、石刀、蚌镰、鹿角镐、石磨盘等,说明从耕耘、播种、收割到脱粒都皆有完整的工具,原始农业已初具规模。

    女娲宫景点。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唐王山女娲庙,是全国规模最大、肇建时间最早、影响地域最广的奉祀女娲的历史文化遗存,被誉为“华夏祖庙”。是全国五大祭祖圣地之一,传为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地方,这里还有女娲洞、女娲池等的存留。

    帝俊在天帝山上统治世间,展现出权谋决断的一面;在她的羲和国,展现出柔美情长的一面。客观的帝俊与人类的表现无异,他的内心真实而善变。

    青丘山,万仙之境,九尾狐仙祖庭

    《山海经·南山经》中记载,“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䨼(hù,玉石)。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如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

    青丘山,被形容为一座位于南方的仙山,有高耸入云的山峰,山川秀美,景色壮丽。这里是南蛮楚地,青丘山周围是“鸟国”,有灌灌;和“鱼国”,有赤鱬。这里是妖仙聚居的地方,是九尾狐族的祖庭,更是众妖神升仙之前修炼和居住的府地,可以称为万妖之国。

    据说,青丘山与成就大禹与涂山氏的佳缘有关,此地也为繁盛祥瑞之地。

    有记载,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证也。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痝痝。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明矣哉!”。禹娶涂山氏族一女子,谓之女娇,她就是青丘山九尾狐。

    大禹的妻子涂山氏,是九尾白狐精,据说是狐族的四大姓氏之一。在口口相传的神话故事中,涂山氏是一个美丽高贵的女子,其能给人带来祥和昌盛的气运。更有歌诀“绥绥白狐,庞庞九尾”,意思就是假如在这里成家立业,就会子孙昌盛。“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意思是,当你遇到对的人,要建立家庭,举办婚礼,繁荣兴旺。当天和人相遇,就当赶紧行动。我们都要大胆地恋爱,敢爱敢恨。

    九尾狐族被形容具有仙术和变形能力的灵物,被认为是妖狐中的高级存在。后世神话演变中,也时常有九尾狐族化为狐仙,与贫穷的学子缔结连理的故事,其起源就在青丘山。这里真的是一个美丽、情爱的国度,这个国度就在南蛮楚地的湖南和湖北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