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上古神话如何由来,如何发展? » (增补)第7章 槐江山人类第一位天神, 昆仑山引导整神话世界

(增补)第7章 槐江山人类第一位天神, 昆仑山引导整神话世界

    槐江山,槐江天神是第一位人类天神

    《山海经》有记载,“槐江之山,爰(yuán,于是)有淫(yao音瑶)水,其清洛洛。有天神焉,其状如牛,而八足二首马尾,其音如勃皇,见则其邑有兵”。在神话传说中,槐江山在昆仑地界,同样都是充满灵力之地。

    槐江山在《神异经》中被描述为伏羲、女娲的活动所在地。据说伏羲在槐江山上种植了槐树,“槐江山在蜚英之南,生槐树。槐木千载而摧皋矣,功在易卦。大槐木古者长二百仞,又有一名曰槐江石。”大槐木历经千载的时间,获得天地阴阳法则。伏羲利用槐木刻画了《八卦图》,开创了卦象之法,也就是后来的卜筮学。

    此外,槐江山据说还拥有一枚能够预测未来和现实事物真相的神秘石,被称为“槐江石”。大槐木和大槐石都成为了神灵。淫(yao音瑶)水,指瑶水,有瑶池,瑶是传说中西王母所居住的地方,或许你能偶尔看到她沐浴的情景。西王母的胴体清香如玉,丝裙下的朦胧,让人欲眼望穿。

    槐江天神是女娲创造的第一个生灵,自然成神。槐江山是槐江众天神的诞生之地,可见此地的重要性。槐江山上很多神灵、异兽、人类相继诞生,它大概就是女娲创造万物的实验室了!

    槐江天神原本是看守槐江山下的瑶水的神,长着两个牛头,八条腿,马尾,它出现的地方就会有兵乱。它是山海经的的确确记载的异兽、神祇,后世演化为女娲创造的第一个现代人类神灵了。

    据记载,槐江山还是天帝帝俊的苗圃,里面有着数之不尽的黄金美玉,有黄金美玉和溪流的地方,丘时之水发源于此山,并有马身鸟翅的英招为天帝管理着,也有说陆吾在这边守护。

    女娲伏羲曾在此分别与吉和帝俊达成协议

    在昆仑山上,东王公势力与吉的案场大战之后,伏羲女娲更加明白了,他们的愿望终究无法获得昆仑山势力的支持。

    他们两坐在槐江山瑶水旁的伏羲宫内,他们思考着如何改变当前的困境。一个能够拥有理性思维,概括地理解这个世界的现代人类必然会诞生,谁也阻挡不了。如何让这个必然的发展规律落地。

    “一个以维护自己少数人利益的集团,如何可能同意庇护我们创造现代新人类呢,他们自取灭亡吗,我们如何这么傻?”女娲抱怨道。

    “是啊,他自己的如此恳切的承诺也都违背了。这是无救的死局啊。”

    “帝俊是必然会愿意支持我们的,他已经承诺过了。另外,我们可以邀请再世应龙吉来做客。”

    “我看那帝俊想以王道治世,终有一日会变卦。而那应龙似乎更进一步,想以所有人的利益为利益,以全民的民主为治世直到,似乎更加可靠。”女娲补充道。

    “不不,吉的理念虽然更加先进,但是不可能在当前的世界落实,他必然会失败的。”

    “吉更具有正统的血脉,跟东王公的血脉也更近,能获得龙凤、麒麟、朱雀族的支持。谁能走上那位置,尚未可知啊。”

    “就算吉能够夺得帝位,他的理念不适合当世的发展规律,必然也会走向失败。我们更需要一个稳固的势力做长久的支持。”伏羲斩钉截铁。

    “你的规划是怎样的呢?”

    “我认为,吉的理想是为了大义。他与帝俊达成联盟,辅佐其登临帝位是更加可靠的方案。”

    “帝俊先生可不算是什么善类。”

    “但他明白自己的选择,他想要长久治世,必然要坚持自己的治理理念。如果吉能跟我们达成联盟,我们俩的势力也随人族的兴旺而成长,或能实现协议的长久。”

    “有道理。这个世界是矛盾对立统一体,人性也是好坏、善恶的共同体。我们不必要强求人性本身的善,因为这个善也会带来恶果。只要这个善不符合客观的存在,客观的发展规律,便会带来恶果。”女娲非常开心,点点头。

    “我想,吉一定会答应的。这是他的理想。”

    “没错。”

    昆仑山,中华同一神话的信仰之源

    《山海经》、《禹贡》和《水经注》等中有对昆仑山不只一次的描述,有神奇的故事。中国道教等宗教的文化里,昆仑山被誉为“万山之祖”,是中国古神话中的神山,道教奉为神仙所居的仙山。

    昆仑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基因是信仰之源。河源信仰与昆仑山神话有密切关系,昆仑山不仅是“万山之祖”,也是“万水之源”,是上古神话的起点所在。巢王、燧皇、伏羲、女娲、太昊、帝俊等各部落主神祇为源流,融合进了中原文化圈,是中华文明的共同母体。他们在昆仑山论道,代表了各自的利益,代表了东南西北各方部落的神话与征伐,跨越时空的交响。其间,昆仑出现的英明的先祖(神祇)千千万万,山海经异兽也在其间。

