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六十九章 庄园渐变

第六十九章 庄园渐变

    方楠站在木梯上,差点没有认出牛秀才。

    他现在的面貌,已经不是几个月前初见时,穿着露腚裤子,光着半边膀子,拎着一根木棍,面容脏黑布满褶子的模样了。

    现在的牛秀才,头上带着一顶苏样的百柱騌帽,身上穿了一件鱼肚白的湖纱道袍。

    面色红润而又白析,三缕须髯修剪齐整,只有那双贼兮兮的眼睛没有变化。

    此刻正流露出热切的目光望着方楠。

    方楠向他呵呵一笑。

    “牛掌柜好久不见,风姿绰约让人羡慕啊。”

    “哈哈哈哈”

    牛秀才习惯性的白了方楠一眼,然后大笑。

    “还是当家的“雄姿英发”不然的话,怎么能溜达了一圈儿,就升到了游击将军。

    “哈哈哈哈”

    方楠轻拍牛秀才的肩膀大笑。见家中没有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他也就放下心来。

    “秀才哥,两个月前打制的那艘游艇,怎么会在别人手里?”

    “卖了!”

    牛秀才看向方楠笑了笑。

    “卖了?”

    方楠疑惑的又重复了一遍。

    “嗯!”

    “当家的可知卖了多少银子?”

    方楠默默在心中计算了一下。

    游艇制造成本,大约七十多两,不过以他对牛秀才的了解,估计出售价格低不了。

    所以便说出翻了三倍的价格。

    “二百两?”

    方楠伸出两根手指晃了晃。

    牛秀才摇头轻笑。

    “看意思是说少了?”

    方楠暗忖,游艇竟能卖出三倍价格,这可是他当初没有想到的。

    牛秀才见方楠有些失神,便笑着伸手掌比划了一下。

    “五百两?”

    方楠惊呼。

    “果然未脱土匪本色,牛秀才这哪里是卖游艇,分明是在抢劫。”

    牛秀才含笑点了点头。

    “不是吧!”

    “怎么会卖了这么多?”

    “就在当家的进京第二天,英国公府小公爷张世泽,便找到了柳河村。看到游艇痛快开出一千两的价格,所以当时我就毫不犹豫的卖了。”

    “由于利润太高,所以当时就告知张小公爷,今后可以为他修改陈饰,随时拖回船台免费保养更换部件。”

    “哈哈哈哈”

    “卖得好!卖得好!,今后游艇都这么卖!”

    方楠这几天正琢磨,近期没有仗打,需要想个赚钱的方法贴补家用,谁知这刚刚回来,生财之路就有了。

    牛秀才又指了一下另外船台上的几艘游艇。

    “那两艘小的,一艘是王承恩侄子王丰定制的,一艘是曹化淳侄子曹鹏定制的。”

    “本着薄利多销的原则,每艘定价八百两,内饰豪华,全钢打制,物有所值呀。”

    说完,牛秀才脸上露出了一种窃窃欢喜的笑容。

    发现方楠用好奇的眼神盯着自己,牛秀才面色一正,轻咳了一声。

    “这两个月前前后后,一共造了五艘小艇,分别都是以八百两的价格售卖。”

    三艘卖给了首辅成基命之子“成克巩”以及他的好友。

    “那两个人都是陕西大商贾,在两淮有数家盐场,出手相当阔绰。”

    “哦”

    “盐商在明清两朝富贾天下,方楠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奇怪。”

    牛秀才叹了一口气。

    “可惜成克巩此人,骄奢淫逸并没有继承其父之风。”

    方楠看到牛秀才惋惜的神态不禁愕然。心说你替人家操什么心呐!

    他知道牛秀才时常会说出些忧国忧民的言论,所以不以为意。

    牛秀才在方楠的笑声中听出,自己好像是对牛弹琴了,立刻换了个话题,抬手指向双层游艇。

    “张世泽走后没过两天,王丰和曹鹏联袂而来,各订了一艘小艇。”

    “他们俩个原意是想要定制大一点的。”

    “当时你不在,老铁匠只能照葫芦画瓢复制,因此二人还有些不喜。”

    “方宝灵机一动,让他们先定制两艘原始型号游艇,待以后造出升级版再折价换新,他们这才满意离去。”

    “为了制作新船,方宝骑马跑了一趟临清,在漕船修造厂,挖来了一个叫何伯的老师傅。”

    “这个老船匠,年轻的时候在南方龙江船厂造过海船,岁数大了以后,又在苏州那边造画坊,有丰富的造船经验。”

    “何伯与两个老铁匠设计了新款游艇,经过测试后先给当家的造了一艘。”

