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八十章 一日廷卫

第八十章 一日廷卫

    方楠没有去想麻登云断头之后有什么感受,急忙拎起人头,站立到尸体旁边。

    这时他才看到张世泽被尸体溅了半身鲜血,惊恐躲到了一丈之外。

    大殿之中异常宁静,众人都瞪着双眼,目不转睛看向方楠。

    自有明以来,朝堂上有人被杖毙,有人撞柱自杀,大明历经二百余年,十六个皇帝,就没有出现今天这样当场宰杀活人的。

    “太血腥了”

    这是所有人现在的感触。

    方楠杀了麻登云,心中没有一点负担,这个人投降建奴本就该杀,何况他还在朝会上耍横。

    崇祯当了几年皇上,也斩杀了一些魏党,但处理那些人时都是送绳送药,跟本没见过用刀杀人。

    此刻他看到麻登云的尸体,倒在大殿中,鲜血已经染红了地面,心中虽有些许痛快,但还是被场景所振憾。

    斜眼看到旁边的王承恩,见他此时手捧拂尘目视方楠,喉结不住上下蠕动。

    崇祯心中一动,突然发现方楠的可用之处,不过他又皱起眉头。

    “方楠虽然勇悍,可堪一用,但这胆子未免有些太大了,竟然敢当堂斩杀总兵,以此鉴之,还有什么事他不敢做的。”

    崇祯又回想初见方楠时,他穿着裘皮,带领腾骧左卫打翻了镶黄旗一支精锐牛录。抓住建奴调整布署的空隙就敢进城。

    之后又跑到喜峰口外去嘚瑟了一圈儿,听闻骆养性密报,又是他首先攻上了遵化城头。

    “看样子在攻城夺寨上面,此人还是有两下子。”

    “几天前王伴伴说,他正令家中工坊打制新式龙舟,看来此人也不只有匹夫之勇,还是有忠君爱国的思想的。”

    “只是今后若是将他扶植起来,还得给配个“铲屎官”,这就有些太过麻烦了。”

    “如此一来,这个人就不可大用。”

    崇祯在心中又给方楠下了一遍定义,把他看做个只会撕杀的武夫。

    在大殿之中,感受最为震惊的当属张世泽。

    他距离现场最近,眼看着方楠挥剑将麻登云的人头斩飞,尸体喷着鲜血向后倒下,溅到了自己脸上和身上。

    这位公子哥到现在为止,都不知道鸡是怎么杀的,目堵方楠持剑杀人,今天算是涨了见识,知道了什么是骁勇彪悍。

    现在他总算明白了,李国桢为什么见到方楠,一口一个方大哥叫着,那是出自于心底的敬畏。

    殿中群臣,看着方楠拎着麻登云的人头站在大殿之中,被突变情景,惊的目瞪口呆。

    只有两个人对方楠这个举动,并不感觉突兀。

    一个是黑云龙,他亲眼见过方楠率部众,截杀同等数量的正红旗精锐牛录,论胆色他也得为方楠竖起大姆指。

    另一个人就是李守锜,他是目睹了方楠把儿子吊举在城头迫他出兵攻城。

    事后他还听李国桢述说,方楠带领五十个狗熊般的家丁,在南城墙上与建奴一个牛录对攻。

    “大胆廷卫竟敢在朝会上仗剑杀人,来人呐将此獠速速拿下!”

    钱龙锡缓过神来,首先发彪指责方楠,可是殿中的大汉将军和金瓜武士,仍是肃然站立没有人动弹一下。

    几名御史撸胳膊挽袖子,啪叽啪叽踩着地上的血水,跑到方楠身后,按住肩膀笨拙的去扭动手臂。

    另一个御史,向方楠腿上踢了几脚,却没能将他踹跪在地上。

    那名御史年逾古稀,岁数有点大,腿脚不甚灵活,虽然眼神到了,但脚却没有跟上。

    第一次踢到方楠的大腿上,随后一脚,却踢在了小腿上,并没有踹中膝盖后面的关节。

    几个人动作笨拙孱弱无力,并没有使方楠感受到什么威胁,所以他也没有妄动。

    看到几个御史双眼布满血丝,声色俱厉,表现出大有把自己生吞活剥的气势。

    方楠又看了眼旁边如鹌鹑般老实站立的武将,他不由想到前些时候听到的传闻。

    不知从何时开始,朝中文官为了死谏,多有在朝堂上撞柱,或在家用绳上吊自杀的行径,并且以能在朝会大殿上,被廷杖击打为荣。

    如此悍不畏死的思想,真不知道是怎么在这些文官意识中形成的,而且还传承有续,继承了下来。

    “够了!”