    同一个神话信仰的源流丰富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属性,有了相互认同感。后世,有学者说昆仑山是沟通天地的帝都,天地之间心灵的天梯所在,说明了这种认同感。昆仑神话则是中华神话的统称,与希腊神话合称为世界两大神话体系,昆仑神话中很多浪漫主义的名称可被借鉴引用。南天门计划,是中华科技崛起下,中华传统神话与浪漫精神的再次表达。

    昆仑山的北部有视肉、珠树、文玉树、玗琪树、不死树等奇异的乔木,西部有凤凰、鸾鸟等戴蛇践蛇的神鸟,东部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等手操不死之药的大神,南部则是深达三百仞的巨渊。

    说到,这里前后文提到的不死神药可与几大巫祖救活那位被另两位神祇扼杀冤死的神祇(神龙,或为烛龙之子鼓,也说是楔输(xiēshū))的故事衔接了。这几大巫祖各有故事,更是一极势力,其间故事不明。

    不死神树的四周环绕着神泉,受其滋养,凡人饮之可以三百年不死,当然登不上去的。昆仑仙山有九重天城,修仙者若登上第一重的昆仑之丘,可以饮不死之水;登上第三重的凉风之山,可以化为千年不老的神仙;登上第五重的悬圃,可以有呼风唤雨的神力;而登上第九重,人们就到了天界,成为“太帝之居”的天神。陆吾、开明兽等可能都是这个地方的守护神,所施行的天劫击退了无数觊觎天界气运,意图谋取不老之身的法术与武术奇才。

    可能人类中最成功的那位就是后世神话中叫做张友仁的吧,比刘邦更加成功,御帝登极。昆仑神话中,玉石文化则关联着中华民族早期部族中的“白玉崇拜”,以昆山美玉作为人格象征,是神话体系中最有魅力的玉石。昆仑玉丰富了昆仑文化中的“人”的因素,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统一于昆仑文化之中,与中国上古遗址发现的玉石文化相印。

    昆仑神话中的核心人物均与昆仑山密切相关,众多天神、天帝包括无生老母、元始双龙在昆仑山论道,向世间传播了无数的精神和文化。

    论道场上,除了争奇斗艳,更有争锋相对。

    这一次论道场上,帝俊与东王公吵得不可开交,再世应龙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那个争论的核心在于“尚力”与“尚德”。

    帝俊与东王公看似用围棋对弈,你攻我守,你来我往,一时之间各有输赢,未分胜负。但,他们相互攻讦。

    东王公说,当今世界如此纷繁复杂,可以说是纷乱,怎么可能使用王道统治呢?统治和对外用力应以霸道为主,王道为辅。

    说着,他吃掉了帝俊一颗子儿。

    帝俊却说,“王道”讲求以德服人,仁义处事治天下。“霸道”则追求以武服人,或霸凌欺人。以理服人,讲究的是遵守共同的规则秩序。以力服人,追求的是蛮横的杀伐压制。

    又说,压制是压制不了的,反抗会更加激烈,这是有经验的。那么,王道尚德可能更能维持其统治的持久性。

    他也拿掉了东王公被围的两颗子儿。

    东王公说了,王道也未必能长久存在,等待它们(各部落氏族)发展起来了,它们自然要求更大的利益和权利。你王道制度维护的也只是你一部分人的利益,并非大部分人的或者说更广泛人的利益,也要被推翻。因此,不见得王道就能更长久地为你或所代表的本部族势力带来更大的利益。

    未必说,那就交由时间来回答吧。帝俊顶了回去。

    再世应龙插了下嘴,我呢,一直崇尚的是法治。“尚力”与“尚德”是都是人治,人治的缺点总是逃避不了的。我一直愿望,所有人“共有共建共享”,虽不合当下社会发展的时宜,我相信它未来能实现。

    帝俊点点头,你那为了多数人利益的思维,至少在很长的未来不符合这个世界的资源与财富的格局基础。各仙山大川、各玉石灵矿被掌握在极少数几大势力手中,多少人如何有资格发声?

    应龙很苦涩,他的思想永远是民大于君,忠于民永远应当优先于忠君,这是违背了几千年发展历史的。

    应龙是有很多粉丝的,几个亿的粉丝群体。它们总是喊着,你们(东皇与帝俊)维护的都是你们小圈子的利益,跟我们大众何干?

    帝俊倒是一直高喊着为了大众的幸福,当然前提是大众为了少数人的更大幸福。帝俊也是进步的,至少在当时的社会,他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大众的愿望只是吃一口饱饭,生儿育女,繁衍生息。没有太高的理想。

    应龙点点头,我知道这场竞争中,我会败下阵来,我更愿意支持你。他面对着帝俊说道。但我期望你能有所改变,你应该采用内法(力)外儒(王)的思维。“王道”与“霸道”相结合,将武力作为当今世界共识与规范的支撑,以及补充。世界上缺乏的规范,无法协商的,还得以霸道为辅助。

    王道是中华文化文明的一种理想之道,但历史上基本没有成功实践过,内儒外法或者说内法外儒倒是更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