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七十九章 血溅朝堂

第七十九章 血溅朝堂

    御史吴甡出班言道:“豫鲁之地物产丰饶匪患已久,多次会剿皆无法全功,值此动荡之际,当调遣精兵猛将一举剿之,以保漕运和两岸民生。

    孔贞运本已心灰意冷,这时闻言精神一振,出班附言。

    “运河两岸士绅皆具拳拳报国之心,军耗之费可助其大半,正仰首以待王师,若殆战日久恐伤人心。”

    意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若崇祯出兵围剿闻香教,所耗军资大半由地方士绅提供。

    御史樊尚璟、刘廷佐也同时出班附议。

    崇祯这时有些难以决择,拟定的西北剿抚方略,是当下内政重心。

    闻香教作乱的地区非常紧要,也必须尽快平定,至于怎么权衡,他还要考虑一番。

    现在崇祯所关注的,并且非常急于解决正在诏狱中蹲着的袁崇焕和他手下,和此时在山海关一线防务的关宁军。

    思考片刻他朗声说道:“剿灭两地匪患之事,众卿回去斟酌一番明日再议。”

    崇祯通过刚才几方势力的态度,感觉杀袁崇焕的事情,还不能急于一时。

    毕竟蓟辽很多军职空置,还需抓紧时间布署,才能稳定下来。

    与之相比,陕西三边和闻香教属于苛陈之事,倒可以往后放放。

    乙巳之变,给崇祯带来的危机还是很大的,弄得山海关都差点丢了。

    若不是孙承宗及时调整布署稳住关宁军,汇集诸部,及时进驻,后果实难想像。

    虽然袁祟焕率军回援京城,并且还与建奴打了一仗,但这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作为蓟辽督师,对皇太极聚集兵马进行这么大规模的战役,竟然毫无察觉,其中的问题可不小呀。

    崇祯认为,袁崇焕对建奴破边墙而入,后知后觉如同放任皇太极入关兵围京城,与要自己小命无异。

    (袁崇焕生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袁崇焕35岁时考中进士,被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天启二年,御史侯恂破格提拔袁崇焕在兵部任职。广宁被后金军攻陷,袁崇焕上言称:“只要能给我足够的兵马钱粮,我一个人就可以镇守山海关。”朝中大臣(皆是阉党)也夸赞袁崇焕的才能,于是又破格拔袁崇焕为兵备佥事,督关外军,拨给帑金二十万,并让其招兵买马。~“王在晋在辽做经略时”非常倚重袁崇焕,上言提拔袁崇焕为宁前兵备佥事。但是袁崇焕觉得王在晋没有长远战略目标,所以并不是事事都遵从王在晋。王在晋在八里铺修筑城墙,袁崇焕认为此举不是很好御敌策略,但他争辩不过,于是奏书给首辅叶向高。)(由这些事中可以看出,袁崇焕不但善会“做官”,而且在政治方向上,也并非是忠贞之人,常于阉党东林之间徘徊。)

    崇祯出言明日再议,所以一众大臣各自回班,殿上出现了片刻的宁静。

    崇祯看了看向鸿胪寺官员的陈条,眉毛一皱递给旁边王承恩。

    “宣麻登云觐见”

    一名武将步入殿中向崇祯叩拜:“罪臣麻登云参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崇祯寒着脸并未让其平身,(乙巳之变中满桂,孙祖寿,黑云龙,麻登云四总兵,四万人大战于永定门外。结果明军尽溃,满桂,孙祖寿战死,黑云龙,麻登云被俘)

    黑云龙誓死不降,很幸运被方楠解救,而麻登云则是当场就投降了。

    其后他诓骗皇太极返明,是感觉后金虽然这几年在关外崛起迅速,但综合实力上相差明朝很多,长久以往也混不出什么名堂,便假托回家去接老小返水回来。

    麻登云筹集了一些银子,买通钱龙锡为他官复原职,但事情不密,被左督御史曹于卞参劾。

    所以崇祯今天传他上殿来,亲自察问一番。

    左督御史曹于卞出班启奏:麻登云受俘即叛,有失体统和对圣上的忠心,当立刻推出午门斩首,以儆效尤。”

