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四十章 攻守之间

第四十章 攻守之间

    方楠趁两军交锋之前还有一段时间,简单评论了一下建奴特点,听得卢九德心中惊讶不已。

    这倒不是说卢九德孤陋寡闻。

    其实这些事情,在明朝高层都是常识,他在御马监任职自然也都知道。

    惊讶的是方楠一个土匪头子,怎么会对建奴如此了解。

    卢九德神色不变,轻抚肥嘟嘟的下巴略有所思,想到自己刚到御马监时,对建奴他一无所知。

    而方楠现在不过才二十来岁,竟然会有这种见识,若说他不是出于世家名门,也必是关心时政的饱学之士。

    想到这里,卢九德不由对方楠又高看了几分。

    有才情的读书人,如果没有家庭背景,又不能适逢其会缺少际遇,根本就不会有做官可能。

    这种情况不只是在明朝,在历史上很多时期都是如此。

    一旦时局动荡战事频生,这些落破文人,便会兴风布雨展露头角。

    卢九德自然也是懂得这些,所以把方楠也归纳到这个范畴。

    毕竟在明末,家道中落的世家子弟,和才华横溢久试不举的文人笔笔皆是,混迹草莽的也不在少数。

    卢九德见步兵方阵缓缓推进,心里总是感觉圆阵有所不妥,于是向方楠建议。

    “我们还是把马车布置到外围吧,那样圆阵在防御上还有所依托。”

    以偏厢车抵御建奴,这种战法自戚继光使用后,已经成为一种成熟战法,常被边军采用。

    刚才他也曾想过结阵防御,只是当时担心一旦被建奴围困住,自己就彻底失去逃走希望了。

    但现在建奴连番受创,让他心中增长了不少信心。

    “呵呵呵!”

    “我这个人打仗只会进攻!”

    方楠语气坚定,目光灼灼看向建奴方阵,虽然脸上带着自信微笑,但嘴角眉梢间透着一股煞气,腰身笔挺散发出淡淡大将气度。

    “卢公公勿须担心!”

    方楠挥了挥手,双目微眯看向建奴淡然一笑。

    “在兄弟们心里,压根就没有只挨打不还手的道理。”

    这句话可把卢九德吓了一跳。

    建奴战力世人皆知,刚才他打了一仗,现在还心有余悸,心想只要能把建奴迫退就等于胜利。

    和人家打对攻,那是他连想都不敢去想的事情。

    再说已经布置了一个利于防守的圆阵,这个土匪头子还怎么进攻?

    “难道说他还会变戏法,撒豆成兵再变出一支部队来?”

    卢九德闻言,匆忙用袖口擦拭额头上的汗水,他真猜不透方楠是怎么打算的。

    想到即然自己打不过建奴,卢九德便豁出去把心一横,不再言语只坐个旁观者。

    “呵呵呵”

    我的打法其实并不复杂,叫做“一力降十会”。

    “一力降十会?”

    卢九德惊讶之余,看向方楠背影,“这个土匪头子有些疯狂,早知如此就不该让出部队,现在后悔也晚了。”

    “你,你,你,还有你,全部出列。”

    方楠在圆阵中走了一圈,接连点出十个身才魁梧,一看就都是力量过人的壮汉。

    还别说,武骧右卫这些士兵,身体素质都还不错。

    方楠挑选出来的这十个人,身高都在一米八到一米九之间,体重也都超过了两百斤。

    岳勒列出方阵后,方楠就感觉到,刚才那套对付骑兵的打法可能不管用了。

    现在鳌拜排出的阵势,是以步战为主,远射近冲很讲究团队协作。

    再加上侧翼能够一锤定音的百余骑马甲,圆阵只会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时间一久难保不被突破。

    这些壮汉人数虽少,却各个龙精虎猛力量强劲。

    方楠把他们做为一股突击力量,准备在短兵相接时突然使出,去撕开建奴阵列扯乱队形。

    俗话说得好,“一寸短,一寸险”,只要能与建奴铰杀在一起贴身肉搏,即便伤亡高一些,也能使这个牛录造受重创,相信鳌拜他也不敢打一场消耗战。

    听到方楠这么说,卢九恍然大悟。

    他这才知道,这场战斗已经演变成,一场双方将领见识和心理上的搏杀,而且其中又渗入各自体系中的权衡。

    在这个方面,方楠显然是毫无负担,所有压力都取决于眼前这场战斗。

    而鳌拜和岳勒考虑的事情,明显就要多的多。

    他俩不仅再乎皇太极脸面,还担心牛录战损。

    建奴人口数量少,在一场无关战役总体痛痒的小规模战斗中,如果部队损伤过大,他俩还真没有勇气去玩命。

    挑选出来的十个壮汉,因为身体粗壮,除了身上棉甲之外,再也套不上别的盔甲。

    大川看到这个情况,头脑中突然泛起一线灵光,手脚并用把建奴尸体上的镶铁棉甲扯成几大块。

    他先在自己身上比量几下后,用绳子一系,算是又增加了一层防护。

    同时,大川还没有忘记招呼其壮汉向自己学习。

    “再贴上一层吧!”