    崇祯看到朝堂上混乱场景,站起身奋力将龙书案上摆放的奏折推到地上。

    还别说,崇祯嗓门儿还挺大,一声喝止之后,大殿顿时安静下来。

    几名老御史也停止对方楠动手动脚,喘着粗气站立到旁边。

    黑云龙跑到方楠身前,跪在地上“咚咚咚”向崇祯连磕三个响头。

    声音之大,用力之猛,使崇祯的身体,也随着三个响头,接连顿颤了三下,心中暗忖:“你也不怕磕死。”

    黑云龙抬首抱拳说道:“廷卫方楠司职大汉将军,麻登云朝堂妄动,受到斩杀合情合理,望皇上明鉴。”

    崇祯看到黑云龙一脑门子鲜血的模样,嘬了一下牙花子,缓缓坐回到龙椅上。

    周延儒见黑云龙出来求情,听到方楠的名字,联想到几日前儿子在香醉楼上被打,立刻就确认方楠就是打他儿子的那个人。

    怒在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周延儒跨步出班,拱手奏道:“廷卫方楠未获圣旨,擅杀总兵麻登云,行为恶劣,论罪当诛,请皇上即刻下旨,将其推出午门斩首,以正朝纲。”

    崇祯靠在龙椅上,眯着眼打量拎着人头,站在大殿之中的方楠,对他能够斩杀麻登云,还是比较满意的。

    麻登云死了,他顿感身体轻松了不少,一个武夫,官复原职这个事情说起来并不大,但他却又牵扯到钱龙锡和皇太极。

    弄得处理起来十分麻烦,现在一死了之,到是省心了。

    他主政两年多,扶植了一些人手,但有真才实料的并不多,眼前这个方楠,若是不能保护下来,实在是太可惜了。

    打定主意,崇祯端起书案上的茶盏,一边轻轻呡着,一边用目光在武将们身上扫过。

    李守锜与方楠交情并不深,相互之间只是有过交易而矣,但方楠为人爽快,也不斤斤计较非常识实务,给他留下的印象还不错。

    但与黑云龙受过方楠救命之恩相比,在情感上还差了很多。

    所以看到黑云龙出班求情,他并未跟随,李守锜不想参合到事情中,妄自平白无顾与朝中文臣们结怨。

    不过他一直在关注朝堂上众臣的反应和态度。

    黑云龙求情之后,崇祯态度似乎更倾向于方楠。

    此时,他看到崇祯端着茶碗,目光在武将之中扫来扫去,瞬间便明白了是什么意思。

    李守锜是个人精,他拎得清楚现在该抱谁的大腿,马上出班拱手奏对。

    “总兵麻登云,在朝堂上缺少对皇上的敬畏之心,对抗廷卫理当治罪。”

    “廷卫方楠有护卫朝堂之职,但未获圣旨,失手斩杀朝臣也有过失之责,虽罪不至死,也应受到处罚,望皇上明鉴。”

    崇祯轻轻颔首,把身体靠在椅背上。

    黑云龙听闻李守锜奏请,精神一振。

    “咣”的一声,又磕了一个响头,看得崇祯鼻子直皱。

    “廷卫方楠,有司职之责,虽处置不当,却怀忠君爱国之心,理应从轻发落,襄城候所言极为公允,臣附议!”

    崇祯靠在椅背上,听到黑云龙的奏请,嘴角轻扬露出一丝笑意。

    “这个黑云龙,什么时候也变得能说会道了。”

    方楠看到黑云龙脑门肿得一塌糊涂,心中非常感动,但现在不是说话的时机,也只好暗自忍住。

    “英国公”张之极,一直在关注事态发展,刚才儿子张世泽,两次被麻登云将手抖开,心中已生出怒气。”

    但他却不想因为些许小事,掺合到政争之中,所以就按捺下来。

    崇祯是什么态度,张之极现在已然看得明白,可是他不想带这个头,所以等到李守锜说完,才缓步出班,神色极为恭谨。

    “廷卫有守护之责,麻登云朝堂妄动,被失手斩杀咎由自取,襄城候所言不失法度,臣附议!

    张之极虽继承了“英国公”的爵位,却不似其父张维贤涉于政事。

    可能是见惯了前朝血腥党争,现在他只是中军都督府都督,连京营都未插手。

    在张之极之后,一班勋贵武将,也都不是傻子,纷纷出班附议。

    周延儒此时有些着急,忙拱手说道:“廷卫跋扈,在朝会上斩杀大臣,此等拙劣之事,当不起天下公议,望皇上为枉死大臣鸣冤,以正视听。”

    周延儒说完,并未听到有谁出班附议,温体仁早已明了崇祯态度,他才不会出来唱这个反调。

    钱龙锡收受麻登云的银子,帮他官复原职,还有另一层意思,希望能够在军队中,增加一些掌控力和话语权。

    看到麻登云能力如此不堪,竟被一名小小廷卫失手斩杀,让他感觉当初看错了人,死了正好,连收受贿赂的事情,也都死无对证了。

    至于说刚才急吼吼出来指责方楠,那不过是树立一个主持公道的形像而矣。

    此时风向以明,他才不会站出来给自己找麻烦。

    周延儒见只有两个交好的同年,出班附议了一下,便不甘心的退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