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一百章 建奴退兵

第一百章 建奴退兵

    勇悍善战的步甲,刚才还把掷弹兵看成普通边军,一时大意被打的措手不及。

    他们不适应冲撞,即便想同归于尽,一时间也找不出正确方法。

    掷弹兵贴上去用力推挤,使步甲行动变得更加迟缓,被压缩成一团之后,只能束手待缚任人宰割。

    最后一声嚎叫消失之后,刚才还生龙活虎的步甲,全部伏尸于野,在几丈方圆内交叠成一堆。

    大川率领“剑锋大队”,冲向摆牙喇,两支队伍凶猛的撞在一起。

    摆牙喇没有家丁强壮,他们也没有进行针对性的撞击训练。

    瞬间便有十几人在对抗中,被钢剑刺杀。

    摆牙喇是牛录中最强的战兵,每个旗有三到六百不等,两白旗前身是老奴的两黄旗,做为八旗中战力最强的两支,两白旗摆牙喇的数量还要多一些。

    皇太极设立的摆牙喇营,也就是“清朝”护军营的前身,兵员皆是抽调于每个旗中的摆牙喇。

    正蓝旗中有四百多个摆牙喇,除去抽调走的,余下平时都做为莽古尔泰的护卫,由一名巴牙喇纛章京统领。

    这次出兵,莽古尔泰就带出了一百个巴牙喇做为护卫。

    他们久经战阵经验丰富,对战斗解读能力高出步甲一筹,见大川来势汹汹,而且身体和力量明显强过自己,吃亏之后,迅速作出应变。

    摆牙喇立刻分成两个部分,向“剑锋大队”两冀包抄。

    这也也是“剑锋大队”常用的战术,大川发现这个情况马上大喊口令调整战术。

    家丁们这是第一次迎战摆牙喇,没想到他们战术变化这么快,差点没跟上节奏。

    大川率领十个家丁,仍是向前冲锋,一直穿过摆牙喇后排,截断了他们退路,然后两人一组向回杀。

    其它家丁,也是俩人一组,十人一伍散开冲击。

    摆牙喇力量不及家丁,在迅猛的冲撞下被分割,没有完成合围,战斗形态转变成小组对抗。

    家丁披挂三层盔甲,此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犹其是他们使用“互砍”这种打法,让摆牙喇很是抓狂。

    与其它强壮的明军拚斗,巴牙喇可以利用经验和战斗技巧,使用借力和巧力与之撕杀。

    但“剑锋大队”这种只想刺死你的打法,却让摆牙喇想不到办法破解。

    有时家丁故意露出一些破绽让他们攻击,依仗厚甲硬扛一下,待摆牙喇招式用老,再用钢剑狠狠回刺。

    一个摆牙喇抓起沙土,扬入家丁眼睛,趁机用铁斧砍在他的肩颈处。

    家丁颈动脉被砍断,当即气决身亡,身体还没有倒下,他的同伴就贴上了上来。

    在盾牌凶狠一撞之下,摆牙喇重心不稳,钢剑趁机准确刺入他的咽喉,然后又顺势一挥。

    摆牙喇颈部被划断,脑袋只有一点皮肉与身体相连,所以没有滚落,而是挂在了胸前随尸体一同倒下。

    电光火石之间,双方各有伤亡,足见剑锋大队家丁,在战术和经验上并不弱于摆牙喇,依靠强横的身体力量,转眼间形成优势。

    摆牙喇们见后路被断,心理上受到些影响,在家丁快狠的搏杀中纷纷毙命。

    虽然莽古尔泰吹响退兵召回呼哨,但他们却无法撤回,心中着急死的也就更快,丁成赶来的时候,摆牙喇已经全部被斩杀。

    “剑锋大队”一露面,莽古尔泰就感觉情况不妙,便马上命人发出撤退信号。

    但战斗进行的太快,转眼间摆牙喇护卫就全部被杀。

    “好兵啊,好兵!”

    不只史可法连声惊叹,曹文诏看到这场战斗,心中也是十分惊骇,他戎马多年,还从未见过如些强悍的士兵,和这种力推式的打法。

    直到此时,他才知道方楠那些个强壮家丁,没有一个是样子货,不禁对这个初识的青年将领,多了几分敬重。

    莽古尔泰挥鞭怒骂是心疼不已,那可是他正蓝旗的精锐,一共也没有几百人。

    莽古尔泰脸上肌肉抽颤了两下,心里是一阵肉疼。

    正蓝旗的实力,在八旗中处于中游,经此一战损伤不小,估计没有一年半载难以恢复。

    见大势以去,莽古尔泰命护卫吹响牛角,战场中的步甲和旗丁,在马甲侧应下纷纷撤退。

    抚宁军炮手,这时肩扛子铳,迅速跑到火炮旁边,重新架设佛郎机,快速打了几轮。

    建奴撤退很快,炮弹并没有打到一个人,却把莽古尔泰吓了一跳,他没敢停留整队,直接撤进营寨。

    曹文诏带领关宁铁骑,在与满珠习礼的游斗中,依靠车阵占了点小便宜。

    抓住满珠习礼尾巴,三眼铳噼噼啪啪乱射一通,又打死了几十个骑兵。

    大阵两冀几百个建奴,在偏厢车和火铳手打击下,没撤回去几个人,还搭上了一百多个马甲。

    莽古尔泰回到营地清典伤亡,一千个步甲,竟然战死了四百多。

    两千个旗丁阵亡了六百,连同马甲也战死了二百。

    一千五百个奴隶,一个也没回来,另外还搭上了一个甲喇章京。

    总共阵亡近三千人,主力战兵伤亡六百,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虽然没伤到正蓝旗筋骨,但损失也算很大了。