    “建奴皇太极能够接降纳俘,授予官职,吾皇圣明更应以仁德之心,海纳百川。”

    成基命为了维护钱龙锡恢复麻登云总兵的主张,随即出班奏对。

    崇祯思忖:“你皇太极能够放他回来,显示宽洪和对臣子的信赖,不过是一种权谋而矣。”

    虽然十分不喜麻登云,但成基命所奏也并非全无道理。

    不能因为一个微不足道的总兵,在天下仕子面前失了人心,彰显一下仁厚和贤德还是有必要的。

    可是看到麻登云精神饱满,一脸红光地跪在下面,崇祯便想到了黑云龙返京时伤痕累累的景像,心中非常不忿。

    暗想这样一个随时可能反水的将领,留下来实在是多余,一丝怒气瞬间在面上闪过。

    崇祯平复情绪,并没有开口说话,大殿一时间陷入寂静。

    旁边的王承恩,这时却非常着急,他平日伴随在崇祯身侧,对他情绪变化非常了解。

    宣麻登云入殿时,崇祯神态很轻松,看到麻登云后却如此生气,估计是动了杀人之心。

    王承恩看到麻登云一幅“脑满肠肥”的形象也很生气,在心中暗骂。

    “麻登云呀!麻登云!你说你上殿来见皇上就不能“化下妆”弄的可怜点,说不好还能混点赏赐,非要弄出一副,老子生活很舒坦的模样上来。”

    曹于卞这时又来了精神,迈步出班,开始罗列钱龙锡收受银两,并且言道应将其割职察办,麻登云证据确凿论罪当斩。

    崇祯悠哉悠哉坐在龙椅上,并没有在意曹于卞所言,如此攻讦,朝堂上常有发生,看似非常明了的证据,细察之下多是凭空捏造。

    崇祯深知他们相互攻讦时,拿出的一些事情肯定是有,但下面这些老臣,岂会让别人轻易地抓住关键把柄?

    查来查去,最终察到的不过是一地鸡毛,若无大事发生,一般不会有人能查到实据。

    换句话说,在一些事件的主导下,若要查办何人,根本就不需要证据。

    麻登云取出一封请罪书呈了上去,崇祯只看了两眼便推到一边,全篇都是信誓旦旦忠君爱国言辞,对于一个投降敌人叛国的人来说,谁会相信他有信义。

    “登云兵败被俘之事亦难以自持,望万岁体恤!”

    麻登云这时也感觉到,原本简单的事情,现在已经扯入党派分争,急忙再次表述,希望能逃避开复杂间漩涡。

    方楠在心中为麻登云叫了一个好!

    “看样子这个人不是一般的厚颜无耻,能将俘虏角色演绎的这么精彩。”

    温体仁这时快步出班,向崇祯奏道:“如此无父无君忤逆之人,当凌迟处死以儆效尤。”

    两班大臣这时也多有人随声附和。

    钱龙锡见事态失控,快步出班。

    “麻登云虽曾投身外番,但如今弃暗投明,圣上当以宽和处置,招唤逃散军将回朝效力。”

    方楠心中一乐,暗忖:这朝堂还挺乱的,丁点小事也有人出来和稀泥,扯出大堆的事情。

    崇祯盘算了半天,即使借麻登云之事打压一下东林党人,也取得不了很大效果,反而会引起朝堂震动。

    权衡片刻,崇祯决定先把这件事情压下来,过段时间再说,找个机会把麻登云扔到剿匪战场上看看,若他出师不利,再将其斩首,到时所有人也无话可说。

    崇祯谋划完向下挥手,示意麻登云退下去。

    王承恩立刻唱诺:“将麻登云带出大殿。”

    张世泽脚步一动,方楠知道自己该上场了,立刻走向殿中,站在麻登云身侧,并且与张世泽一同,伸手搭在他的肩头。

    “万岁且慢”

    成基命急忙出班躬身奏道:“当下匪患猖獗正是用人之际,望陛下能将麻登云官复原职,带兵剿匪以观后效?”

