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九十七章 奇诡种族

第九十七章 奇诡种族

    第二天上午,大安口内校场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关宁铁骑不出意外,在拔河比赛中连输三场。

    曹文诏这才注意到方楠家丁各个魁梧健壮,比关宁铁骑明显高大壮硕出一号。

    曹变蛟昨日与大川斗了两场,两人不打不相识,中午大川把他拐带到营中,正好被方楠遇到。

    三人年纪相仿,聊得非常投缘,马上摆上酒菜在营房中喝了起来。

    曹变蛟虽是武将,但小时也读过多年私塾,言谈举止还颇为文雅,引经据典论述当下建奴与明军之间的不同,并且阐述了明军,该如何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装备。

    曹变蛟在年初永平四城之战时,曾有几次与抚宁军合作,对史可法的抚宁军,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他言谈之间条理清楚,听得方楠和大川一楞一楞的。

    方楠没想到曹变蛟看似武大三粗,却有如此深厚的学识,暗想古人不可小觑,这文化层次若是放在后世,最少也是个博士级别。

    在二人还在愣神的功夫,曹变蛟拎起两坛柳河春,开心的回营了。

    方楠看向大川,“这还是昨天与你对斗的曹变蛟吗?”

    大川懵懵的摇了摇头。

    曹变蛟谈及的情况,与历史资料有很大不同,使方楠对建奴有了更深层次认识。

    萨尔浒战役结束后,建奴攻战沈阳中屯卫等辽镇大部,崛起也由此开始。

    万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年,老奴扩四旗成八旗,说明建奴经过多年努力,在统一女真各部后,俘虏了大量辽镇汉民,获得农耕技术和广褒土地,女真各旗,完成社会生产,由渔猎向农耕的转变。

    生产力得到提升,更多年轻旗丁经过训练成为战兵,提高了建奴军力。

    近几年来,皇太极拉笼外喀尔喀蒙古各部,多次与林丹汗交战,又劫掠了大量人口,为牛录扩增奠定了基础。

    加之建奴本身人囗增长,一直是保持上升势头,(由万历四十三年至崇祯三年,近二十年间,建奴人口增长五成。在稳固辽镇大部同时,各旗又新组建了很多牛录,两黄旗扩增,便是得益于此。

    但扩增后,每个牛录人数并未减少,他们在分得蒙古奴隶和汉人奴隶后,总体人囗反而增多。

    皇太极颁布的抬旗规定,将一些蒙古人,生女真和披甲人,都纳入牛录之中,充当旗丁步甲。依战功抬旗者并不在少数,这也使八旗在籍人口得到了增长。

    不然单靠女真自身人口,别说八旗不满万,就是每个旗能凑到五千人,那都是不可能的。

    必竟女真各部,在明中叶时,仍处于渔猎经济阶。一个个连文字都没有的部落,面对天灾人祸,人口能够维持不降得到延续,已经算是生存有术了。

    在没有文化传承下,养生之道更是无曾谈起。

    所以说女真族的掘起非常奇诡,就如同宋朝时期女真完颜部,由一个母系部落,只通过百余年发展,在三年之内先后灭辽和打败北宋,由其跨越火箭式的经历中感触,好似这个民族,就是为了消灭华夏而来。

    金灭北宋时,真正的女真人,总量不过几十万。这种情况和八旗入关时的状态大体相同,好似女真族,总是能撑握了某种未知的因素,硬是把一个庞大的帝国撬翻。

    若是细心琢磨,女真族非常值得各种科学家去认真研究,估计会有非常大的收获。

    老奴像是学过历史,知道蒙古人曾经把他们的祖先,砍得只剩下十余万,所以先攻蒙古诸部,提出满蒙一家的战略口号。

    现在莽古尔泰的正蓝旗,由最早的二十一个牛录,已经增长到三十个牛录,而且大多数牛录人口过千,能够抽调八千战兵,近万老弱旗丁,数千跟役奴隶。

    这次他率领的二千战兵,一千旗丁和两千奴隶跟役,总体实力并不弱,并且还有满珠习礼的一千蒙古骑兵,这仗并不是那么好打。

    不知道史可法为什么还那么自信,自己明天一定要认真的看下。

    晚上方楠失眠了,今天曹变蛟很好的给他上了一课,从孙子,吴起,孔明,周瑜,一直讲到徐达,戚继光。

    方楠深感对军事战征,谋略筹划这方面只是刚刚开始接触,与沙场老将比起来还略显稚嫩,唯一的优势,是了解历史走向,和老兄弟们敢于舍命相随。

    清晨大安口内,响起阵阵集合整队的尖锐哨声。

    “卯时”

    关门在嘎嘎声中打开,杨国柱与杨肇基一同上城观望。

    史可法蹬上一辆双马拉拽的望车,率部开出大安口列阵。

    他排出的是一种进攻阵列,十八个总旗的长矛手,布置成三条横阵居中平行推进。

    六总火铳手呈线列队形,居于长矛阵列之前,此时火绳已经点燃,显然是在准备射击。

    五十辆偏厢车,分列在长矛两翼,用于保护军阵侧肋。

    史可法在两侧偏厢车旁边,各部置了一个总旗的火铳手,与长矛方阵齐头并进,担负左右支援的责任。

    大阵最后是三个总骑兵和六个刀盾兵总旗,护卫史可法的指挥车和十门六磅佛郎机。

    总体上来说,史可法军阵布置的并不复杂,却结合了各兵种的特点。

    由此可见,他虽是文人,却也深研过军事,排兵布阵有板有眼,比刘之纶要强上不少。

    曹文诏已经率领关宁铁骑,在抚宁军左侧完成列阵,加强了史可法左翼的防御力量。

    而方楠却没有让士兵们披甲,好似一个大型的观光团,出现在望车后方。

    不是方楠托大,这种上万人规模的阵战,大多都是由局布展开,很少有一拥而上的情况出现,双方都不会轻易把所有部队,一口气都押上去的。

    即便打成混战局面,这么多兵马缠斗,一时半会也难分胜负。

    所以方楠尽量让士兵减少体力消耗。没有等史可法邀请,就自己爬上指挥车。”

