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六十一章 父子之兵

第六十一章 父子之兵

    城墙上放下来十几根绳子,黑云龙指挥两百个步卒,快速蹬上了城头。

    这对建奴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

    在两个牛录额真眼里,意味着明军已经站稳了南门。

    单凭他们手下四百多人想要攻夺,是不太容易了。

    他俩互视一眼,让部队原地休整等待战局发生变化。

    阿敏看到这个情况,恨恨的挥了一下马鞭,吩咐身边的牛录额真去守住东门退路。然后又分出一个牛录,进攻方楠占据的城角平台。

    遵化城对于阿敏来说,并不是一定要非守不可。

    所以他只带来八个牛录,驻守在这里。

    阿敏计划今晚杀光城内几千居民,给皇太极脸上抹把黑灰,断了他招抚汉臣,伪装成圣明君主,图谋明朝天下的打算,借此以泄心头之恨。

    但是现在他已经无暇顾及此事,只好看看战况再说。

    能够轻松击溃明军,他就继续守下去,如果另外几城战局不利,阿敏就要赶快抢运物资撤到关外。

    方楠突然攻下南门,搅乱他的计划,这使阿敏非常恼火,但他并没有失去理智,仔细分析了一遍战局。

    心想如果投入两个牛录,都不能杀不退明军,自己就该马上撤走了。

    俗话说的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京营士兵到是也很卖力,毕竟其中有李守锜的嫡系人马。

    于公于私,他们都不敢退缩。

    五千人如潮水般冲到城下,单说在气势上,就强过卫所兵不知道多少。

    此时李守锜也不在遮掩,几乎把所有装备武器都推了出来。

    六门六磅佛郎机,八门六磅青铜火炮依次排开,炮口已经瞄向城头。

    一百部百虎齐奔箭,布置成个大方阵,箭尖上扬直指守城建奴。

    神击营一千火铳手,列队完毕随时准备前进射击。

    百余杆大号抬枪,散布在四周,对准了即将攻城的区域。

    “迅雷铳”啊!

    方楠瞪大了眼睛,看向火铳手前排,不禁失声惊呼。

    是明代火器专家赵士桢1598年发明的多管火绳枪,吸收了鸟铳和三眼铳的优势。

    铳杆长187厘米,重2.5公斤,易于携带使用,它共有5个枪管,各长2尺多,重10余斤。

    枪管安装在前后两个圆盘上,中央为长木柄,栖上设有发火装置的“机匣”。

    另外备有特制的小斧和一个半径为1尺6寸的圆牌,柄末端装枪头,各个枪管上都装有准星和照门。

    发射时将圆牌套在铳上,小斧倒插在地用来架枪,使机匣上的龙头对准一支枪管的火门,按一下龙头即发火。

    五支枪管依次轮转射击,每发一枪后转动72度发射另一管,五管均射毕后铳身前端可发射火球焚烧敌兵。

    如果五枪放完,来不及装填弹药时,即可去掉圆牌,倒转枪杆用长枪头刺杀已逼近的敌人。

    京营进攻阵形迅速展开,如星罗棋布般阵列分明。

    五十个迅雷铳手也列在最前。

    方楠探头查看,不禁轻声感叹。

    “迅雷铳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好动西,自己日后要装备一些,造价虽然太高,但硝烟四起战事不断,士兵装备跟不上,战殒也必然会大。”

    “京营不愧为大明朝主力部队,单是这些装备,边军和卫所兵恐怕都凑不齐。”

    城下各个大小营头,间隔有距队列齐整,显然也是有过操演。

    京营必竟是大明朝的主力部队,所以方楠对其十分重视,爬在垛口上细心观察。

    这时李守锜纵马狂奔,手持令旗冲到城下。

    此时他双目赤红面目狰狞,早已不复酒宴中雍容的“伯爷”形象。

    挥动马鞭,扯着沙哑的嗓音不停嘶吼,把家丁都分派到各个营团督战。

    刹那间,李守锜神情一滞,他没有指挥部队打过仗。

    什么时候开炮,什么时候打铳,什么时候步兵攀城,哪些部队须要协同掩护,他是一窍不通。

    “擂鼓冲锋,都给我一起上。”

