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一百二十章 登台献唱

第一百二十章 登台献唱

    李国桢抽出方楠的金鞘宝刀,手拭锋刃举目察看:“小弟有时也想忙碌起来,或是率军撕杀,可却不想太过劳累,更不喜欢跑到塞外与鞑子拼命。”

    “想来想去,还是把酒吟诗,美人在怀的生活更为洒脱,至于将来的事情,就让老头子去琢磨吧!”

    马车停到香音楼前,几个小二一同上前躬身施礼:“恭迎李公子!”

    李国桢一歪嘴:赏!

    身旁一名护卫,立刻掏出三锭五两重的银子扔了出去。

    李国桢手摇折扇,大步迈入香音楼,几名小二得了赏钱,前呼后拥更加殷勤,一个小厮站在门口,大声吆喝:“李公子到!”

    方楠二人进入大堂,一个徐娘半老的妇人,扭动腰肢轻挥丝绢迎上前来施了一个万福:“咯咯咯,这是哪阵香风,将李大公子给吹来了?”

    “快让兰书过来陪公子聊会,李公子多日没来赏光,可是让兰书想得紧呀!”

    “今天李公子一定要留下几副墨宝,帮奴家装装门面。”

    柳微澜老于世故,见方楠与李国桢同来,虽说没有见过,但能确定他也是个有身份的人物,何况她又看到两人身后的护卫,高大强壮超出常人。

    柳微澜面带笑靥,看向方楠问道:“这位公子面生得很,奴家请位姑娘,来给公子唱几个曲子可好?”

    李国桢将手中折扇轻轻一摇:“让萧大家过来喝两杯。”

    柳微澜面有难色:“思音下午唱了几曲,有些乏累正在小憩,不过今天李公子前来,奴家就去请她一下,两位先上楼喝茶休息片刻。”

    方楠正在四下打量香音楼,这时门口处的小二,接引进来几个男女。

    为首仕子打扮的男子,竟是刘为可,他身后是几名女眷,刘黛汐看到方楠微微一笑,忽的想起了什么,连忙将头低下。

    身边的小月芽看看小姐,又瞅了瞅方楠,没明白是什么情况,拽了一下刘黛汐的衣袖,似在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刘兄许久未见,近来可好?”

    两人分别半年多了,那时方楠身体还未恢复。

    此时见到一个英武健硕的青年与自己打招呼,刘为可一时间还愣了愣神。

    不过片刻后,他就认出了方楠。

    不禁面色一喜急忙拱手,“听闻小兄弟率军斩杀建奴,克遵化,连战大安口,真是令为兄羡慕的很呐!”

    刘为可与史可法是莫逆之交,方楠的战绩他早已知晓,每每想到径井官道上,那个身穿兽皮形如枯槁的青年,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战功卓著的将领,常会唏嘘不已。

    此时再次相见,刘为可已经把方楠看做挚交好友,喜悦之情溢于颜表。

    见李国桢也再,刘为可也不好多聊什么,毕竟他俩也不是一路人,简单寒喧几句,然后在小二引领下,走到大厅中的一处包桌落座。

    而方楠的目光,却随着刘黛汐青莲般的容姿,延伸到了远处。

    李国桢拍了一下他的肩膀:“方大哥死心吧!小弟这一笔好字,在她家老头子眼里,连小孩尿渍都不如,你就更别想了!”

    “不少自诩为才子的官宦子弟,都上门求过亲,尤其是这两年,他家门槛都快被媒婆踩坏了,刘荣嗣这个老头,也没有看谁顺眼过。”

    刘老头中年才得此女,宝贝的很,李国桢连连摇头,是一脸无奈。

    方楠二人在包厢中落座,一壶香茶刚喝了几口,萧思音便走了进来。

    她先是向二人福了一礼,然后用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看向方楠:“公子由大安口回来这都几个月了?为什么不来京城听奴家唱曲?莫不是忘记奴家了吧!”

    语气中满是幽怨,那种感觉方楠一时间还真消受不了,急忙猛喝口茶水,借以埯饰内心波动。

    “这几个月事物繁忙,辜负思音关心了。”

    他嘴上虽然这么说,心中却在腹诽,“崇祯把我轰出京城,我敢来看你吗?”

    李国桢看向二人,面上带着很有戏的表情,举着茶杯微笑不语。

    这时,王丰带领十名护卫步入香音楼,他在门外看到李国桢的家仆,知道今天方楠也过来听曲,便快步上到二楼。

    王丰挑帘而入,看到方楠时兴奋的说道:“老弟你可回来了,明天定要到老哥府上一坐,家丁都进城了吗?让他们好好调教一下那群苯蛋,练了都两个月了,到现在站得还是七扭八歪,更别说是与人打斗了。”

    自从上次在香醉搂目睹大川等人的彪悍,王丰开始对蓄养家丁产生了憧憬,于是四处搜罗高大魁武壮汉,只是不懂操训之法,几个月下来竟弄成了一群**的模样。

    王丰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坐在椅子上有些气喘,抓起茶壶,“咕咚”“咕咚”就喝了两口。

    方楠微微笑道:“王大哥莫要心急,明天小弟就让大川带几个人过去切磋一下。”

    琴声响起,开场第一曲是苏轼的“春江花月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一名素衫女子挥舞长袖,身姿摇曳,在台上边舞边唱,清亮的歌喉,将这首词唱得婉转动听,迎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

    之后,一名身才娇小的少女,款款细步走到舞台中央,轻启珠唇,一曲“春花秋月何时了”,伴随着婉转的琴声,在细腻的嗓音中唱出了一种忧怅的情怀!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風,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依然在,只是朱颜改,问君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此词有几个版本作者选其一种)

    一曲唱罢,台下喝彩之声此起彼伏,几名小二端着托盘,在桌几间飞快游走,不时有观众向托盘中,扔些散碎的银子。

    “片刻功夫,托盘中便堆满了碎银,加起来能有百余两之多!”