    方楠把这些士兵当做突击力量,决定战斗胜负的关键,当然希望他们能够成为战斗中的一柄锋刃,不仅能够打开局面,而且还要具备较低战损。

    所以没有顾及卢九德脸上惋惜之色,指挥张大山和几个工匠,一同上去帮忙。

    建奴盔甲,那是可以炫耀的战功,卢九德刚才还在算计这些装备,能为自己更进一步增加多少法码,转眼间就被撕扯拆解成大片,这让他心痛不已。

    片刻功夫后,每个壮汉身上,除了又贴上两层镶铁棉甲,还缠绕上粗细不等的绳索。

    看起来,像是一群会走动的粽子。

    他们这时每人手握一柄尺长的牛耳尖刀,举起盾牌跟在大川身后,只待方楠命令,便会一股做气发动冲锋。

    “大川,东西准备好了吗?”

    “放心吧!”

    大川呵呵一笑,伸手在脚下拎起来两个形似足球,外露引线的土炸弹。

    这是方楠在真定府时,用药店收购的硝石和硫磺制成。

    考虑到老式火药爆炸威力比不了后世,所以每铁雷中都装填了五斤份量。

    “一会可要小心点,别炸到了自己。”

    大川没用过火器,方楠还真为他捏了把汗。

    “方老弟,方老弟,建奴已经不到百步了!”

    卢九德语气中略带焦急,他感觉到战斗会即将展开,心头也像压上了一块石头。

    “卢公公莫急,建奴弓手现在还并未放箭。”

    方楠重生到明末后,除了打仗就是打仗,由流贼土匪打到建奴八旗,规模虽说不上大,但对手一个要比一个强。

    心理上承受能力,可比卢九德这个只读过几本兵书的太监强得多,临战时也更为冷静。

    “快八十步了,方老弟让兄弟们放箭吧!”

    卢九德搓着双手,焦虑的伸长脖子跳脚张望。

    “怪不得百虎齐奔箭一箱没剩。”

    “看你这是怕死的模样,想要单凭弓箭退敌,那不是异想天开吗?”

    方楠虽然在心中腹诽,但脸上仍是古井无波。

    “放近了再打,效果会更好一些。”

    “不会太危险了吧?”

    卢九德皱起眉头,看看建奴又看看方楠,心怀揣揣自言自语。

    以圆阵应对建奴方阵进攻,并不是最佳方式,但现在这个情况并不是被围攻,圆阵中只有半数士兵面向建奴,在局部兵力对比上处于下风。

    卢九德看到己方布置,急不住叹息,晃着脑袋瓜子,频频向方楠甩着白眼。

    “岳勒大哥你看,那些明人刚才布置圆阵让我们吃了亏,现在他们还想故计重施,真是太天真了!”

    鳌拜现在卸下盔甲,半边身体缠绕着布条,内服外敷上好药材后,不但止住伤口流血,连精神也恢复了一些,又开始关注起战事。

    岳勒十几岁就随费英东征争战,沉淀下来的阅历,让他变得十分紧慎。

    “现在两伙明人汇合到一处,布置出圆阵,与刚才贼人同出一辙。”

    “很显然,现在明军指挥权,已经落入贼头手中。”

    “虽未谋面,不知匪首是何许人也,但我能感觉到他在排兵布阵上绝对是个好手。”

    “菩萨保你看,明军外围刀盾兵不仅排列紧密,而且全部是侧身举盾收肩蓄力,身体重心压的很低。”

    “并且还能借助到同伴力量。”

    “这明显不是明朝军队的排列方式,我们还是小心点好。”

    鳌拜闻言眯着眼睛又观察片刻,眉毛一皱语气坚决的说道:“岳勒大哥我们打一下看看再说,若是攻击不力就立刻撤退。”

    咳咳咳!咳咳咳!

    鳌拜情绪有点亢奋,说话时又牵动了伤口,痛得他呼吸都不顺畅了。

    “报!”

    “卢九德率领半数残兵与百姓汇合,已经列出圆阵布置好了防御。”

    “报!”

    “建奴下马列成攻击方阵,准备发动进攻!”

    “报!”

    “建奴攻击方阵推进到圆阵百步之内,战斗将会立即展开。”

    “报!”

    “建奴推进到圆阵六十步外,已经射出一轮箭矢,我军圆阵布置坚固,伤着寥寥无几。”

    “”报!”

    “建奴攻击方阵推进到圆阵外四十步,连续急射造成我军数十人伤亡,圆阵仍然稳固,只是不见回击。”

    “再探再报!”

    王承恩向城下的夜不收挥动拂尘,替崇祯发出号令。

    通往卢沟桥的官道上,每隔几里便会有一个飞快移动的红点,崇祯看向这幅景像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