    李守锜情急之下,觉得这个命令是最好的选择。

    在他胡乱舞动几下令旗之后,铳炮齐鸣硝烟升腾弥漫了整个战场。

    炮子撞击城墙的砰砰声,铅弹打碎砖石的哗啦声,瞬间掩盖了所有声响,成为战场上的主旋律。

    千余支百虎齐奔箭拖着尾焰,在空中拉出密集纤细烟带,前后相随飞向城头。

    城墙上下烟火闪现,箭矢弹丸如细如雨。

    “这回真是把李守锜给逼疯了,也不知道战后他会不会找自己算账。”

    “没有办法,要不然自己连同几百个人,今天都得扔在城墙上。”

    方楠看到这副场景,立刻缩回脑袋呵呵一笑,庆幸利用李国桢达到了目的。

    八百个五军营刀盾兵,在大队中出列。号令所指,行动干净利落,每个人的面孔上,都带着绝然之色。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些士兵是李守锜的看家部队。

    他们毫不停顿架起云梯,仰举盾牌开始向上攀爬。

    目睹之前攻城恶战,士兵们似乎有点适应了战场环境。所以在攀爬云梯时,他们并没有慌慌张张。

    城墙上虽然有建奴防御,但此刻在火炮铳弹压制下,弓箭发射也出现了间歇,这就使明军伤亡大幅降低了。

    同时,城墙上的建奴,还需要分兵抵挡方楠的进攻。

    是的,方楠正在进攻。

    建奴沿着城墙冲向方楠,还没有接近城南角便停下了脚步,开始防御城下的明军爬城。

    方楠哪会放任这种机会溜走,立刻挥剑大喊。

    “缓步推进,全部使用弩箭攻击!”

    建奴受到城上城下,两股明军夹击,伤亡数字迅速攀升。

    一名牛录额真亲自上阵,向方楠发起冲锋,但攻击部队在城墙上拉开较长,以至于在与弩手对射中,就吃了火力分散的亏。

    举盾硬冲时,牛录额真被大川投枪击穿盾牌,刺透了身体,其他部众气势也随之衰减。

    激烈的战斗,进行了不到一刻钟,城墙便开始一段段失守,建奴甲兵感觉在城墙上战斗,打得很憋屈。

    不但队形施展不开,而且还要防备着垛口上,会突然窜出个明军士兵,在你背后捅上一刀。

    一个,两个,三个……。

    不断有明军蹿上城头,胜负的天平,渐渐开始偏移。

    李守锜此时就站在城下,不是他很勇敢,而是他不敢离得太远。

    “杀!”

    “前进者赏银十两,后退者灭其满门,吾儿有失尽皆问斩。”

    在李守锜的嘶吼声中,京营士兵如同蚁聚,顺着云梯向上攀爬。

    两门佛郎机和几十杆火铳,也先后炸膛发出巨大震响。

    虽然其中有武器质量问题,但更大的原因,是李守锜此时状若疯狂,带着家丁不停砍杀踌躇不前的士兵。

    吓得他们手脚颤抖,加大了装添火药的份量。

    李守锜双眼中,此时已经生出了一层白雾。

    那可不是什么水气,显得楚楚动人,而是人在急怒时,眼睛里形成的一层白膜。

    “吾儿国桢还在否?”

    “为父来救你了!”

    李守锜弃盔散发挥舞长剑,阵阵嘶吼响彻战场,士兵们此时还哪敢怯战。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古人诚不欺我。”

    方楠见此情景,不由为谓长叹,心说这还是真的应了那句老话了。

    看到越来越多的明军爬上城墙。

    方楠向大川一眨眼,瞄向地上建奴的尸体。

    “扒衣服!”

    大川心领神会,立刻大吼一声。

    方楠一捂额头,他是真为大川的嗓门发愁了!

    “这种命令,怎么能大喊大叫呢?”

    “以后还要多嘱咐他两句。”

    明军如覆蚁般蹬上了城墙,阿敏抽刀砍向垛口,怒声长叹。

    “都撤吧!”

