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三十九章 整军再战

第三十九章 整军再战

    “岳勒大哥,那些明军缺少战斗经验,只是一群笨蛋而已,再冲一次,肯定会击败他们的。”

    “不行,明军此时严阵已待,我们不能再打了。”

    “刚才游骑巡视四周,发现不少明军哨探,都是来自于京城方向,我们也要小心了。”

    岳勒看向圆阵眉头皱起,在心里盘算战损,感觉再打下去顶多是个残胜的结果。

    “哼”

    “南苑大营虎视眈眈,量他们也不敢救援。”

    鳌拜毕竟是个牛录额真,对整场战役各方实力,有着清晰的认识。

    岳勒此时并不在意这场战斗,他想尽快把重伤的鳌拜,和族中战士安全带回去。

    这样才能对瓜尔佳氏的人有所交代。

    其实岳勒现在也很郁闷,方楠突然出现,让他感觉像是吃了苍蝇,打到现在,才发现这伙明匪,不只是装备优良,而且训练有素战术多变,明显是个经历过生死搏杀的团伙。

    看其穿着兽皮的形像,如同山野间小毛贼,实则是一个大坑,让自己和鳌拜吃了大亏。

    现在两伙人马汇合,有了方楠等人加入,像是为呆板的明军注入了灵魂,让那些残兵败将的气质,都发生了转变。

    岳勒看到明军正在临阵磨枪练习阵法变化,心境就开始下沉。

    “咳咳!”

    鳌拜平顺一下呼吸,缓缓抬起手臂指向圆阵。

    “岳勒大哥,这段时间我们打的太顺了,所以刚才轻视明军吃了个大亏。”

    “他们列出圆阵防守,我们难道就不会列阵进攻吗?”

    想到应对办法,鳌拜似乎又兴奋起来,脸上也浮现出淡淡的潮红。

    “步战长弓是我们强项,除了马甲之外,其它战士都下马吧,让那群明人也见识一下。”

    岳勒见鳌拜决心已下,到是并没有反对,与明军打了十几年,他自信还是可以打败眼前的敌人。

    鳌拜性命无忧,这让岳勒安下心来,他骑上战马指挥部队列成两个军阵。

    正面列出的是一个六十乘五的横阵,前两排是手执大块木板和盾牌的奴隶,后三排则是射术精湛的旗丁和步甲,此时都在调整步弓检查羽箭。

    在步兵方阵侧翼,一百个身着双层甲的马甲,已经列出楔形冲击队列。

    两个军阵互为犄角,整队完毕后透出浓浓的进攻气势。

    “咳咳!”

    丁成故作老成姿态,清了清嗓子,举起钢剑示意。

    “我们大当家年少英武风流倜傥,才华横溢学富五车,率领我等曾杀的数倍流贼尸横遍野血流漂杵,区区几百个建奴,他谈笑间便可使其灰飞烟灭,只要依从号令,定可让尔等刀枪不入多出一条性命。”

    “怎么样?”

    “谁要是跟随我们大当家,保你吃喝不愁美人在怀。”

    “哎~哎~!”

    卢九德听着听着,就觉得丁成说的话不是味道,吃惊的伸长脖子,瞪起眼珠子看了过去。

    侧脸看向方楠,像是再说,这小子开始说的多好,鼓舞军心提升士气,这怎么说着说着就说歪邪了?

    “怎么滴?”

    “这是要拉拢皇上的御林军上山入伙啊?”

    “哈哈哈”

    “老弟手下真是异人辈出啊!”

    武骧左卫士兵家人,都已经登记在册,他们获罪必会受到牵联。”

    所以卢九德知道没有人敢去做土匪,这也是御马监部队纪律严明的一个原因。

    这么一会功夫,他发现方楠手下,除了浒山和吴彪年纪稍长,其它人都是二十岁上下。

    丁成,方宝长的面嫩,更像个半大孩子,所以对丁成的话并没有心生猜疑,只是当做小孩子胡闹。

    丁成讲出这么一番言论,无非是看到建奴军阵布置,充分展示出弓箭和骑兵优势。

    攻击非常有针对性,而身边官兵们似乎感觉到这种压力,他担心兵爷们会未战先惧临阵退缩。

    卢九德千算万算,刚刚认为建奴有可能撤退,但现在却看到鳌拜列出进攻阵列,侥幸之心尽去,不禁面色一垮,刚刚放松下来的心神,立刻又提了起来。

    “兄弟们,今天我们没有退路,即便战死也不能亏了本钱,怎么也要带走个垫背的,大家说是不是?”

    “是~是~是~”

    士兵们明白此刻处境,知道马上就要展开一场生死之战,在方楠话语中,他们听到一种极为血性的态度,情绪随之也变得高亢,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响彻战场上空。

    流云也似乎是受到惊扰,悠然加速飘动,在缝隙之中透出道道光芒。

    “王伴伴,曹卿你们听到了吗?”