    与满珠习礼汇合后,莽古尔泰连夜撤退,吴彪率领夜不收尾随出一百多里,直到过了宽城,才调转马头回来付命。

    杨肇基将战斗过程,写的极尽详细,装入信封上报给正在喜峰口督战的孙承宗。

    信中对方楠家丁的战斗力大加称赞,犹其将“剑锋大队”完胜巴牙喇那场战斗,写的格外细致。

    当晚杨肇基在官厅大排宴席,但众将都没有过多饮酒,在夜不收传回的信息中,议论分析莽古尔泰是否撤退,建奴接下来还会有什么动作。

    宴席很快结束,各将都回营休息,只有杨肇基还在整理战斗缴获和自身损失。

    这场阵战,共缴获骡马两千匹,优良战马三百匹,挽马,驮马共一千七百匹。

    各种兵器三千多件,普通铁甲三百件,粗制锁甲五百领。

    反观明军,史可法的抚宁军,装备齐整还配属了火炮,仍是战亡两千多人,已经伤筋动骨,加上几天前被满珠习礼偷袭,这段时间明军前后伤亡高达七千之数。

    一连三天过去,杨肇基陆续接到夜不收传回消息,莽古尔泰与满珠习礼,已经撤退到二百里外。

    但他还是不敢让士兵松懈,直到喜峰口传回书信,才确定莽古尔泰回到驻地,杨肇基这才聚齐众将,宣布战役结束。

    当天晚上,大安口内无数篝火燃起,士兵们每人都分到一斤酒和三斤马肉,欢声笑语载歌载舞庆祝胜利。

    杨肇基与将士们坐在一起畅饮,战后士兵格外兴奋,在篝火旁端着酒碗,跳着他们也不知道的舞蹈。

    曹变蛟被马江摔的坐在地上耍赖,而大川却搂着酒坛,在一旁兴奋的高声叫好。

    方楠与曹文诏坐在一起,喝着柳河春,聊些战阵和骑兵的话提,他绞尽了脑汁,也没想到用什么方式,告知将来湫头镇兵败的事情。

    第二天一早,方楠与杨肇基,史可法,杨国柱和曹文诏叔侄依依道别,带领部队和分到的两百匹战马,返回了柳河村。

    还没有进到村里,他就看到村口排列着三十多辆拉酒马车,车夫闲来无事,三个一团,五个一伙,聚在一起吹牛打屁。

    村里街道变得整洁,原来的坑坑洼洼,都已经被沙土垫实。

    街上奔跑嘻闹的孩子都不见了,取而代之是郎郎的读书声,由学馆中传出。

    “当家的,这段时间柳河春酒和柳河酿酒都供不应求,虽然又安装了十口大型蒸锅,但牛秀才还是把未来十天酒水都卖完了。”

    现在不但河间府来人购买,前几天保定府和太原府,也来了几名商客。

    “但是已经售罄,商客只好预定了下个月的产量才悻悻而去,走时都还留下名简。”

    吴石头又掏出一张纸,上面绘制的是工坊平面图,只是在酒坊一侧又外延三亩。

    图纸中细致绘出,酒坊各个区域和二十口大型蒸锅的位置。

    方楠仔细看了一遍,手指不断在桌上敲击,吴石头在旁边以标准的军姿站立。

    沉思片刻,方楠抬头看他标板溜直站在身旁,微笑着说:“都是老弟兄,不用这样”。

    吴石头却昂首立正严肃的说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方楠笑着摇了摇头,他心里清楚,吴石头是怕自己不拿他当军人看,那以后就得酿一辈子酒了。

    吴石头转身就要离开,方楠却叫住他,拿起桌上毛笔,蘸了蘸墨,在纸上写下了香皂的配方以及工艺流程。

    大安口一战,佛朗机击毁盾车的场景,给方楠留下深刻印象,部队大量装备火炮也是迟早的事情。

    加上掷弹兵使用的投雷,火药消耗必然大增。

    明朝硝石琉璜产量并不高,所以价格可不便宜,不仅品质有好有坏,而且大量使用,在收购上面也是费时费力。

    方楠琢磨用硝酸甘油,做为爆炸药的想法,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战后在回来路上,他便想要建个皂坊,生产各种皂品。

    如此,即可以增加进项,还能解决炸药的问题。

    “香皂制作很简单,一但泄密非常容易被仿制,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找张大山一起研究。”

    “没有现成工匠,就把工坊中的辽民抽调出来,他们重情重义是信得过的。”

    “当家的放心吧!”

    吴石头这句话说的是有气无力。

    眼看回归部队的希望又破灭了,吴石头现在是一脸的哀怨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