    阿敏狠狠看了一眼,正在带人杀来的方楠,然后就走下了城楼。

    南门外两个牛录额真,听到城中传出的牛角号声,互视了一眼,调转马头向东面撤走。

    黑云龙在城墙下,看着建奴背影哈哈一笑。

    收拢李国桢率领的三千士卒,然后由遵化南门入城。

    李守锜策马矗立在城下,看到城门楼上建奴旗帜,被士兵一脚踹落,然后将一面日月旗插上了城头,双手使劲揉搓了几下脸颊,然后用力睁了睁眼睛,仍是不敢相信夺城的事实,口中反复的念叨。

    “这就打下来啦?这就打下来啦?”

    “哈哈哈哈”

    “当家的,你猜咱们扒下来了多少银子?”

    看着丁成和吴石头弯腰猥琐的样子,方楠估计他俩这次掏了不少。

    “一千两”

    方楠竖起一根手指。

    丁成与吴石头对视一眼,同时摇了摇头。

    “说吧,到底是多少?”

    “不说我就走了!”

    方楠斜了他俩一眼,做势要走。

    “当家的,当家的你看。”

    说着话,丁成急忙扯下吴石头手上的布包,递到方楠手上。

    方楠没料到这个包袱还很沉重,触手之后猛地向下一坠。

    他马上用力提起来,拨开包袱缝隙,看到里面装的都是金镯子,金耳环,金戒指。

    “不过才二十多斤。”

    方楠撇着嘴在手掂了掂。

    “以后弄到这么点儿东西,就不要再和我说了。”

    方楠背着小手拎着包袱,晃晃悠悠走下城墙。

    丁成一歪嘴。

    “石头,你说那些动西不值钱吗?怎么看当家的好像不太在意啊?”

    走到城下,方楠把布包扔给了浒山,向已经上马的李国桢拱手笑道:“让小伯爷受惊了!”

    李国桢叹了一口气,身心疲惫的抱拳回礼。

    “若不是方将军相救,国桢早已经~哎!”

    “不说了!”

    “咱们出城去见家父吧。”

    方楠没有打算在城里住下,所以就陪着李国桢出了城。

    大川,马江和刘胜,刚才下手不轻,看方楠努了努嘴,立刻压低八瓣帽儿盔,慢慢溜达到了队尾。

    李守锜在千里镜中,虽然看到方楠置李国桢置于险境,但此刻他已经被突如其来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忘到了九霄云外。

    当李国桢讲到是方楠救了自己一命时,李守锜面带微笑拍了拍方楠的肩膀。

    “李某与黑总兵说一声,以后方将军就留在京营吧!”

    “有本督在,过两年混个参将,也不是什么问题。”

    方楠眼珠急转,心想只要以后不找老子算账,怎么都好说。

    看到方楠没有回城的意思,李守锜心生好奇。

    “小将军难道另有任务?”

    方楠躬身拱手。

    “末将感觉住到大营里很舒坦,所以就不进城驻扎了。”

    李守锜听到回答,感到很惊讶,自己现在不也是在踌躇,是不是要进城。

    “哈哈哈哈”

    他盯着方楠看了片刻,心中似有所悟。

    “如此甚好,李某也同小将军回营住扎。”

    方南考虑到遵化城墙矮,而且还没有护城河,阿敏回到三屯营喝点儿酒一发飙,半夜再杀回来,那可真是太危险了。

    虽然发生这种事的可能性不大,但方楠还是觉得,住在城外大营很安心。

    毕竟那里的壕沟挖得很深呐!

    就在此时,吴彪急匆匆跑了过来。

    “当家的,东门外出现一支明军,现在和建奴打起来了。”

    “黑云龙只是严令守住城门,却不见他有什么救援行动。”

    “哦?”

    “什么样的部队,是哪里来的?”

    吴彪双手一摊,表明他也就知道这么多。

    “黑总兵传信过来,让你去商量一下。”

    “这有什么好商量的?”

    方楠心下狐疑,黑云龙怎么变得婆婆麻麻的了,按理说是打是退,他一个总兵应该能自行决定。

    “难道这支明军,有什么特别的之处?”

    方楠跨上战马,突然似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