    崇祯此时无心战事,已经转身准备下城。

    阵阵吼声传来,让他心神一顿,他听到了浓浓战意和高涨的士气,立刻又回到垛口前张望。

    “迅速加派夜不收,快!”

    似乎是受到战场氛围感染,崇祯精神也为之一振,急忙举起千里镜。

    不只是崇祯听到了呐喊声,就连曹化淳和王成恩,以及城头上的士卒,都听得非常清晰。

    曹化淳和王承恩互视一眼,心说卢沟桥那边的战斗还挺有打头,过程竟然颇为曲折。

    俩人都认为卢九德最好结果,也就是能保住性命,带着几车银子和少许残兵逃入山中。

    而从刚才传来的呐喊声中,他们却听出一股死战的味道。

    “咚,咚咚,咚,咚咚咚!”

    隐约传来的战鼓声,透着一股坚定战意。

    “这是决死之战啊!”

    崇祯目露精光,嗓音有些嘶哑,明显是受到了战场气氛的感染。

    卢沟桥边的战鼓声,他并不是第一次听到。

    申普率军与建奴血战的场景,又浮现在他脑海之中。

    “无论胜负如何,朕都赦免他们罪责!”

    “乙巳之变”前后打了三个月,各地的勤王部队,有溜边瞎转的,有被建奴一击便溃的,真正敢于用命没有几支,崇祯因此愤恨不已。

    所以对“申普”这种舍身忘死的人格外看重。

    今天战鼓再现,勾起了回忆,崇祯对卢九德的态度也缓和下来。

    为了激起城上城下士兵的斗志,他才下达刚才那道口谕。

    卢九德此时若是知道崇祯的态度,估计又该战意全消,开始寻思在混战之中如何保命了。

    说起来战鼓,确实是他敲的。

    只是卢九德想的是让崇祯听到派出援兵,自己安全进城的系数还会大一些。

    “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正合当下处境。”

    方楠想到建奴是以渔猎起家,接下来的战斗恐怕不会容易,还要增加士气才行。

    “杀~杀~”

    看向列阵前进的建奴,没等卢九德表态,方楠一把抄起三角将旗,高高举起后又重重顿在车箱板上。

    发出类似战鼓的咚咚声,随之震臂吼叫。

    受到方楠感染,武骧右卫士兵紧握刀矛齐同怒吼。

    “杀~杀~”

    这些士兵虽然被“面目可憎”的土匪又打又骂,但在心中却十分佩服他们,能以六十几个人,干掉七十多个建奴,其中还参杂了匠户,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强悍战绩。

    犹其是在演练时,那两个令人生厌的小子,指导动作要领针对性很强,比那些总旗百户讲的还要透彻。

    土匪头子虽然模样有点吓人,但指挥打仗要比死太监可强多了。

    有了认同感,方楠在士兵心中就树立起了信心,所以这才融合成一个整体,号令所指莫不相从。

    “方老弟,若是这次能助老哥脱险上位,御马监一个千总的位置是跑不了的。”

    “这是一千两银票你先收着,进城之后带着兄弟们玩乐几天。”

    说着话,卢九德就把银票塞到旁边吴石头手中。

    看到方楠振奋士气,卢九德才想到也要给这个年轻匪头增加些动力。

    最为直接有效的不过是“利禄”二字。

    建奴步兵阵列推进到百步之外,方楠没有时间客套。

    历史多是后人书写,带有个人好恶和当时的政治倾向,这就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方楠现在到是想休息一段时间,重新思考后再确定日后的方向。

    卢九德毕竟是个太监,方楠对这种职业的人还是想敬而远之,以至于对他许诺,并没有放到心上。

    毕竟明末时局动荡,兴衰荣辱还得看自己参悟。

    “长弓坚盾,堂堂阵战。”

    卢九德看向结阵而行的建奴,面上忧色又多了几分,侧身看向方楠,似乎是想在他脸上,寻找到退敌的信心。

    “卢公公,建奴以渔猎起家,步战才是他们看家本事。”

    方楠看到建奴开始向前推进,依然神色不变,挥手止住临阵磨枪般的操演,使战场上安静下来。

    “别看他们马匹虽多,那也是老奴统一女真各部后,将势力延伸到草原,才获得了大量战马。”

    “其中海西女真四部之一的叶赫部,他们是由蒙古土默特氏的一支,与女真纳喇氏融合而成,久居草原才是建奴中骑战最强的。”

    “细算下来他们骑战发展史,也只有二十余年,但其连年与蒙古部落和大明争战,实力也不容小觑。”

    虽说建奴骑兵发展迅速,但生长在白山黑水之间,建奴骨子里深深烙下了渔猎印记,相互之间配合默契,射术搏杀都十分娴熟,所以他最擅长的作伐方式,仍然是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