    崇祯沉吟了一下,成基命所言,他刚刚想过,但并不想过快使用麻登云,而是想在局势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再将他扔出去,麻登云若不能为大局建功,必杀之!

    成基命突然出来阻止,张世泽看了方楠一眼,示意他暂时不要妄动。

    在崇祯思考之际,方楠两人的手,始终搭在麻登云肩上。

    麻登云也是当过总兵打过仗的将领,崇祯旨意虽然被打断,但两个大汉将军的双手扔按在肩上,让他极不舒服,同时也十分气恼。

    大汉将军虽多是勋贵子弟,但麻登云并未将这些公子哥放在眼里,本来以为很稳妥的事情,竟闹出这么多波折,让他现在火气很大。

    见方楠二人这么不识趣,麻登云双肩一抖。

    张世泽力量和经验,当然不能与久经战阵的麻登云相比,手掌绵软无力,立刻被抖开。

    而方楠经常搏杀反应灵敏,麻登云肩部一动,手上力量便增加了几分。

    “小王八糕子”

    感到右肩仍被人扣住,麻登云回头鄙视了一眼方楠,唇齿轻动,低声骂了一句准备再次用力。

    看到麻登云的神态,方楠心头火起,心道:不过是个叛逆而矣,老子可没功夫和你讲礼义廉耻仁义道德,随即手上又加了几分力道。

    张世泽这时俊脸通红,今天他算是被人打脸了,鼻孔放大怒气冲冲,伸出手掌又按在麻登云肩上。

    麻登云再次抖动双肩,张世泽的手又被抖开,而方楠手掌仍然按在他的肩上,几个人在殿中一动,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崇祯看到这个场景,面上立刻挂上满寒霜,双眼冰冷看向麻登云。

    方楠将众臣的表情看在眼里,见崇祯手臂轻抬指向麻登云,没有等麻登云再次用力,他一脚踢向麻登云左小腿,想要把他踹跪在地上。

    麻登云是有功夫在身的将领,而且经过战场撕杀,在搏斗上面浸淫了几十年。

    方楠则是半路出家,迫于无奈练的也都是玩命套路,在武艺上与之相趣甚远。

    麻登云此时左脚略抬,重心放在右腿上,这是他下意识作出的动作,在防御同时畜力攻击。

    他这个架式,却使方楠立刻感觉到了危险,神经也紧张起来,同时他进入搏杀装态。

    而方楠对于搏斗,都来自于战场上的撕杀,遇到危险,他的反应就是杀掉敌人。

    方楠左手倒握剑柄,右腿略躬,左脚猛蹬地面,身体前倾倒向麻登云身体。

    钢剑“锵”的一声,被拉出剑鞘,在群臣惊愕的目光中,剑锋在空中划出一条光弧,由麻登云肩项上闪过。

    刹那间,大殿中一片死寂,群臣匀是表情凝滞,错愕瞪着双眼。

    只见麻登云硕大的头颅飞腾而起,一股鲜血在脖颈中激射出四尺多高,而尸体仍旧矗立在原地。

    这幅血腥场景,群臣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就连崇祯也都双手扶案,伸长了脖子满脸震惊。

    方楠见惯了杀戮,对此不以为然。

    眼角一扫,发现旁边几个御史双目圆瞪眼球突出,双手不自觉捂在嘴上。

    略一分神,方楠没有接住人头,向几名御史脚下滚去,吓得几个年近半百的文官,提起衣袍连蹦带跳慌忙躲避。

    方楠急忙走过去拎起麻登云的人头,看到他瞪着眼睛,嘴唇颤抖,面上露出惊骇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