    此时的史可法,头顶凤翅银盔,身穿山纹甲,腰佩长剑,双手轻按栏杆,下巴微翘,目光正在凝视远处莽古尔泰的部众。

    方楠发现前面正中的四个长矛方阵,士兵都是身穿双层铁甲,而且每隔几名士兵便有一人,手执丈长的狼筅。

    他这段时间没少读书,看出抚宁军阵列中,还存有戚家军的遗风。

    其它士兵多是身穿红色的鸳鸯战袄,与别的卫所相比,款式有所不同。

    抚宁军鸳鸯战袄上,泡钉打的很密集,显然衣服内是夹着铁板的,这种鸳鸯战祆,在边军中装备的并不是很多。

    由此可见,这支抚宁军背后,肯定是受到了商贾门阀支撑,不然单凭朝廷配给,装备器械必然无法齐备。

    莽古尔泰命五个牛录各自组成阵列,身边则留下百余个摆牙喇战兵。

    “和硕贝勒,今天所遇到的明军有点不寻常,还要多加注意。”

    满珠习礼前几天偷关失败,一直没找原因,看到明军武器齐备阵列森严,暗骂自己太托大了。

    “哈哈大笑”

    莽古尔泰裂开大嘴露出一口大板牙。

    “我的朋友,来自大草原的雄鹰,你不会是被野狼咬了一口,就把它当成猛虎了吧。”

    “待正蓝旗勇士将明军捕杀,到时再看他们是猛虎还是兔子。”

    满珠习礼看到莽古尔泰张狂的样子,只好讪讪一笑,退到旁边观战。

    莽古尔泰手握马鞭侧身问道:“奴隶营准备好了吗?”

    梅勒章京,向后挥手一指。

    “和硕贝勒放心,都已经准备好了,而且给每人还发了一身皮甲和斧头。”

    莽古尔泰调转马头,走到一个五百人的阵列前,抬起手中马鞭由左向右,在这群蓬头垢面的人群前划过。

    “你们这些获罪之人,野蛮子,喀尔喀的奴隶,今天要感谢前面的明人。”

    说着,他马鞭指向史可法的军阵。

    “只要击败明军打进关门,进去一个,抬旗一家,后退一个,全家斩首。”

    这番话对奴隶们来说,是用性命搏取全家人今后的生活。

    莽古尔泰讲完,奴隶们各个目露精光跃跃欲试。

    回到阵前,莽古尔泰对满珠习礼笑了笑,挥鞭指向曹文诏。

    “我的兄弟,关宁骑兵这只猫头鹰,还要你这只雄鹰去将它缠住。”

    满珠习礼抱拳低首,“和硕贝勒过讲了,科尔沁勇士,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呜~呜~呜~”

    低沉的牛角号声响起,五个牛录齐头并进,一百辆盾车加快速度推到阵列前方。

    每辆盾车都由四名奴隶推动,掩护着后面六名手执步弓的旗丁。

    建奴是渔猎民族,虽然刚刚定居,但每个人都是由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射猎。

    现在也是成群结队,经常出入山林中捕猎和采集草药,所以旗丁虽不是青壮,但身体素质和步弓射术都不错。

    又是一百辆盾车被奴隶推出,每辆盾车后面是六名身披铁甲拎着步弓的步甲。

    方楠在指挥车上看到建奴布置,暗想这时换作自己该如何指挥?

    “六斤佛郎机前置,火铳手准备,刀盾兵突前,架设虎蹲炮准备迎敌。”

    史可法接连发出几道命令,军阵随之也发生变化。

    莽古尔泰推出两百架盾车,降低了火铳手的杀伤力,刀盾兵顶上去,一是可以掩护长矛手,抵挡盾车后面射出的羽箭,再者还能突袭盾车后面的建奴。

    相距两里时,佛郎机开始发射,莽古尔泰传令各牛录止步,战场中间只有两排盾车继续前进。

    十门六斤佛郎机同时开炮,巨大的轰鸣声连续不断,瞬间爆发的力量,使地面都为之震颤。

    炮口火光吞吐,一颗颗弹丸喷射而出,盾车一辆接一辆被击散,后面的旗丁和奴隶,被打得残肢断臂四处飞扬,喷溅出一朵朵血雾。

    失去盾车的奴隶,仓皇躲避到其它盾车后面继续前进,没有人敢轻易撤退。

    数十名插着背旗的摆牙喇,纵马在盾车间來回奔跑,一但发现畏缩不前者,就当场斩杀。

    佛郎机连射五轮,三十多个盾车被击毁,但剩余的一百多部盾车,却仍然继续推进。

    抓住炮身降温这个时机,奴隶面显狠厉之色,奋力推动盾车加快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