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四十七章 六两月钱

第四十七章 六两月钱

    方楠心中纳闷,牛秀才平时很少发脾气,这到底发生什么事情,能让他如此暴怒。

    方宝连忙放下碗筷,把牛秀才按在椅子上。

    方楠点指正在偷笑的方宝。

    “还是你来说吧!”

    这几天他发现方宝也变坏了,一天天唯恐天下不乱,有时还真想问问这都是跟谁学的。

    “呵呵呵”

    “也没什么大事,大川哥和秀才叔一同去通州码头上招募人手。”

    “大川哥看到两个壮汉路过,便将人叫住了,开出三两银子的月钱,那两个壮汉当时就留了下来,秀才叔的意思,是将招募家丁的月钱定为二两。”

    方楠点了点头。

    码头上做苦力的工人,一个月也赚不上二两银子,牛秀才开出的月钱也不算低了。

    “那两个汉子异常强壮,三两银子虽然高了些,但还算过得去,而且他们也愿意跟随当家的干点大活。”

    牛秀才突然感觉说漏了什么,马上就闭上了嘴吧。

    方楠斜了他一眼,然后拿起馒头咬了一口。

    牛秀才看到方楠并未在意,便继续说道:“那两个壮汉带来将家小后,这个憨货看到老人孩子衣不遮体非常可怜,竟然将月钱给人家翻倍了。”

    说道这里,他又站了起来,梗着脖子指向大川。

    “六两啊!”

    “我的妈呀!”

    牛秀才看向方楠十分激动,举起双手颤抖着比划。

    弄得方楠挟菜的手,又跟着抖了一下。

    “六两是高了点。”

    方楠附合了一句,放下筷子,看到大川低眉耷眼捧着大碗喝粥。

    “何止高了一点?”

    牛秀才气喘两下,然后眉毛一立。

    “边镇将领的亲兵家丁,每个月才三两银子,最高的不过四两,那也是属于极少数。”

    “他这不是败家,还是什么?”

    牛秀才越说越气,要不是方宝拉着,他都能蹦跶起来。

    “听到有人开出这么高的月钱,我们立刻就被河工围上了,好不容易才跑了回来,谁知道这个憨货又招募八个人。”

    “唉!”

    “十个人,一年就是七百二十两啊!”

    牛秀才这时的表情,用悲痛欲绝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这几天买种子,买粮食,又买了五头牛,杂七杂八花去一千两,当家的,咱们庄子现在可热闹了。”

    方宝放下碗筷,笑呵呵添油加火。

    “每天都有好几百人过来应募家丁,秀才叔说不招了,可是人家都不走,最后没办法,只好告诉他们,后天统一招募三十名,那些人这才离开。”

    “哎唷!”

    方宝大叫一声,然后笑嘻嘻的看着大川,躲向牛秀才一边。

    方楠吃饱了筷子一放,沉思片刻。

    “六两银子,月钱是高了一些,不过……,没有特长的人也别想拿到。”

    方楠忽然想到了卢沟桥之战,大川曾率领过的那十个壮兵。

    当时摧枯拉朽,所向披靡的战力,让他至今难忘。”

    听闻招募到了壮汉,心里难免有所意动。

    “大川,明天带着你招募来的那些人,先下田去干活。”

    “秀才哥让高铁师傅做一个三百斤的铁锁,和一辆能装三千斤石块的铁车放在门口。”

    牛秀才眉头舒展,轻轻一笑。

    “让他们知难而退。”

    “嗯,好!”

    “还是当家的办法高明啊!”

    方楠见他没有领会自己想法,端起茶碗咕咚咚喝了两口,也懒得解释。

    吃完饭后,方楠带着张大山和方宝一宿没睡,用木板削制十分之一的游艇模型,连同传动设备模型也一同做了出来。

    方楠设计的这款游艇,是铁质船壳,船体用薄铁板打制,底部采用三毫米铁板,中部以上是两毫米,因此仅有木船四分之一重量,可以说是相当轻巧。

    上面可以乘坐五人,游艇尾部,设置两个专门用于制造动力的蹬踏座位。

    两根传动轴,直接将踏板上的动力,传输到水下叶轮螺旋桨上,推动游艇行进。

    游艇中部是一条横置座椅,可以宽敞坐下三个人,而且在座椅之前放置了桌案,上面还可以摆放茶海和小碳炉,增加了游乐用途。

    天色渐明,方楠忙完便睡了过去,张大山却叫起高铁匠,敲薄铁板打制模型船壳。

    他从来都没有想过铁船能在水中浮起来,因此比方楠还要兴奋。

    “浮起来了!浮起来了!”