    方楠与牛秀才边走边聊,来到了最大的那艘铁船旁边。

    牛秀才用指节敲击了一下船体,发出“咚”的一声。

    转身对方楠笑道:此船长十丈,(三十米)宽四丈(十二米),是一个江南粮商定制的。

    整船只有底部,使用了少量的五毫米钢板。其它船体部分,均是采用三毫米钢板拼接而成。

    接缝处加用寸宽铁条为肋,使船体更加稳固结实。

    整船重量不过三千多斤,比同样尺寸的木制漕船,轻了五成,估计可以装载四到六万斤粮食,而且还便于加带私盐。

    铁壳漕船造价虽然要比普通漕船贵上一倍,但多加带几次盐货,也就可以找回来。

    粮商们主要是看重船体和航速,性能提高可以大幅缩短航运时间,增加漕船使用功效。

    在使用新式动力设备后,依靠船体形态减阻设计,铁壳漕船航行速度,应该是普通木制漕船一倍有余。

    “同样时间,一支铁壳漕船,能抵得上两只木制漕船运货,只要粮商过几天验收合格便可结算尾款。”

    说到这里,牛秀才脸上略显难色。

    “铁壳漕船唯一的缺点,就是利太薄。”

    “造这么一艘大船,需要十天时间,只能赚二百两银子。”

    “还好制造工序简单,多是由大块儿薄铁板拼接而成,用时并不算长。

    牛秀才看向运河中驶过的漕船。

    “朝廷每年需要替换的漕船多达几千艘,这还没算上长江中使用的中大型货船,如果可行,这个行业可是一笔大买卖呀。”

    看到牛秀才望着铁船,两只眼睛都冒出了小星星,方楠心说,“如果要能造出大型海船,去海外贸易,赚的可就不只是一个船钱了。”

    两个人走下船台,听到叮叮当当打铁的声音。

    在船台后面,牛秀才修建了一座砖石结构铁匠工坊,占地有两千平,他在其中安装了两套加热炉和高铁自制的压板机。

    高耸的墙体上,加盖了钢木顶子,不仅通风散气,而且远高于周围房舍极有气势。

    方楠看到寸厚的钢坯加热后,经过几组生铁碾磙压轧,变成了船用的薄铁板,突然感觉自己好像掌握了一种先进技术。

    他揣摩半天,才认定这在明末并不算高端,毕竟苏钢质地也非常不错,而船场建设是体显了自己的理念。

    方楠又去铁匠坊转了一圈,高铁匠向他介绍改建后的炼炉,现在不仅能够炼出熟铁,而且在增加蓄热室后,炼钢时使用竹枪向炉内喷射猛火油,缩短了炼钢炉升温时间。

    现如今两套炼炉一天,可以生产八百斤钢或一千六百斤熟铁。

    美中不足的是,铁匠坊中的大型风机和轧板设备,都是使用畜力。

    “猛火油?都是在哪弄到的?”

    毕竟是战略物资,所以方楠非常疑惑。

    “通洲张家湾有一座军需仓库,都是在那里按一两银子十大缸的价格收购买,而且他们还负责送货上门。”

    牛秀才鸡贼似似的笑了笑。

    “前段时间京城被围,这几个月仓库中陆续又囤积了几千缸,现在正占着地方没法处理呢。”

    方楠前后巡视了一遍,感慨只用了短短两个月时间,牛秀才便把铁匠工坊和船台都搭建起来。

    并且还创造出效益,不得不承认他在经营销售方面是一把好手。

    既然家中没有发生什么事情,方楠心态变得轻松,还在村子中溜达了一圈儿,看到大量砖木散放在路旁,村民们正在挖掘地基,重新修建房屋。

    在大院之中,高铁的姑娘高玉花,正带着几个妇女拎着菜刀,追赶鸡鸭闹的是鸡飞狗跳。

    “咦”

    方楠惊讶了一下。

    他看到吴彪跟在高玉花屁股后面,咧开大嘴傻笑着拎着一只鸡,蹦蹦跳跳帮助几个女人围堵鸭子。

    方楠斜眼与牛秀才对视一笑,脸上露出了肯定有“猫腻”的神态。

    吴彪二十四了,早已到了婚配年纪。

    高玉花虽然是高铁女儿,却没有继承他粗鲁的外貌基因,模样还比较清新秀丽,看起来两个人还比较合适。

    方南见到这幅景象,知道这是在为他准备接风洗尘的酒菜

    他突然拍了下额头,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秀才哥”上个月宋桥和张大山回来后,转告你的事情做了吗?

    “呵呵呵呵”

    “做了,做了……”

    一千斤高梁都已经发酵,说话时,方楠似乎在他嘴角看到口水在往下滴。

    “走,咱们去蒸一锅,今天晚上尝尝!”

    方楠突然发现牛秀才神色有些不对劲。

    正疑惑间,牛秀才却拉着他的袖子,低声说道:走!

    这下到把方楠弄迷糊了。

    “不就是蒸一锅酒,用得着这样神秘兮兮的吗?”

    走进方楠住的后院儿,空气中隐隐传来一丝淡淡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