    歌声悠止,在喝彩声中,少女连连施礼向观众道谢,缓缓退入后台。

    萧思音的身影这时出现在舞台上,热烈的喝彩之声随之响起。

    李国桢看到这个情景,笑着说道:“萧大家不但嗓音好,唱技佳,人也美貌,是这香音楼的台柱子,更是柳微澜的心肝宝贝,还从未被人梳理过,前几天有人开出万两高价,但萧大家并未理睬。

    李国桢脸上,带着谁都懂得的表情,轻挑眉毛看向方楠,又眨吧了几下眼睛,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方楠轻咳了一声,举起茶杯轻啜口茶水,继续看向舞台。

    “香音楼生意兴隆,早已引人嫉羡,要不是柳微澜长腿善飞,与一些达官显贵多有往来,还镇不住这个场子。”

    王丰此时说的话,到是有些意味深长,似乎对内情了解的更多。

    一曲“新不了情”的琴声响起,不少文人才子也轻轻扬起折扇与左手拍和。

    “心若倦了泪也干了,

    这份深情难舍难了,

    “曾经拥有天荒地老,

    已不见你暮暮与朝朝”

    喝彩声如潮水般响了起来。

    而方楠的注意力,却放到了台前刘为可的包桌上,刘黛汐此时珠唇轻动嗑着瓜子,一双美目注视着台上,伴随着歌声轻摇丝帕,偶尔与小月芽耳语几句,说道兴奋时,刘黛汐掩口轻笑,与小月芽相互拍打嘻闹几下。

    “愿来生,还能再度拥抱

    爱一个人,如何厮守到老

    怎样面对一切,我不知道”

    此时,萧思音抬头望向方楠几人的包厢,目光中深藏着一丝耐人寻味的情感。

    观众热情在不断升高,已经有十几个健壮的小二站到台下,阻止一些人靠近舞台。

    歌声在缠绵尾曲中结束,观众情绪都很兴奋,使场面几近失控。

    萧思音取出瑶琴,弹奏了一曲“高山流水”,空冥舒缓的琴声,使现场高涨的热情,变得含蓄了不少。

    下面一首“男儿”小女子在这里唱不出它的神髓,今日有幸,这首词的主人也来到这里,现在有请方楠公子蹬台。

    萧思音兴奋的红着小脸,看向方楠所在的包厢,然后轻轻施了一礼。

    在这个时代,能被人请上台献艺唱辞,对文士学子来说,是一种被受推崇很有面子的事情。

    王丰和李国桢,惊愕看向方楠,脸上都露出不敢置信的表情。

    王丰还伸长脖子凑到方楠面前,瞪圆了一双小眼睛,口中喃喃自语:“没天理了!一个杀过人的军汉,还能作出这种词曲,太……太……太……!”

    李国桢一把将王丰拉了过来,伸手就去解开他的长衫。

    王丰身体猛向后缩,搂住衣襟,一脸不可思意的看向李国桢。

    “我说你小子这是干什么?什么时候换口味了?”

    “去你的吧!我就是换口味,也不找你这样的。”

    “哈哈哈哈”

    “你的长衫虽然短点,但是够肥大,快点给方兄套上,没看萧大家在下面等着呢嘛?”

    “哦!对!对!”

    “我们以后就得称他方公子了!”

    王丰脱衣服的速度可不慢,看他伸手麻利,会让人联想到一些不可言传的事情。

    方楠今天是一副江湖人士打扮,穿的是斜襟短打,虽然衣服质料上乘,但却不是文仕装束,登台并不合适。

    两个人飞快给方楠套上长衫,下楼时李国桢将手中玉骨镶金折扇,也塞到了他的手里,来到一楼七手八脚向舞台上推。

    小豆子刚要出手阻止,却被方楠挥手劝退。

    上次在醉香楼群殴的事情,虽然结局是圆满的,但过程确很凶险,小豆子今天护卫方楠出来,受到牛秀才“千叮万嘱”,所以精神很紧张。

    王丰掏出一块金牌:“让人把大川喊来。看谁还能闹出什么幺蛾子?”

    王丰嘴巴一撇,那个表情是极为张狂。

    在众人目光中,方楠走上舞台,虽然他长像并不粗鲁,但看衣着和气质,称其是个读书人,也有些太过牵强了。

    刘黛汐此时杏眼圆睁,她实在无法将方楠与才子这个词汇联系在一起,以至于突然失神,连刚刚放入口中的瓜子掉了下来都没有查觉。

    小月芽也好不到哪去,小嘴惊愕的能塞进去一个核桃。

    “咳咳咳,咳咳咳……。”

    刘为可此时像被电击了一样,身体僵硬,心中充斥戏谑,意外和不可思意。

    长衫并没有遮住方楠的战靴,被不少文人仕子看到,有些人嗤之以鼻,开始怀疑萧思音的介绍。