    刚过中午,张大山就跑进卧室,把方楠摇醒,快速帮他穿上鞋子。

    拉着半梦半醒的方楠,跑到院后小溪边。

    此时,这里以经就聚集了不少人,牛秀才蹲在水边,用一枝木条杵在浮起的铁船壳中,拨动船壳在水中漂动。

    高铁蹲在一旁手柱下巴,认真看着船壳测试。

    船体铁板被打制的极薄而且还非常均匀,足见老高头手艺还没有丟下。

    方楠目测模型底部最厚处不足半毫米,船体中上部则更薄。

    看了一会,感觉没有什么问题,方楠又争求了一下老铁匠的意见,然后吩咐张大山去准备材料。

    北直隶附近铁矿很多,牛秀才准备去通州直接采购生铁锭。

    老高头十分谨慎,深知燃料的重要性,特意嘱咐他在通州购买柳木碳,然后带着张大山和铁匠,在小溪边用盐泥修砌一高一矮两个炼炉。

    较高的炼炉,并非普通炼铁高炉,而是种半封敝的平膛炉,用于直接溶炼生铁锭。

    膛底离地五尺高,铁水受热溶化后,直接流入旁边的搅拌炉炒出熟铁。

    方楠看了一眼平膛炉,感觉有些像前世见过的“平窑炉”。

    他仔细一看,两者差别还是很大的。

    平膛炉不但尺寸小,而且缺少吹氧和其它设备,这种设计只不过是方便铁水流出而矣。

    而旁边的搅拌炉,却修砌成一个锅形,这让方楠想到了炒钢法。

    现在修砌两个炼炉,已经具备炒制出钢水的条件,只是采用开放式设计,炉温难以达到一千六百度。

    方楠不会炼钢,但他却知道其中一些原理,指出因温度不够,而炼不出钢的原因。

    明末时期灌钢工艺流程,是将生铁与熟铁合炼,生铁中的碳成份会向熟铁中扩散,并趋于均匀分布,且可去除部分杂质,而形成优质钢材。

    在坩埚炼钢法发明之前,灌钢法是一种最先进的炼钢技术。

    老高头虽然对方楠的话将信将疑,但仍然按照他的想法修改。

    在搅拌炉上,修砌锅形隔热顶,并且在旁边增建两个连通蓄热室。

    方楠看铁匠们忙的热火朝天,知道也帮不上什么忙,便背负着双手回到书房,琢磨起明天招募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毕竟六两月钱太高了,方楠这时也有点揣揣不安。

    早上天还没亮,方楠就走出大院,看到已经有壮丁陆陆续续来到门外。

    到天亮开始招募时,门前空地上已经聚集了两千多人。

    “六两银子的月钱,果然是太有号召力了!”

    方楠看到人头攒动的场景,也是暗自啧舌。

    轻咳了一声,方楠指向空地上三百斤重的铁锁。

    “今天招募测试,只有两个项目,上午提铁锁,下午推重车。”

    “只有通过上午测试的人,才能进入下午环节。”

    “左右两臂,要能够分别提起三百斤铁锁,只要提离地面就可以。”

    方楠讲完之后,准备参加测试的壮丁跃跃欲试,都开始摩拳擦掌。

    举铁锁进程很快,没到中午就全部测试完毕,却只有五分之一人通过。

    粗略估算,有四百多人。

    在测试过程中,涌现出几个表现出色的壮丁。

    一个叫马江,一个叫刘胜,这两个人都是二十来岁,肤色黝黑身体健壮肌肉盘虬,休重都超过了二百三十斤。

    犹其是马江,身高两米多,体壮如牛,形似黑塔。

    刘胜身高略矮,但也达到了一米八,肩宽背厚力量过人,轻松提起石锁,毫不费力举过头顶。

    他们展示出的强悍力量,引来围观人高声喝彩,场面那是相当轰动。

    在他俩之后,方楠看到但凡通过测试的人,也都是身高体壮。

    这点也在他意料之中,所以并没有感到意外。

    下午测试推重车,要求是推动装满五千斤石块的铁车,在五个呼吸之内,向前进一米就算合格。

    各种吼声在门前响起,石条地面都踩出了几处浅坑。

    但最后通过测试的只有六十三个壮汉,虽然比计划多出二十三人,但方楠还是都留了下来。

    原因无它,因为他们为躲避兵灾,刚由京城和津门返回,生活非常窘迫,即使在这样情况下,也没有依靠强悍体魄,去为非作歹。

    而是凭力气吃饭,这是方楠非常欣赏的,说明这些人都很老实本分。

    另一个原因,是这些人身高体重,远远超过常人,单拎出来放在闹市中是鹤立鸡群般存在,平匀身高过两米,没有一个少于二百斤的。

    方楠心说,六两银子月钱值!

    他相信这些壮汉身着钢甲手举盾牌,所暴发出的冲击力,绝对可以打破这个时代任何军阵。

    方楠突然想到一件事情,于是脱掉衣服,露出身上条条伤疤。

    交错虬起触目惊心。

    测试成绩最好的马江和刘胜,这时也收起骄傲神色,目光中透出敬重和佩服。

    任谁都能看得出来,方楠上过战场,是个在刀锋箭雨中走过的狠角色。

    多数壮汉面露惊惧之色,心想这个年轻老爷,是不是招募人手外出打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